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如何展开对"眼高手低"同学的培训 [打印本页]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3:25
标题: 企业如何展开对"眼高手低"同学的培训
       现在很多企业对于现在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深恶痛绝,甚至有些公司做出不要清华、北大毕业生的极端做法,原因是那里的学生“眼高手低”,其实“眼高”不是坏事,“手低”也不是成不了事,关键在于如何寻求其中的平衡。企业如何展开对这些特殊群体的培训呢?
/ b+ f. b0 l' V( r
4 X- o! \& ]6 k% G8 T

作者: ♂兩年の约定♀    时间: 2013-9-2 13:46
针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可以让同岗位的资深人员带着新进入的大学生一块工作,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发现与人的差距,此时再针对大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
作者: 曹银叶    时间: 2013-9-2 14:01
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且不说清华北大这类名校,即便是**学院之类的三流大学生也是一样的,沿海城市大学生比内陆不发达城市的大学生更甚。我们的做法:面试时心态比较有问题的不予以录用,给予一定的压力,表现不好的淘汰。
作者: 前进的蜗牛    时间: 2013-9-2 14:10
我感觉只要你给他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他就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了。针对眼高手低的人,给予他看似简单,但是他暂时还不足以处理好的工作任务,来磨掉他所谓的优越感。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 14:15
♂兩年の约定♀ 发表于 2013-9-2 13:46
  x+ g! I2 q: b+ i, R; \! O" `针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可以让同岗位的资深人员带着新进入的大学生一块工作,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发现与 ...

' e1 u0 V* \# r* f找到不足之处予以弥补!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 14:21
曹银叶 发表于 2013-9-2 14:01
: W  A$ C4 j- z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且不说清华北大这类名校,即便是**学院之类的三流大学生也是一样的,沿海城市大学生比内 ...

4 L+ D: u/ ~8 P7 V, P; D人群中就有这么一类人,要让他们意识到问题并且改进了,这样是可以改变眼高手低的,
作者: 稻香老农1986    时间: 2013-9-2 14:22
眼高的手低的现象不仅仅毕业生有,很多工作蛮久的人也有这样的现象。如同楼上所说的在面试的时候对眼高手低的人进行一个严格的把控,不录用心态有问题的人。& t4 @4 C4 j) _8 @" @2 i
在培训方面,多增加一些心态方面的培训效果会好一些。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4:26
前进的蜗牛 发表于 2013-9-2 14:10
- q; Y5 {& s* T0 q; x, K; N% u! w我感觉只要你给他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他就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了。针对眼高手低的人,给予他看似简单,但 ...

4 W! V  u, U6 I9 }+ P6 C可问题是有些人吧,明明自己什么也不会干……还以为能干的不得了……晕啊,光想着天上掉下来可多钱……1 v* m3 x& Y' B

作者: 前进的蜗牛    时间: 2013-9-2 14:28
花開、終會幕 发表于 2013-9-2 14:26 ) v4 @/ j3 L# ]  ~, l& b
可问题是有些人吧,明明自己什么也不会干……还以为能干的不得了……晕啊,光想着天上掉下来可多钱……# [; C% Y' r1 F* _& s5 x9 E
...
/ c; _6 X9 ]$ F/ d. ]
那这样的人在面试的时候应该可以刷掉吧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4:31
前进的蜗牛 发表于 2013-9-2 14:28
+ C' P% o1 u0 R那这样的人在面试的时候应该可以刷掉吧
; Z3 q* a# w+ M0 M! E& W1 k) m2 `$ I
面试的时候吧,表现都还可以,谁知道招进来,人家勤奋爱学的进步特别快,好吃懒做的就不说了,哎
作者: 小新、没蜡笔    时间: 2013-9-2 14:33
说下我的看法吧,无论什么事情只要能学会聆听,不和别人抢答,就是说,他说的事情他去做,你在边上看,这中间会有好多问题,你就能看到自己的不足,还有自己的长处了,事情是做出来的,不是说出来的。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 14:43
前进的蜗牛 发表于 2013-9-2 14:10 7 L( o$ u$ u+ H6 g( ~* n
我感觉只要你给他的工作有一定的难度,他就知道自己存在哪些不足了。针对眼高手低的人,给予他看似简单,但 ...

