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也谈“棱镜门”:国私不存 个人隐私焉附? [打印本页]
作者: 沈志勇1 时间: 2013-6-25 16:54
标题: 也谈“棱镜门”:国私不存 个人隐私焉附?
5 F8 L7 N- B: ^% b( u 棱镜门事件以来,很多国人可能都抱着幸灾乐祸看美国政府笑话的心态。美国一直指责他国网络监控,而自己却一直干着肆意窃取他国和本国国民隐私的勾当,是个实足的“全球偷窥者”,这令美国政府在国内外颜面尽失,非常尴尬。
: a; f0 Q8 V( |- w, z- t! p1 U- } 没错,美国这次糗大了!可是,别高兴的太早,仔细琢磨琢磨,真正尴尬和危险的恰恰是我们自己。
; Z7 e" W7 d J$ T9 [* V4 o 让我们先简单看看什么是棱镜计划?棱镜计划(PRISM)是一项由美国国家安全局(NSA)自2007年起,开始实施的绝密电子监听计划,正式名号为“US-984XN”。美国可通过直接接触位于美国的互联网和科技巨头的用户数据,侦查用户行为。这些巨头主要包括谷歌、雅虎、微软、苹果、Facebook、美国在线、PalTalk、Skype、YouTube、思科等,他们则向美国两大情报机构开放服务器,使美国政府能够轻而易举地监控全球。
4 M3 H6 \. R0 P% T. s9 y$ Q 这些科技巨头对中国意味着什么呢?
' @* Z: U+ J8 J' j. R 以思科为例,思科参与了中国几乎所有大型网络项目的建设,涉及政府、海关、邮政、金融、铁路、民航、医疗、军警等要害部门的网络建设,以及中国电信、中国联通等电信运营商的网络基础建设。
$ B: Z7 V8 S% q
而微软、Google和苹果则掌握了中国的操作系统份额,微软是office办公软件领域绝对的老大,在国内也是出于统治地位。
8 H, u0 g# G2 F) g5 j
此外,我国用户使用的软硬件设备,大部分来自美国,信息很容易被监听、过滤。
c% m. P7 h9 z# G; E( H 这些都让中国的互联网显得脆弱甚至不堪一击,美国监控中国易如反掌。
# ]7 r5 u. ?" x S: ]& V9 m9 I. a 棱镜门再一次提醒国人,我们在互联网,特别是软件、硬件方面的家底很薄,高端数据库、芯片、服务器和操作系统等不能自给,都得靠从欧美进口,没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谈信息安全非常无力,犹如痴人说梦。
( z3 F6 t9 v% ~
当然,并非因为棱镜门,国内才开始重视信息安全,早在2006年8月,科技部就联合工信部、国家发改委、财政部、教育部、总装备部、国防科工委、中国科学院等部委,启动了名为“核高基”(“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及基础软件产品的简称)国家重大专项,将从2006年持续到2020年,预计总投入将超过1000亿元,希望藉此扭转中国在信息产业方面的“技术短板”。
. S/ B; T* m! N% M" [: d
但是核高基项目实施七年来,其效果并不明显。据媒体报道,“核高基”专项专职技术负责人和总体组组长的魏少军教授曾在多个场合坦然承认“十一五核高基基本没什么成就”,而很多业内人士也持同样的看法。
. _: Y. f4 R8 ]1 K 当然核高基项目还在进行中,现在还不能妄下结论。但核高基进展不顺,市场化程度不高还有一个很大的原因是整个社会对于国家的信息安全缺少一种紧迫感。
% ? j) E+ C: L% B 我们相信科技无国界,相信地球村的美好传说,但是却忘了,国家之间的竞争和暗战却无时无刻不在,当我们正享受海外科技巨头带来的美好科技体验时,却没有注意自始至终有一双眼睛在盯着我们,可以时刻窥探这个国家的隐私。这个时候,你还能心安理得吗?
% Z" A/ ^2 T0 N' f; h- ~- V J0 o 当然,我并不是鼓吹排外,而只是希望我们应该有一种觉醒和紧迫感,在涉及到核心安全的技术方面能够早日拥有完全自主的知识产权,在重要的部门尽快实现完全国产化。在核心部门采用国产产品在欧美国家也是惯例。
+ ]) u; b9 _# H% ^- C' i5 z 棱镜门事件后,还有一些人在大谈政府的网络监管,我觉得在此时发出这种论调非常不合时宜,当下之急应是呼吁社会对于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视,防范和抵抗他国的信息入侵。皮之不存毛将焉附?
" P7 z9 h: d; _8 g# R; a 当一个国家的隐私尚且无法保全,谈个人隐私又有何意义呢?
# g5 C# Z* b! c# y' ]& F2 l% q
+ j' M. g+ L. u5 n' q
2 u, {9 z* s9 W1 R+ J: E0 P
' F# i2 R2 O9 M. x0 a
作者: 罗恩 时间: 2013-6-25 17:03
哎,无语啊
作者: jiejiehr 时间: 2013-6-26 11:43
这个确实没考虑过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
Powered by Discuz! X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