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方法的极限(1)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08-8-22 11:15
夕阳西下,四周慢慢地被一阵微寒的空气笼罩着,这微寒衬托着万籁无声的寂静,给人一种自然舒畅,却又肃然起敬的感觉。在凌霄殿旁无底崖顶的望仙石上,乌龟大师盘 膝坐着,面向着层层叠翠的云海。残照的夕阳把整个天空都映得金光璀璨,令人有如置身如仙境之中。石惊涛站在乌龟大师身旁守望着,等着正在深层冥想的师父。 他不敢作出任何声音,因为他知道师父今天的心情像是很沉重似的。过了良久,乌龟大师头上的白烟慢慢消散,他微微张开眼睛,远眺着西边,还是一言不语。石惊 涛更是紧张。师父平日是柔和安详的,像是与世无争、超凡脱俗的神仙似的,他很久没有见过师父这样神色沉重了。又过了一炷香的时间,乌龟大师微微叹了一口 气,终于开口了。 「惊涛,我感觉到一个巨变正慢慢在形成中。」 「师父,是什么巨变?」石惊涛惊问。 「你怎样看你大师兄?」乌龟大师表面像是漫不经心,语气却又似极其沉重的问。 「师父为什么这样问?」石惊涛有点茫然。 「你尽管说,不必忌韦。」乌龟大师还是用他悠然的语调。 最近与世无争的师父一反常态,不知道为什么整天向身边的人问着石惊涛的大师兄安史山的事,石惊涛觉得很是奇怪的。今天师父又提出来,石惊涛知道师父虽然隐居深山,还是日夕记挂着自己的得意徒儿和武林的安危的。 「师父,听说大师兄当了武林盟主之后,虽然是有一点过错,不过也应该是功高于过吧!」石惊涛善解人意,更深懂师父的脾气。他知道师父是有事对他讲了,所以便含糊地讲了一句,以探听师父的口风。 「依我看,史山是走歪了。」乌龟大师说。 石惊涛心想,师父终于开口讲他的心事了。身为徒儿,总希望可以为师父解一点他老人家的忧虑。于是,便接着问下去:「他怎么走歪了?」 「只顾外在形式,有形无实,不是走歪了是什么呢?」乌龟大师说。 「可是,师父你老人家传授他的“逻辑实证大法”天下无敌,去年他在武林大会力胜群雄,不然也不会坐到今天的武林盟主的宝座了。」石惊涛还是慢慢引导着师父讲出他的心底话来。 「惊涛,你却不知道,他的“逻辑实证大法”只练到第七重功力,离开第九重还远呢!」乌龟大师说。 「这只是时间的问题而已!大师兄天资聪颖,很快会学会第九重的。」石惊涛说。 「我想不然,“逻辑实证大法”是纯阴纯柔的武功,注重的是细心的推拷,心思的细密。所以讲求内力的纯厚。如果你大师兄还是只重形式,不好好的修炼内功,我怕他会走火入魔!」乌龟大师眼睛一眯,面上露出深深的慨叹。 「师父,那要不要徒儿下山,把师父的忧虑告诉大师兄?」石惊涛实在不愿意看见师父忧伤的神色。 「如果我没看错的话,现在已经为时已晚了。」乌龟大师闭上眼睛,正向着云海,虽然面上的表情还像是很从容的,但是心里面的郁结是显而易见的。 「师父,这大概是你老人家的猜测而已,我看大师兄还是仁义礼智,无所不备的。师父不用担心。」石惊涛在安慰乌龟大师。 「惊涛,你不用多言了,我的感觉是不会错的。如果史山真的是走火入魔的话,离弃真道的话,你就要帮我求真派负起清理门户的责任了。」乌龟大师的每一个字都重重的打在石惊涛心里。他与大师兄情如手足,怎么能做什么清理门户这等事呢? 「师父,你还是忧心过度吧,大师兄不会越轨的。更何况我的“逻辑实证大法”只练到第六重的功力,也不可能是大师兄的对手。」其实石惊涛哪里是安慰师父,其实他是在安慰他自己。他只希望大师兄可以安守本分,好好的做这个武林盟主,并发扬求真派的武功。 「惊 涛,你知道吗?“逻辑实证大法”其实不是我求真门最上乘的武功。只是当初清虚祖师觉得“逻辑实证大法”是我求真派最容易有系统地教授的武功,其他的上乘武 学总要讲个人的领会和顿悟,不易传授。所以才选了“逻辑实证大法”作为本门的主流武学。现在,我向你点出“逻辑实证大法”几个重要的死穴,将来如果不幸你 真的要和史山交手的话,你就可以胜过他了。」乌龟大师好像越来越认真了。 「师父,可是就算真的要管教大师兄,为什么你老人家不亲自……」石惊涛觉得自己已经冲口而出,讲错了话。 「惊涛,为师年事已高,离世远去的时日不远了。你不用多说,认真专心的听我讲吧!我们求真派的未来可能就寄望这你一个人手中了。」乌龟大师好像讲得越来越认真了。 「师父,……」石惊涛也不知道怎么讲下去才好了。 「惊涛,难道你连为师最后的遗言都不听了吗?」乌龟大师怒道。 石惊涛已经很久没见过师父如此的动怒了,心中有说不尽的难过,唯有闭口不言。   我像是不停的「鼓吹」逻辑实证论,把它说成是求真的唯一途径似的。让我问一个小问题,有谁可以告诉我这个奠定了西方科学基础的认知哲学,有没有问题呢?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2 11:15
原来kenny也是武侠迷,不过用武侠小说来写研究方法论算是别出心裁了,呵呵。
作者: 高山.小溪.我    时间: 2008-8-22 15:43
有才
作者: 高山.小溪.我    时间: 2008-8-22 15:44
交个朋友  QQ: 846610172
         DJTPX@163.COM

作者: source白熊    时间: 2008-8-22 18:00
第一次拜访KENNY的BLOG,好有意思哦……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2 18:20
回答之前先请教个问题。早知乌龟大师功夫乃武林一绝。据说武林各派都为自己的绝艺起了障人耳目的名字,不知乌龟大师所言的“逻辑实证大法”是何渊源呢?

实证大法成为各派纷纷效法之武功,开山鼻祖孔德功不可没。虽然他简单地认为实证就是“完全证实”,成为后来大家批判的对象,不过在那时提出实证的概念已经很不容易。后来Schlick、Hempel的逻辑实证论、逻辑经验论是当时为了与“形而上学派“闹分家便提出要以此划清界限,从此井水不犯河水。他们对实证的概念稍稍有所放松——只要在逻辑或经验上可能证实的命题都是可以接受的。

再后来,各派高手层出不穷,纷纷质疑前辈武功,Popper是一个勇猛的后生,大胆指出前人追求“证实”乃过于理想主义,人本事再高,终归是人而不是神,求“证伪”才是虚心做人的正道,发展出“后实证派”中的“否证大法”。在其得意弟子Lakatos的批判性地继承下,有了后来的更为精致的“否证大法”。

各派武艺皆一脉相承又有所变通,共有不足且各有不足。不知乌龟大师所指的“逻辑实证大法”是所有实证大法的统称,还是Popper的“否证大法”,亦或是更早些的名副其实的“逻辑实证论”呢?
作者: source白熊    时间: 2008-8-22 19:18
不太清楚逻辑实证的严格定义与真正含义,就我自己“概念中”的“逻辑实证”胡说一下啦:

      范畴设定——其实就是“潜在假设”,基于范畴内成立的,对于其他范畴则未必成立。就好像:现在说地球在变暖,这是基于150多年左右的测量数据,实际上有研究表明,对于更长的时间而言地球可能正在经历一个小冰河期的前夜。——“大师兄”的问题是以“龟师傅"的经验和信念范畴之内的逻辑。
    逻辑实证是一定要圈出这个范畴才为至有效的,否则不存在逻辑实证的。这就是为什么逻辑实证一定要“严密点、再严密点"的原因——而世界的边界实际上是不存在的,因为人认知的局限才“划定”的,这就决定了逻辑实证和认知方法必然具有局部性。
      
    再想想:好像还有——静止性(我不是搞研究的,先说一通啊:),要是说得不对博主删掉罢了),例如: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应如何解答呢?这个问题在逻辑上是没有答案的,或者说有多个答案,但这多个答案都无法答出问题的本质的。因为就是忽略了这种动态、转换的可能。

    嗯,还有吧,——基于测量学的发展的限制,逻辑实证必须基于“事实”,其本质就是基于测量的结果,因此受限于观测手段和工具不说,连什么是“事实”本身,恐怕在不同范畴都是要受到不同挑战的。(哦,这个好像是刚说了……)

    逻辑实证希望通过捕捉系统的某些外在表征而搭建变量之间的逻辑关系,将经常导致本末倒置。
    先说为快!抛砖引玉。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3 00:59
Jane,感觉您很强!有点像里面的“清虚祖师”:)。赞!

我感觉“否证大法”可能是指“逻辑实证大法”的第七重功力,就是盟主的武功。乌龟大师估计和孔德,或者笛卡尔功力相当。

但是话说回来,天下何为正,何为邪呢?像叔本华,尼采这类“邪魔歪道”人物,虽然不是被当作疯子,就是看做神经病,可说道真处也不愧为性情中人,独孤求败啊,又有几个高手能和其过招呢?

世界的本体是怎样的?我们是不是活在"矩阵"之中?今天的我们在50000年还会不会还被当作人看待?

从某种角度来说,西方的整个哲学体系就是在不断追问中把人逼疯,越是高手越神经。所以学武之人只要加入“求真派”之后,就可能注定走火入魔的归宿,因为这个门派的终极武功就是“走火入魔”功。

最好还是加入中国的“糊涂派”,真真假假,虚虚实实,糊里糊涂,可能永远当不了武林盟主,但却长命百岁,潇洒自在。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4 02:23
前言: 对不起,再PO一次,先前的内容经过繁体转简体处理后,有些文字失真了。麻烦博主删除!谢谢!!

很过瘾地看了一回精采的武侠小说与后续的评论,但未预期的是看完后我那些许落莫与忧伤、、、

乌龟大师的感慨与担忧某种程度反映了现今仍全心致力于「求真」的社会科学家的心境、、、由于“逻辑实证法”是最容易有系统「求真」的方法,社会科学家极力传授,相关知识更与日精益求精,但当学术社群的氛围渐渐被论文发表的压力垄罩时,「只顾外在形式,有形无实」、「只重形式,不好好的修炼内功」,这种渐渐脱离「求真」的核心价值的潜藏危机,自然令知识的创造者颇为忧心,数位同行者亦在此园地表达过相似的关注。我年纪不轻,但领会和顿悟的资质不优,体会着乌龟大师的感慨与担忧,我只知道自己若要成为「求真」派一员,我需谨记乌龟大师所言逻辑实证大法『注重的是细心的推拷,心思的细密、、讲求内力的纯厚。』,期许自己在这「求真」的路上能用心体会与落实『理论和方法论此本与末、道与术、体与用、源与流的关系』(引自Eleven)。

另一个忧伤是,博主所谓的『小问题』,让我真是经历了回答的大困难、、、唉!

