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对周边绩效的思考 [打印本页]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09:36
标题: 对周边绩效的思考
各位朋友们,大家好! 企业是否可以将周边绩效内容通过菜单的形式,向员工展示出来。通过有意向员工去完成就可以得到相应的奖励。比如:在每一周的周日,各个部门可以将本部门某些日常事务或者需要帮忙及时完成的工作发布到可选菜单上,这样其他部门比较闲的员工就可以去选择这些项目,在要求时间内完成此项工作。这样,既能缓解企业某些部门短时间工作压力,还能起到促进企业内部员工团队精神的建设。同时,让高效率工作者有额外的绩效收入。这个想法有哪些缺点和执行过程有哪些困难?(由于本人还是学生太年轻,突发思考就讲给大家了。请大家批评指教!)
作者: 351304869    时间: 2014-4-2 10:45
多多了解人性。
3 ?) t) x  i: H2 n- B
; ?0 q( l& r" i' K# T. C
作者: 公子无忧    时间: 2014-4-2 11:48
兄弟网游玩多了吧?工作和赏金任务还是有点差异的。另外能说一下,你觉得内容和题目的关系吗?
作者: kelvenlv    时间: 2014-4-2 12:04
看题目进来,然后被吓了一跳
作者: mxdrxw    时间: 2014-4-2 13:23
题目讲的是周边绩效,觉得很新颖进来一看内容一看貌似没有啥关系,但就内容而言,楼主是个爱思考的人,值得赞赏,但这个在企业里面还是有很多因素的,需要去考量。例:) u/ z% \" d+ D/ N2 ^- |8 Z
1、跨部门的零散工作可能会出现部门工作保密性的问题;
9 T- j6 v* ~# m5 a2、实行帮忙就给奖励会形成一种不好的风气反而容易破坏团队的职外度氛围;! Z4 R2 X( P2 B! Z8 I1 G! n# S# m
3、如果实行这种所谓的“周边绩效”可能会导致工作效率下降,绩效考核指标无法清晰明确。
, o3 v; I+ n2 e
作者: 种在冬天    时间: 2014-4-2 13:33
哈哈,90后的思路,果然不一般呀
作者: JACK-CHO    时间: 2014-4-2 13:47
有人闲,有人忙,那是工作量化的问题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04
标题: RE: 对周边绩效的思考
mxdrxw 发表于 2014-4-2 13:23 & _* g0 \! C! [
题目讲的是周边绩效,觉得很新颖进来一看内容一看貌似没有啥关系,但就内容而言,楼主是个爱思考的人,值得 ...

7 ]" W8 \* J" i; q+ c; g' n: b谢谢您的评论!周边绩效不就是为组织做出了除本职工作之外的贡献而得到的绩效回报么???其实不同部门中也有一些不需要保密的日常工作,这时可以分配给其他有空余时间的员工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11
标题: RE: 对周边绩效的思考
公子无忧 发表于 2014-4-2 11:48
/ y2 T0 I" f% L# {: S4 H" R4 B兄弟网游玩多了吧?工作和赏金任务还是有点差异的。另外能说一下,你觉得内容和题目的关系吗? ...
8 H9 g' w* e  N2 f
谢谢兄弟的评论,我觉得我的内容是对周边绩效项目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部门将某些事件放在可选菜单上,让有空余时间的员工有帮助别人干事的平台,而且这样的帮助还会得到回报。在当前的企业中周边绩效的概念和内容都很模糊,我觉得这无疑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求指导!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13
公子无忧 发表于 2014-4-2 11:48
. O, L; l) _; K兄弟网游玩多了吧?工作和赏金任务还是有点差异的。另外能说一下,你觉得内容和题目的关系吗? ...

: c5 C/ s5 b/ a谢谢兄弟的评论,我觉得我的内容是对周边绩效项目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部门将某些事件放在可选菜单上,让有空余时间的员工有帮助别人干事的平台,而且这样的帮助还会得到回报。在当前的企业中周边绩效的概念和内容都很模糊,我觉得这无疑是一个比较有用的方法。求指导!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15
种在冬天 发表于 2014-4-2 13:33
, \9 i. K- s) x哈哈,90后的思路,果然不一般呀
2 b. [7 z3 K+ J1 B( q
^_^第一次发东西,这也是早上坐着看书时突发奇想。想写出来讨论下,貌似很幼稚!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16
351304869 发表于 2014-4-2 10:45
9 k  ?) P* X) f5 }1 o& i多多了解人性。
  Q; H0 j; _* V+ n
这个???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6:18
kelvenlv 发表于 2014-4-2 12:04; j2 E! M0 ?% p9 v" P! h
看题目进来,然后被吓了一跳