' R" d. E8 q3 a0 v0 ?+ M- O9 |) M之所以“眼高手低”是因为他们只有优越感没有压力和紧迫感。
作者: dan0712    时间: 2013-9-2 14:53
个人觉得企业在岗位配置中应遵循人事相宜的法则,让合适的人在适合的岗位,新员工培训中专业技能的培训应注意加强,通过培训使新员工认识到理论与实际是有很大的距离的。岗位薪酬应以能力为主,而不是学历。
作者: feng_123    时间: 2013-9-2 15:06
关键是看他的态度如何,有的时候“眼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可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让老员工带着进行工作,让后让其自己完成,遇到某些问题先让他自己先解决,当他解决不了去寻求帮助的时候,这种气焰也许就会渐渐褪去。
作者: 小新、没蜡笔    时间: 2013-9-2 15:06
dan0712 发表于 2013-9-2 14:53 # x* Y$ n, a. ?! D2 k: c+ m
个人觉得企业在岗位配置中应遵循人事相宜的法则,让合适的人在适合的岗位,新员工培训中专业技能的培训应注 ...
" R1 q7 F' V" D
很赞同这一点,学历只是一个参考,更多的还是能力的展示。
作者: 刘子衿    时间: 2013-9-2 15:13
优胜略太自然淘汰!
作者: bj-hr    时间: 2013-9-2 15:20
实话说,身边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确实很优秀,但是一般单位很难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平台,时间一长,他们就有可能会懈怠,导致企业对其有负面的看法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 16:18
@花開、終會幕 ,期待楼主和大家一起讨论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6:18
懒猫琪琪 发表于 2013-9-2 16:18 7 M! U  d5 u0 ~8 p, S; l+ Y
@花開、終會幕 ,期待楼主和大家一起讨论
' ^+ n4 ]' E1 I* K" s, r# u
谢谢管理员筒子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6:21
bj-hr 发表于 2013-9-2 15:20
6 p+ ~( b) q/ }实话说,身边清华、北大的毕业生确实很优秀,但是一般单位很难为他们的发展提供适合的平台,时间一长,他们 ...

( |- s* z: A$ f9 F1 C- U- D' `1 D: A是有这种困惑,给的平台小,留不住人。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6:22
刘子衿 发表于 2013-9-2 15:13
6 G$ p/ ?) z5 T8 w3 {. u( R优胜略太自然淘汰!
6 V' @+ {4 ?, ~; E) i! k# N
哈哈,适者生存呗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6:23
♂兩年の约定♀ 发表于 2013-9-2 13:46
( |% I- D6 A* X7 C针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可以让同岗位的资深人员带着新进入的大学生一块工作,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发现与 ...
0 W" g; n4 [% r  i5 h, J  l0 {
不管是什么学校毕业的吧,怎们都说是个新人,只是他们对于事情问题的处理方法不一样,所以得有人带他们,指导他们
作者: sdkjrzb    时间: 2013-9-2 16:25
一看到这个帖子,立马浮现出近些年来出现在我们企业的一些现象:实习不踏实、试用期不合格辞退等等。2 s8 Y. g/ b' N
可问题是,每一件事都具有两面性,在你看来眼高手低的同时,学生是怎么认为的呢?
( v, A: b# o) Y# q5 u! g一方面是企业的抱怨,另一方面又是学生的抱怨。在实践当中,我通常是这样做的:
# C1 R0 j" q* }/ q9 f4 H' [1、明确告诉新入职的同学,接下来的培训有什么样的需要同学扑下身子跟工人一样需要简单重复劳动的培训工作,并且同时告诉他们具体的时间期限,一个月或者三个月或者再长一些,让他们有一个明确的时间节点。' ^+ |9 o1 N' a+ j9 o# M( Z) w
2、告诉他们简单重复劳动带来的直接结果是什么,或者这些眼高手低的工作时间节点后会给你带来什么。$ i% @) R! w5 s, q
3、企业里确实存在浪费学历的事情的存在,并非每一个新加入工作的人都得从那些一般工作中寻找什么有意义的营养品。
* P  ^" _0 I; K* H. @5 @# c4、进行学生家庭背景的调查,在他们进行培训之前这项工作必须做到实处,出身背景可能与他们的眼高收地有点关系。
3 J/ n1 ^, G2 Y9 U& h以上是我的薄见,仅供参考。