「逻辑实证论」(Logical Positivism)这概念在我博二修「管理思想评论」时曾短暂地留在脑海中,但现在除了一些片段零星的记忆外,详细的脉络发展早忘了!看了些资料后,几近遗忘的「逻辑实证论」的典范移转,虽不完整,但似乎回来了。也因此,更能理解Jane的困惑『不知乌龟大师所指的“逻辑实证大法”是所有实证大法的统称,还是Popper的“否证大法”,亦或是更早些的名副其实的“逻辑实证论”呢?』。(注:Eleven, Jane正如您所言不只是知识颇赞,落实「爱人如己」的心更美!)

当然,乌龟大师的「逻辑实证论」的范畴自要探究清楚,但我更关注的是博主所说的「逻辑实证论」是指何者,因为出这「小问题」的是博主而非乌龟大师!^O^~ 若依博主在此园地分享的言论看来,我推估博主所说的「逻辑实证论」应是较倾向Popper的“证伪论”吧。如果这个推估是对的,那对于『可以告诉我这个奠定了西方科学基础的认知哲学,有没有问题呢?』,我发表一下我的困惑,而非答案。毕竟,没有一种研究方法(approach)或是典范(paradigm)是完美的,所有科学研究的方法都有它的局限性,就如乌龟大师所言“逻辑实证大法”亦有几个重要的死穴。我看不出死穴在哪(因为资质不优、知识不广啊),所以只能分享困惑!但现在已夜了,明天再写后半部!   Cecilia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8-24 21:05
Cecilia,本来我是不打算回答这个问题的。不过既然你们两位都这么坚持,我就解释几句吧。我把「逻辑实证论」的问题写得无棱两可有一半是故意的,一般是无意的。
“无意”的是我本来就没有打算精确的定义讨论的内涵,所以写的时候确实是没有深思熟虑。我从来就没有准备在这个博客上作任何严谨的学术讨论,这个博客对我来讲是一个可以随便讲自己的意见,以刺激思考的地方。所以,我只是笼统地把我们现在所谓「管理科学」(management science)的方法论冠以一个可以讨论的名词,而「逻辑实证论」是我想到的比较贴切的名词而已。据我的了解,管理学术界现在是百花齐放、百鸟争鸣的时候。我几乎可以肯定,如果我把「管理学」的研究方法定义为证伪主义,肯定会马上给人打下十八层地狱。更何况就算是在自然科学里,证伪主义也不可以叫做科学研究方法的唯一定义吧。
“故意”的是(大家大概也会发现)每当我提出希望大家讨论的东西的时候,我都是写得似是而非,含含糊糊的。这虽然是违背了我的学术训练,为的是方便讨论。它的好处是无论你喜欢把问题看成是什么,都可以发表意见。你喜欢把今天的管理研究看成是孔德(Auguste Comte)的「实证主义」,就写你对实证主义的看法。你喜欢把它看成是維也納(Vienna)派的「科学实证主义」也可以。或者是专门反黑格爾的唯心论的思想也可以。或者像Van De Ven的把它看成是实证主义(positivism),经验主义(empiricism)和工具主义(instrumentalism)的混合体也可以。或者像我一样,把它看成是靠近波普爾(Karl Popper)的证伪主义都可以。无论是哪一个看法,都不是完美的。甚至近代很为人推崇的证伪主义也不是没有问题的。其实,在我写的时候,我迷糊的可以预期讨论的中心可能会碰到实用主义(pragmatism)和现实主义(realism)的问题(不过,我的估计全错了,因为根本就没有什么实质的讨论:-()。讲了这么多,是越来越离开了我的目的了。我希望看见的是管理研究“内涵”的讨论,不是哲学名词的“定义”分析。
最后,我用我在台湾讲学的时候,一位学者向我的提问来表达我希望看见的东西。这位学者问我:「Kenny,你觉得所谓管理理论或知识,是客观的存在这个世界,还是由学者建构出来的呢?」问我的学者的分享是,他觉得管理研究跟自然科学的研究是不同的。自然科学是研究“客观”存在的现象和规律。但是,管理理论和现象都是我们主观“建构”出来的。我觉得这个看法很有趣,如果是的话,管理研究是不是跟实证主义没缘没份吗?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0:20
谢谢博主的回应,这样的说明我相信帮助了大家对此博客讨论区的定位更清楚明白些。因为在这里,我们不仅可以分享与学习到正确的、严谨的学术知识,也可以放心自在地随便讲讲自己的意见想法,以刺激思考。能建构出这样学习氛围的园地,真好!再次谢谢你!

对于博主「逻辑实证论」问题的提问,我相当理解博主的 “无意”,更是认同博主的 “故意”。但抱歉的是让博主产生Jane与我对此定义颇坚持的感受。我们不是要『执着于哲学名词的“定义”的分析』,只是想确认大家谈的是否是同一客观的事物(亲爱的Jane, 同意吧?)(这不也是身为实证主义下的研究者应有的态度吗?)!好啰!解释完毕,希望博主可以接受与理解!那、、、就我继续昨天未写完的部份哦?              Cecilia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0:43
其实kenny不用失望的,我是绝对拥护实用主义的。我本来也想好好讨论讨论(我对您这个话题很感兴趣),不过这几天可能不行了,要过一段时间,因为手头上杂事多了,顾不上了。

其实您有没有考虑过,整个西方的哲学似乎处处浸透着“求真”的影子,就那理性和非理性这两个大流来说吧,前者推崇理性,追求真理自不必说了;其实相尼采,叔本华这种强调意志、冲动的人实际上从某种意义上,也是在追求一种精神和灵魂上的真,这种不折不饶,不死不休的精神的确是在中国的哲学传统中少见,几乎没有的。

今天几乎完全由西方世界建立的这个在方方面面都异常精细的,追求无尽,欲望无尽的世界中,也许同这种精神是分不开的。当这种精神放入到逻辑的世界中时,那几乎是如鱼得水,久旱逢甘霖,也让人神往。正如您所言“细心的推拷,心思的细密”这都是其魅力所在,细分,再细分;扩展,再扩展;深入,再深入;无论那一种,无论灵魂世界,还是理性世界,难道整个西方不都是在求真吗?没有实质的差异,唯有形式的区别而已。

然而谁有能断言,这一切不是“一只驴子在不断狂奔,以吃到绑在它头顶的萝卜呢?更甚者到底有没有那个萝卜呢?这一切没有人知道?不是没有人说答案,而是没有人会甘愿相信其他人的答案。因为大脑中的世界,和现实中的世界不是一个世界!!!

真正的求真之人,往往在现实中处处碰壁。这个世界每一天都在教育大家,都要说真话;但我们一定知道为什么大家都说“皇帝的新装”是个好的寓言。这个世界上曾经出现真正的、纯粹的、现身科学的求真者,但在今天他们的名字和疯子、神经病还紧密相连。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1:27
当我们在今天学习所谓的知识的时候,1000年前和我们身份一样的人,在学习皇帝说过的话。再过1000年,10000年,我们今天所学的所谓”真理“,会不会被那时候的人看做是在学习“皇帝的话” 呢。有时候,知识和真理是没有必然联系的,今天的职业学术研究者每一天追求的目的和今天流水线上的工人每一天追求的目的是相同的,都是养家糊口。今天的研究是一个产业,无论你是否相信,研究者并没有改变产业工人的命运和身份。研究者的产品和流水线上的产品也并没有本质区别,都是为了大家使用而已,也都是有价格的东西。

求真派的产业工人比糊涂派的产业工人具有竞争力,不是因为他们发现了真理,而是因为他们的生产效率高。生产出来的东西在市场上具有竞争力。但是如果我控制市场,如果我控制价格,如果我价格补贴,那么我就可以防止求真派专业化工人进入我市场,可以防止这个市场的利润外流。

中国的教育体制早就该改了,若真正放开了市场,糊涂派的产业工人还有几个能活?但是假如现在是曾经的盛唐,全球大市场的格局就又反了过,情况恰恰颠倒了

总之吧,整个世界和一个组织没有什么区别,所谓当前的研究方法实质上也就是一套制度而已,而且是一种正式制度,具有正当性与合法性。我今天学习测量方法和几百年前古人学习写八股文应该没有本质的区别吧。所以,如果脱离了这种更大的制度,把方法论隔离出来而讨论它同真理的关系,这个问题就成了信念的问题,价值观的问题了。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8:40

博主分享那位台湾学者的看法,我也觉得很有趣,然我更好奇的是这两位分属诠释学派与实证论的信仰者后续的对话内容。另一个有趣是博主与这学者对话的画面,不正说明了我们处在一百花争鸣、多元典范的学术世界?^O^~

好了,回归正题。

记得博主曾提过想谈一谈西方研究方法的根本假设和径路(见176楼),就让我再「抛砖」一次,期盼能有「引玉」之效!

为了思考“逻辑实证法”的 “可能问题” ,我觉得有必要先了解该研究哲学的根本假设 (assumption)和研究径路(approach)。Burrell & Morgan(1979)Sociological Paradigms and Organizational Analysis此书协助了我。容我藉此略述该书的主要概念,大家一起复习,若有错,请帮忙纠正,谢谢。

Burrell & Morgan(1979)以社会科学理论(theory of social science)的研究途径为「主体或是客体」(subjective-objective)为纵轴,社会理论(theory of society)是属「规则或是激进变迁」(regulation-radical change)为横轴,描绘了西方研究方法用于分析组织的四种不同的研究典范。这种四典范分别是:功能论典范(Functionalist Paradigm,客体+规则)、诠释论典范(Interpretive Paradigm,主体+规则)、激进的人文主义典范(Radical Humanist Paradigm,主体+激进变迁)、激进的结构典范(Radical Structuralist Paradigm,客体+激进变迁),“逻辑实证法”是功能论典范的其中一流。

 典范是用来处理本体论(ontology)、知识论(epistemology)和方法论(methodology)的问题。这四个典范因为假设(assumption)(「主体-客体」、「规则-激进变迁」)的不同,在「本体论/认识论/方法论」上各有差异。以下,我谨就“逻辑实证法”所属的功能论做说明。     Cecilia

(有点长,sorr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8:41

「本体论」探讨的是作为我们研究对象的外在世界,它的本质是什么?功能论(亦有人以实证论(Positivism)代表之)倾向将此外在世界看成一客观的、既予的 (given)世界,也就是外在世界是独立于人之外,不会随人的意志而转移的,而人基本上是旁观者的角色。 「知识论」讨论的是知识与认知的主体关系是甚么?知识的本质是什么?我们能够获得什么样的知识,及我们能用什么方法区隔知识的真伪。功能论(实证论)认为知识与认知的主体关系是客观的,知识的本质在于发现真理。由于认为人看到外在世界的基本秩序、规则与基本关系,会照着规则、方法进行操作,社会科学之研究几乎等同于自然科学之研究,因此,知识的真伪可以很严格地被区分。 「方法论」探讨用什么方法、途径获得知识,所获得之知识会用何方式与作为主体之研究者进行互动,它的正当性与合理性的基础何在?功能论(实证论)的观点是研究者仅能按照客观的、近乎公式化的、可以重复的方法与步骤去获得外在世界的知识,这些方法与步骤,具有普遍有效之意涵,故多为量化研究方法。

再来谈谈源于功能论(实证论)的“逻辑实证法”。 “逻辑实证法”可初略大分为证实主义和证伪主义。证实主义主张通过检测可以证明命题或假设为真;证伪主义则认为任何科学实验不可能证明命题或假设为真,只能证明其为假。由于“逻辑实证法” 主张知识是一累积的过程,经由发展假说和检测得以获得。因此,在『理论→假设→数据验证→结论,要求的是推论的“逻辑”性,和验证的“实证”性』(引自博主176楼)的推论模式,“逻辑实证法”把人类的思考方法完全型式化成逻辑规律,主张思想必需型式化成逻辑规律才能算是真理。

了解了“逻辑实证法”的研究哲学的根本假设和研究径路后,也许会较利于想想这强调理性、逻辑、验证的逻辑实证论,当用于以人或组织为主的社会科学研究时,它可能的局限与问题会是什么?多位同行者在此方面已提供了几个很棒的思考点,除此之外,还有什么呢?  ^_^???              Cecilia

(还没结束)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8:48

首先,有没有可能强调自然科学的模式与方法的逻辑实证论,用于探究组织现象会产生问题呢?人是具有自由意志的,作出的行为恐非全受自然事件的「因果法则」决定。管理研究既以人或组织为对象,逻辑实证论者若完全以自然法则解释人或组织的一切行动,应会有问题产生。至少,我认为实证论用于解释管理理论虽然有部份的真理,例如:能应用自然事件的「因果法则」解释有关人的外部事件,但亦有缺点的,例如:不能应用自然法则充份解释人的一切行动,因为人的自由意志。

其次,科学活动的理性价值此假说是稳固的吗?研究者应会受到本身的价值、文化与处境的影响,在演绎逻辑本身的推论过程怎能保证是完全客观、理性的?就算达到全然理性,人的理性能力自有局限的考虑,如果有局限,用理性作为判断的标准合适否? 而且,逻辑实证论的理性选择途径,强调人会按照客观合理性的法则进行行为选择,此论述先将人客观化甚至物化,然后说人在这种客观选择时可以表现理性,这是不是有所矛盾啊?