% \3 ?: s9 c( A为什么?
作者: rainytao    时间: 2014-4-2 17:01
想法挺新颖,很不错,但是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3 Q6 N, ^2 I9 J. F# S3 p1、有空闲时间的员工去帮忙,算加班吗?费用成本算哪个部门的?6 ]$ {# |3 u: b4 o% \9 A. s
2、所需要完成的工作专业性强吗?是否是随便一个人就完成的?
9 X6 Q# Z9 p5 u1 F% t5 e+ n3、对于帮忙完成的工作,谁负责去评审完成的结果是否如我们所愿?若没有完成我们事先的期望值,是否支付费用?若不支付,是否会挫伤员工积极性?; T/ [7 N* B4 s
4、在这样操作之前,是否要全方位的交叉培训下?同时主要了解下是哪些个部门经常需要帮助,是什么原因导致这个问题发生?编制不够?效率低下?还是其它原因。
' K2 B2 h( c: E. _总之,多方面思考下。不过能提出这样的想法,还是挺不错的,毕竟是个新思维。
作者: 公子无忧    时间: 2014-4-2 17:05
了一尐 发表于 2014-4-2 16:13 " S1 c* S5 n8 C6 R
谢谢兄弟的评论,我觉得我的内容是对周边绩效项目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部门将某些事件放在可选菜单上,让 ...
% g: k% }# Y* _. Z

' C! Y7 d0 ]- s* F6 |: t# z在校生能有自己的想法很不错了,不管想的对不对希望你能保持这个好的习惯。/ H$ g0 x3 c0 x4 w& P$ r
你可以去智库百科之类的网站查一下,周边绩效的概念你的理解是错误的。7 h3 G+ c# v. _3 d, v1 u
从人性的角度来讲,一般不会发生自己的工作天天不饱满,或者随便掺和别人工作的。8 F" O2 i$ d' I/ E  E- ~& O" \
另外,怎样给贴出来的工作标价?如果被领取了后做不完怎么办?会不会影响企业?万一做砸了呢?比如接待客户,万一挺好的一个生意,愣是被去接待的人搞砸了呢?
作者: kelvenlv    时间: 2014-4-2 17:20
了一尐 发表于 2014-4-2 16:18
+ b2 C# v: _/ h6 s8 P( N4 m+ Y为什么?
0 P2 Q1 N5 I. N; D: z# \) a, N8 t# K
标题dang
作者: chuanhua_zhu    时间: 2014-4-2 18:15
周边绩效理论,我是来学习的!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2 19:28
rainytao 发表于 2014-4-2 17:018 o9 r9 b* N% q
想法挺新颖,很不错,但是要考虑如下几个问题:' T8 `- k  h7 s$ f; g; E% h
1、有空闲时间的员工去帮忙,算加班吗?费用成本算哪个部门 ...
3 b: J; p% t5 y9 n3 c- q5 e4 @
谢谢您的问题,感觉确实有很多值得我去深层次的思考。想到的就发出来希望大家评判讨论,就算互相学习了!
作者: jhzhuzy    时间: 2014-4-3 08:29
本帖最后由 jhzhuzy 于 2014-4-3 08:35 编辑 0 z/ Q$ a2 `( h/ K, A/ }; O
2 D- `* M- U) P" d7 Z
楼主肯动脑,非常值得赞许。作为临时性的措施,部门间的互相支援值得提倡,若作为一种机制,就徝得商榷。假如一个单位各部门间老是出现任务过载或任务欠载的话,管理上肯定出问题了,要么职责分工、职能分解有问题,要么业务流程不规范,要么员工素质有待提高,要么其他因素制约(如资源配置不合理或缺少资源)。如果不找出原因,从根本上解决问题,那是换汤不换药。所谓管理,就是管人理事和管事理人。管人理事,管是指订目标,给任务,理是指查进度,看结果;管事理人,管是指管过程,做好事,理是指找对人,适其所。
作者: 鼎祥—齐    时间: 2014-4-3 11:22
jhzhuzy 发表于 2014-4-3 08:29
: U* F2 K. C- b* N" V/ W楼主肯动脑,非常值得赞许。作为临时性的措施,部门间的互相支援值得提倡,若作为一种机制,就徝得商榷。假 ...
" R& `5 ]# P/ S8 }  E1 u1 E9 o
还是比较认同您的观点,他的解决方法只是做到了引流,而没有从根本上节源。
作者: 种在冬天    时间: 2014-4-4 11:27
了一尐 发表于 2014-4-2 16:15 * W! V& S( \' |
^_^第一次发东西,这也是早上坐着看书时突发奇想。想写出来讨论下,貌似很幼稚! ...

