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转)
[打印本页]
作者:
白话管理
时间:
2014-1-14 09:41
标题: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转)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①象牙筷定律 ②兔死狗烹定律 ③包围定律 ④敌戒定律 ⑤朋党定律⑥黄宗羲定律 ⑦五世而斩定律 ⑧权大欺主定律 ⑨皮毛定律。“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史为镜,可以知兴替。以人为镜,可以明是非。”读透它们就读透了人生!
* d6 i- I2 n5 V' l2 u
/ m% ]# ]+ }' i9 L, U5 W+ p
中国历史的发展,如同陀螺的运动,不停地旋转,一圈又一圈,周而复始。在这种周期性的运动中,有某种恒定的东西,始终保持不变。杜牧说,“秦人不暇自哀而后人哀之,后人哀之而不鉴之,亦使后人复哀后人也。” “后人复哀后人”,不正好反映了中国历史在变中保持不变的特点吗?这是一种规律,有人称之为历史定律。近来可以看到,不同的学者,针对不同的历史事实,从不同的角度,阐释不同的“历史定律”。这其中有黄炎培所说的“其兴也勃焉,其亡也忽焉”定律;柏杨写的“瓶颈定律”;秦晖写的“黄宗羲定律”;吴思写的“血酬定律”;杨光写的“传统权力合法性定律”以及“水能载舟,亦能覆舟”定律;“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定律;“分久必合,合久必分”定律;“兔死狗烹”定律;“成王败寇”定律;“家族盛衰循环定律”等等。
7 k+ J& k6 e! W0 S! O/ Z
各种各样的说法,是否都能称之为“定律”,也有疑问。但它们确实是在不断地被重复,呈现出某种规律性。学者们何以对历史定律产生兴趣?我以为他们的用心,是要打破我们历史上那些千古不变的东西。“后人复哀后人”,这样的重复,给我们太多的痛苦。
# W. V1 L o* l
从各种各样的说法中选出九条,姑且称之为“定律”,也谈一点看法。
9 B0 J8 C" U6 {
: U+ P9 D) W" ~* j3 A. t8 N) u
第一定律——象牙筷定律
' J0 W7 L A# O7 D; h$ {% U0 ~, ], G
殷纣王即位不久,命人为他琢一把象牙筷子。贤臣萁子说,“象牙筷子肯定不能配瓦器,要配犀角之碗,白玉之杯。玉杯肯定不能盛野菜粗粮,只能与山珍海味相配。吃了山珍海味就不肯再穿粗葛短衣,住茅草陋屋,而要衣锦绣,乘华车,住高楼。国内满足不了,就要到境外去搜求奇珍异宝。我不禁为他担心。”(冯梦龙)
2 C: e1 |# Q% C
果然,纣王“厚赋税以实鹿台之钱,……益收狗马器物,充仞宫室。……以酒为池,悬肉为林,使男女倮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百姓怨而诸侯叛,亡其国,自身“赴火而死”。
1 C3 O% g4 C! g8 U/ y n
为什么事态会如萁子所言,一步一步地发展下去?
: E8 i+ ], w. q7 B2 a2 k
很小的时候,我们就已经知道了普希金的伟大,因为我们都很喜欢他的那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那个丑陋的老太婆,最初只不过想要一个新木盆。第一个愿望被满足之后,第二个愿望接踵而来。一个接一个,胃口越来越大。最后的结果,仍旧只有一只旧木盆。
; J, M/ p; [! M4 X s1 t% c
世人的贪欲,不都是这样?得寸进尺,得陇望蜀。没有止境的。 君王的贪欲,更为可怕,因为他拥有无限的权力,没有人可以阻止他。
4 V i* ^6 a4 u- V% Q
《诗》云,“商鉴不远,在夏后之世。”
0 R9 I% _3 e- p/ l& l, ~
这里所说的商鉴,究竟要我们鉴什么?
! \0 T; g7 V) ]0 a9 k/ T
其一,一定不能有“第一次”。
4 {4 u7 ^ S) m9 a3 U W
第一次可能是微不足道的,一双筷子或一只木盆。只是大坝一旦决了口,洪水便会一泻而下。 看一看那些贪官,只要收了第一笔贿金,以后的事便不由他了。 只是,人的意志力是多么薄弱。一旦坐上权力的交椅,有几个人能拒绝这第一次?