作者: 碧溪金沙    时间: 2013-9-2 16:26
眼高手低与各所大学院校关系不大,与大学生本身的内在素质密切相关,核心是用成果考核那些眼高手低之人。
作者: lawanne    时间: 2013-9-2 16:27
主要还是找到适合的那个界点吧。根据人才特点用人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6:28
曹银叶 发表于 2013-9-2 14:01
0 x* u8 R& Z, Y3 l0 A: A这种情况真的很多,且不说清华北大这类名校,即便是**学院之类的三流大学生也是一样的,沿海城市大学生比内 ...
5 q  ]1 ~8 @! p- Z+ v6 S* Q; V1 x5 H
恩恩,对的,就是要让他们脱离在学校的那种温床,在现实生活中让他独自面对困境,自己解决,让现实逼着投降.7 K$ B1 i& ^  L7 u; u

作者: 黄小仙    时间: 2013-9-2 16:42
企业如何展开对"眼高手低"同学的培训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7:04
sdkjrzb 发表于 2013-9-2 16:25 5 s- C6 v7 d1 z% L+ `
一看到这个帖子,立马浮现出近些年来出现在我们企业的一些现象:实习不踏实、试用期不合格辞退等等。% v# e6 K3 A, ?# r' \
可问 ...

) ~3 v, ?5 B- ~* N% l: N6 I7 C您说的非常有道理,造成“眼高手低”的因素是很多种的。所以才要对他们政务额引导,让他们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弥补不足。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7:05
黄小仙 发表于 2013-9-2 16:42 0 j) _( u* b* ^% F6 N3 C
企业如何展开对"眼高手低"同学的培训

% \# j  [5 Y- P9 y  H0 D额,您这是没说完吧~~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2 17:05
lawanne 发表于 2013-9-2 16:27
! q7 |' V+ a& }" U5 p, @/ x6 v主要还是找到适合的那个界点吧。根据人才特点用人

