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5.27-5.29中人HR社区问问--马松有值班 [打印本页]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5 10:05
标题: 5.27-5.29中人HR社区问问--马松有值班
各位HR同仁:
       根据组织安排,5月27日(星期一)--5月29日(星期三)的中人HR社区问问值班由我担当,我会尽力安排好时间,针对HR同仁及各位朋友提出的问题或方案,表达出个人的基本见解或意见。希望与各位共同探讨、交流、分享、进步!谢谢各位!

马松有
2013年5月25日
作者: 李少侠    时间: 2013-5-26 10:31
    马松有先生,中人网资深会员,中国人力资源3000强成员。毕业于西安理工大学,工商企业管理专业。浙江省首批人力资源管理师、河南省首批人才测评师、陕西省首批心理咨询员。河南某上市公司资深HRD、集团管控中心高级经理、首席内刊主编,河南HR管理精英联合委员会副主任(NGO),河南某高校大学生校外辅导员(公益)。曾接受过《管理@人》、《中国经营报》等媒体专栏邀稿及采访并顺利刊发。10余年制造业(化工、IT电子等)HR实战经验及企业管理实务经验,对组织变革、制度建设、流程管控、绩效管理、人才测评、以及集团化管理落地问题有丰富的实战经验。

作者: 霎时间    时间: 2013-5-26 16:16
欢迎
作者: 霎时间    时间: 2013-5-26 16:21
我先请教个问题哈:想使用九宫格做人才盘点,有几点请教:
1.对维度的选择除了绩效,另一个选择哪个比较合适,能力?行为表现?绩效应该是上级来评价,那假若另一维度是行为表现的话,是否要选择上级、同级和下级一起来评价呢?
2.是全员不论管理人员、基层员工放在一起来做,还是分层级来做?
3.第一次用这个工具,要做哪些充分准备呢?实施步骤怎样比适合适呢?
期待您的详细回复。先谢谢了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6 23:09
霎时间 发表于 2013-5-26 16:21
我先请教个问题哈:想使用九宫格做人才盘点,有几点请教:
1.对维度的选择除了绩效,另一个选择哪个比较合 ...

楼上的比我还勤快,呵呵,赞一个!

      首先,你这个人才盘点的想法和措施值得肯定,就好比企业中的仓库管理一样,有效的盘点必不可少。

      其次,九宫格这个工具,我比较喜欢它原始的“道”和“术”(有兴趣的朋友可以论证一下,恐怕要追溯到易经了),至于用在人才盘点,其实是一种管理创新应用,谁是首创本人未曾有考证(本人也没有系统应用过此工具),我发表一下我个人看法:

      1、九宫格用在人才盘点,是一个二维表,一般来讲就两个维度,一个是绩效,一个是能力。(如你所言,如果用别的维度,当然也可以啊,排列组合也是创新嘛)但我个人觉得你可以参考一般标准进行实施,因为我认为,能力这个维度,可以是行为表现,也可能是一种潜在的未表现出来的(或称潜力)。因此,能力(潜力)+绩效,这两个维度就可以了。

      2、其实,是工具就有长有短,有优有劣。九宫格也是工具,而且,既然九宫格是二维的,那就未必适合所有人员。比如管理人员(尤其是中高层管理人员),如何判断一个管理人员的能力?绩效?那恐怕9个格子里都要再分解9个格子,或者用其他的测评工具进行组合评定。当然,至于您的工作实施本身而言,分层级是必要的。我还是主张不同工具针对不同人群用在不同的地方。

      3、第一次用九宫格,您是想当做工具完成单一任务呢?还是想借助此工具达成长效管理机制(人才盘点既是单一任务,也可是长效机制)?如果是前者,写好方案,管理层做好沟通,适当的预先讲解,这样下来基本能够保证完成任务了。如果是后者,那就要好好思量一下了。贵公司人力资源管理基础?沟通机制与氛围?员工层次及结构?实施结果如何动态管理等等。至于具体的操作过程,我认为充分的沟通很重要,这好比是测评、考试,因为结果一出来,人们可能就觉得给自己贴上标签了,就分为三六九等了,对员工本人有何影响?这一点要打消大家的疑虑。