. h* V" m5 Q2 D- T  D3 X1 z; ^  O我不觉得,但是,点子不错,有些工作项目,在团队内部,个人觉得不妨可以参照这样的模式,特别是研发类的,产品,市场推广,甚至销售,都是可以的用的。你可以考虑在你们公司内部合适的岗位上,与团队领导商量后,试着推行这样的方案哟
作者: tonycheungchn    时间: 2014-4-7 19:42
了一尐 发表于 2014-4-2 16:13 , p* a- \5 W0 w* q* b; ?: Z
谢谢兄弟的评论,我觉得我的内容是对周边绩效项目的表现方式,通过不同部门将某些事件放在可选菜单上,让 ...

- j. n) ~2 Z$ j8 s: g9 Y% d1、用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考虑制度、能力、意愿三方面。这种跨部门的支援,能力是瓶颈。因为跨部门的临时支援,要考虑员工有没有这个能力来完成其他部门的工作。因为各部门都有自己的专业性在,跨部门的支援,只能是做一些行政事务性工作,但实际上,即使是行政事务性工作,各部门也会有经验和技巧在里面,另外也需要对所做工作的背景有了解,而这些都会产生时间成本,这个时间成本的投资收益如何需要考虑。
$ b; @3 b) k7 B4 Q$ A9 p
: d7 n" Q" n1 [3 @2、这个问题也涉及到了组织结构的设计和岗位设置。是把一些做行政事务的员工组成一个部门,统一协调好,还是分散到各部门来管理好,要看企业的实际情况,比如各部门的工作量、工作的持续性、管理协调的难度等。* A# D/ `/ G0 B0 Q
" o" g+ U; d3 \) ^% f! H
3、这个想法在一个部门或者一个team内,会更容易实现。这需要管理者来调配,是管理者的一个职责,也需要管理者具备相应的能力和技巧。
作者: tonycheungchn    时间: 2014-4-7 19:50
这个想法没准是以后企业管理的一种形态,尤其是现在跨专业交叉越来越多。可以适用于企业人员比较少,专业性没那么强的岗位之间。
: s: m- {+ N" s: P- L- T; a; [: O0 _/ A9 e) X
它的一个变形是模块化工作,每个人根据自己的意愿领取相应的工作模块,这个在一些IT企业的软件开发部门已经在用,但在跨部门的情境中还没看到比较好的案例,毕竟现在看要实现的限定条件还是挺多的。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9 12:45
tonycheungchn 发表于 2014-4-7 19:50
$ W, d6 O, `, [# Y% K9 F这个想法没准是以后企业管理的一种形态,尤其是现在跨专业交叉越来越多。可以适用于企业人员比较少,专业性 ...
0 {4 f% N1 [7 m" o9 J9 a$ p
嗯嗯,现在我是还在学校上学的。所以对实际公司的运营真的很缺实战性的认识,虽然也是实习过几次了。也很希望能与各位老师们好好学习一下你们的知识!
作者: 了一尐    时间: 2014-4-9 12:47
tonycheungchn 发表于 2014-4-7 19:42 8 b( T( d3 h% m3 |9 u/ ?$ x' ~, b
1、用组织能力的杨三角来说,要实现这个目标,需要考虑制度、能力、意愿三方面。这种跨部门的支援,能力 ...
" z- V* O2 ]# A0 v' P
您的观点很全面,也很系统化。学习了!谢谢您!
作者: 公子无忧    时间: 2014-4-11 12:46
有一家公司的管理模式应该和楼主的想法比较吻合:7 i# V# g0 E' u" v2 a! `- L
盛大的“游戏式管理”。' d0 v% v& W) ?$ ?5 E
盛大员工通过累积经验值达到升职加薪的目的。经验值的来源有两种,一是岗位经验值,也就是上班就有的,二是做项目来的,公司也会在内网发布一些任务,员工通过完成项目或认领任务来增加自己的经验值,经验值满了后就可以升职。这点有点和楼主的想法一致。
: P3 x8 c( H# k* _当然,管理永远是一把“双刃剑”,光是如何量化各项任务就是个大工程。
作者: 子斫    时间: 2014-4-13 22:32
挺好的想法!
作者: lqdlqxch    时间: 2014-4-14 16:03
很有意思的想法
作者: cain_easy    时间: 2014-4-17 16:30
题目很好 很多时候我们在操作绩效中的确忽略了周边绩效或边际绩效的存在,但是楼主的题目和问题不搭界,用了一个很好的题目吸引住了大家的眼睛后等到的点击率/ Z; w% U8 u$ K8 y$ `, p! y
不过说回来 楼主说的这个不是不可行但是要看到底是什么任务什么奖励等需综合考虑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