. p, Y; u9 n+ \0 O# k" }1 G对头,量体裁衣吗,哈哈
作者: csy13516    时间: 2013-9-2 17:28
感觉一方面是心态有问题,觉得自己能力很强,如此小事大可不必自己亲自出马,另外就是没有真正遇上具有挑战性的工作,可以给与挑战,让其认识自己。
作者: rainytao    时间: 2013-9-2 18:06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可能我们HR有的就是过来人。比如我,毕业那阵,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学校里学习成绩好,年年拿奖学金,然后英语四级、六级、八级全部一次性通过,很是得瑟。针对楼主的这个问题,我觉得我们要辩证的看待。首先,我们要招对的人,眼高手低,并不是说不对,天之骄子也好,平民百姓也罢,人品要好,这始终是我坚持的用人的大的原则。就是他们可以眼高手低,但是不能目中无人,不能妄自菲薄,能听得进不同的意见,这样的人还是有药可救的。其次,说到培训,我们做过培训都知道,培训不是万能的,意识形态的东西更不同于操作技能,所以,不要指望培训能解决问题,收效是微乎其微的,但是有一点我们必须要坚信,培训了不一定有效果,但不培训一定会更糟糕。最后,针对这个问题,我个人觉得最好的办法,是在工作中受挫,是在实践中受挫,让他们明白象牙塔内的高材生,到了现实生活中需要和平常人一样接受历练和考验,学校成绩代表的是书本知识,弄不好,就是书呆子。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明白差距,慢慢体悟,我就是这样。只有自己碰壁了才知道,只有自己经历了才晓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学无止境的道理。眼高不是坏事,可以定义为目标远大,但是任何远大的目标,必须从脚下开始,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真正有大智慧的人是明白这个道理的。最后,要对他们进行职业生涯规划,做这个之前我们要先了解他们自己的目标和定位,然后结合企业的实际情况,设定,然后帮助他们,让他们感觉有奔头。
作者: 浮云SL    时间: 2013-9-2 19:12
这主要还是看用人单位怎么培养、怎么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真的不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员,不论什么背景都应辞退。企业用人还需要以能力为主,不论学院怎么怎么好,与企业不匹配,就不是一个合适的人才。
作者: 人生如可乐    时间: 2013-9-2 22:06
磨呗,企业先期提高的待遇跟工作量加重点,让他明白自己的所谓眼高手低咯。磨的掉估计会使企业多个人才,磨不掉估计他自己会先选择逃跑了。反正现今人太多了,不怕招不到人
作者: 我爱麦力素    时间: 2013-9-2 22:31
眼高手低是客观的社会现象,学生群体只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是从学校到就业之间缺乏“就业指导”这个关键环节,而有效的就业指导应该由社会就业机构牵头,学校和企业献力,三位一体共同完成;让学生身处学校就接受社会就业指导机构提供的理论指导,同时企业提供实践指导,并反馈给学校实习表现作为学分影响学生就业分配。当三位一体各司其职并配合启动、完整衔接时,才是根治眼高手低现象的系统解决方案
作者: 蓝色蜻蜓    时间: 2013-9-3 08:29
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还是个孩子,对社会不了解,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憧憬,抱着很多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切都是可以理解的。想当初我们刚从学校毕业出来也是如此。关键企业在去引导,培训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良好的心态、逆境商、与人沟通相处的技巧等等。密切观察他们的言行,一旦出现不良倾向要及时沟通,指出他们的不足。如果企业的HR和部门领导能把这批大学生当作自己的孩子那样用心地教育,一定会培养出不一样的人才。
作者: jhzhuzy    时间: 2013-9-3 09:08
      这方面有一点体会,带过一届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生(全班一起到公司顶岗实习),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但原因并不全部出在大学生身上。总结带班的经验教训,提出几点建议,供诸君参考:
1 m+ b% f% d+ e. v* C+ J0 ?    一是做新进大学生的心态与角色转变教育。因为学生与职业人角色差异较大,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大不相同,学校老师与上司、老板管理方式迥异,学校学习方式与工作学习方式也有差别。! t* x: R7 L4 Y/ e$ y$ N9 a4 C; t3 t! R
    实习或刚毕业的大学生个人理想和主观愿望都很高,这本身无可厚非,由于能力、经验、责任感等不足,无法胜任有一定难度(往往是有一定级别岗位的职责),但如果不屑从身边琐碎小事做起,则是心态不成熟的表现,也很容易让他人贴上“眼高手低”的标签。
& ^2 T0 `, E# p- B! b    因此,做好新进大学生心态与角色转换教育很重要,可以使我们免去很多后续的麻烦。
8 r: j/ g7 z; \  l0 @# ?2 N. @. z) w    二是做好带徒师傅的相关培训教育。让他们认识到公司补充新鲜血液、充实后备人才梯队的重要意义。给他们做一些如何指导和培训徒弟的技能、如何管理90后员工等方面的培训,不能让师傅们有“大学生来这只是走个过场”等片面的思想,后期要跟踪检查师带徒情况,避免放羊式管理,必要时可进行评比,对带徒表现好的给予相应的奖励。2 Y) J6 d: O0 Y4 c
    三是如果新进大学生比较多,则要做好详细的培养方案,根据自身单位的实际,如学员分组、师傅确定、轮岗、扩展培训、团队活动等等,并进行跟踪,对发现的学员不健康思想或公司组织方面存在问题,定期或不定期进行沟通交流会,解疑答惑,纠正错误思想,消除误会,解决工作、学习和生活中的一些困难。
作者: 宋瑞华    时间: 2013-9-3 09:14
培训计划、目标,注重培训的针对性,同时可以考虑导师带徒。眼高手低 不止大学生 有
作者: 444713615    时间: 2013-9-3 09:35
一、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源头
) s+ V; y" ^0 y0 M' |/ m% e源头一学校:自信教育,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缺乏正确的引导性。(职业规划课程是否学生真实受益)
' Y2 z( ^4 }. b9 i8 f源头二大学生:自身存在一定原因,理想和现实出现了矛盾,心里不能平衡。父母含辛茹苦的养大成人,每年的学费杂费生活费,毕业后一定进大的企业,拿高的工资,出人头地;同学之间的比拼,心理上的难关也比较受影响。
; w3 g( v; D2 T1 T. W. |源头三社会\媒体:大学生职业选择的报到,在宣传上报道上缺乏审慎客观的职业态度和舆论向导意识,一定程度上。误导了学生的就业观,如:目前招聘网站的薪酬真实性,福利真实性;如校园招聘狂轰滥炸,真的可以给学生提供那么好的待遇,那么好的发展空间?是否做到了对这些未来栋梁的负责。
/ H# g, i0 W; U2 C! T源头四父母灌输:家庭的影响对孩子也是比较重的,父母都希望子女完成他们未实现的目标,好好读书,好的学校,好的工作,高的工资,体面的工作,让他们建立了这样的思想。——所以我们看待这些问题是存在多面性的* V, e' d$ T) z; X: X; Q7 P- R
二、如何对大学生进行培训?0 c1 `  O- L+ g  q1 Q
主要还是看企业是否有创造一个可以帮助他们在企业顺利成长的平台和环境,也就是企业有没有人才储备的培养计划,一般是分短期培训计划和长期培养规划;使得大学生价值观在形成的过程中,能与企业的发展相互辉映。(计划内容——入职培训——岗位实习——轮岗——实习座谈——分配——试用评价),每个企业的情况不同,最终目的是能让大学生成长为企业人才队伍建设的一支新生军,而大学生在整个培养学习过程中,能学习更多的知识,在今后的职业道路上能顺风顺水,为企业贡献自己的一己之力。(以上内容纯属个人愚论杂谈,如有不对之处可以指正探讨,谢谢!! W* ?& B4 f' L