    最后,我想补充一点,您的初衷是做人才盘点,不过是想要用九宫格做人才盘点,要记住您要的是什么?认准目标,把握方向,分清主次,水到渠成。相信您一定没有问题的,祝您成功!
     晚安!
作者: 霎时间    时间: 2013-5-27 08:43
mrmayou 发表于 2013-5-26 23:09
楼上的比我还勤快,呵呵,赞一个!

      首先,你这个人才盘点的想法和措施值得肯定,就好比企业中的仓 ...

非常感谢,这么晚还给予回复,耽误您休息的时间了。
作者: sgl708532    时间: 2013-5-27 10:21
请教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激励专业技术人才?
作者: qq0681    时间: 2013-5-27 11:10
马总:
   你好!请问关键绩效指标的计分规则如何设置,如人均产值和单位产品成本?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13:26
sgl708532 发表于 2013-5-27 10:21
请教一个问题,如何有效的激励专业技术人才?

我想可以从几个层次来分析这个问题:

1、关于激励。

    从管理的5大基本职能来理解,激励这个词严格讲不具有管理属性,我个人认为属于心理学术语,因为根本上讲,激励的是一个人或群体活动的内心状态。但在一个组织内,在人力资源管理领域,激励被赋予了特殊意义,我们期望被激励的对象能够符合组织预期目标,甚至能够超越。从这个角度讲,激励的目的就是对绩效的追求,是一种狭义的激励。

    于是,我们就可以用各种方法或手段,比如竞争力的薪酬、福利、股权等,比如高回报的销售政策、提成办法、项目奖金发放条例等;甚至会有岗位的晋升、职业的发展、优越的办公环境条件等等。似乎,处处都有激励。

     然而,一个组织最有效的激励是什么呢?我们又得回到原点---激励---影响的是一个人或群体的内心状态。如果脱离这个基础,再优越的物质条件或经济条件,只能不断地填充个人的欲望,满足个人的虚荣而已。但可以确定的是,一个组织有效的激励机制会影响甚至决定组织的效能,最近我看过关于德胜洋楼的管理案例颇为认同,德胜洋楼能够“把一群农民工变为绅士”,这一点,就说明组织的激励作用达到了,组织的效能体现出来了,个人的目标也协调发展了。

2、关于专业技术人才。

    我个人认为,对于实体企业或高科技企业,专业技术人员的核心地位是毋庸置疑的。这个群体,应该是一个具有科学素养的群体,应该是一个善于学习创新的群体。同时,这个群体也会面临与组织协同的问题,特别是某些专业技术人员的个性色彩是与众不同的。这个时候,一个宽松的办公环境,一种宽容的创新文化,对其而言就是一种认同和激励。

3、如何有效的激励专业技术人才?
     我如果说这个问题无解可能有点不负责任。但话说过来,每个企业都有自己的一套激励体制,每个部门领导人一有自己一套独特的激励方法。问题的关键是,组织的目标是什么?我们想要什么?我始终认为,人性的光辉应该通过组织来体现,组织的效能要靠个人来构建。说到底,认识了人性,明确了需求,激励一名专业技术人才或是销售人才,又有什么问题呢?


希望我的回答能够帮助到您,希望贵公司基业长青,谢谢!
作者: leonalwlh    时间: 2013-5-27 13:32
工资结构该如何设置?
作者: gaojunhui21    时间: 2013-5-27 18:43
马总,职场高手呀,学习了!
作者: luolangzixun101    时间: 2013-5-27 20:37
也来学习一下啦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20:54
qq0681 发表于 2013-5-27 11:10
马总:
   你好!请问关键绩效指标的计分规则如何设置,如人均产值和单位产品成本? ...