2 V2 J' k- d1 ^$ k- h: `* `
其二,整个过程是“进行性”的。
1 [' A- \+ j: O/ p, a
“进行性”一词是我从医学书中借用来的。像癌症,就是进行性的。不断地发展,不会中止,也不会逆转,一直进行下去。 殷纣王身边,虽有比干和萁子这样的贤臣,却无法劝阻他。依靠臣下的劝阻来制约至高的皇权,其有效性显然不足。所以,事态的发展有其必然性。
8 N) j. O6 |) t) r
其三,“其亡也忽焉”。
: _& j4 U; v" h0 X( Q3 }
《左传,荘公十一年》:“桀纣罪人,其亡也忽焉。”这里的“忽”字,意为迅速,突然。 洪水溃堤,转瞬之间,一泻千里。
8 ~6 n, {* K% \7 I
李自成打进北京,一生事业达到巅峰。由巅峰而至于落荒而走,大起大落,也在转瞬之间。 殷纣王之后,两千多年,有周幽王、秦二世、陈胜、王莽、陈后主、隋炀帝、黄巢、朱温、李煜、李自成、洪秀全、蒋介石等,“其亡也忽焉”,何其多。
! a1 X. E9 u% s% O0 H
殷纣王,这个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昏君、暴君、亡国之君,他给后人留下了什么? 留下了两个字,“殷鉴”。
2 B8 X* B3 ~+ R
无法节制的权力 无限膨胀的贪欲=殷鉴不远。 黄炎培先生曾在延安的窑洞中向毛泽东提起“其亡也忽焉”这样的历史规律,因此,有人将这个定律称为“黄炎培窑洞定律”。
! V" M& m( P0 R) \' x& W
( `) t) `# v9 K2 j9 I
第二定律——兔死狗烹定律
0 t' U6 b& q" k+ `! Z/ `% Q" `7 N
越王勾践,为报仇雪恨,卧薪尝胆,精神非凡。但他的个人品质却非常糟糕。在极端困苦的情况下,帮他筹划大计的两个功臣,成就大业之后,一个被杀,一个逃跑。
% |& z8 v$ X5 h
杀文种的时候,勾践说,“你教我灭吴七种方法,我用了其中三种就灭了吴国,你那里还有四种,把它带到先王那里去吧。”
' r5 H; C) [& K+ O. ^ }7 L& `
有七种方法灭吴,应当很有智慧,却遭了勾践的毒手。
: z o; E- d+ R/ {! m
此前,范蠡曾规劝文种,“蜚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越王为人长颈鸟喙,可与共患难,不可与共乐。”范蠡之智,显然高过文种,终能免于一死。 兔死狗烹这样的事,历史上不断地重演。
; i. ]& H& B& _7 E7 ?1 q( f" R
能够吟诵《大风歌》的汉高祖,也是小鸡肚肠。依赖韩信的军事天才,夺得天下。原说是与韩信“共天下”的,后来非但不“共”,还要了韩信的命。倒是张良聪明绝顶,托言辟谷,躲到深山里去。刘邦一死,张良的辟谷秀也就谢了幕,照旧吃饭。说到杀功臣,狠毒莫过于朱元璋。当年帮他打天下,战将如林。后来朱棣南下,朝廷居然派不出得力将领去带兵。幸好不是北边的蒙古人打过来,否则朱姓的江山,传到第二代也就败了。 赵匡胤说,“吾终夕未尝安枕而卧。”得了天下,却又睡不着觉,夜夜失眠,竟为何事?天下汹汹,想要南面为王的野心家何其多。就是咱自家,当年“黄袍加身,”不也是个野心家?如此说来,野心家就睡在我们的身边。老是疑神疑鬼,睡不好觉,搞得神经衰弱,以为真是狼来了,于是起了杀心。这是一种思维定势,世人无论是谁,只要坐(抢)到这个位置上,总会不由自已这样去想。原本抢来的东西,难保不被别个抢去。所以,历史上兔死狗烹之事不断重演,是完全符合逻辑的。
) U& e* R) W R+ j( Z! H, n9 ~
文革时期,我是一个逍遥派,一个观棋不语的看客。看来看去,看得多了,心里就非常佩服范蠡这个人。 那些造反派,开始时受压,可怜兮兮的。后来得势,内部就分为许多派别,彼此争斗不休。 几乎没有例外,一旦外部的压力消除,内部立刻就分化。
" {' P4 o$ B9 {: ~
人为什么会是这样,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6 B2 x6 @% Z7 u5 g/ L V
现在这些做生意的人,若是几个人合伙共同创业。开始的时候,兢兢业业,在艰苦环境中共同拚搏,尚能齐心协力。一旦家大业大,有了丰厚的利润,就会生出异心。彼此猜忌、龃龉,终至于分道扬镳。 难道人的天性就是这样?
1 k6 Y; S; ?! j
后人把范蠡的这个定律表述为,“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 ]) [" N: t6 J1 o2 B, y) h
7 h A/ ~" K" ?
第三定律——包围定律
`& @! m- |, I" _5 [/ F
* y& g/ ~- c+ A% k% D% {0 M$ x
' b5 J1 v- h3 L: G) y8 v
作者:
??!!
