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课堂气氛的调节要适度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09-3-5 12:55
前几天到外地去参加了一个人力资源方面的培训,可以说,几个讲师都有一定的个人风格吧。   其实,这年头就是这样,讲师只有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才能打造自身的优势,也可以说是核心竞争力吧。于是乎,为了这个“风格”,讲师们开始大动脑筋,这个讲笑话,那个谈秘闻,或者是大放厥词,或者是指点历史,看起来似乎是课题气氛很好很活跃,最后学员们却感觉没有学到什么东西,但白花花的银子已经进了讲师和主办方的口袋。   说笑话、谈轶事也就罢了,对于指点历史、尤其是贬低伟人、名人的做法,我个人实在是不感冒!   就是在这次培训过程中,有个讲师老兄老是拿刘胡兰说事,让我实在是无法接受!比如,他说股市到了6000点的时候还有很多人在买,那就是刘胡兰!比如说到某企业薪酬进行薪酬设计时搞了个不合适的方案,还是刘胡兰......整个一天的培训下来,从讲师口中说出来的“刘胡兰”三字至少也有20多次吧。一方面,“从小跟着闹革命”的女英雄被不大不小的贬低了N次,另一方面,只顾活跃气氛冲淡了培训的主题,使得很多人根本就不记得培训中的主要知识点了,只记得老师谈“刘胡兰”了。   这样的讲师,实在是素质有问题!   没错,无论是商业性培训还是企业内训都需要跳动课堂气氛,如此才能提高学习的效果,毕竟成年人的学习是其独立性的,但显然不能为了课堂气氛而课堂气氛,课堂气氛只能是点缀,而不是主旨!再说,靠低俗调动起来的课堂气氛又能怎么样呢?   这样的讲师其实就是在砸自己的个人招牌!至少在我个人,会给他做负面的宣传!   借用另外一位培训师的话,“我们走得太远,以至于时常忘记出发的目的”,其实培训也是如此,千万别忘了课堂气氛至于培训的从属地位,气氛的调节一定要适可而止,千万别被一些表面的东西所暂时迷惑,请回归培训的本意!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2:55
赞同啊!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2:55
赞同啊!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2:55
赞同啊!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2:57
确实如此,最喜欢最后一句话,我们走的太远,时常忘记出发的目的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3:48
舍本逐末,浮夸炫耀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5 14:50
赞同
作者: Jameswong    时间: 2009-3-5 16:14
把需要学习的资料发给每一位学员,规定时间自学,然后讨论,强过任何一个老师.
作者: 雨乔    时间: 2009-3-5 16:20
有同感,我曾经就碰到过这样的培训师,自己的经历讲了一大通,然后让大家分组上去表演,然后点评.最后二天的培训结束后,才发现什么也没学到.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6 17:31
赞同最后一句话!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8 14:11
观点很片面,有没有更好的
作者: 匿名用户    时间: 2009-3-12 21:51
现在培训、咨询市场鱼龙混杂,确实有不少人,因为也谈不上算是讲师了,既降低了培训的公信力,也损害了培训者的实际利益
作者: success5816    时间: 2009-3-13 14:51
培训还是要把握规律的!要提前了解被培训的对象!达到双方的互动比较有效吧
作者: 子子宝爸    时间: 2009-3-16 00:31
靠自己吧,多学、多思、多总结,自己做教练。
作者: yiyigj    时间: 2009-3-17 11:36
同感``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