还有,逻辑系统真得能掌握人类的思维活动吗?人类的思维活动真得可以简化到数个简单构念的关系吗?再者,当强调逻辑的推论,若不辅以批判思考能力,有无可能最后演变成关注的是能否就逻辑推论上符合认識論普遍法则,而不是从本体論上关乎真理与否的问题,这种情况下所获得的真理的意义又何在(这似乎某程度亦是乌大师的担忧)?

此外,对于一个客观的词字或是构念的定义,每个人(研究者与被研究者)都有其主观的诠释,验证这些看似客观认知所得的主观数据,反倒是似乎离「客观实体」的假设越来越远了!甚至,就数据验证而言,在符合概率原则下的证据,有多少能真正呈现的是确实的真理?

当逻辑实证论的假设的可靠性遭到上述质疑时,如果科学的增长不是建立在不可撼动的基础,科学的价值不是奠定在创造可以信赖的知識,我们怎么知道科学比其它非科学的知識更可靠?                       Cecilia

(还有一楼!^O^~ 快结束了)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25 08:49

最后,检证原则(The principle of verification/verifiability)是逻辑实证论用来区分有认知意义(cognitive meaning)的语句和没有认知意义的语句的判准。这意谓着任何思想,若不能得到型式化的逻辑证实,就不是真理。而且,检证原则要求说,如果x是具有认知意义的语句,那么,就需有方法可以验证x的真假。然而,原则上存在的方法现在不一定存在,这种情况不就对于检证原则作为认知意义的判准产生了威胁吗?举例来说,前面讨论过的跨层次的议题,至今,概念与方法上仍不能解决个体层面的构念如何集体对群体层面的构念产生影响就是一好例子。

写完了!虽然参考了一些数据,但我真得不清楚这些困惑能算是逻辑实证论的“可能问题”吗?当然,如果不是要回答这个从未想过的大哉问,上述的这些困惑从未在我脑中出现过。这次经由阅读、吸收、咀嚼与思考的过程,做了一尚不够完整的陈述(我累了、、、)。但在这过程中更体会了博主所谓的“探讨式”的学习。

问大家个傻问题!这世间是否存在一个评判知識是否为真理的普遍法则??

我知道这答案应没有最佳解,逻辑实证论应仍是较佳解吧。就如乌大师所言:『逻辑实证大法”其实不是我求真门最上乘的武功。只是当初清虚祖师觉得“逻辑实证大法”是我求真派最容易有系统地教授的武功,其它的上乘武学总要讲个人的领会和顿悟,不易传授。所以才选了“逻辑实证大法”作为本门的主流武学』,是吗?   Cecilia

后记:藉此机会我把博二学的东西复习了一下。这才明白为何此次蛮认真看待这研究方法哲学议题的探讨!原来、、、在这「求真」的路上,是我博士导师引我进入「管理思想」的世界。想到当初他教导我们时的辛劳,还有我这资质驽钝的学生让他在此课程经历的挫败教学,有个想法渐渐在脑中成形:何不把这问题的思考视为「管理思想」课程的学习回顾,作为我感谢我博士导师的具体作法?很可能,我博班导师不会参访此博客,但仍想跟他说声『谢谢您,Dear Mentor!』

(会不会废话很多啊? ^_^!!! (唉!))

p.s.我要潜伏一阵子,祝大家学习愉快 ^^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8-25 14:05
Cecilia, 你的分享我不以致评,因为我不是哲学家,哲学懂的也不多。只是希望回应你的问题。你想知道「这两位分属诠释学派与实证论的信仰者后续的对话内容,和对话的画面」。
对话的画面是我是讲员,他是听众其中的一位,环境是我讲完了管理方法研究后的开放问题回答部分。讨论的内容很简单,我回了一句以后就停了。我只是反问了一句,「你相信牛顿的引力的概念是客观存在的,还是他主观地建构出来的?」这个问题反映了我虽然是功能派的,但是我却背叛了实证论最基本的原则——真理客观的存在。所以,我不敢讲我是一个实证论者。
最后,我希望多讲一点,就是过去的哲学家都没有想到今天的研究者是用“统计学”来定义关系的。量子力学讲的是电子在一个地方出现的几率,而不是确定的电子会产生或是在哪里。同样的,管理学讲的是构念之间的相关(系统误差)和发生的统计几率(随机误差)。我们可能不一定要知道“每一个企业或员工”是怎样的。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31 15:10
我个人对科学的信念是科学非全然客观,也无法回答所有的问题。因此,尚认同这强调概率的「逻辑实证论」或许是评判知識是否为真理的较佳解。对于这观点,不知Kenny同意否?如真是如此,这强调「构念之间的相关(系统误差)和发生的统计几率(随机误差)」的研究方法,应用时除了遵循 “极大化研究的系统变异,控制外生的系统变异,与极小化误差变异”的原则,不知是否还有其它的葵花宝典可以尽量补足这方法的极限?就教于Kenny. 谢谢!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8-31 23:46
前面向博主请教了概念问题后就没有继续了,主要是觉得这不是一时可以想清楚的问题。不过一直觉得Kenny的这个帖子是个可以引发大家思考的好帖子,不希望它被遗忘~~~ 如果我们都不花时间好好想想我们研究到底在做什么,为什么这样做,不是等于浪费生命吗?感谢Cecillia对于科学哲学中一些根本问题的详细回顾,以及eleven,学习者,source白熊的观点,获益颇丰。继续抛点砖,期待大家能继续讨论下去。^_^

我同意前面Eleven提到的现在学术的竞争似乎更像是产业的竞争,学者也被放在市场上拍卖。让人挺遗憾的,因为结果必然是生意红火的得生存。不过如果可以抛开目前人们如何做的问题,如果我们有机会不跟随现在任何一种方式,我们自己应该如何理解学术呢?

Kenny与那位台湾老师的对话中有一个词是重要的——相信。学习者也提到了他的“信念”。我们相信管理学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看起来滑稽,可我们相信它是什么确实决定了我们用怎样的方法去了解它。比如一些最基本的问题——“我们相信看到的是客观的吗?”“我们相信有稳定存在的客观规律吗?”"如果真理是‘是’或‘否’的问题,那么以概率形式存在的到底是什么呢?"

很长一段时间,科学采用的都是决定论的世界观。我们认为,世界是可以理解的,规律是可以把握的,世界是连续的、必然的,是完全确定的。我们相信,事物是遵循严格的因果联系的,有因必有果,一定的原因会决定一定的结果。我们希望掌握事物发展变化的因,这样才可以预测和控制其结果。这也是科学研究这个职业可以存在的基础。爱因斯坦是决定论的支持者,他不能够忍受世界的不确定性。他晚年追求统一场论,试图将基本粒子的几种作用力统一起来。我们虽与爱因斯坦隔行,却基本上是追求相同的东西,所以我们才会每当多找到的一个变量可以让我们关心的“R平方”增加一些就万分欣喜。

如Kenny前面提到的,量子力学的出现不但引起了物理学的革命,更是用微小的粒子重重地挑战了人们一直所相信的决定论。在量子力学中,我们曾经熟悉的物理定律不再成立,严格的因果性和决定性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事件发生由几率决定。海森堡的不确定性原理(或称测不准原理)告诉我们,我们不能够同时精确测定电子的位置和动量。科学家们愕然了。记得一位物理学家的话很有趣,大意是:创造了宇宙万物运行规律的上帝很仁慈,他允许我们用理性了解基本的规律,足够我们在地球上生活,却在细微的粒子上留下了小小的不确定性让我们保持谦卑。

如果说物理学在量子力学之前还有很长一段时间曾经在“确定”的摇篮中,那管理学研究其实从一开始就已经会用概率来说明问题。不是因为我们也发现了不确定性原理,而是因为我们从一开始就很少找到如牛顿定律那样至少在普通的中观世界中可以做准确预测的东西。一直觉得有一点是管理学中做的不够的(可能因为我了解得太少了),当物理学家发现一些他们不可以预测的东西,他们寻找原因,不确定性、互补性、概率、观察者对系统的扰动,这些思想汇集起来就构成了量子力学的“哥本哈根解释”;而在管理学研究中,我们发现不可预测时,将其简单归为该研究不关心的其它因素以及样本误差、随即误差。这是否是一种严谨的科学态度呢?

再回到Kenny的问题,逻辑实证论这个名词的字面意思其实已经包含了现在研究方法的两个要素——逻辑和实证。我的理解是,逻辑是我们基于前人的理论和一般逻辑的准则在理论层面推导出新的规律,而实证则是我们用现实世界中的数据来检验我们推导出的规律是不是错误的。这两部分各自存在什么问题呢?先看逻辑的部分,先不谈康德对于理性的批判,仅仅看一个最简单的例子。在我们的领域里,对于不同源的数据,有时相关关系显著达到.3或.4已经让我们非常满意,可这也仅仅意味着我们可以解释结果总体变异量的9%~16%而已。在我们尚不知那80%以上不可以解释的部分是什么东东的时候,我们已经高兴地把找出的关系作为理论用来推导下一个理论了,而且我们在推导的过程中基本上不会去考虑概率的问题,仅期待在新的研究中看到一个显著的关系就开心了。看起来似乎更像是丢骰子不是吗?

