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E. H- q/ j- r( |% }2 A/ Z 如何将一根点燃的蜡烛固定在墙壁上(假设是石膏墙),而不让蜡油滴在桌面?你能使用的道具仅有一盒图钉还有一盒火柴。; T/ r( b) n; r2 \# n
4 f* M0 M6 \( r/ t a) P- h
这个测试在数十年来全球各地的人都做过,当然提出的答案也五花八门,其中有不少人尝试用图钉把蜡烛钉在墙上,失败!也有人试着利用融化的蜡油将蜡烛黏在墙上,也失败!真正的标准答案在下面:: H/ z+ g- X! T9 J6 v
6 g$ a6 a1 ~6 Y1 a; a: P, x0 Z) @ 原版蜡烛问题比较像是脑筋急转弯,需要我们跳出思维的框框,发挥创意才能解决。这时候我们的大脑越“空灵”越好,才能有效将思绪做连结,这时如果有金钱作为诱因,反倒会阻碍大脑的自由发挥,这就是为什么“奖励组”表现不好的原因,他们脑子里很难把金钱的诱惑与压力完全排开,自然无法专注在问题本身。以前人们普遍以为支付华尔街的基金经理人或银行家钜额的高薪,他们就会带来相对应的投资成效,在前阵子美国的金融风暴中已经暴露这种推论的矛盾。7 U. \: O* C. f- b: c3 R% ]) H
: J% C% n2 |# w. G% ~/ [1 q/ S 至于修改过的蜡烛问题,也就是图钉和盒子分开的版本,比较属于机械式的作业,对于创意的需求不高,在这类的问题当中金钱的奖励相对比较有效果。工业革命时代的工厂管理者就发现,提供奖金确实可以让以劳动为主的工人提高效率。所以我们可以说,“有钱能使鬼推磨”这句话基本上没错,但仅限于“推磨”这类的劳力工作;而“重赏之下必有勇夫”也是正确的,但前提是你需要的是名“勇夫”,而不是需要发挥创意与运用思考的工作者。5 T7 L/ n6 `: U! A. g' m
+ I8 A: A$ `6 ?4 k 从个人的角度出发,大家都希望找到“钱多、事少、离家近”的工作,尤其是“钱多”这个因素更在我们心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但马斯洛老先生很早就提醒过大家,我们固然需要金钱来满足生活基本需求,但更多的钱并无法有效地激励我们的工作表现,我们需要的是受到认同以及自我实现这些较高层的激励因子。 " [" |* I. K1 C ' |8 @# K5 F7 n 如果我们希望自己的职场生活能更精彩,在追求财富之外,更该反思甚么样的事情最能激发我们的动力,让我们从工作当中找到认同和自我满足。蜡烛实验的结果已经非常清楚,金钱激励并无法提高生产力,反倒会造成反效果,比较好的策略是,暂时别想钱了,先认真投入你认为有意义,有兴趣,并能发挥自己天赋的事情,个人生产力和创意提高之后,最终市场还是会给你合理的金钱回报的。" U! A$ U/ T4 H" P$ p'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