您所说的计分规则就是KPI的计算公式吧。

“人均产值”,我的了解,应该有些企业理解为“全员劳动生产率”来使用,但其实“全员劳动生产率”的本质及实际计算方法已经混淆。比如,有的企业实际计算公式是 ‘当期销售收入/当期平均人数“,有的是 ”当期销售回款/当期平均人数“; 我个人认为二者皆可,有些企业会经常对外提交统计报表,内部考核就使用第一种公式;而有些企业可能强调回款,在内部考核计算时,可能采用后者。我个人倾向于后者,当然,贵公司如果有考核条件和财务核算基础,甚至可以用人均净利润来核算更具意义。


”单位产品成本“,对于某种产品系列来讲,可以核算出总成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再除以产品总量即可(一般应该是同一产品系列)。


以上您提到的两个指标,根据责权利原则,我认为更适用于生产一把手或负责人。谢谢!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20:57
leonalwlh 发表于 2013-5-27 13:32
工资结构该如何设置?

一般来讲,专业技术人员的工资结构可以由下面几部分组合而成:基本工资、岗位工资、绩效工资、职称工资等,另外还会有项目奖金等。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21:01
gaojunhui21 发表于 2013-5-27 18:43
马总,职场高手呀,学习了!

高总,真是高看兄弟我啦。我记得以前咱们有交流过。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21:02
luolangzixun101 发表于 2013-5-27 20:37
也来学习一下啦

客气了。互相学习
作者: Ginolay    时间: 2013-5-27 22:10
怎么提升自我呢,高手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7 22:53
Ginolay 发表于 2013-5-27 22:10
怎么提升自我呢,高手

这问题霸气啊,我并非有意回答您这个问题,只是想尽到值班的责任,呵呵。另外,我觉得这里没有什么高手,有的只是喜欢交流,善于学习,乐意分享的一群人而已。

我也和您一样,有同样的疑问。只是每个人在不同的阶段,有自身不同的追求罢了。

前几日我和一位申请离职的同仁交流,我问他为何离职?他说不想自己这样下去,想有个改变和提升,我问他打算如何提升?他说还没想好。我说你的想法值得肯定,但你别再轻易妥协,要坚持做你自己,你只需相信我一句话,就是在未来的2-3年内,你做一件感动自己的事情,那时候,你就真的提升了!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8 23:12
djfie3vmt 发表于 2013-5-28 22:46
Jinyang times news   two men armed with knives threats,ralph lauren, assault victims, robbed 7 ...

楼上的兄弟,咋蹦出恁多不太相关的英文咧?
是不是刚看过《china daily》、《chinese partners》啥的灵感突发哈

今日无事,晚安,好梦!
作者: 万乙    时间: 2013-5-29 08:33
马总,我对人才盘点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盘点方面能否分享一下好的思路和工具,非常感谢。
作者: 小小晨曦    时间: 2013-5-29 08:57
马总,很给力,赞一个
作者: 鱼儿畅风    时间: 2013-5-29 09:50
马总你好,在招聘工作中,最常用的测评工具有哪些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10:59
万乙 发表于 2013-5-29 08:33
马总,我对人才盘点的问题比较感兴趣,在中高层管理人员盘点方面能否分享一下好的思路和工具,非常感谢。 ...

您好,我觉得中层和高层还是需要区别对待。至少在规模企业中,中层的主要作用是组织、协调,是立足当下;高层的主要作用则是评价、引导,却面向未来。对于中高层管理人员盘点这个问题,其本质是呈现出组织的“人才梯队地图”,或是“接班人计划”的蓝本。支持这些的基础,是有效辨识各管理人员的领导管理风格、能力素质特征、人格性格特质、工作经验背景等等。其目的是为了进行组织设计和团队组合,有效支撑企业的持续发展。从这个角度出发,我觉得可以运用一些素质模型、测评工具(最好是找专业测评服务商进行定制开发)。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10:59
小小晨曦 发表于 2013-5-29 08:57
马总,很给力,赞一个