一件事情如果值得做,就值得做好。虽然我们人类认知能力实在太有限,但在我们目前的管理研究中是否已经尽我们的能力做到最好了呢?可以如何改进呢?大家可以说说看哦。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 02:15
谢Jane的分享。对Jane的评论我只想有一句回应。我的老师Frank Schmidt是一位非常认真于每一件事的学者。他对社会科学的认真程度对我的影响很深。我还深深的记着他在课堂上对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的一句评价。大意是说,在社会科学里面,一般相关系数是r=.1到.2是小的效应(effect size), .3到.4是中的效应,.5到.6是大的效应。很多人会说r=.6 只有36%的方差变化给解释了,那太少了! 你们(当时自然包括了我这个黄毛小子)以为自然科学很“严谨”吗?你以为v=ut+1/2at2 是经过毫无瑕疵的验证的吗?一般做自然科学的标准是把最少10%的outlier去掉,然后才把数据点在方格图上,到头来还不是“差不多”等如一条直线而已。做社会科学的人确实把“每一点”的数据都看成是神性不可侵犯的。这样的「大小效应」(effect size)是合理的。其实,有时候我觉得我们对科学的“迷信”是颇深的。所以,我秉承老师的教训,对社会科学是不应该轻看的。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 08:33
太困惑了!自然科学如果不算很“严谨”,社会科学又有局限,那所谓的学术人到底在忙什么?创造一个知识市场好苟且求生吗??想了真沮丧!
Kenny, 您用简单易懂的文字说明抽象概念的能力,让我颇为折服且赞叹!敬佩!敬佩!有空時,能否把大小效应(effect size)的概念,开一个日志协助我们更清楚些?请原谅此要求,因为您的日志实在是太强了。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 15:58
看了诸位的发言,
真是让人叹服,
我也抛一小砖:什么是客观?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 22:14
1.问:自然科学如果不算很“严谨”,社会科学又有局限,那所谓的学术人到底在忙什么?创造一个知识市场好苟且求生吗??想了真沮丧!
回应:当然不是为求一碗饭啦!我只有一个意思,就是不宜妄自菲薄。社会科学是有限的,但是自然科学也不见得好得很多。但是,是不是不完美就没有意思呢?如果是的话,人不是完美的,我们生存的意思是什么呢?电脑也不是完美的,我家的硬盘上个月才死掉了 ,好痛苦啊!不过,我们还是会用电脑的吧!只要我们有进步就好了。我担心是管理学在过去几十年可能进展很慢,像原地踏步一样。

2. 能否把大小效应(effect size)的概念,开一个日志协助我们更清楚些?
回应:这个问题很简单,不需要开日志的。我在这里讲究好了。Effect size(效应的大小)就是size of the effect的意思。如果研究X对Y的影响,Effect size index就是相关系数。相关越大,X对Y的效应就越大。如果是做实验,有一个实验组、一个控制组,要表叫两组的平均数(比如实验组的平均效果要比控制组高),那两组的平均数的“差”就是Effect size。不过为了是这个效应值不受测量单位影响,一般都会把“实验组平均减控制组平均”然后除以两组的平均标准差。这个统计项叫做d-statistics(d-值)。一般做问卷调查用的Effect size是相关系数;做实验研究用的Effect size就是d-statistics。     Kenny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 22:32
Myth,你抛一小砖,我没有玉,就回一块小石吧。什么是客观?我的理解是凡是同一个测量对象,不同的测量者应该得到一样(或者差不多)的结果的,就叫客观。举例,如果问卷作答者是匿名的,你来发问卷跟我来发问卷来问,得到的结果都应该一样的,那就是客观。「实证论」的敌人对它最大的攻击,就是我们以为是客观的东西,其实可能是非常主观的。可能是因为我受的训练吧,我完全不能接受这个看法。一滴红色的血在你眼前是红色的,应该在我眼前也是红色的(除非我们其中一个有病)。如果连这一点都不可以接受的话,那么每个人就变成有自己的一个“虚构世界”(因为世界只是对“你”是这样的,对别人不一定是这样的),人跟人就只可以分享“我觉得”的体验,没有共通的真理了,这是今天后现代的悲哀。不知道你同意否。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2 13:51
Kenny,你说的“客观”的意思好像是互为主观(inter-subjective),好像也是一些研究方法的书中对“客观”的解释,也就是感知的确定性,大家相互印证,感觉一样就客观了。有意思的是这种客观的定义是从“主观感知”的角度出发的,我个人认为这没什么问题,尤其是在具体研究的执行过程中。但是,大家感觉都OK的,就客观了?
就是求真派绝学的最高境界了?

不能像诸位饱学博友,信手拈来,唯有给大家抄写一点求真派大佬Popper的秘籍,希望对惊涛击败史山有所启发。
1)The so-called objectivity of science lies in the objectivity of the critical method. This means, above all, that no theory is beyond attack by criticism; and further, that the main instrument of logical criticism---the logical contradiction---is objective.
2)What may be described as scientific objectivity is based solely upon a critical tradition which, despite resistance, often makes it possible to criticize a dominant dogma.
3)Objectivity rests solely upon pertinent mutual criticism.

作者: source白熊    时间: 2008-9-2 16:27
1、在读着这些文字之间,突然间觉得心中有种感动,是感动于什么呢?这些感动来源于Kenny、Eleven、Jane、Cecilia……的“心”,谢谢各位……还有Kenny的导师,虽未谋面他却通过Kenny的文字感召着我。

2、这的确是个严谨的讨论,之前请KENNY莫怪、莫怪。

3、什么是客观?我也抛一小石头罢:

——系统本质:
长短相形,高下相见——“客观”是存在于“客观与主观”这对不可分关系之中的其中一个表现方面。
    无主不客,无客不主。

——逻辑定义:
处在系统之内观察系统叫“主”“观”;系统之外观察系统叫“客”“观”;

——重要区分:
    不存在绝对的主观或客观,因为我们可以对系统作不同层级、边界、范畴的区分,但实质上没有绝对互不关联的系统,因此,不存在主观和客观的绝对的边界,只存在相对边界。
    当然更不存在所谓的“好”与“不好”之分。

——“客观”这一区分的作用:
但凡客观的都具有某些外在特征,就如Kenny先生所描述的。没有主客观的区分,就不会有人类的探索与进步了。
作者: source白熊    时间: 2008-9-2 17:23
@Eleven 
对Eleven说的“……求真之人……处处碰壁……”深表赞同,无数次与之战斗,仍勉强在浅薄的坚持之中……加油。
    不想求真,求不了真;好像“执着于”求真,也求不了真,因为真不在“之内”的细处,也不在“之外”的大处,也不在于“内与外”之间的某处——似乎是融化在整体之中。……非此BLOG倡导的领域,还是不多说了

    企业之内看企业较“主观”,企业之外开企业可以说是较“客观”。其实作为企业的管理者,我们已经很习惯的通过“数据”、“反馈”、“猜测印证”……来平衡主观与客观的影响与力量,然而有意识的区分主观与客观对于发现管理者发现“新的可能性”是很有裨益的。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6 15:07
Kenny, 請問:何時會有方法的极限(2)?真期待!!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6 21:27
Source白熊,对您的理解我深为理解。我感觉至少管理领域内,认识是一回事情,做是另外一回事情。当前理论和实践的矛盾就在于,研究者认为发了paper就算完成任务,但实践者却可能会说,“不知道这些人都在干什么”,或者“你说的听起来很有道理”。实际上这就是个很大的问题,不过好像研究的不多。科学方法论本身在当前应该是最先进的,但是这个学术界的统治者或者说研究者自身,似乎希望甩开现实单干,自己另外成立个王国,自娱自乐。管你什么改善现实不改善现实。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7 08:11
問:何時會有方法的极限(2)?真期待!!  
回应:谢谢你的提醒。可能要等一下。我要先应付教书的准备。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08:25
Eleven说,但是这个学术界的统治者或者说研究者自身,似乎希望甩开现实单干,自己另外成立个王国,自娱自乐。管你什么改善现实不改善现实。
回应:基于我对Academy of Management(AOM)的理解,你这个看法可能极端了一点。前几年AOM之所以搞了Academy of Management Perspective这一本期刊,最主要的目的就是希望为实战的经理们与学者中间建构一个桥梁。我的理解是学界越来越重视研究的「实用性」。在我做副主编的时候已经注意了这个现象,就是基于理论与方法需要严谨的前提下,有明显实用价值的研究论文被接受的机会是更大的。你可以看一看最近三几年的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AMJ),在文章开始的时候都会解释一下这个研究跟实战管理和社会现象有什么关系的。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1:18
就我个人的理解,感觉在知识体系的较深层面,西方人是真正的追求真理的,而中国人其实是实用主义者。理性是西方人在把人从神的奴役中解放时成长起来的东西,科学则是其集中体现。随着启蒙运动中人的这种解放。理性代替了神,科学代替了上帝,当人们认为自己因为发现真理这个救世主而大呼自由的很的时候,却忽视了真理和上帝几乎具有同样的特征,就如同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上帝一样,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很多人背叛了上帝,皈依了科学,视真理为自己的真正的主人,但这个真理和上帝一样,从来没有人见过,一切都是大家猜的,说是就是,说不是就不是。理性与科学解决了很大一部分问题,比如科技与生产力的发展,但吃好,喝好其实是动物世界的全部内容,人的问题在于吃的越好,喝的越好的时候,会越感觉还有必要更好,如果不能更好,这就是失败、不幸福、困难、灾难。对科学最大的怀疑在于,它解决了世界一部分问题的时候,却没有解决另一部分问题,甚至还产生了新的问题。

据科学研究,情绪系统的生理基础比认识系统的生理基础提前演化几百万年,换句话说,在懂得认识之前,动物是通过情绪来适应环境的,一个问题是,如果没有情绪系统,认识独自能走多远?也许计算机对这个问题感触最深,但可惜它无法把它这种感触告诉人类。一个不知道喜怒哀乐的人,或者不会正确处理情绪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能恰当认识,能是理性的,更彻底地说,一个没有任何非理性因素的人,在多大程度上能够理性。我们可以暂且不考虑什么逻辑,什么实证,就把它们更基础的理性考虑考虑,很多问题也是值得大大怀疑的。从现实上来说,这个世界究竟是理性在维持着秩序,还是非理性的情绪在维持着秩序。在规则、制度、高楼、机器等等的背后,难道真的是1+1=2的逻辑在支撑着?还是“趋利避害”的非理性在统治?