时间:
2014-1-15 17:22
好贴,学习了
作者:
baoxixi
时间:
2014-1-16 14:23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作者:
baoxixi
时间:
2014-1-16 14:24
以史为鉴,可知兴替!
作者:
liuyuanyue
时间:
2014-1-16 15:20
这字.........确实无语了!先回复再说吧~
作者:
深歌
时间:
2014-1-17 15:52
看看还有几个
作者:
lijinxin
时间:
2014-1-18 08:54
看起来很好啊,继续看看
作者:
浅水尚清
时间:
2014-1-18 20:58
值得一看的文章
作者:
19890101best
时间:
2014-1-22 15:43
好!!!!!!!!!!!!!!!!!!!!!!!!!!!!!!!!!!!!!!!!!!!!!!!!
作者:
浮云SL
时间:
2014-1-24 08:14
人性如此,不可避免。继续学习!
作者:
茹鱼得水
时间:
2014-2-8 16:27
好贴,学习了
作者:
茹鱼得水
时间:
2014-2-8 17:02
继续学习!
作者:
beautygril
时间:
2014-2-14 08:53
字好小,看不清啊。
作者:
beautygril
时间:
2014-2-14 08:58
好贴,感谢分享。
作者:
前世百合
时间:
2014-2-14 11:09
鞭辟入里!感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kenken_11
时间:
2014-2-16 11:35
学习了,说的很好啊,呵呵
作者:
夜孤淳
时间:
2014-2-16 16:15
大道至简
作者:
riversun
时间:
2014-2-18 03:02
好看!!!
作者:
允诺瓜代
时间:
2014-2-18 17:48
为什么每次看什么东西都要回复呢?
作者:
lindawawa
时间:
2014-2-19 22:59
学习一分享
2 C% v" n2 l* K* x4 O
作者:
白话管理
时间:
2014-2-20 09:23
允诺瓜代 发表于 2014-2-18 17:48
5 E0 a; W0 X3 c4 ]+ w( o
为什么每次看什么东西都要回复呢?
8 h7 ]( l/ n- z# V3 i0 ~
您可以把回复看作是意见簿,留点意见,提点建议,给点鼓励,均可。
作者:
喵喵梨
时间:
2014-2-20 15:40
九大定律,学习并收藏
作者:
hopeyi
时间:
2014-2-21 11:51
感谢分享!!!!
作者:
Lily在奋斗
时间:
2014-2-27 14:05
看看隐藏内容
作者:
felixkeke
时间:
2014-3-14 16:07
好好学习 谢谢啊
作者:
znnini
时间:
2014-3-14 17:50
来学习的
作者:
立在当朝
时间:
2014-3-15 12:31
000000000000000
作者:
qlyang999
时间:
2014-3-18 11:49
想看看想看看想看看想看看想看看
作者:
qlyang999
时间:
2014-3-18 11:50
想看看!!流传下来的不变的道理。
作者:
琉璃离
时间:
2014-4-12 10:42
讀史使人明志!謝謝分享~~!
作者:
sdstar
时间:
2014-4-12 20:15
精辟的总结
作者:
guopingqu
时间:
2014-4-20 10:50
感谢楼主分享,辛苦了!
作者:
小禾浅浅
时间:
2014-4-22 10:41
比较喜欢谢谢分享
作者:
长沙行者
时间:
2014-9-25 09:43
好贴,学习了
作者:
lilyjiang_2008
时间:
2014-10-9 10:43
xuexi yixia
作者:
gwyvke
时间:
2014-10-10 11:55
喜欢看历史。。。。
作者:
496977707
时间:
2014-10-13 16:50
中国历史上千古不变的九大定律(转)
作者:
1551850722
时间:
2014-12-29 16:47
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灭,谋臣亡。自古患难易共,富贵难同
作者:
柠檬冰茶
时间:
2014-12-31 10:16
看一下,学习学习!
作者:
徐爽
时间:
2015-1-13 15:12
我要看全部
作者:
zwj20020511
时间:
2015-1-19 14:25
好好学习一下。
作者:
sky5566
时间:
2015-1-20 09:56
详细了解。
作者:
暴走一族
时间:
2015-1-27 17:19
想看全文
作者:
暴走一族
时间:
2015-1-27 17:19
想看全文
作者:
knightrao
时间:
2015-2-2 14:06
好贴,研究下
作者:
李如冰
时间:
2015-2-3 14:51
学习学习了额
作者:
狼行千里
时间:
2015-2-3 16:14
学习学习
作者:
meixin402327
时间:
2015-2-4 16:49
不错,学习了
作者:
建隆
时间:
2015-2-12 13:56
不错,值得欣赏
作者:
xindzl
时间:
2015-2-12 14:05
字太小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