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求助:调节项(交互项)问题 [打印本页]

作者: 盈盈独立    时间: 2013-7-15 15:15
标题: 求助:调节项(交互项)问题
各位大神,请问在有中介的调节模型里面,自变量X、中介变量W、调节变量U和因变量Y都是潜变量,在做模型检验时,调节项XU怎么做?它是作为显变量还是潜变量呢?如果是显变量,是不是将在spss里面的X和U的均值相乘就行了?如果是潜变量,那要怎么做呢?本人新学,不大懂得,谢谢啦~~~
' ^2 o8 M( k( ~; D( u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3-7-15 21:43
1. 在这个圈子里,请尊重我的信仰。不要乱用「神」这个字。1 I9 n& N$ A. P5 x
2. 既然新学,干嘛搞这么复杂的东西?中介调节已经是超麻烦的东西了,还要用潜变量?我建议把测量项目平均了就算了吧。
作者: 找天堂    时间: 2013-7-15 21:45
提供一个方法供参考:我看到有人是用验证性因子分析的载荷加权算出潜变量得分的。当然,也有人说用均值计算,还有人在文章中没有报告怎么得出的分数。; [6 T# h# Q1 L, H
看看kenneth是用什么方法处理。
作者: 管理研究者    时间: 2013-7-15 22:31
可以看看这个
作者: 找天堂    时间: 2013-7-16 11:01
Kenneth 发表于 2013-7-15 21:43 7 r/ \% Z8 M- j8 I1 {# E
1. 在这个圈子里,请尊重我的信仰。不要乱用「神」这个字。
6 o% M/ N7 A# I; ~/ x7 Y9 S. O. E$ S  x2. 既然新学,干嘛搞这么复杂的东西?中介调节 ...

7 @9 f: v* d# B1 Z* L6 rkenneth,最近的OB研究似乎都是这样,很讲求模型的精细化,中介调节、调节中介、还来个跨层,但有时候一想,一些研究模型很common sense。而且分析技术也越来越,应付不暇。现在越来越迷茫,不知道怎么做才算是好的研究。刚学会的方法还没开始使用,貌似就已经落后了。不是一个髦的人,但是不追求一些时尚貌似很难生存。挺难权衡。
作者: 找天堂    时间: 2013-7-16 11:02
管理研究者 发表于 2013-7-15 22:31 5 ?$ P2 c4 U% P# b) h) a8 Z5 J
可以看看这个

5 }( e0 H  |4 Z3 ~4 A' v1 f谢谢分享
作者: 盈盈独立    时间: 2013-7-16 15:53
Kenneth 发表于 2013-7-15 21:43 1 H, D: K+ W; v3 z
1. 在这个圈子里,请尊重我的信仰。不要乱用「神」这个字。
) `- O, g% M2 w( M# W' R; R' A' R1 T2. 既然新学,干嘛搞这么复杂的东西?中介调节 ...

  @; ]& [/ n' L# j- |' WKenneth您好,首先我想您可能误会了,我在此所说的只是不过是像“my god“这种口头禅一样的意思,并不涉及信仰,如有冒犯,还请原谅;第二,对于是否新学与要不要做的如此复杂的问题,在我看来,潜变量比之简单的均值更加合理,我不会以新学为借口,就不再寻求解决之道,或者更改自己的设想,我只是想尽量做得最好,即使麻烦,也要自己尝试。
" g7 M. q8 U; u3 [5 c& ^最后,谢谢您的及时回复。
作者: 盈盈独立    时间: 2013-7-16 15:54
管理研究者 发表于 2013-7-15 22:31 & a: @& s4 ]6 I: ]* g# A( T
可以看看这个

# n# \6 [; B% C: }8 r# [3 u非常感谢哈!!!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3-7-16 22:11
盈盈独立,我的叫教学原则是踏踏实实,不搞时髦的东西。这些复杂的模型是为了发文章的需要。你问我的话,我真的不觉得 SEM  比 path analysis 好多少。新手上路,最重要的是学会观察,抽象总结,建构理论,解释现象。如果你有10分的话,我建议你把7分放在这方面。余下3分才搞复杂的模型。
9 Q5 R8 p2 U5 @" a
# @8 s0 W. b3 W  ^( y* `! O如果你真的做潜变量的交互,最简单的是用侯杰泰老师的简单乘积。X的最大的载荷乘M最大的载荷,第二大乘于第二大,如此类推。但是,最后还是一句,先学行,再学走比较安全。
作者: 盈盈独立    时间: 2013-7-18 16:50
Kenneth 发表于 2013-7-16 22:11
' v9 x% y6 C' y4 E盈盈独立,我的叫教学原则是踏踏实实,不搞时髦的东西。这些复杂的模型是为了发文章的需要。你问我的话,我 ...

: P8 p- _5 f; p4 ^2 j( y非常感谢Kenneth,可能是随着慢慢接触,看的东西越来越多,有些心急,又有些无所适从,总想找到一种最为准确合理的方法分析自己的数据,可能真的有些太快了。我还是新手,今后我会尽量多把精力放在理论分析上的,避免本末倒置,多谢Kenneth啦。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13-7-18 20:31
盈盈独立,研究的方法日新月异,不停的在“进步”。你又是新手,很容易就掉进这个坑里,变成重形式不重内容了。我觉得我们目前的研究方法还是很雏形,用的方法很多都是暂时借用的。你能够做中介调节、调节中介等,已经很跟得上了。多花点时间去想想自己的理论模型是后又意义可能更好。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