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我想和你谈谈,那个上三天班就辞职的年轻人!
[打印本页]
作者:
arthur0430
时间:
2014-6-28 08:26
作者:
挑水一杯
时间:
2014-6-28 15:15
心得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14-7-7 11:11
上周招聘了一个年轻人。面试的时候,很有热情,准备充分,对公司也做了研究,连对话提问,明显也是之前有所排练的,总而言之,看起来是一个做事很认真的小伙子。
7 ~7 W, R5 F: Y
他说:我觉得,这就是我想要的公司和文化,这就是我喜欢的工作!
1 D! U% n T6 V8 x( ?
这个小伙子戴着黑框眼镜,说这话的时候,一副理想主义者的激情神态。
8 S; G+ ~2 t/ v& S1 o
坦白说,我被这种神态打动了。
# H F# ]' H& a, |( P; O
我想,也许工作充满繁杂无聊,但只有这种激情,才能造就卓越。
* r2 J( U( D2 V
后来我又看了一下作品,觉得底子不错。决定录用。
( `; G; y! p( H$ v7 v& {
很快HR给他发了OFFER.第二周就来上班了。
# F# K" H$ S0 r$ J" P- u
几天后,他给主管发了一条短信,说自己不喜欢这个工作。发短信第二天,他就不来了。连离职手续都没办。
% z" ]% L3 k' p) B' n) y
主管跟我说起时,我还很惊诧。“这不可能吧?”
6 z* j, o* i5 k5 T& S+ N. [, T
我觉得这种轻率行为,完全不像是那个年轻人该有的。
" ], B [; l: |& S% D) O3 n |
我很想和他谈谈,给他发了条短信。没回复。我准备给他拨个电话,但转念一想,又觉得没这个必要。
% D$ l6 q; Q5 p% ?
就算打通电话了,我想跟他谈什么呢?
' [4 q n& }( H7 ^5 S. `
劝他继续来公司?——不,我不会再要他了。这样的年轻人,我也不敢要。
$ A6 l0 k1 C/ f# o2 t) o* G6 V
跟他谈什么是“责任”?——都是成年人,也挺没意思。
; i3 S. \! h& c/ F* I$ G* m/ q7 t
谈“喜欢”和“工作”的关系?——我不是稻盛和夫,我说不出“与其找喜欢的工作,不如喜欢上手头的工作”这种话。
* [7 N D9 G2 D% }
想来想去,我想给他讲讲我自己的故事。
% y5 w) Z4 K1 T! ` U; ?" R
我想说说,7年前的自己。
: i; P9 f7 R' K9 H: j( C! n
那时我大学还没毕业,在一家影视广告公司做脚本文案。写脚本很辛苦,影视广告也并不有趣。跟我之前的想象完全不同。
6 Y8 q" q9 N8 ^
恰好异地恋的女友来找我。有一天,我跟老板连招呼都没打,跟行政说了一声我不干了,收拾东西就走了。
5 H& A( w) z' ?3 l" Z0 S+ R8 r8 H
手机关机,跟女友过了几天与世隔绝、幸福快乐、没心没肺的日子,我突然觉得该给公司一个交代,于是硬着头皮去公司,找老板谈谈。
+ Q1 l& [2 l0 g5 u$ {- G
恰巧,在公司电梯口见到老板,带着一群人,扛着大小设备,急匆匆出去外拍。老板见到我,愣了一下,指着我说:等我,回来再跟你说。
. ^) R4 Y4 n" w r8 G
我吓坏了。这个老板平时脾气就大,这下还不得把我训死?
