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L$ c$ {1 F' ~: I: d 在考核指标设计之前,首先有必要在企业集团内部给出一个明确的关于培训工作的定义,因为明确的范围是进行考核的必要前提,我们首先必须明确什么行为算做培训,什么行为不能算做培训。那么什么是培训?培训是指由专人组织的、采用集中授课或互动研讨形式,且有详细教学内容或教学大纲的培训班或研讨会,或者经总公司人力资源部同意、并在人力资源部备案的公司外培训。这些行为是考核指标所针对的对象。 * [ m1 h7 }& }. l4 v0 A$ U1 y; U/ Y& b9 c- s: Z
一、培训环境 $ P# Q3 f2 Z4 U2 W- a7 m0 T. `, n% ~) ?8 |4 @& R
培训环境,简单地讲就是指培训工作的硬件和软件配置,包括教学设备、教室的设置与布局以及教室的自然环境等等。培训环境这个因素相对于影响培训效果的其他因素而言,是一种"固定"因素,一旦形成就不太容易改变或者改变的成本较高。因而,这个指标更适宜企业考察长期培训效果时使用。. G$ }' o1 m. i6 U+ Y1 A- v
% R1 e! H% z; Y: P3 c 虽然培训环境对培训效果非常重要,但是考虑到企业集团中的大多数子公司的培训环境不会有太大的差别,而且还可能集中办公,培训设施可以"共享"使用或相互借用,因而,培训环境这个因素在企业集团的月度培训考核体系中暂不考虑。但考察企业长期培训的效果,培训环境依然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因素。 / r! Y) q6 t9 Q/ a7 E& U9 W 6 ~% H, T$ k# \3 C( F' d 二、受训意愿 7 ~7 @; ?. |# Q9 v' v9 @3 V4 m8 m" M# P4 ]6 L& u
受训意愿是指在培训工作!中,受训人必须要有接受本次培训的意愿。强制安/ r% {2 k. O. T6 U1 C) E1 Q( A3 x# m
4 l/ i9 O9 P2 S6 v) I) S
排的培训将很难达到理想的培训效果。- J9 }& `5 ^: R5 q
8 A, Q \/ y& `+ q0 J
对培训意愿的考核可以从以下三个层次进行:1 m2 n$ D# U+ F8 |& L1 S
: O' d8 h3 o2 I6 \" s" ^ (一)培训需求分析,考核切入点:培训需求调查率 e( W Z* o9 j( i! c5 N. A$ M
& L C% V% d& g6 w+ ^& c: K4 U$ s
培训需求调查率指对本单位员工定期进行培训需求调查,接受调查人数占总员工数的比率。需求调查一般要求见证性资料齐全(如培训需求调查表、问卷调查、面谈沟通的记录等),以备考核。在实际操作中,培训需求调查率一般要求达到一定的比例。对于培训体系较为健全的单位,需求调查对象可以以部门为单位进行,但调查率必须达到100%。9 @# W/ \- d6 C/ G! K
; ^ `, X! w( s7 r8 } W
应该注意的是,在培训需求调查中往往会出现个人培训需求与企业的培训规划不一致,甚至是相背离的现象。所以,培训需求调查应该面对两个群体,一方面是企业员工,要调查他们个人的想法和培训计划,乃至个人的职业生涯设计;另一方面还要从企业的业务角度出发,通过对部门主管的调查,确定企业发展规划框架下的培训需求。只有综合这两方面的需求,才能平衡个人与企业在培训规划上的利益,做出合理的安排,片面地考虑一方面的利益,不会达到应有的效果。5 J3 q6 H1 l; l. {
% k! |# f( m; C9 ?+ u3 b& G
(二)培训课题开发,考核切入点:课题开发数量# F; g; m" |' q+ ]! `+ C2 u+ s
% a+ e+ r$ X& C" \ 培训课题开发,指通过培训需求调查、现场跟踪写实的记录等方式,总结员工在工作中的薄弱环节,从而找出培训切入点,并通过策划进而组织实施的培训课题。 5 c# k* _/ O3 i 3 y9 {2 f* L m9 @ 一般而言,完整的培训课题包括:学员需求或工作中的薄弱环节、培训内容、时间、地点、培训对象、教师、培训方式、考查方式、每个培训时间段的培训内容及案例等等,开发培训课题是一项长期的工作,需要人力资源部的认真观察和分析,因此,在短期考核中可以适当降低标准,各企业可以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制定相应的考核办法。0 W: O \' f( m