谢谢同城的兄弟,多多交流啊。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10:59
小小晨曦 发表于 2013-5-29 08:57
马总,很给力,赞一个

谢谢同城的兄弟,多多交流啊。
作者: 沃德宇清    时间: 2013-5-29 11:00
马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关于高端人选,比如,总经理,运营总监,营销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你的面试大致要有哪些方面的把控?        
                                                 入门级人资谢宇清向您请教了。谢谢您。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11:03
鱼儿畅风 发表于 2013-5-29 09:50
马总你好,在招聘工作中,最常用的测评工具有哪些

您好,我个人运用过的测评工具有: 1、适用于大部分员工层---IQ、职业性向测试、MBTI、16PF、ISB(空格完形测试)、 DAT(画树测验)等。2、适用于高层以下管理人员----MBTI、文件筐、九型人格测评等。需要说明的是,所有的测评没必要照搬比抄通用模板,同时也不能擅自进行非技术性改动,否则会进一步降低测评的信度和效度。另外,对于高层以上的测评最好是和董事长充分沟通测评目的,进行一些定向性的测评或评估,或找专业测评服务商进行开发实施。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11:49
沃德宇清 发表于 2013-5-29 11:00
马老师,您好,我想问一下,关于高端人选,比如,总经理,运营总监,营销总监,人力资源总监等你的面试大致 ...

您好,您客气啦,同时感觉您谦虚了,您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入门级哦,或者,您是做猎头行业的?

      其实,我一直以为,招聘工作是人力资源管理最重要的基础,可谓是“成也招聘,败也招聘”。当然,面试就是招聘工作的关键环节了。

      高端人选的面试,一般来讲,我会事先了解TA的从业背景及原雇主企业的经营情况及行业简况,其次见面之后我会首先介绍我们公司及行业中的经营情况,以及我们目标岗位的配置背景及基本要求。(知己知彼,表达诚意。)

      首次的接洽,可能候选人未必能和最高分管领导或董事长见面,这种情况下最好有一个基本解释,并且要热情接待,并进行非正式的交流交谈,目的就是尊重对方的期望,打消对方顾虑,能够自然开放地流露自身的求职动机或行为习惯。(打消顾虑,投石问路。)首次洽谈以后的事情就顺势而为了,若公司安排复试,可采取和上次不同的方法。(如压力面试)

      以上啰嗦这么多,我想表达的意思是:高端人才的招聘,要有热恋般的态度,因为我们想要的是一位新的领导人、合作伙伴、或是团队掌舵人。这个诚意必须要有。

      但归根结底,招聘的核心目的就是吸纳合适的人才,面试的目的就是了解其真实情况及求职动机。至于素养、技能、德行,可以通过辅助的测评、测试、背景调查等手段进行全面了解。

      我以为,从动机出发,就能找到答案。祝你成功。
作者: 沃德宇清    时间: 2013-5-29 19:47
mrmayou 发表于 2013-5-29 11:49
您好,您客气啦,同时感觉您谦虚了,您这个问题应该不是一个入门级哦,或者,您是做猎头行业的?

       ...

谢谢马老师的精彩回复,我会谨记您说的这些教诲,小子谢宇清感激之至。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22:21
沃德宇清 发表于 2013-5-29 19:47
谢谢马老师的精彩回复,我会谨记您说的这些教诲,小子谢宇清感激之至。 ...

客气啦。您的心态让我感动。

让我们共勉一句话:
“只有初恋般的热情和宗教般的意志,人才可能成就某种事业。”---路遥


作者: mrmayou    时间: 2013-5-29 23:06

很高兴与几位朋友的简单交流,本人值班任务基本完成,谢谢各位,晚安!
平常可能不经常在线,欢迎通过及时通讯交流分享,敬请关注新浪微博@马一禾
作者: ::]_[::筱♣    时间: 2013-5-31 10:26
标题: 用户推荐理由
#TA推荐本帖子时说#我想成为一个资深HR,所以我需要努力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