9 B7 Z. z5 O2 ~8 Z
我在公司提心吊胆等了一个小时。我看着公司其他人忙碌喧哗,根本顾不上理我。难堪之极。
3 g) N8 v8 T2 u1 N$ p, R
我找了张纸,写了一封长信,放在前台。算是交代了一下。
& {* Z0 Z, n. @. \: Q$ z1 a
总之,我是落荒而逃。
$ Y* r8 O- n; y* Q& E
这就是我职业生涯的开始。一个不光彩的、污点般的开始。
3 ?# b4 t9 M6 ]4 O# _9 q
我想找那个年轻人,聊聊这件事。
( Z. E) t* ]4 t2 D0 [
我想告诉他,这件事成为我后来久久无法磨去的尴尬,心灵上的痒痕。
3 |$ g, L$ ~' L: i5 ?8 C
在那之后,我经常在洗澡的时候会突然想起自己落荒而逃的身影,内心奇痒无比,忍不住要狂嚎两嗓子才能疏解。
" l$ p: @ c! J* B5 O
后来,我正式进入广告传播行业,在一家本土创意公司做了3年,后跟总监出来创业,到今年是第4年。
6 X; E. g' F4 F
2012年的时候,机缘巧合,我又见到了当初那家影视公司的老板。
+ E. U5 h* A u5 X
毕竟事过多年,我已经有了一颗平常心,能够跟人家主动打招呼了。他还记得我,很热情的跟我握手,问我近况,称赞我“有才华”,看上去一点也记不起来当初在电梯口的尴尬相遇。
+ K ?7 T* [ e" }- \" V
我们一起吃了个饭,相约以后有机会合作。
7 O7 d2 I" @1 ^3 l' }
此后,我们再也没有见过。
- w- G- }5 z. Z4 F
那次见面之后,我彻底原谅了自己。我也明白了一件事——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
4 `2 _- D3 r2 C: M
回望过去,我那个时候,很喜欢王小波。王小波有一篇文章,叫《工作与人生》。我当时读了没什么大的感受,比不上读《一只特立独行的猪》这么过瘾。
, c& R/ ^: J- ?7 u$ U0 A. v
但现在回过头再看,这篇文章简直每一个字都写进了我的心里。
- k. y$ ]! f, _1 i7 B7 B, J
其中有三句,犹得我心:第一句是:“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
% c* U3 S) B+ c! c
第二句是:“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
" O, V- z# W+ t' Z% g$ h3 R
第三句是:“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Y! K/ q7 Z' Y3 v
不知不觉,我发现自己在面对工作时,态度与自己的人生偶像完全一致了。这让我感到振奋。
& Z0 Y9 |+ L( j+ R
仿佛我经历了一次连自己都未察觉的修炼。如今已经印证,修为在身,境界如常。
2 p, z3 e0 X/ g+ K3 v1 v
而这种面对工作的态度和认知,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呢?就是从那段难堪的起点开始的,从那久久无法消散的心头之痒开始的。
2 {1 k1 f6 ^, z" R
那段难堪的经历,以及后来不断的自我反省,以及多年来全心投入工作的历练,使我重新认识了“工作”这件事。以及我应该如何对待“工作”。
. Y; [! B5 t9 F0 T3 v( C' ?
是的。假如我有机会再见到那个年轻人,我会跟他谈谈以上这些。(文/麦子程)
0 b, R1 b) A8 q9 ]+ @ c
作者:
small菜
时间:
2014-7-7 11:11
O(∩_∩)O哈哈~
作者:
ypllang
时间:
2014-7-7 11:27
“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让我感触最深的一句话。
作者:
dohan
时间:
2014-7-7 13:30
工作和职业队很多年轻员工来说不知道意味着什么。很多人为了得到一份收入而选择一份工作,却忽略了自己想要从事的职业。到头来发现自己走错了,而且一错再错。
作者:
深歌
时间:
2014-7-7 13:43
一个很不错的亲身经历的故事,但是看到最后我却有点迷惑,你打算和那个刚上班3天就辞职的人说些什么?是说你现在这样的行为没事,只是会给你带来一些内心的压抑,但是当你最后再面对的时候,其实对方早就忘记了,自己也该心安理得。是否是在鼓励他的这种行为?做销售的时候,常说的一句话,千万别太把自己当回事。你在意的可能在别人眼中,早就忘记了。通篇看下来,我真是疑惑,你到底是支持还是反对他的行为了
作者:
阮苏米
时间:
2014-7-7 17:04
人是善变的~~
作者:
阮苏米
时间:
2014-7-7 17:04
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尴尬事。并久久无法忘怀
作者:
爱微笑天使
时间:
2014-7-8 07:59
面对现在的年轻人,我们该怎么办呢?好像讲道理也是那样的苍白!
作者:
amywudistar
时间:
2014-7-8 09:05
和90后就没办法谈责任。
作者:
GRAYGEMS
时间:
2014-7-8 09:05
现在很多年轻人工作稍有点不顺心,就一句话:我不想干了,就走了。
作者:
somen
时间:
2014-7-8 09:48
不明觉厉。
作者:
gaowei4547
时间:
2014-7-8 11:06
一直都是这样“一段说走就走的工作!” 从根子上讲,是个人素质的体现,在任何时代都是,就像“进门敲门”、“吃饭不说话”等基本素质都不具备! 哎! 这种人是难以成功的!