解决问题的麻烦,在于当你解决了一个问题的时候,会马上再产生2个新问题。在不能解决所有问题之前,实际上无法整体上评价哪些是真、哪些是假。可是如果问题这样产生,何时有头,何时能看到真理。科学是驴子,头上有萝卜。西方人为这个问题烦恼着。
有时候应该佩服中国人的智慧,因为中国人好像从不做这种庸人自扰的事情。但也许这正是其可悲之处,一个缺乏好奇心的知识体系是危险的,也许应该说,一个没有求真精神的知识体系是不完美的。

总之,我个人认为,西方科学研究的种种方法,无论是否证大法、实证大法、诠释学派、语言分析等等,这些理性的东西,就其功能(Cecillia喜欢用“功能”一词,我也感觉用起来不错)而言,的确是个好工具,这种好不在于它找到了什么,而在于其提供的整个“程序、步骤、过程”是可取的。跟进一步说,科学方法的最大意义,在于给人类的认识领域提供一套严格的规章制度,是认识领域的杂乱无序变得纲举目张,井井有条。但是如果硬是把这些同真理联系起来,应要把认识世界中符合这个规章制度的东西叫真理,不符合的叫谬论。这就有点让人紧张和容易迷惑了。其实很多认识领域的东西都可以符合这个程序,但它可能和现实没有任何关系。就存在的这些问题来说,求真之人,好像的确很可能会碰壁。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1:33
AMP我知道这个杂志,但是没有细看过。不过英国好像也有一个杂志比较喜欢谈论理论和实践的关系。

但或者这是一个好的开始,或者只是一些可能的倾向、想法和担心。我感觉管理学研究还具有极为强烈是“学院”特色,研究更倾向技术流,对问题的关涉更喜欢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这些因素可能还在事实上阻碍着更大程度地贴近生活。

就我个人的感觉,从本质上管理学比经济学更具实践性,但是管理研究显然比经济研究更加学院派。如果说管理实践者没有从研究者这里获益这是不现实的,但是我感觉管理实践者好像走在研究者前列,研究者似乎总是有事后诸葛亮的感觉。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1:49
其实验证一件事情对还是错,至少存在两种方法:1是用所谓科学方法论,符合这个程序的就是真的,不符合的就是假的,或者说符合的不是假的,不符合的不是真的。2不是用方法论,直接在现实中做实验,试错法。
前者具有很强的设计性,是实现把一切都准备好,然后执行。后者具有很强的演化性,走一步说一步,对不对试试就知道。

科学方法是否存在的一个极限还不能想第二种方法这样,在现实中实验解决问题吧。kenny曾提到现实主义,我感觉这是现实主义的研究方法,不是在头脑中用逻辑判断真与假、对与错,而是在实践中检验到底是对还是错。无疑的第二种方法没有第一种方法的深度和广度,第一种方法也没有第二种方法的直接、干脆、管用。这可以部分说明方法就验证这一环节本身也不是唯一的、不是没有其他选择的。不知道大家对这些问题有什么看法?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2:03
好久没有上来了,发现多了很多帖子。有一些老朋友的细致、严谨的分析和深刻的观点。一些新朋友的新思想,让人耳目一新。所有这一切都让人受益,让这个地方在价值创新。

在感激这些朋友的贡献之外,我想特别向kenny致以真诚的敬意,古人云:师者,解惑、传道、授业也。当今的很多老师能够做到这些的,但是如果以一种真诚的、无私地、严谨地、耐心地心态去坚持持续地做这些事情,在当前极具功利的时代,许多为人师者在经历考验。从kenny诸多真诚、耐心、细致、谦虚的回复中,kenny所表现的这种精神让人深感佩服。因为感动,谨在此向kenny致以我个人的敬意!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3:23

「从Kenny诸多真诚、耐心、细致、谦虚的回复中,Kenny所表现的这种精神让人深感佩服。」,您的这些话语,让我眼泛泪光,好是感动,因为那真得就是我们熟悉的Kenny。也谢谢您,Eleven!您在日志的分享与对同行者的诸多解惑与指引,不也正是您敬佩Kenny之处吗?因为感动,我也藉此向您致以我的敬意!

有关这个「方法的极限」议题,其实,随着响应的增加,我越来越困惑当初提出此问题背后的意涵??耐心地再跟各位多学习,也许我的困惑就会渐渐澄清了。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7 19:04
研究是在设定了“假定前提”才能进行,而在实践中我们的“前提”、“边界”是几乎受到无数多种因素的影响,研究的应用自然受阻,搭通这“两者”(勉强的称为“两者”吧)的桥梁的关键可能会在于复杂系统科学的发展上吧。
    如MIT的systems thinking 是一个很好的实践应用科学,深入学习之后领悟实在是太多太多……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7 22:18
Eleven, 我想我基本上是同意你的看法的,只是就像29楼一样,我觉得你是把你的结论夸大了一点点。在「求同存异」的大前提下,我们是战友。但是为了刺激一下我们互相的思维,我想提几点意见:
1.我很奇怪你会说:「就如同没有任何一个人见过上帝一样,实际上从来没有人看到过真理究竟是什么样子的」。虽然我明白这里不是谈信仰的地方,不过我觉得你应该专重圣经里讲「上帝是来过这个世界,并和人类活了三十几年」的记载。
2.我觉得你有点把科学的态度冠上了太大的帽子了。前天在中文大学上完「方法论」的课了以后,一个旁听的老师对我说:「Kenny,你好像在课堂上不停的鼓吹说定量分析是科学的,而定性分析是不科学的,那好像扁低了定性分析的研究吧!」我从来没说定性分析不好,其实我一直鼓励研究人员多做(有系统的)定性分析。因为这是发展理论的一个重要步骤。但是,我们不可以否认,大部分的定性分析都是「不科学的」。这是事实。但是「不科学」不一定不好的。爱情没有科学可言的,但是我看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讲爱情不好吧!艺术、音乐是不科学的,但是大部分的人都不敢讲艺术、音乐是不好的。同样的,一个认真的科学家(用科学态度来做研究的人)都知道科学是极其有限的。科学、理性等态度不是认识世界的唯一途径。一个真正认识科学的人永远不会「硬要把认识世界中符合这个规章制度的东西叫真理,不符合的叫谬论」的。一个最好的证据是在西方,有很多杰出的科学家都是基督徒来的。我看大部分的人都不会说基督的信仰是科学的吧!     Kenny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7 22:57
我很同意你讲:「管理学研究还具有极为强烈是“学院”特色,研究更倾向技术流,对问题的关涉更喜欢看看大家都在说什么」。其实,一些有责任心的学者已经看到这个现象了。所以战略学大师Don Hambrick最近写了一篇“管理学是否太理论化”的文章Hambrick, D.C. (2007) The Field of management’s devotion to theory: Too much of a good thing?  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 50(6), 1346-1352. 
不过,话说回来,管理学还是有很多地方是非常实用的,比如人力资源管理的部分就很多是带领着管理实践者的。只是所谓的「一流杂志」还不能跳开“理论”的包袱而已。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06:42
上帝这件事情我也不太清楚,他还曾经是凡人吗?人不是上帝造的吗?我对上帝倒真的没有什么研究,这里用上帝很简单,其实就是万能之神的化身,对于这种万能之神,我感觉一般人是见不到的,至于有人说见过上帝,那也许吧。

就我的理解,上帝应该是可以判断什么是真什么是假的吧,总之,无论上帝,还是真理,其实我想说的意思是,它们都是人们的信仰,是想象的最美好的、最不可反抗的、终极的东西。同时也是在现实世界中无法随便看到、验证东西。正是这些特点,才使得这些东西怎么说都可以,反正谁也见不到。

这个我不想再分辨什么了,其实仅仅是一个比喻而已,来说明真理是信仰这个道理,我倒是没有考虑太严谨。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06:52
对于“科学”这个问题,倒是一个经典的问题。以人为主要对象的社会科学研究到底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曾经是个传统的争论问题,好像心理学在开始的时候,也不被承认是科学。管理学是不是科学,这个问题在国内现在有时候还在争论,国内管理学属于自然科学基金,听我的老师曾经说过,很长一段时间内,管理学的基金在申请答辩的时候,首先要花很长时间向哪些自然科学基金的评委说明,管理学也是科学,还有一些自然科学家经常问管理学家,管理学和巫术有什么区别。现在国家开始大力提倡管理的重要性,这种状况逐渐改善了。

但究竟什么是科学?难道心理学研究、管理学研究是科学、社会学研究就不是科学了吗?或者说凡是用了否证大法的是科学,不用否证大法的是科学吗?再或者说能用定量分析的是科学,不能用定量分析的不是科学吗?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07:29
(刚才不小心,敲了回车键,这里继续说)
对这些问题,好像有过很多争论。也很难得到一个大家都认同的结论,由于科学现在有合法地位,所以每个学科的研究者基本上都有冲动证明自己的研究是科学研究。在这种情况下,这种争论是和利益挂钩的。很难有谁给出一个标准,判断那个是科学研究,那个不是科学研究。比如定性研究来说吧,我相信肯定有人认为定性研究是科学研究,而这些人也最可能是使用定性研究的人,也肯定有人认为定性研究不是科学研究,而这些人是最可能使用定量研究的人。有人说管理学不是科学研究,那它很大可能就不是研究管理的,而是研究自然科学的;有人说管理学是科学研究,它很可能就是管理学家。总之这是没有头的争论。

我认为定性研究是科学。其实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都不是整个研究,而是研究的不同阶段。一个完整的研究,从现实问题到研究结论,很难避开定性和定量这两个阶段的。要得到定量研究的前提——猜想,你必须先去想,而这个过程有的可能比较简单,以至于看上去好像没有定性研究;有的则很复杂,需要用特定方法来完成这个阶段,但无论阶段和复杂,其实这个过程是存在的,至于用什么方法(如扎根理论、民族志、case等等),或者不用方法,这些都是形式差异,根本目的都是从纷繁复杂的现象中发现一些基本规律(未曾验证的关系)。有了这个之后,才是后面的定量分析。

如果只把定量研究称为科学研究,定性研究不是科学研究,那么请问定量研究的假设怎么得到的?得到假设的过程是不是科学的?如果这个过程是不科学的,那么定量研究还能否称为科学研究?

任何一个研究都有得到假设,和验证假设的过程。而得到假设的过程一般都是定性研究,只是有的简单,有的复杂。其实自然科学中,往往得到假设的过程很简单,有很多都是研究者灵光一闪,社会科学则要对纷繁复杂的现象进行整理抽象。在这一阶段,实际上自然科学研究者并不比社会科学研究者更成熟。但当得到假设验证的时候,自然科学研究者往往就现代很严谨了,社会科学研究者似乎就不太严谨。

如果完整地看待这个研究过程,能根据什么理由把定性研究排除在科学之外呢?难道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不都是整个研究过程的局部吗?

因此前面所说的科学,实际上就是指一个完整的研究过程,这个过程即包括定性研究,也包括定量研究。只要这个过程遵循一种特定的、合理的程序(哪怕是你自己独创的程序),它也可能是科学研究。而如果这个程序并不合理,仅仅是在验证部分做了定量分析,例如测量了全球大学生的毕业数量,又测量了气候变暖,然后发现随着大学生数量增多,全球气候变暖,因此大学生是气候变暖的原因。这种研究就不是科学研究。

法律本身并不必然带来公平和正义,但是法律至少可以保证在程序上是正义的。我认为科学研究本身并不必然带来正确的认识,但是科学研究至少可以保证在程序上是接近正确的,尽力客观的,尽力可重复的……等等一切所谓的科学性(究竟什么是科学,我也不清楚)。

不仅要感叹,世界上最远的距离不是天与地的距离,而是我们在说着同一个概念,但你想的这个概念是这样的,我想的却是那样的。沟通最难,理解万岁!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07:56
顺带提一下自己的想法,希望能把这个问题探讨探讨。“Don Hambrick最近写了一篇“管理学是否太理论化”。这篇文章我没有看过(有一段时间没有读文献了),但是我感觉这个问题很有意思?我不认为管理学研究太理论化,相反,我却认为管理学研究是极为缺乏理论的。当前的管理学研究并不是说把理论做的多深、多多,而实际上是不重理论,重模型(把一些概念组装起来)和方法论。这非常说明挂管理研究没关涉现实生活,因为当真正面对现实生活的时候,尤其是一个充满变化的现实时,往往会产生很多理论。kenny也曾经说过,真正的管理学理论并不多。

更重要的是,记得Lewin曾经说过一句话,意思是说好的理论是最接近现实的,我认为这句话非常有道理,当真正把握住现实的时候,就会产生好的理论。同样,当一个理论被认为好的时候,实际上就是因为它其实和现实是如此贴近。比如科斯的交易成本概念,简单,好理论。这个理论和现实难道不是非常贴切吗?