! m% H1 q. B6 d6 c
作者: yangyanfen    时间: 2013-9-3 09:51
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 o% n- p) j  m& y( H( @
1)招聘录用中利用情景模拟的面试方法考验实践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同时给予一定的压力;! I1 C( v7 d$ t% r
2)如果录用在工作实践中给予比较大的工作压力和有难度的工作,挑战这类人的心理;同时在培训中做好心态培训另外就是实践中由主管领导培养“眼高手低”者的空杯心态。
7 S5 p4 ^' s/ p+ l. c/ t今天我本人脑袋也有些乱,写的东西也乱七八糟,希望不要影响大家的想法;多看看有经验的分享哟。
作者: 公子苏    时间: 2013-9-3 10:51
现在很多的毕业生确实的是要求标准很高,但是他们自己又达不到,典型的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 j+ J+ i8 L& q; H2 Z2 A
其实说白了,就是一个词“浮躁”!! 这不仅是当代毕业生的通病,也是现在很多企业的弊病。
. Z& l) y, Q- I8 G, Y8 |! p! L- u6 d8 q- e. V, e6 K% Q
而浮躁所反映的本质是无知!毕业生眼高手低,觉得自己很厉害,想要高薪,高位,想被重用,这实际上说明的还是他们对自己的认识不够,不能正确的认识自己,那么就找不好自己在企业中合适的位置。9 T& i! Z' ^, c$ J/ E7 H) q! X

  @# e& S; o; f4 ~2 |所以,要想改变这种不良思想风气,还是应该在思想上进行引导,恰当的培训往往能起到不错的效果。
" I5 B$ Y2 l5 {9 |第一,榜样和标杆的力量。一定要有一个他们需要仰望的人,要让这群年轻人知道,一山还有一山高。- e: f' ~3 V( o- r0 x# q& ]
第二,规则的力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在公司的规则内,你怎么都行,但是一旦触犯规则,那么就要付出代价。
5 r2 v$ _7 U1 P第三,不要打压,要鼓励。我们都知道,面对滚滚而来的洪水,最好的办法不是堵,而是疏通。所以,在培训的时候可以鼓励他们。他们有雄心壮志不是么,很好,每个月给他们安排清楚任务指标,连续两个月能达到,好,公司欣赏你,连续半年能达到,公司奖励你,连续一年能达到,好,公司认可你!一开始,就把话说清楚,告诉他们想证明你自己,先拿出业绩来。你可以眼高手低,但是要让公司看到成果。1 _5 J/ ~+ G: G1 G0 h5 P
, {) t5 P, V  U4 K' }2 O
第三,逐步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薪资和职位有时候并不能代表一切,适当用企业文化引导他们。* T4 V' x2 \& O