作者:
凉浸浸~~
时间:
2014-7-8 16:50
现在的年轻人有很多好选择,所以心不定,一旦有什么感觉不爽,半天就会走人了,连个招呼也不用打。回头打电话给他想问问怎么这么快就走了呢?连电话都不听。。碰到太多这样的人了。真的好牛的姿态。
作者:
jianglt
时间:
2014-7-8 16:53
顶~职业化是每个职场人士的必修课。
作者:
哲译
时间:
2014-7-9 13:31
学习了,感谢分享!
作者:
wushijun
时间:
2014-7-9 15:15
现在你年轻人很是浮躁,只有不断加强心得修炼,不断提高。我认为一切归于平静,才是最高的境界。谢谢你分享。
作者:
wushijun
时间:
2014-7-9 15:16
心不定,何堪大任!
作者:
蓝灵137
时间:
2014-7-9 16:49
现在年轻人最大的优点是激情,然后对未来充满了希望,希望能做出什么大事来,可是,没想着过程。
作者:
叶子晴
时间:
2014-7-9 20:56
现在的年轻人缺乏一种责任感。
作者:
司马弓钦
时间:
2014-7-10 10:46
我们应该给90后更多的关心和耐心。我们为什么不能多给他们一起次机会?作为管理者,我觉得作者没有责任感,从文章开来一种高高在上的感觉。为什么我们不能以合作伙伴的姿态去面对90后?90后作为工作的新生力量的时代改到了,我们的管理思路也要调整。反思,我们是不是应该在饱含激情的年轻员工入职后,持续跟进,进行多层次的非正式沟通?在年轻人入职前,是不是应该与年轻人所在部门的负责人充分沟通?不要为自己忙找借口,因为年轻人有时间去迎合你的时间。员工走了,如果我们只留下一个对年轻人的批判,更反映出我们企业文化的@@。
作者:
琴鑫
时间:
2014-7-10 14:30
学习!
作者:
yanhua00
时间:
2014-7-12 08:17
谢谢分享
作者:
一锋化千羽
时间:
2014-7-12 19:54
呵呵,跟作者一样的感受。最近也遇到一个实习生,从4月底,就一直给谈,要求到我司上班;后来经过面谈,也感觉还不错。当时,已给部门经理交代做为储备干部来培养,可惜的是,他上班,上了不到20天。走的时侯,竟然给我打个招呼也没有?当时,一冲动之下,想给他打电话。后来,觉得还是算了吧,他也许觉得这份工作来得太容易,让他出去磨炼一下,较好。
作者:
xugaoyan
时间:
2014-7-13 07:28
学习了,感谢分享!
作者:
xiatian0517
时间:
2014-7-14 10:46
这个例子淋漓尽致地体现了什么是“90”后的“自我”,一切从自己出发,丝毫不顾及别人,不考虑对别人的影响和损害。我最近也碰到类似一件事,面试中信誓旦旦表达了对企业的关切和向往,而且动用了许多关系来给企业打招呼,因为面试下来不错,我们就把这职位给了她,签了三方协议期间就入职了。部门负责人对她挺关照,一直也在和她沟通是否安心这个职位,她一直没有提出异议,到了5月份她回校答辩办理离校手续,忽然来电说要违约,这时候她已经找好下家了,为了尽快取得我们的解约书与下家签约,又动员了许多关系来打招呼要解约书,只考虑自己
作者:
sikaozhe11
时间:
2014-7-15 11:01
非常好的一个故事。作者的思考很有启发性!