. c# {; Q3 }8 Y' P 针对"开发培训课题"一项进行的考核,目的只在于督促下属企业或单位能够积极地从工作中寻找差距,因此,对于发现具有很大共性的培训需求,适合跨单位或在全集团公司范围进行的培训课题,并提交总公司人力资源部组织实施的,在考核中应该给予鼓励。 6 f/ \; ]% i! V) x5 Q' q/ l & _- X. `4 I3 u& |- r. m- x (三)培训计划,考核切入点:培训计划的及时、完整、准确) r3 Q- f, [! G7 D$ K
l% b( R' V8 ?6 r 培训计划,指在对各级人员进行的培训需求调查的基础上所制定的培训工作安排。一般要求清晰、明确、完整,其基本要素应包括:培训需求分析、培训内容、培训对象、培训教师、培训方式、考核方式以及时间地点安排、初步预算等内容。该项考核内容主要检查的是各单位培训工作能否有计划、有步骤地开展。虽然好的培训计划并不代表一定有好的培训效果,但是没有计划的培训一定不会有好的效果。4 Z$ [# f9 g R ~; c5 Z: F
2 \1 ~8 Y6 W. n( N7 n9 z; ]3 u y+ R
培训计划只是各单位在一定时间内对培训的安排,不表示一定要完全按照这个计划实行,但是培训计划与培训实施之间的差距也不能太大,要防止为了敷衍工作而随意制定计划的现象。' y2 S! \- S( g
2 U$ |$ D M* P Z; y/ g+ M8 R 三、培训前的准备和教师水平认证" u6 h( O4 ?4 V6 Q. C7 O5 F8 W
5 n3 ~ k7 i* q! Y$ w+ t5 _6 j5 |
培训前的准备对培训效果的影响非常大,充分的准备可以更有效的达到培训的目的,因而也不能忽视在这方面的考核。考核的主要内容有以下两个方面:. p6 g( ]- _. c H
1 `/ D6 [$ ?! j3 ]! \3 u3 `
(一)培训资料,考核切入点:培训教材 # r, m% f0 U0 I; C3 X& Q ; W6 T! B' M/ [0 C% t 培训教材是指培训时供员工使用的教材或教案或培训教学大纲,可以是纸介或电子版的。要求每次培训有必要的教材,一方面可以使受训者提前了解培训的内容或体系,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满足他们后续学习的需要。2 M! j" b0 Z2 [. A) @
9 [$ H9 G3 t2 r* O
(二)教师资格,考核切入点:资格认证- I; x, V, }% T% H/ O( p
3 J7 g; z3 R# N& w6 U& H
严格地讲,教师水平的认证应该属于培训前的准备,考虑到这个因素在培训工作中的地位十分突出,故而将其单独列出。教师资格认证指对培训人的培训能力和培训知识结构的审查。企业集团可以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考虑建立一套"教师资格认证方案",对试图在本企业内部进行培训的教师的职称、职位、工作年限、专业等等做出明确的规定,使得资格认证有章可循。建议有条件的企业建立"培训教师一览表",进行备案管理,并对有资格的教师颁发任课证书。 % g) A2 m8 Q5 v ) A: z$ P# }9 C! c 在培训教师选拔方面,除了面向各类高等院校之外,还要注意充分利用企业现有的人力资源,不要将目光仅仅放在企业之外。其实能真正结合企业实际来进行培训的教师还是那些来自于本企业的高素质人才,尽管在理论性上可能有所欠缺,但实用性更佳,更能切中问题的要害。3 y9 h& K5 j- Q2 o5 p0 F
; r+ G( q% J& a$ H$ M& A' {- t
最后强调一点,尽管培训前的准备工作十分重要,但是针对宫的考核应该有一定的灵活性,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视培训的实际情况而定,对于某些现场即时培训或者启发讨论式的培训,因为对时间的要求比较紧迫,可以适当降低标准,甚至不考核这一方面。 8 \7 z" q, n% S - }6 j( _9 r* o2 r, O 四、培训的实施# H0 L$ y, l( h' l& P
6 M8 q( `8 w3 [: }5 e9 Z 培训的实施过程在培训考核中其实只是一种监控,只要培训需求分析和准备工作能够做好,培训的实施只是顺理成章的一步,但是这一步包含的内容却是整个培训工作中的实质环节。 0 |. H& q7 o V: f$ y, x3 I) P* V% A- Z; M C9 }9 [
对培训实施过程的考核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 S3 j8 B2 H, t* J/ B$ Z
" R! Q3 M( V2 P4 |6 W
(一)培训人次,考核切入点:人均受训次数& z' Q5 l5 w$ z: 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