作者: 老北京    时间: 2013-9-3 12:38
学校应该加强对员工的择业教育,树立正确的观念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17
rainytao 发表于 2013-9-2 18:06 & e* Q# E' ]  ?" ~
怎么看待这个问题呢?我觉得可能我们HR有的就是过来人。比如我,毕业那阵,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学校里学习 ...

% `) ]& R; i5 Q) |真是来晚了,感谢家人这么热情的回答我的疑问,好激动啊!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18
浮云SL 发表于 2013-9-2 19:12 & U, a" V5 x- e% ^
这主要还是看用人单位怎么培养、怎么引导。经过一段时间的培养后,真的不适合企业需要的人员,不论什么背景 ...
' m, I5 W9 s3 [. G  P8 b1 H
非常赞同你呢“企业用人还需要以能力为主,不论学院怎么怎么好,与企业不匹配,就不是一个合适的人才。”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33
人生如可乐 发表于 2013-9-2 22:06
) f& X- v7 Y2 V7 g. B磨呗,企业先期提高的待遇跟工作量加重点,让他明白自己的所谓眼高手低咯。磨的掉估计会使企业多 ...

) ?5 E! J, q' T! m5 [, l/ p像上面家人说的,拿绩效来考核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35
我爱麦力素 发表于 2013-9-2 22:31 ) s+ _0 \4 ?5 q; S/ d! J
眼高手低是客观的社会现象,学生群体只是整个教育链条中的一个组成部分,关键是从学校到就业之间缺乏“就业 ...
. u3 k" _# R* s) F
其实在大四的时候,我记得大四下半年还专门有一门课叫就业指导,还有什么职业生涯规划的,不过也没上什么很专业的内容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35
蓝色蜻蜓 发表于 2013-9-3 08:29 - i2 V( l( F2 F; x2 _
刚走出校门的学生还是个孩子,对社会不了解,对自己的前途充满憧憬,抱着很多美好的不切实际的幻想,这一切 ...
) ~. l5 L& x" s/ @9 }+ a
是啊,没进入职场的孩子还只是孩子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4:36
jhzhuzy 发表于 2013-9-3 09:08 ( O! V$ K& N* Z4 T$ h6 g
这方面有一点体会,带过一届校企合作的顶岗实习生(全班一起到公司顶岗实习),这些现象确实存在,但 ...

* A/ A& j+ L' ]$ V; i9 A6 f感谢您的精彩回复,受教了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5:11
444713615 发表于 2013-9-3 09:35
; ^* d0 \  T( h6 H! M一、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源头
- b5 d8 b  q: \+ N源头一学校:自信教育,树立远大目标和理想,缺乏正确的引导性。(职业规划课程 ...