作者:
fengzai28
时间:
2014-7-16 10:35
我是一个90后,我现在也在一家企业实习。其实我想说,90后出现这种问题,首先毋庸置疑就是90后的任性和自我所导致,因为现在越来越多的独生子女出来社会了,他们受不了被骂和辛苦,这些确实我我们的弊病所在。但是,还有企业的问题,有的企业在对待新人方面,存在不信任的情况,所以导致新人刚来的时候只能做一些非常零散的工作,甚至没有任何工作任务,坐在办公室里面无所事事,我们觉得在浪费我们的时间,而且刚进来办公室,和其他人又不熟识,没有办法去沟通和讨教经验,只能靠我们的主动接触去接近他们,这样太被动。估计后因多一点。
作者:
凤凰在舞
时间:
2014-7-16 12:53
看来面试包装很重要啊,像我这种经常在面试时候不会刻意的包装,内心以一个真诚的心,说话比较单一的面试者,反而得不到更优越的录用机会。挺逗。
作者:
cxf801103
时间:
2014-7-17 10:40
很有启发的一个故事,不过我们也应该顺势而为,时代不同,管理方法应该有所变化,眼光要往前看。
作者:
lvpeng
时间:
2014-7-17 14:35
敬畏之心
作者:
yoyo987love
时间:
2014-7-17 19:56
良善之人,也有冲动之时!
作者:
danforer
时间:
2014-7-17 20:26
学习了,感谢分享!
作者:
liyun8762
时间:
2014-7-18 14:35
我也是个刚入职的年轻人,心浮气躁,以下三句话先学习了第一句是:“人从工作中可以得到乐趣,这是一种巨大的好处。”第二句是:“总而言之,干什么都是好的;但要干出个样子来,这才是人的价值和尊严所在。”第三句是:“人在工作时,不单要用到手、腿和腰,还要用脑子和自己的心胸。”
作者:
秋月清辉
时间:
2014-7-19 11:52
不错的文章,有相似的经历,也是在懵懂刚参加工作,落荒而逃。感慨!
作者:
chenhjlenovo
时间:
2014-7-20 09:56
呵呵,也许您应该在面试的时候就和他谈.
作者:
猫头鹰~小小
时间:
2014-7-21 17:19
悟性。。即使多青涩的踏入社会求职经验,内疚不能释怀也是一种觉悟。也有一出来求职就拼尽全力,不顾待遇不顾休息只一心想拼出个天地的!也有一出来就责任心超强的,但是成不成还是得看以后的机遇和历练的觉悟。
作者:
tsi1360
时间:
2014-7-21 20:51
有时候觉得hr就是矫情,这是你的失误,你没有把一个适合这个岗位的人交到用人经理手上,怪谁呢?
作者:
小刷子
时间:
2014-7-23 10:38
小伙子未必能听进这番话,因为这是您多年的感悟。当然,作为HR,大都有好为人师的热心肠。所以,心起波澜的时候,简单的发个短信,给个提醒及祝福为好。
作者:
小陌123
时间:
2014-7-23 12:52
确实,一方面hr都有好为人师的职业习惯,能够多维度的看到一些求职者自身看不到的问题。但是这种情况,确如您所言,谈了又能如何呢?一个人的成长很难建立在别人言语的左右上,因为不撞南墙不回头是一个基本人性。其中最让我感触的是:
/ y0 \4 @+ F G2 I/ G, j0 x
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很赞!
作者:
馒头大米
时间:
2014-7-26 12:02
常怀感恩之心
作者:
tzzhang
时间:
2014-8-1 11:13
90后都是比较自我的一代(这里“自我”不是贬义词,请大家不要误会),他们比较关注的是自己的感受和想法,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是在所难免的(我们公司也很多)。对这种态度,虽然我本人不认可,但在现今社会环境下也没办法改变,相信随着他们成长,会更成熟一些。
作者:
绿芽777
时间:
2014-8-20 09:25
学习了。
作者:
子其
时间:
2014-9-1 15:38
太激情的应聘者往往决定一件事情都是头脑发热,一时冲动,应聘你们公司和离开你们公司都是其这种行为的表现。
作者:
do19911126
时间:
2014-9-2 14:49
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
作者:
suyimkf
时间:
2014-9-3 21:19
也许在以后的日子里,那个年轻人也正如您一样,对这次的落荒而逃感到尴尬,也许他根本不在乎。他在这家公司出现的问题同样会在他以后任职的公司出现。
作者:
刘当当
时间:
2014-10-3 12:28
很真实的感受
作者:
roger_djj
时间:
2014-10-24 15:34
很不错的文章,学习并记住了
作者:
小青椒
时间:
2015-1-14 11:26
几乎所有你认为尴尬的事,都只有你自己记得。别人早已忘却或不放在心上,只有你自己,当成久久无法消逝的“心头之痒”。”每个人都有心中的尴尬事。并久久无法忘怀
' _: u; f& P6 i, E
真好!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