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先加后减--组织人员调整的一次实践
[打印本页]
作者:
希哲老爹
时间:
2014-8-15 00:20
标题:
先加后减--组织人员调整的一次实践
本帖最后由 spcchenyue 于 2014-8-15 08:32 编辑
) P5 O( O! p! y4 U* L
! {) D, A8 I3 f, h v% v! |! s" z8 [
很久没写东西,最近做了次组织人员调整,突然想和大家分享。
8 G2 ^% w* l; ?- n+ E' F
" N- e( P; L2 z0 ^$ x
背景嘛,是要对集团核心公司进行改革,提升效率拉高业绩,主要的操盘手是从外部招入的运营总监。难点在于,这家公司资金量和利润比较平稳,市场占有率在保持并贡献了集团一半以上的利润,现有岗位人员娇骄气息浓厚,还有不少老员工和亲戚朋友之类的因素。
6 R0 E' D- F7 S/ O3 F' j
/ ?' x& Y; X1 W8 X: l* G
运营总监到位一周找我汇报时(目前岗位是COO,跨度不小,难度也不小) 明确提出可以快速提高业绩,思路是先把不合格的人员调走,同时招入高素质人才,同步重构市场推广体系。需要我做的,是支持他的改革,公司可能要承受一两个月的动荡期包括业绩。
) ?9 l* F! X! _& Q6 {& L
& x1 E4 C+ g/ W
我说服他并实践的方案是:先加后减,先招入高素质人才并建立高的KPI对应高激励(但不达标收入将比以前低),然后每月调整不达标人员。结果是两个月时间完成了调整,大部分调整人员是自己提出的申请,而业绩没有出现波折。
! @3 D/ H( E. }* [1 J) X: H
9 u& {* i$ x5 C) U( M" O9 C
最后的感悟:两点之间未必直线最近;标准和公平任何时候都很重要,即使是对公认不合格的员工。
作者:
spcchenyue
时间:
2014-8-15 09:05
哇,首席运营官啊。
. h$ [8 G1 _% J( u8 T
期待楼主有空的时候分享跨岗的经历和经验。
/ J* p Y! J2 V/ A4 _
( L6 ^$ ?1 l2 ], [1 K
虽然案例比较简单,但是可以让我们窥探到,管理有时候就像医生看病吃药,有效的管理策略有时候能达到化腐朽为神奇效果。
作者:
small菜
时间:
2014-8-15 09:35
感谢分享
作者:
arthur0430
时间:
2014-8-15 09:45
2个月搞定,你们是多大规模的?能谈谈具体情况吗?
作者:
cindy-zhao
时间:
2014-8-15 10:22
问题同楼上,涉及了多少人的调整呢?是一线岗还是中层管理岗?过程中有没有出现被调整人员的不满声音?您又是怎样解决的?
* h4 h, ?/ s6 K1 V& H: E
一直觉得,动了别人奶酪的事情做起来不是那么容易哈。期待楼主分享
作者:
billy.liang
时间:
2014-8-15 10:28
本帖最后由 billy.liang 于 2014-8-15 10:31 编辑
' m9 u4 ~0 |! l) u; I
0 Y; F, c- v/ V2 T
战略呀!
1 ]; G7 }1 ]$ P& [% O8 M" i
认同“公平很重要!”
) ~5 {- j }0 O! }( C+ _5 w* n5 {
4 i/ i4 c5 e" c w5 w$ @# E" {
作者:
hipyn
时间:
2014-8-15 11:34
赞同,提供了一个新思路。不过根据欧冠决赛经验,两点之间“贝尔”最短,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4-8-15 11:42
希哲前辈,好久不见,欢迎回来
作者:
dan0712
时间:
2014-8-15 14:05
两个月,速度。
作者:
hxf731
时间:
2014-8-15 14:50
谢谢分享
作者:
leizaiqiang
时间:
2014-8-15 18:37
任何变革都需要时间。二个月是怎样的时间和速度?楼上有人说的对,企业的规模怎样?