直面现实的时候,你必然会产生理论。当回避现实的时候,提出一个理论就会变得好难好难。我也没有看Don Hambrick的文章,但我想它可能也是指这个问题吧,应该不是认为管理研究真的理论太多吧。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09:22
谢谢Kenny耐心的引导,无以致谢,只希望我们能把用心感受到的这种精神通过我们每个人所言所行传递出去吧。也谢谢Eleven一大早起来分享的这些观点和source白熊前面的分享,很欣赏你们的文字,充满了认真的思考。常常被这里的氛围所感动...

Eleven提到的“什么是科学”应该是一个核心的问题,也是我现在有些困惑的。科学可以从不同的方面定义,从目的上看,科学是为了求真和寻找客观存在的规律,它是人类发展系统的知识体系的工具,因此早期的科学、哲学、宗教是不分家的,因为它们的目标相同,都是了解“世界是什么”的问题。而我们现在所说的科学更多是从方法上定义的,就是说更关注“我们用什么逻辑和方法得到的知识更有可能是客观和系统的”,如韦世词典的定义“科学是从观察、研究、实验中所导出来的一门有系统的知识”,再如我们习惯用popper的“可证伪性”等原则来检验某个陈述是否属于科学方法可以运用的范畴。

科学分出来并不是因为它最好,也不代表它是我们得到客观知识的唯一来源,仅仅是因为它的方法不同,而方法是可以不断发展和创新的,正如Kenny和你都提到的定量、定性方法,只要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找到系统的、可靠的知识,又何必在乎它们的名字。可奇怪的是,它本来仅是因为方法不同被分出来,人们却把方法本身无限放大来定义科学,甚至取代了其“求真”的根本目的。

我所困惑的是,我们是用目的定义它更合理,还是用方法定义它更合理呢?觉得这个问题挺重要的,比如,它决定了我们判断管理学是否是科学时,到底是问“管理现象背后是否有稳定的客观规律?”还是问“管理学中的规律是否可以用现有的‘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再回到您前面讨论上帝的问题,的确,科学可以帮助我们得到较为稳定的、系统的、可重复验证的知识,但相应的,它可以研究的范围也就有很大限制了。比如历史事件就不可以用这样的方法研究,可我们不能说历史事件没有客观存在过。使用Popper的原则,科学能研究的问题是很有限的,只有“全称命题(如‘所有的A都……’)而不可以是“存在命题(如‘存在一个A,它……’或“不存在一个A,它……”)”。

如果“上帝是否存在”是一个客观知识,那这个问题似乎也不是我们有限的科学方法可以解决的。但这并不代表我们不可以有其它渠道去获得这个的客观知识,不知道你是否同意?不过这个问题我们还是请教Kenny吧,不知是否可以请Kenny用另一个Blog帮助我们继续讨论这个问题呢?^o^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11:25
Jane的分享更明确的点出了乌大师的感慨与担忧!是的!「方法」应是协助我们达到科学原先求真的「目的」,但若我们把关注的重点渐渐放在方法的钻研,忽略了「理论和方法论此本与末、道与术、体与用」的关系,我们创造出来的知识,具备了多少科学求真的价值?看来,代表客观规律的理论在这求真路上,不仅需更严谨的运用,更可能是弥补方法极限的必要处方!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14:58
下面是我个人的一种观点,或者说问题的辨析可能已经涉及到信念的问题了,无所谓对于错的。

Kenny说现在科学研究的人都知道科学是有限的,而且也并不把科学同真理联系起来。但我认为这并非历史的完整事实,而仅仅是后现代思想逐渐成长起来之后,研究者实际上已经在进行另一次“背叛”,这种背叛同曾经背叛“上帝”一样,开始怀疑科学。但这种社会事实成为一种可观的现象仅仅是晚近的事情,而且至今应该还有相当一部分人(尤其是自然科学领域)认为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研究就是发现真理。

为什么这样说?因为随着启蒙运动以来,整个世界在西方引发了现代化过程,虽然还存在着现代化和现代性之间的一些争论,但是一个普遍的观点存在:绝对真理、统一解释、认识是大脑对实物的反应,这一基本范式是现代性和现代精神的关键内核。而自启蒙运动以来的很长时间,科学就是真理,科学研究就是发现者真理,世界是有规律的,规律是可以认识的。这一信念统治者相当多研究者的认识。

只是晚近,其实量子力学仅仅是前哨兵,语言分析,后现代思想逐渐成型。宏大叙事的知识观,绝对真理的可能性,知识和权力之间的紧密关联,科学共同体的制度本质。被哲学家、社会科学家、知识社会学的研究者不断提及。科学与真理之间的紧密关系被怀疑,研究者对科学真理的背叛,才真正开始。另一方面核危险、现代社会的“铁笼”,人之“异化”也始终在警示着每一个人注意科学会最终把我们可能引向怎样的道路?

所以,如果说科学研究者从一开始就是认为科学是有限度的,就认为科学和真理没有必然联系,就认为科学是一种制度和方法。我是不认同这一观点的,所有这些认识的背后,直接关涉的是后现代思想对现代思想的冲击。而后现代思想是二战之后才开始逐渐发展的。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科学和真理是紧密关涉的。我们不能用今天的认识去粉饰古人的英明。

科学研究者对“科学真理”的背叛,是否代表着对其这些体系中极具价值的“求真精神”的 背叛或怀疑呢?如果说kenny所说的西方研究者认识到科学是有限的,那么这一社会事实,是不是在佐证了,西方知识体系在面对今天的复杂社会时,是否已经感觉到紧张和应对无策呢?同时也是否佐证了,中国人的智慧中更存在老道和狡猾的基因。

在现代思想和后现代思想这两个不同的体系内,本体、知识、方法存在着根本的不同,行动上的现代性(因为现代性仍是合法的),认识上的后现代,也许正是当前研究者在这个历史交错的时机和潮流中,身不由己的处境。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8 15:27
Jane,历史事件研究的具体内容我不太清楚,但是据我所知,好像历史研究中也有学者在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

传统的中国历史研究,强调帝王的历史。而且更多的时候,带有为帝王“造”史的嫌疑,正所谓“成者王侯败者贼”。但是现代历史研究也有人用科学方法,严格说是科学程序研究历史,那种方法有点类似考古学,就是用器物证据,来揭示历史真相,或者说从诗词歌赋中搜索历史的证据,然后利用这些证据构建历史。台湾的一些历史研究者好像都是这样做的,当然由于历史已经过去,总是要解释的,但是就我来看,这个程序同科学程序没有什么区别,提出假设,搜出证据,证明假设,假设成立也就构建了历史。

这种研究很大程度上同数据材料的可得性有关,好像法国有个人,专门从教堂、结婚、生子、等等这些客观的、有记录的日常生活中,还原历史的原貌。关键就在于欧洲国家的教堂好像对这些日常小事都是有记录的,而且这种记录还能保持很久很长时间,但这种事情在中国就是一种难得的了。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8 22:09
Eleven, 我猜有几件事关于“科学”应该要澄清的。
1.科学是一个“方法”。凡是用这个方法的研究都叫科学的研究。我在日志「理论与逻辑5 (可怜的管理学)」里回答「学习者」时已经讲过了。我的理解是「科学方法」是从验证理论开始的,你的理论从哪里来根本不重要。所以定性分析的理论建构严格来讲,应该不在科学的范围。你试试看问爱恩斯坦“为什么他知道「光是波」可以用来解释光电效应”?是不是不能解释来源的话,理论就没有意思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这个理论从哪里来根本不重要。所以,定性分析不在科学的领域里面。

2.第二、我还是要说,「科学方法」与「真理」没有绝对的关系的。你是从历史哲学的角度来看科学的发展。但是我有兴趣的是科学方法的本质是什么。别人怎样去看科学是别人的事,我更看重的是我自己怎样看科学方法。不科学的东西不是没有价值的。如果你喜欢把这个看法看成是「后现代」对科学的背叛的话,我们可不可以把前者叫做前人对「科学主义」的盲目呢?
我在台湾讲学的时候就引了一个「头配理论」,说凡是夫妻头的大小相近的话,他们的夫妻关系就越好。如果一个头大一个头小,关系就不会好。这个理论是可以用“科学的方法”来验证的,所以是在“科学的”范畴里面,但是这不代表它是对的。如果我们跟随Karl Popper的定义的话,凡是可以证明它是错的(真伪的),才在科学的范畴,或者说才可以叫做科学。对我来讲,不科学就是不科学,无论你用「前现代」或「后现代」的观点都一样。

3.基于上一点,中国的管理到现在还不可以叫做“科学”。我作为一个管理教授,跑到几家企业里做咨询,结果“领悟”了一套叫做「人本管理」的东西。到底什么叫「人本管理」没有清楚定义,到底怎样测量一个企业有没有「人本管理」没讲好,「人本管理」是不是在所有企业、所有层面都有用不知道。A企业的老总听过「人本管理」后很喜欢,尝试用了一点点,“感觉”非常好。B企业的老总听到后也试一试,“感觉”也非常好,员工也开心了。这样「人本管理」就变成科学的理论吗?我的理解是科学的理论是经过「大样本」和「重复的」验证的。除非我们可以测量“人本管理”的程度(跨企业的方差),而在大样本中重复的证明“人本管理”是可以有系统的预测企业绩效的方差,这个才可以叫做科学管理研究的结果,不然的话,我们顶多可以美其名为「管理的艺术」,可是那就变成非常主观了。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9 07:03
kenny说科学是一种方法。那么这种方法是否应该被定义为是一遵循自然规律法则的方法呢?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9 07:20
有自然规律法则吗?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9 23:46
我在「我对理论的理解」的日志里已经讲过了,科学的方法是:
1.建立理论、模型解释现象
2.从理论逻辑地推导可以验证的假设
3.用大量的数据来验证该假设
4.放弃在验证中推翻了的假设、或者修改理论
5.暂时接受在验证中不可推翻的假设的背后理论
凡是不按着这个研究方法(态度)而行的都不可以叫做科学的研究。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0 08:14
那么科学与自然规律会是怎样一种关系呢?或者说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能否称之为科学的行为呢?请kenny指点。谢谢!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0 09:10
以我有限的知识,我没有听过有「科学的行为」的东西。我已经讲过了,科学是一种「方法」或是「研究事物的态度」。用这一种方法得来的知识叫做「科学的知识」。如果「科学」与「自然规律」有关系的话,大概「科学」是发现(或是“建构”,这个是一个大问题,我不在这里讨论了)「自然规律」的一个方法吧!

有很多其他有用的知识不是用科学的方法得到的(比如哲学、美学、伦理学等)。我对「行为」这个字的理解是只有“有自由意志”的个体(例如人、动物等)才可以有行为的。 “地球绕太阳转”是一个通过科学找到的“知识”,不是“行为”。所以、我不太明白你讲的「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指的是什么。如果你讲的是「自然的养生之道」(如早睡早起、心平气和、注意饮食等),那肯定是没有关系的。如果你讲的是「人随着自然既定的规律而生活」(如专重别人、相亲相爱???)的话,那也肯定是与科学没有关系的。总而言之,科学是「方法」,我很难想像「方法」与「行为」有什么直接的关系。如果我误会了你的意思,请指正。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0 09:52
以前在新语丝上看到的一个染布的故事,供大家一笑。老张也有自己的model,也是可重复的,也是可证伪的,但是缺了什么呢?

