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请教---大家对我们的入职候选人做背景调查吗? [打印本页]

作者: huaxiacrif    时间: 2014-7-15 17:52
标题: 请教---大家对我们的入职候选人做背景调查吗?
1.我们通常都是怎么做背调?
2.做背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3.不做背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4.如何保证调查的结果是真实的?
期待大家的反应,谢谢你们!

作者: 浮云SL    时间: 2014-7-21 09:30
我个人认为此项工作意义不大
作者: lin041999    时间: 2014-7-21 09:48
意义大小在于岗位和做这项工作人的态度以及采用的渠道。
能了解真正原因的HR很大一部分是一个圈子里的人,大家心照不宣。
作者: ftjk2008    时间: 2014-7-21 09:51
1.我们通常都是怎么做背调?
   做背调之前一定要征询被调查人的意见,经其同意才可以做,这是合法性问题。同意后,让其提供证明人及电话(通常我不会用,仅供参考,呵呵)。根据其工作经历情况,调查最近2-3份工作经历,不要太久以前的,否则其他公司人事变动也不太了解清楚。网络查询总机电话或直接打招聘电话,人事部进行核实,如果对方配合,再查其过去同事,进一步征询。在职人员一定不要对其现在公司做调查。
2.做背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了解应聘者从业经历,进行风险规避。
3.不做背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应聘者过去的不良记录会许给公司带来不利影响或损失,特别是涉及核心岗位如财务、技术等。
4.如何保证调查的结果是真实的?
    多方求证,综合衡量。说实在话,真实性不大,中国是人情社会,一般不会对对方做太差评价。如果是在小区域内,大家都在HR群或圈子,相互支持和了解,做背调还是很容易的,真实性和可靠性也比较大。人才的评价在当前很多企业里是一个较主观的看法,缺乏科学判断。再说,再优秀的人才,没有合适的企业环境和平台,也不会有好业绩。进行背景调查,有利于从业者职业行为的自我约束,也需要各位HR做好企业人才评价和档案积累,以及相互进行良好的配合(过去做酒店行业,背调时涉及外资酒店,对方HR一般比较配合,提供的信息也相对较全面,反观内资酒店,不配合甚至态度恶劣的居多,这需要我们各位HR自省了)。

一些不足看法,大家指正。
作者: larkie    时间: 2014-7-21 09:57
    背景调查还是很有必要做的,特别是对于一些对管理经验要求比较高的岗位,通过背调,可以了解管理人员在以前公司的基本状况。而且通过背调,也可以在“诚信”这一个基础而又重要的点上,考验管理人员。
    但是实际的情况却是,背景调查现在做得有点鸡肋,对于一些基础的信息(比如就职时间与岗位)和一些重大违纪事件,是可以通过正规的背调得到确认,对于更深一些层面的信息,比如管理风格等,是无法得到相关信息的。
    我们做背调,是按猎头公司的正规调查问卷来做的。基本是电话背调为主,如果是同行的,也可以通过熟悉的HR或公司人员进行一些深层次的沟通,但是后面这一部分,不作为主要的参考。
    事实证明,作背调还是有用的,现在发现不诚信的人还是蛮多的。
作者: 1235566w    时间: 2014-7-21 10:20
对一些入职候选管理岗位的人员要做景调查的。如:财务、销售等。
作者: 沈寒寒    时间: 2014-7-21 10:30
我认为,做背调对于一些中高层管理很有用,对于一些基层员工就没有必要了,员入职时都有试用期,基层岗位在试用期就可以看出他整体的一个状态。
作者: 亲爱的爱很美    时间: 2014-7-21 10:51
我们公司只对财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才会做背调,像那种职位虚假的特别多。一般都是通过电话找到简历中公司的人事部。
作者: 伊夕文    时间: 2014-7-21 11:22
   一、首先:背景调查是指通过从外部求职者提供的证明人或以前工作的单位那里搜集资料,来核实求职者的个人资料的行为,是一种能直接证明求职者情况的有效方法。背景考察既可在深入面试之前也可在其后进行。这将花费一定的时间和财力,但一般仍值得去做。
  其次,背景调查做和不做,需看公司最与这个岗位的重视程度而定。
二、如,以下岗位:
1.涉及资金管理的职位。如会计、出纳、投资,出于对资金安全的考虑,企业会对这些岗位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以了解这些准员工的工作能力、犯罪记录和诚信状况。
2.涉及公司核心技术秘密的职位。如研发部的工程师、技术人员。核心技术秘密关系到企业的生存问题,一旦被竞争对手弄到手,企业就会出现生存危机。所以,企业招聘这类人员时都会非常谨慎,宁可花费一定资金对拟录用者进行犯罪记录、诚信状况等背景调查。
3.部分中高层管理职位。运营总监、销售总监、战略管理总经理这些职位主要涉及到企业的运营战略,企业的运营方向、核心客户资源都掌握在这些职位人员手上,如果这部分人员有动荡,整个企业的资金链或者运营层面都会受到极大影响。所以,大多数企业都会对中高层岗位聘用者做背景调查。
三、调查之前需:
1、被调查人授权,背景调查要让被调查人知情。
2、不涉及被调人尚未离职的公司
3、不涉及被调人个人隐私
3、第三方仅记录客观情况,不评价被调人是否胜任
4、被调查人信息保密