' Y' ?) I* k* F" K: H这个经典啊!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5:19
yangyanfen 发表于 2013-9-3 09:51
! U, W( H& B, T9 T' F; z7 ~遇到这样的问题主要从两个方面解决:
  n: B6 k3 X4 P( [/ c1)招聘录用中利用情景模拟的面试方法考验实践能力和解决事情的能力, ...
7 S, |" P, O# N: C5 W! r
恩,其实就是那种优越感的心态在作祟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3 15:21
公子苏 发表于 2013-9-3 10:51 1 I8 q( |( e" _$ k( Z. L
现在很多的毕业生确实的是要求标准很高,但是他们自己又达不到,典型的大事做不了,小事不愿做!
5 s$ `9 g% F2 I其实说白 ...
- P& g1 m* u& }6 Q9 P! T
的确是,这个社会,就是个浮躁的社会。
作者: kmhr    时间: 2013-9-4 08:47
针对应届生需要做职场角色转化的培训,使其心态改观。过往的学历并不能代表你在社会上就是一名高手,真正的高手来至磨砺N久的职场老手
作者: 朱彦    时间: 2013-9-4 08:51
应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也是从当年那个阶段走过来的
' p5 e) m! s  ~7 V0 E# Q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给予“打击”,给他们一些看似“简单”的工作,让他们出错,再进行思想指导或开导或引导,多数人会明白的。0 r' |0 y! n8 s  ^, i
类似诸葛亮七擒孟获的办法,回头他们还非常感激你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4 14:20
kmhr 发表于 2013-9-4 08:47 4 [0 ]. [% \7 A7 E5 H1 D
针对应届生需要做职场角色转化的培训,使其心态改观。过往的学历并不能代表你在社会上就是一名高手,真正的 ...
8 q- j' A5 s9 B, F
真正的高手来至磨砺N久的职场老手,有道理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4 14:21
朱彦 发表于 2013-9-4 08:51 $ U: h( ^0 p, Y' k. u
应该说这种情况很常见,大家也是从当年那个阶段走过来的
1 _' {( N: F8 h0 X9 w. d其实一个很重要的办法就是给予“打击”,给他们一 ...
: I  z7 y9 `! P3 C! Z& o6 D
哪里跌倒哪里爬起来
作者: 抢包山    时间: 2013-9-5 08:54
是有很多这种情况。。。。。
作者: caoyujing    时间: 2013-9-5 20:49
这也是我们企业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很多孩子只看回报,不衡量自己付出的多少,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情的孩子真的非常难得了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9 14:32
caoyujing 发表于 2013-9-5 20:49 % q! S8 M4 e. y
这也是我们企业非常纠结的一个问题,现在的很多孩子只看回报,不衡量自己付出的多少,能够静下心来做事情的 ...
" V( l# D3 B1 a8 q3 {
找来的好多孩子都是不看自己有什么能力,动不动就来多少多少钱我才干,
作者: huanxin02    时间: 2013-9-9 14:35
无论对于谁的培训,做培训需求分析很重要。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理论是这样,因为没有接触过,不知道实际这种办法是不是可行。
作者: sunny_huang    时间: 2013-9-9 18:00

- ^1 k& @0 ]. S) k' @这个问题普遍现象,企业应该提高自己鉴别人才的能力,还有学校教育应当与实际工作衔接7 G  O. i3 i8 o9 c
这个是长久以来的弊端
作者: 找回我自己    时间: 2013-9-10 15:44
本帖最后由 找回我自己 于 2013-9-10 16:18 编辑
3 Y& S& l% [. Y, ?3 S1 g+ C9 J1 b' U- S
高手也回答了不少,确实有手高眼底的毕业生,对于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过说句题外话,有些企业就是坑人,然后散风出去说大学生怎么怎么样!我想正是这些坏的风气导致毕业生不愿意去基层锻炼,因为那就是一个坑!
作者: 找回我自己    时间: 2013-9-10 15:50
花開、終會幕 发表于 2013-9-2 14:31
! S: j2 \& t1 c; _% {3 x8 o面试的时候吧,表现都还可以,谁知道招进来,人家勤奋爱学的进步特别快,好吃懒做的就不说了,哎 ...
" H* \9 U2 B" Z
所以我现在都有点认为那些表现活跃的未必在工作中表现好!反而那些面试的时候,没什么特色,可是工作起来一板一眼的,踏踏实实的!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12 14:54
找回我自己 发表于 2013-9-10 15:44 ( P3 H6 N0 B) Q4 Q& A6 q
高手也回答了不少,确实有手高眼底的毕业生,对于他们进行正确的引导。不过说句题外话,有些企业就是坑人, ...

# H1 j+ ]( ?4 _( b: I( N% [, b7 Y所以毕业后选择一家正规的公司,接受正规的培训,更能锻炼人
作者: 花開、終會幕    时间: 2013-9-12 14:55
找回我自己 发表于 2013-9-10 15:50 % A/ z. O, e5 m( b- ?
所以我现在都有点认为那些表现活跃的未必在工作中表现好!反而那些面试的时候,没什么特色,可是工作起来 ...