说的是很早以前染布行业的事儿。过去因为技术落后,我们前辈染布匹的时候要用大铁锅烧开水再加入颜料和布匹一起煮,这种土办法染出的布在洗涤的时候很容易褪色,如果要是哪一家染出的布不易褪色或褪色慢一些就会赚更多的钱,但大家都不知道该怎么做。忽然有一天老张因为生意不好生气了(或者因为酒喝多了),在煮布的时候拿着木棒用力敲打铁锅以消心中不快,但染出的布却出乎了老张的意料:这锅布不容易褪色(铁锈敲进锅里了)!老张是个聪明人,马上想到了是不是因为敲打铁锅的原因,再试一次,果然!老张简直高兴疯了!要发大财了!马上鸟枪换炮……换一只大染锅,扩大经营规模,洗刷干净之后(没了铁锈),开染,可是这一次又出乎了老张意料了……染出的布照样容易褪色!老张苦思冥想了好多天:“为什么?”“是不是因为我的心不诚而得罪了神灵?”“对!”于是老张沐浴更衣,焚香磕头,斋戒三天,在煮布时避开一切闲杂人,嘴里还念念有词,左三圈、右三圈敲打铁锅七七四十九下,嘿!果然灵验了……染的布不褪色了(过了几天铁锅又生锈了)!从此老张每次染布都小心翼翼,生怕得罪了神灵,生怕被别人偷学了。老张也发财了,当他年老将死的时候,就把他的一个儿子叫到床前,气喘吁吁的教了绝招,并且规定家规:传男不传女,传媳不传女!儿子含泪点头。老张家的绝活也就一代一代的传下去,也一代一代的生意兴隆,直到有一天因为科学技术的发展老张家染锅换成了时髦的不锈钢锅,从此,老张家就再也没有染出过一次不褪色的布了(再也没了铁锈),而他的后代还是谨遵着他的教诲,在各种场合宣布我家染的布有八代历史,不使用任何化学颜料,无任何毒副作用,永不褪色!我家的染布技术是另外一种你们不了解的科学,是一种用现代思维方式解释不了的科学!可是老张家的生意却是江河日下,一天不如一天了。这就是大多数中国经验的发展过程。

同样的故事也发生在西方,老John也在苦思冥想“为什么?为什么?”“是不是这铁锅欠打?”“是不是还需要加点儿什么东西?”老John这一辈子再也没染出过一次不褪色的布,他快死的时候告诉他儿子一定要想出原因来,后来他儿子发现只要加入铁锈沫沫染出的布就不易褪色,再后来他孙子发现加入的是氧化亚铁,他申请了专利,再后来他们国家染的布都不褪色了。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0 13:27
Jane问:「但是缺了什么呢?」我尝试用几个不同的角度和层面来回答Jane的提问。

第一、 波普尔(Karl Popper)讲的“证伪”是指在不同的环境的下都可以重复的验证证据。我相信提出「冷核融合」的Fleischmann與Pons还是会说他们的实验结果是可以重复的。问题是由谁来重复?怎样来重复呢?如果你每天回家都看见丈夫躺在沙发上只看着电视,什么家务都不做的,虽然屡试不爽,你大概不会下结论说:「天下男人都懒得像一条猪」吧!所以,第一个问题是:「是不是所有的染布商都有同样的结果?(因为他们的铁锅都是生锈的)。如果是,那就通过了第一步。因为所有染布商,只要敲打铁锅,染的布都不会褪色。「敲打铁锅」是一个普遍的因,「不会褪色」是一个普遍的结果。
第二、 第二步就进到我不停地强调的“理论”的重要性了。为什么“敲打铁锅,染的布都不会褪色呢?”没有一个理性的解释,就是只有结果没有理论了。你可以说理论就是「要专重神灵,斋戒沐浴,再左三圈、右三圈敲打铁锅七七四十九下,神灵就会叫铁锅驯服」!这是看见结果后想出来的所谓“理论”,从理论到假设没有“必然性”和“排他性”。所以就变成是验证“假设”而不是验证“理论”了。西方商学很多研究都是犯了这个毛病。
第三、 这个也牵涉到我讲的理论的层面的问题。「敲打铁锅使染料不褪色」是一个层面的理论;「铁锈使染料不褪色」是另一个层面的理论;;「氧化亚铁使染料不褪色」又是另一个层面的理论。请问,我们找到了答案了吗?为什么氧化亚铁可以使染料不褪色呢?是不是铁分子或是氧分子把染料和布料的分子键(连接)固定下来?为什么可以固定下来?这样一层一层的问下去,可以永不止息。
第四、 骤眼看下去这好像是挑战「科学精神」的一个故事。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后来是怎么知道氧化亚铁是令到染料不褪色的原因的呢?难道是他的孙子做了一个梦,才恍然大悟吗?到最后,还不是「科学」的方法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吗?
第五、 波普尔讲的“证伪”主义,不是的“证正”主义。在科学的范畴里不可能下结论说我找到永恒的真理的。对于不能“证伪”的东西,我们只是「暂时接受在验证中不可推翻的假设的背后理论」(我在51楼的第五点已经讲过了)。牛顿的力学就是最好的例子。雄霸了物理学界几个世纪的经典物理学,要到相对论和量子物理学出场的时候,才让我们看到它的极限。
最后,就算老张是“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但是起码他有科学的精神,去探索、去假设、去验证。我个人觉得,这总比想想孔孟思想、孙子兵法可以怎样用到染布上为好。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0 15:17

今日午后最快乐的事就是看了Jane染布的故事所带来的省思与Kenny精辟的回应。从这两帖论述,对于何谓科学的研究,似乎更明白些了。谢谢两位! 只有一个贪心,Kenny提到『、、、这是看见结果后想出来的所谓“理论”,从理论到假设没有“必然性”和“排他性”。所以就变成是验证“假设”而不是验证“理论”了。西方商学很多研究都是犯了这个毛病。』。Kenny有空时,能否再举个例子,协助我更确切的体会何谓「验证“假设”而不是验证“理论”」的意涵。感谢!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0 15:54
感谢Kenny精辟的观点,和学习者同感,看Kenny的回应也看得很开心。有了这样的几个角度来思考,学会判断一个研究问题是不是科学研究范围内的问题、判断一个理论是不是经过科学的方法得到的似乎就不是一件很难的事情了。太好了 ^o^

只有两个小小的观点想与Kenny商榷。

1、Kenny提到,“但是我们仔细想想,我们后来是怎么知道氧化亚铁是令到染料不褪色的原因的呢?难道是他的孙子做了一个梦,才恍然大悟吗?到最后,还不是「科学」的方法把这个“原因”找出来吗?”

我猜每一个科学发现的开始都有一个创造性的过程,是在一堆杂乱五章的信息上的飞跃,有时候真的是没有任何理由的,更不可以说是“科学”的。正如胡适先生所说的“大胆假设,小心求证”。我们是不是应该在后面的环节上进行严格的、科学的训练和要求,而在前面的环节鼓励创新呢?科学家里真的有人是做梦得到的启发呢。 苯在1825年由英国科学家法拉第(Michael Faraday,1791-1867)首先发现。此后几十年间,人们一直不知道它的结构。苯地结构成了十九世纪的一个很大的化学之谜。当时所有的证据都表明苯分子非常对称,大家实在难以想像6个碳原子和6个氢原子怎么能够完全对称地排列、形成稳定的分子。为了探究谜底,凯库勒每天只睡三四个小时,工作起来就忘记了休息,黑板、地板、笔记本,甚至墙壁上,到处都是他写下的化学结构式,但是一直没有结果。直到有一天,凯库勒苦思冥想,他想着想着昏昏入睡了。坐在壁炉前打了个瞌睡,原子和分子们开始在幻觉中跳舞,一条碳原子链像蛇一样咬住自己的尾巴,在他眼前旋转……他被这奇异的梦惊醒了。这珍贵的一刹那梦境,给他带来了启示:凯库勒明白了苯分子是一个环,苯分子用一个六角形的环状结构来表示不是很好吗? 在德国化学会成立25周年庆祝大会上,凯库勒报告了自己发现苯环结构的经过。

2、传统思想在科学研究中未必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主要看我们怎么用了。很多学者把中国的传统思想作为所谓的“文化”推导出一些结果,然后来检验。这样做的确是很不科学。但是中国的传统文化确实代表了这个社会在很多年里的“经验积累”,实际上是很多现象的一个浓缩,只是还没有到理论层面,没有成为科学的知识。但是如果使用恰当,它们应该还是可以给予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不少启发吧。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0 16:45
当理论与假设没有必然的关系的时候,研究者验证的就只是“假设”而不是“理论”了。比如你说,根据企业资源论(resource based view),能够有独特资源的企业必然在市场上成功。所以我们假设(Ho)人才(“人力”资源,human captial)越多的企业,就是在企业内越多博士、硕士、本科生的,利润就会越多。结果收集了500家企业,发现控制了其他重要变量以后,员工的教育水平跟企业利润没有关系。「假设」被推翻了,但是是不是「企业资源论」有问题呢?我看,只要我们好好的读Jay Barney 的「企业资源论」的话,你肯定可以知道「企业资源论」与这个假设根本没有一定的关系。Barney的理论根本没有要求这样的假设。所以推翻了假设,不代表你可以推翻「企业资源论」这个理论(我们暂且叫它做一个理论吧)。   Kenny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0 16:45
1.我从来没讲过理论的发现有什么“科学”的方法。对这个问题,我以为我在「理论与逻辑5 (可怜的管理学)」讲了一遍,再在48楼第一点重复一遍,已经讲得很清楚了。如果大家忘记了,我再引一次48楼的话。【我的理解是「科学方法」是从验证理论开始的,你的理论从哪里来根本不重要。所以定性分析的理论建构严格来讲,应该不在科学的范围。你试试看问爱恩斯坦“为什么他知道「光是波」可以用来解释光电效应”?是不是不能解释来源的话,理论就没有意思呢?从科学的角度来看,你这个理论从哪里来根本不重要。所以,定性分析不在科学的领域里面。】你讲的是苯的分子结构这个理论怎么来的,我讲的“难道是他的孙子做了一个梦,才恍然大悟吗?”是讲怎么知道这个方法是真的、好的(验证的部分)。前者根本不在科学的范围,后者才可以讲科学不科学。