作者: 若晴gogo    时间: 2014-7-21 11:24
做背调是很重要的额,可以了解下候选人跟我们传达信息的真实性,或是了解一下他是否有隐瞒一些重要内容,不过一般性的岗位做背调比较少,但对于一些关键性的岗位是一定要做的。
作者: fuzingzing    时间: 2014-7-21 11:27
本帖最后由 fuzingzing 于 2014-7-21 11:33 编辑

1.我们通常都是怎么做背调?
依职位而定,文职类的职位一般不做背景调查,工程师、高级工程师、项目主管等以上的职位就需要做背景调查。
背景调查的内容:
A、了解候选人的家庭成员情况。
B、学历验证情况。
C、工作单位、工作时间、部门及职位、工作内容、离职原因的验证。
D、业务能力与业绩情况。
E、职业操守情况。
F、人际关系情况。
2.做背调对我们有什么好处?
A、可以了解候选人是否诚实。
B、可以了解候选人是否与企业所招聘职位匹配。
3.不做背调会给我们带来哪些影响?
A、可能存在弄虚做假的情况。
B、可能存在人岗不匹配的情况。
4.如何保证调查的结果是真实的?
从多方去调查候选人。
作者: lighting03    时间: 2014-7-21 12:33
背景调查仅针对某些重要或关键岗位而进行,一般员工不做。在做背景调查前,会事先征询下员工意见、
作者: dan0712    时间: 2014-7-21 15:22
从来没做过背景调查。
作者: ssund    时间: 2014-7-21 15:24
一般会对财务人员、报关、司机等这些工作岗位的人员进行背景调查,主要调查有没有犯罪史、吸毒贩毒史,这些调查是一个秘密(调查的方法方式、途径以及结果都是保密的)
作者: sljpn    时间: 2014-7-21 15:36
做背调就像是你去别人家窜门,要先敲门才能进来,否则就会别理解为强盗或者小偷。同时做背调就像经过主人同意进门后的具体交流内容和方式也很关键。最后做背调不能带着否定的心态去做背调。
作者: 馨儿宝贝8    时间: 2014-7-21 15:40
我们公司一般只对管理层人员和财务人员做背景调查,怎么说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作者: Garfield高    时间: 2014-7-21 16:01
比较敏感的职位,比如财务,会计还是需要的;再就是企业的核心技术部门,也是需要的。
而其他服务性的职位,销售什么的,尤其是初期的好像就不需要。
作者: 古月11    时间: 2014-7-21 17:13
这个要根据情况而定,岗位的重要性决定是否需要背调,背调是需要时间的不是每个岗位都能去做
作者: jelong    时间: 2014-7-21 17:13
1、调查人员范围:高管(委托第三方做专业背调),敏感岗位(财务、行政、合约采购等HR自己做背调)
2、首先告知应聘者会采取背调,并且背调前确认员工已提出离职。一般在职应聘者会先发Offer并且注意背调。
3、背调对象:应聘者原直属上级、HR
4、背调人员联系方式一般由应聘者提供或者询问114查询,表示怀疑的一般会使用其他途径
5、背调内容:了解员工诸如(个人信息、在岗信息、工作内容、工作态度、个人能力、奖惩、整体评价),核对薪酬福利。
6、若背调信息与原登记信息有出入,会与应聘者进一步核实。以前有出现过入离职时间不符,直接放弃录取。

作者: 天天向上大斌    时间: 2014-7-21 17:39
支持 的人很多啊
作者: soklin    时间: 2014-7-21 18:22
一定要做!现在的网络信息这样发达,什么人都可以在网上找到很多面试的技巧。公司怎么做面试都只有那么一点时间,说要多了解一个员工,也不可能。只有通过背景调查找出之前实际的工作表现,才能得到比较可靠的信息。
作者: 一生一会    时间: 2014-7-21 22:57
对于高阶候选人做背调必不可少,可以防控风险。

作者: 冰镇曼陀罗    时间: 2014-7-22 11:35
很有必要
1、可以核实应聘者面试过程中的信息;
2、虽然部分证明人电话是应聘者提供,但从其他人描述中可以发现一些问题。比如有些人会聊到最后指出应聘者之前工作瑕疵;有人会笼统的肯定一个人表现;有的人会详细描述工作表现·······,抓住线索总有收获;
3、有背景调查这个东西,应聘者心理上有压力,弄虚作假、漫天要价的水分要小些。
作者: rainytao    时间: 2014-7-22 16:24
记得以前有朋友发表过类似的课题,楼上已经有朋友给出参考意见,不再赘述。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