" x, g& \0 o9 W 假设同时毕业的三个好朋友,A选择了去一家广告公司,一年后跳槽到一家房地产公司,一年后又跳槽到一家网络公司;B选择去了一家大型外企的人力资源部门,工作两年后被提升为经理,同时在职继续攻读人力资源方向的MBA;C进入了政府部门,在基层锻炼了两年后回到部委工作。7 s" h* W; q2 Q/ U; X, W2 m
9 h7 b+ s' h0 M# `
9 T! C j# R2 ?! H 这三个年轻人当然都还很年轻,他们未来的发展充满了不可预期的变化。但是让我们仅仅从“就业——职业——事业”的三分法的角度来看,A一直在就业的状态中,而B正在建设自己的职业,C开始经营的是自己的事业。 / @1 G- E( v0 ]" x2 V* K% ?7 d7 T" d Q2 N/ X5 _' F. u
《基业长青》中对世界上最成功的公司的战略进行了分析后,得出一个结论,那些成功的公司,最相同的地方是:长期地专注做一件有长远意义的事情,最后获得了成功。公司的发展如此,人的发展是不是也可以从中借鉴到一些道理?$ S$ a7 s4 Q( Z* F& D M
3 S5 _- ]9 G9 y& M v 因此,如果说单纯的就业仅仅解决了你依靠劳动自食其力的问题,一个更好的就业,应该是能够使你获得一份你可以持续建设的职业,甚至是一份你可以终身经营的事业(当然,不参加就业而直接创业的,也应该归到追求事业的一类中去)。以就业为目标,也许你看重的仅仅是一份经历、工资或者就是工作本身;而以寻找到一份职业为目标,你要考虑的就应该包括这份职业会如何给你带来成就感、如何帮助你继续学习、成长,它的中远期发展前景如何;如果你是在寻找一份事业,那么,你更加需要好好地和你内心深处的渴望对话:你是一个怎样的人?你希望向什么方向前进?9 j% J: q/ B% v" X3 u9 j0 |' w0 e7 G2 t
/ r4 @7 L, ~) H. a' { 好了,经过了一番深思熟虑,现在是自信而沉稳地回答你的面试官关于“你为什么要选择这份工作”的问题的时候了。答案就是告诉他你在寻找的是什么,而为什么这个行业/公司能够提供给你所寻找的东西。 8 R; H3 s% K' ]9 q/ K4 a1 N( d$ {! P; J4 z# V5 ^) h [; u! V
通常,一个热情、有事业心的年轻人会希望在工作中寻找到: ( J/ Z% N% B0 N7 ?2 g 6 I2 ]" q" C2 j' y/ |9 u7 ^" x- K 明确的学习内容和目标" R9 N8 @% Q# n
+ C5 I/ o9 y6 G( V8 P. G- n1 w4 f
不断学习和锻炼的机会8 W! Q" }0 l- T p, P! Z1 B0 k
* [2 u* e' r) H! o+ U! W
挑战感和成就感 , m2 { ?) Y+ K' D9 q E$ b! x& a" W; C( K4 l7 y1 U4 k7 g
对某一个行业的特定知识和特殊技能 2 E0 s, W; ]; w' A$ N0 G% m/ }3 d7 s
潜在的作为终身事业追求的可能, I! G7 S- u; v3 {: F
' T' C j) ^( S' i" T6 _
工作带来的自我实现感:报酬、社会认同、价值观/ R7 Y. f P3 ^! P, v
, Q) o' G7 |" D 有意义的工作内容、工作伙伴和工作环境 + G m) N L' I1 f7 O" \0 k: F
…… $ J& L$ |$ u+ m; v( z9 I# H8 g. p# Y6 g* q
你可以继续在这个单子上面加上你真想要的东西。每个人都是特殊的,每个人都会有不同的内容补充进来。告诉你的面试官你真正想要的东西,这种诚实能够使你们双方产生一种开诚布公的交流氛围。更加重要的是,想清楚你真正想要什么,能够避免你自己为了得到工作本身而迷失了自己的追求,因为,当你一不小心实实在在地获得了一个工作机会时,它看上去总会变得更加顺眼一些。而如果它其实真的不是你想要的,这种额外的获得只会成为你继续寻找的阻力。: j% }6 y3 G& T2 q5 N5 p* v9 R1 }
但是你也必须脚踏实地地总结出你对于工作的理想和期望,不要太理想主义,走向了唱高调般的反面。一个对于咨询行业的合理的理想表述可以是:“我喜欢发现和解决困难的问题,通过努力找出答案。特别是当这个答案可以帮助到其他人更好的工作和生活时,我会更加觉得愉快与有成就感。”然而我在麦肯锡的面试现场却听说过这样的回答:“我希望我的工作能够增加中国宏观经济和微观经济运行的效率,同时积累经验,将来使自己开办的公司进入世界500强。”2 `: t) N. g$ `: l$ N! C; @8 z
+ E( N' a) _# T1 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