6 @) l* a# d' g' G一板一眼,踏踏实实的孩子招人喜欢哦
作者: hugly88    时间: 2013-9-14 11:22
其实针对90后的那些眼高手低的现象都比较普遍,我认为他愿意加入公司证明,他还是认同公司的某些东西。所以就此,我建议多点培训公司的愿景和分析一些进入公司发展很成功的员工案例。多点召开一些座谈会或文化活动,以提现他们的主人公意识。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16 11:24
sunny_huang 发表于 2013-9-9 18:00
- _2 l! ]- \8 r& D/ F0 }这个问题普遍现象,企业应该提高自己鉴别人才的能力,还有学校教育应当与实际 ...

4 e) D/ [" Z, Q) s弊端啊,缺陷啊。。。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16 11:25
hugly88 发表于 2013-9-14 11:22 0 \2 X! Y8 R6 J5 \, s
其实针对90后的那些眼高手低的现象都比较普遍,我认为他愿意加入公司证明,他还是认同公司的某些东西。所以 ...
4 X, C- C4 O3 I) e- K
“多点召开一些座谈会或文化活动”这个主意不错啊
作者: hugly88    时间: 2013-9-16 13:25
我以前招应届毕业生都是,先是体验工作,体验公司文化的同时也进行相关的制度培训。然后进入岗位时,先工作5、6小时,慢慢适应工作,并要求总结工作要求有自己的分析。半个月后进行新员工座谈会,有说有笑还有吃,并进行表扬那些新员工对企业进行合理的建议以及得到了该部门主管的认同。月尾座谈会,开始评估新员工的考核情况并公布其薪酬级别。
作者: 阿力小朋友    时间: 2013-9-18 09:25
何为眼高手低?
0 V4 `! b; C1 w8 `: d是员工的眼太高,还是企业的平台太低?$ c8 y+ X7 Z: r- s' ?2 T  R$ h9 C% x
一味地批判员工眼高手低,何不从企业的角度入手,拔高我们的平台高度。& p& E# Q8 l# ]
当然,近代大学生眼高手低的情况确实也是实际存在,其中,社会需要付大部分责任。5 Q7 Z7 t5 B) d" r0 y2 D
但是企业如何做好引导工作?或者思考能否采取一系列的措施避免、改善这类情况呢?( ]0 k6 i9 M0 n, t+ W9 F
人力资源是技术、是艺术,更是哲学!从自我出发去思考问题会很好、更快地解决问题!
作者: hugly88    时间: 2013-9-20 21:16
hugly88 发表于 2013-9-14 11:22
% d8 @9 V: I9 Z9 n其实针对90后的那些眼高手低的现象都比较普遍,我认为他愿意加入公司证明,他还是认同公司的某些东西。所以 ...
% Z7 U; q8 [% _# N* D+ R6 p. Q4 ]
呵呵,那些专家是给你崇拜的,不是给你解答问题的。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2 09:08
无论对于谁的培训,做培训需求分析很重要。培训需求分析的方法有很多种。比如问卷调查。
作者: 水涵空    时间: 2013-9-22 09:13

" C& X& L5 ~0 R+ i. ]* ]针对大学生眼高手低的现象,可以让同岗位的资深人员带着新进入的大学生一块工作,让他们自己在工作中发现与人的差距,此时再针对大学生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培训和训练。
作者: yjh_chinahrd    时间: 2013-9-22 10:03
对于刚毕业的大学生对自己的认识不够,很容易出现这样的问题,如果在进入公司的时候接受良好的培训应该会有很大的改善!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3-9-22 10:07

5 {; ?& L9 w8 |  i( D  T& ^关键是看他的态度如何,有的时候“眼高”从某种角度上来看也是自信的一种表现,只要不是太过,可以在进行工作的时候,让老员工带着进行工作,让后让其自己完成,遇到某些问题先让他自己先解决,当他解决不了去寻求帮助的时候,这种气焰也许就会渐渐褪去。
作者: jlp511    时间: 2013-9-24 09:18
学习 学习  新手入门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