作者:
hacjerry
时间:
2014-8-15 23:56
谢谢分享
作者:
学习与充电
时间:
2014-8-16 08:13
个人感觉这个一要根据公司类型有关,不能一概而论;二与调整岗位有关。在处理该类事件的同时,要考虑整合因素。该案例值得借鉴。
作者:
“平”淡是真
时间:
2014-8-16 11:20
很期望有机会多多学习案例中具体操作过程中的细节,也真诚的希望楼主能详细介绍下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办法,谢谢!
作者:
白头熊
时间:
2014-8-16 18:21
有点复杂问题简单化了
作者:
jasonx78
时间:
2014-8-16 21:29
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 j. n2 r/ c- w- h
正好本人也经历过一次公司事业部的调整。我们公司有个连锁事业部,曾经是本地区同行业的NO.1,但由于国有企业管理机制,几十年如一日的运营模式,到2013年已经是严重的亏损,新的老板接手,痛定思痛,下定决心要重塑往日辉煌,于是,在原有人员基本不动的情况下,引入新的管理团队,确定新的运营模式和经营目标,刚开始,整个事业部在新的管理团队的带领下,虽然有些小摩擦,但确实也有了很大的变化,但随着调整的一步一步的深入下去,对于新的团队的负面信息越来越多的到了公司高层,很多新的措施也渐渐也难于向下贯彻,公司高层虽然依然保持对新的管理团队的支持,但却看不到实质性的行动,甚至有老员工当面抵制一些新的流程和规定,最终到了公司层面也是不了了之。结果我想大家也基本猜得到,新团队被迫解散,事业部又回到原来的你好我好大家都好的局面了。
8 j2 t" n7 F$ ~5 T& e- q
由此,我觉得在经营管理过程中,策略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公司决策层坚定不移的勇气和信心。
作者:
超逸绝尘
时间:
2014-8-17 07:30
请您抽时间分享下您做出此决定背后的故事,希望对照学习借鉴。
' f. C& }9 ^6 s- x$ J4 D
感谢您的分享。
作者:
ckblue2012
时间:
2014-8-17 11:27
不错,但比较关注决策的依据和细节,这样,对整个组织调整的流程和关键点才能洞见.期待楼主的文字追加.
作者:
平安幸福
时间:
2014-8-18 11:35
大部分调整人员是自己提出的申请,我对这点深感兴趣。在调整期间,如何让大部门员工自己提出申请呢?
作者:
蓝色翅膀
时间:
2014-8-18 12:02
感谢分享,思路很受教
5 g1 X1 [' c* p- F& d$ H' c
最后被调整的人是否是离职?要不人数就比原来多了呢?
作者:
木牧童
时间:
2014-8-19 16:21
期待楼主更详细的分享,策略具体操作以及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如何处理。
作者:
枫行
时间:
2014-8-19 22:32
感谢楼主的分享,能分享一下具体的KPI指标吗?谢谢!
作者:
蓝色蜻蜓
时间:
2014-8-21 14:30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tomjb1991
时间:
2014-8-26 21:49
对最后的感悟很有感触,有些时候走曲线反而效果更好
作者:
银牛
时间:
2014-9-4 10:13
好久没有上来了,最近真的很忙,和楼主干了同样的事情,不过楼主做的更漂亮,主要是楼主公司业绩好,楼主已经是COO了,与人力资源总监说话的力度还是不一样滴。
7 @2 \& C \+ ^
非常赞成楼主的做法,拉高标准,提高速度,跟不上、达不到的自然就淘汰,在潜移默化的进行人员更替,技高一筹,佩服!
作者:
spcchenyue
时间:
2014-9-4 17:33
银牛 发表于 2014-9-4 10:13
2 p! g, K" L% }/ n
好久没有上来了,最近真的很忙,和楼主干了同样的事情,不过楼主做的更漂亮,主要是楼主公司业绩好,楼主已 ...
+ k, c1 {7 |4 f- v7 l
工作为重,有空的时候要常来哦。
作者:
jssdwangdong
时间:
2014-10-30 12:00
2年没看到您的文章了,在您的影响下我也成长了2年!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