2.我从来没有贬低中国文化的意味。我挑战的是这一种研究的方法不科学。你说:「但是如果(中国的传统文化)使用恰当,它们应该还是可以给予我们在科学研究中不少启发吧。」这又是犯了上面同一个毛病。你说的是“理论的发展”的问题,我讲的是接受什么才是“科学的”管理知识的问题(验证的部分)。我怀疑的是我们熟读孔孟哲学,知道孔夫子叫我们怎样做人和对人、对事以后,就用这样的教训用于今天的经理应该如何如何的管理企业和下属。这样的做法最多可以叫做「管理的哲学」,无论如何都不可以叫做「科学的管理」。我听说加拿大有学者正试图总结「孙子兵法」的精要,发展了测量一家企业有多大程度应用了「孙子兵法」来管理的量表,现在正收集数据,来验证是不是越是用「孙子兵法」来管理的企业的业绩和员工满意度都越高。这就是科学的“中国”管理了。看见这样的研究,我拍手也来不及啦。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0 18:19
谢谢kenny的回答!但我觉得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应该是随处可见的,比如春耕、夏作、秋收、冬藏、四季轮换……。人们的行为无不在遵循着这些自然规律。例如一般情况下,是见不到大热天穿棉袄的吧?遗憾的是,人们在遵循规律的同时,为什么却并没感觉到规律的存在呢?再次请益kenny,谢谢!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0 20:44
现在我明白你说的「遵循自然规律的行为」了。但是为什么要叫这些行为做「科学的行为」呢?难道违反自然的行为就不「科学」了么?
我不一定同意波普尔的一切见解,但是我很欣赏他不遗余力的为「科学」画清界线。在这里我重申一次,我个人觉得,科学研究方法是一件好的东西(尽管它不是万能的,也不是获取知识的唯一途径),所以不要把其他的东西混杂进来,弄到我们失却了这种美好的研究方法的优点。
如果我们抱着这个观点,「科学」是一种研究方法、一种获取知识的态度,应该跟人是否随着自然的规律去行为没有关系的。我打个比方,火药是中国发明的。但是它是经过「科学」来找到它“发展”和“运用”的方法的。可是现在人类使用炸药在战争中明显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的。对我来说,发展火药的研究是科学的,但是我们运用这个「通过科学方法得来知识」的时候用错了。所以,我的建议是不要把「科学」与「行为」混为一谈。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5:39
Christian,感谢您的鼓励,众人拾柴火焰高,根据知识传递边际递增的假设,我们每一个人在这里投入的每一份热心,换来的将是自己知识的增多。让我们祝福这里的每一位参与者吧,也许,在我们未来的某一天,说出一个观点,使用一种方法,做出一个解释的时候,我们会记起曾经在这里讨论的是时光。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6:01
kenny,我认同您对科学的看法。

在定性分析上面,我和您看法不同。定性研究大致分为两类:多数定性研究重在发展理论和提出理论,在验证这方面功夫下的不多;有些定性研究也做证明,比如用case来证明一种理论或假设。一方面理论和假设提出离不开定性分析,我认为随着对定性数据处理技术的发展和成熟,科学研究中的定性成分将越来越多,一方面它加快了理论和假设提出的速度和质量,使得整个科学研究程序在理论部分更有效率。另一方面用定性数据进行验证的技术也会发展。

总之吧,定性研究和定量研究是相互补充的。

如何更有效地对定性数据进行编码,以及定性数据的定量化?如何同时采用多种方法进行验证?对这些问题您有什么看法?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6:01
谢谢kenny,但对您的回复我仍有如下看法,当继续与您商榷:
“科学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这种定义,给人的感觉似乎很庞统、缺乏严谨,应该有一界定的前提。世界上有许许多多的方法,就您日志“方法的极限(1)”就罗列出:实证大法、证伪大法、逻辑实证大法……,它究竟会是那一种呢?
火药是人类利用化学物质间相互反应的原理(亦是自然规律)的产物。人们只有根据这个基本原理,才能研制出(行为)火药的各种产品;而违反这些基本原理,就得不到这样的结果。这实际上也就涉及到一个对“科学”的价值判断问题。
至于将火药应用到战争中,我认为这不是违反自然规律的行为,而是价值观范畴的问题。火药在人类的行为中永远只是一种工具,就如同人类吃饭要使用的刀叉、筷子一般。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6:36
对于“中国式管理”,“中国管理模式”等等这个问题倒是一个不错的话题。

我认为:

为了分析简练,改革开放之前的几千年先不考虑。自中国改革开放以来的30年,以及未来的很久时间内,有两件事情将会逐渐体现中国特色,一个是发展的问题,一个是管理的问题。而这两件事情将具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和谐。如果中国能够在非常长的时间内维持持续发展,最终超越美国,并继续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保持世界领先地位,那么在这一过程中,中国发展坚持的内在逻辑和显著特征将是”对和谐的追求。而要维持这一发展,为其提供坚实的基础,最终依赖于中国管理实践水平。为什么中国的管理能够支撑中国持续发展,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8:17
请问,和谐的基础是什么?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08:30
“控制和操纵和谐”将是维持发展的持续性,实现管理竞争力的终极力量。
这话有道理,可是和谐的基础是什么呢?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19:27
Eleven,对不起,上次回复漏了。你在47楼提到“历史研究中也有学者在用科学方法进行研究”,这个观点在讨论历史学是否是科学的问题时似乎是有很大分歧的。赞成的人认为历史的研究对象是客观存在过的史事,在这一点上与自然科学研究客观存在的规律没有区别;反对的人认为,如果我们采用比较严格的“科学方法”的定义,那历史学是无论如何不可能达到的,至少“可用大样本重复验证”这一条就达不到。我个人比较同意后者,科学方法本身的是比较严格的,这也使得它可以覆盖的研究对象其实很有限,而有很多其它的学科,如历史学、天文学、古生物学、地质学等研究对象是曾经或正在不可逆转地变化的,它们也很重要啊,但因为研究对象的性质它们应该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但是真的没有必要一定用“科学”的标签才能证明它是有价值的。

你提到的第二个问题是史料(证据)是否客观的问题,这一点我个人觉得历史学应该与其它科学没有太大的差别,因为无论那个学科,我们都必须借助我们的感官器官来观察现象,所以得到信息的客观性都是打了一个问号的,只是程度不同。当然,像中国传统正史这样的记载方式确实给后来的史学家带来了很大考验哦。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1 19:46
Kenny,感谢您的耐心回复。您说的两点我现在都很认同了。“科学的方法”确实只应该用来评价“验证”的这个环节的。

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很笨的问题,为什么最好的期刊都对如何推导出理论模型的过程(而不是理论模型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要求很高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管理研究的“验证”部分可以用的方法本来就很受局限,所以如果不这样要求,大家就一团乱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谢谢您!
作者: Kenneth    时间: 2008-9-14 18:42
你说「“科学是一种方法(或态度)”,这种定义,给人的感觉似乎很庞统、缺乏严谨,应该有一界定的前提。」
我猜我们的分歧是背景不一样。对我来讲,科学方法的定义在西方应该是蛮清楚的。大概来说,就是「观察现象、发展理论、根据理论提出假设、客观的验证、有必要的话修正理论」的一个循环。能够符合这套方法的研究就叫做科学研究。   Kenny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4 22:01
kenny,不论怎样,您在学子们心中都是最棒的。也许有不同的背景、不同的思考、不同的想法,但这一切都促使了学生们的思考,这是最重要的!而您是这一切的推动者,为此,我们都感谢您,并祝您中秋愉快!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5 11:01
(1)提出并界定问题;(2)形成理论;(3)基于理论推出假设;(4)检验假设;(5)得出结论并构建和完善理论。


Jane,我认为这就是科学的基本程序。我认同Kenny对科学程序的定义,是因为在我看来大家在大问题上是一致的(其实我感觉大家虽然在争论,但在大问题上都是相互认同的,太多很多争论可能更多源自彼此缺乏“更深入地体会对方的观点,更宽容地理解对方的主张”)。我也认同您提出的大部分观点,比如从目的和手段两个方面来分析科学研究,这都是ok的,至少我认为是ok的。但如果必须在细节上计较的话,其实就大家的讨论,我的科学观点可能同kenny的有几点不同。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5 11:16
首先,科学虽有方法,但科学不完全是方法,是方法和理论的结合。例如我认为(个人理解,不代表其本人实际本意),“请益者”探讨的实际就是这个问题,他可能认为科学研究并非完全的工具本质,而是关涉现实生活的,不是纯粹的”工具”。我认同科学有方法,也有内容。所以我认为定性研究(但不知和大家想的定性研究是不是同一东西)也是科学研究;所以我认为发现大学生增多导致气候变暖的研究不是科学研究,因为它的问题不是出在科学方法上,而是出在科学理论上。没有可以脱离现实的理论,也没有可以脱离理论的方法。将科学界定为“纯粹方法”片面理解了科学(尽管我一直强调科学的方法性,是因为我认为人们容易把科学同真理等同),忽视了科学对现实的关涉。

其次,正如科学同真理没有必然联系一样,科学同“大样本验证”也没有必然联系,其实大样本概念是科学之后才产生的东西,有些东西如果可以直接证明,为什么非要大样本,比如大小不同的两个铁球,可以扔一次就能证明同时落地,为什么还要扔大样本次,才算科学研究呢。一些历史学研究,尤其一些类似考古学的历史学研究,我认为其是科学研究。是不同于“帝王历史学”的科学研究。

总体上我感觉我们在大问题上都是彼此认同的,一些细节差异不是重要的。有相同有差异才和谐嘛。我喜欢“求大同而存小异”,不想把精力过多投入到细节的争辩上,为什么不去讨论一些更有意义的问题呢?(当然同样问题,有人可能认为是大问题,这个我也认同,因为人本身就是不同的嘛:))。但由于科学涉及定义与价值观问题,所以我认为没有必要再在这个问题上争论了。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5 11:43
腼腆,我个人认为“和谐”看似简单,但研究起来非常复杂。就我个人看来,和谐的基础是:人,能动的人,一群能动的人,一群有差异的能动的人。凡是涉及到“一群有差异的能动的人”,和谐问题就是不可避免的问题,同这群人所有相关的产出变量,如合作、创新、绩效、员工满意度、离职率、分工效率等等都同和谐存在这样那样的关系。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中国人落后的根本是落后在技术上,但中国人的管理水平是并不弱的,例如中国行政体制在18世纪之前是西方国家远远所不及的。中国人非常擅长的对许多不同的人进行管理,其中十分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擅长有意或无意地“控制和操纵和谐”。

如何在先进技术、动态不确定、全球化的环境下实现和谐管理是相对于传统中国管理实践需要面对的第一个新问题;如何在所谓民主宪政的条件下,实现和谐管理是相对于官僚层级和家族体制传统需要面对的另一个新问题。我相信这两个问题会最终都被解决,中国人在先进技术、动态不确定、全球化的环境下,在民主宪政和家族传统的限制条件下,将会创造出一种新道路,在这条道路上,中国人同样可以通过“控制和操纵和谐”把人的潜能发挥到极致。这就是中国的独特管理模式。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6 06:15
谢谢74楼eleven的回复。赞同!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8-9-16 23:10
经过对此博客的学习,我也斗胆回应一个问题
Jane问:这样我就有了一个很笨的问题,为什么最好的期刊都对如何推导出理论模型的过程(而不是理论模型本身的价值和贡献)要求很高呢?是不是因为我们管理研究的“验证”部分可以用的方法本来就很受局限,所以如果不这样要求,大家就一团乱了?还是有其它的原因?

回应:
1)因为理论是“有理之论”,其一,必须符合逻辑,否则无须等到证伪大法的一刀,人的理性判断就将无理之论咔嚓了;其二,有理之论必须有来源和背景,师出有名,站在了巨人的肩膀上,不是脚丫上,完全原创是几乎不可能的,那样的人五百年一遇;其三,有理之论的身体必须和假设的头颅紧密相连,这样才能上证伪大法的断头台,否则就无法验证有理之论的不坏金身。

2)除了以上所述,理论的贡献本身要看研究发现,是否如当初所想的贡献得到了支持,或者有其它的意外发现。

3)管理研究的方法各有局限,关键看怎样取舍。假设验证的技术性方法容易学,所以很多人(包括我)只重花拳绣腿,不耐心修炼内功,所以难得求真派绝学真谛,更别说独步天下和名垂青史了。目前的假设验证方法,是Popper
的思想在统计方面的技术性体现。这个方法要变估计科学哲学或者统计先要改变才行。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