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人事管理工作的检讨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11-6-6 18:33

人事管理工作的检讨

从事人事管理近十年。有天早上一觉醒来,发现脑袋里空空如也,才发现神马都是浮云。这不,逼着自己来做个检讨。

很多年前,我看到内陆一家企业把"先做人,后做事”这样的标语写在企业文化建设的手册中,当时内心十分之不理解,甚至对这家企业产生了鄙夷之心:这家公司也太没有正确的价值观了吧,做事居然比做人都来的重要,如此以来,老实做事的人不是要吃亏吗?

这家企业肯定不是一家好企业,这种看法一直在我脑子持续了很多年,直到最近一年我才明白自己根本就没有理解这句话的背后的意思。

最近几年,一直在混迹于中国的民营企业做人事管理,大多数情况下都是在蛮干、做事,从来没有静下心去好好思考如何做人。

结果事情做到后面的时候,发现自己连人都混不下去了。于是,便开始重新检讨人事管理中做人和做事的关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

所幸,在这个检讨的过程中得到了很多HR前辈、好友的支持、点化和鼓励。同时,这也点醒了我:以后一定要把这种互助互利的行为在HR圈子内、公司内、团队内传承下去,让更多像我一样的年轻人能够在迷茫中得到帮助、支持,从挫折中重新获得支持,从混沌中重新取得目标。

企业人事管理的基础是:先做人后做事。

正确的理解是:关注人,关注人的需求,才能做好人事。

做人事管理之前,HR必须通过关注并且满足人的需求,才能求得自己生存。

企业内部的人都有各种需求,其中最基本的需求就是生存需求、安全需求。人事管理者要关注员工、团队内部成员的生存需求、安全需求。特别是职业安全需求,很多空降兵为什么会失败,是因为对于公司老员工来说,新来的空降兵本身传递出的信号就是老员工的职业安全不可靠了。

当员工的生存与安全需求都得不到明确的保证的时候,那么企业内部就会出现各种复杂、剧烈的冲突,包括武力冲突。在原始社会,为了生存,人们是可以杀人、放火的,食人肉的。

当人们把精力都放在因为基本需求都得不到保证而进行惨烈的相互厮杀,谁还再有精力去做事呢?

先做人,后做事:关注人,首先要关注并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先生存再发展:人们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取得发展。HR也一样,要先让自己生存下来,那就首先得学会关注人的需求,并且满足他们的基本需求。否则组织内部员工满意度低的时候,那么员工不仅不会干事情,而且还会把矛头指向公司的人力资源部。

先做人,后做事,其实是一种以人为本的思想,当人们的职业生存与职业安全都得不到保证的时候,人事管理工作还能被大家认可吗?

特别是当下,很多职业经理人会都空降到一些民营企业。迫于老板的期望,空降兵必须改变工作策略、方法方式及要求,而且原有的团队成员必须在工作行为上作相应改变。由此会造成老员工在职业生存与职业安全需求上的担忧。如果空降兵在做这些动作之前不能通过利他行为解决老员工因为生存与安全需求产生的戒备,那么很可能在一些大变革动作下激起广大员工的辞职、罢工、造反。如此一来,空降兵就会提前下台。

下面是一个资深的职业经理人如何快速有效解除老员工戒备甚至抵触状态的故事:

张总新到一家公司任营销副总裁。刚一到任,啥事都没做,下面的三个下属区域总监就开始一致在外散播张总谣言:说张总如何贬低老员工的专业水平、如何评价财务副总裁的不专业行为、如何对公司各项重大管理决策挑三拣四、甚至连一些莫须有的乱搞男女关系的经历都被捏造出来四处传播……

张总初始听到这些谣言以及对应的散布者后,十分生气,气得他连接摔坏过两个手机。不过后来气归气,但终究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

于是便开始主动出击,搜集三位总监在公司违规行为,并耐心的把这些行为写成匿名投诉信。

然后张总开始把总监们一个一个请进办公室。

当着每个总监的面,张总一字不漏的读出了总监们的违规事件,读完后张总当着大家的面,把这些投诉信一片片的撕碎,然后扔到垃圾桶,说“这是你以前做的事,我来了以后,此事就此结束,谁再提我都压住。但我也需要你以后全力理解与支持我的工作,你能做到吗?

就这样,张总轻轻松松地解除了大家对他的戒备,重新获得了一个高度团结的领导班子。

企业人事管理的准则:顺势而为,借势发力。中国民营企业一般是稳定高于一切,因为大的政治经济环境告诉了老板,创业不容易,守业很重要。而要守业,稳定是最重要的保证。

而企业稳定运营,一般的老板都认为是和谐,企业内部团队成员和和气气,抱成一团才能稳定。所以要想顺应企业里面和谐与稳定之势,人事管理者就必须具有一颗观察、理解、包容一切的态度,这里的一切包括灰、黑、白。这个态度才会决定我们的胸怀,也决定了我们处事荣辱不惊的境界。

顺势而为可以理解为:为了顺应企业经营所需的和谐与稳定,而形成一种观察、理解与包容一切的态度。

有个HR同行兼朋友在这方面做得让我十分动容和佩服:

为了保证企业的和谐与稳定,这位HRD朋友每天早上都会跑到各个事业部副总裁处请安,一是给各位副总裁问个早,另外一个就是向副总裁表态,看他们是否有什么事情需要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可以帮助的。

借势发力,则是针对具体工作开展时所定的准则。企业内部开展人事工作的起因是因为老板有需求,或者企业内部关键人物有需求,面对这些需求的时候,人事管理者至少应该考察三方面的因素对满足内部客户需求时的利与弊:企业内在的文化对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影响、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对人事管理工作开展的影响、人事管理的负责人本身的长短处。

企业内在的文化特征取决于企业内部众多管理人员共同的价值观,反映在人事管理的价值观就是对企业人力资源管理角色与定位的认识、对价值评价与价值分配等观念与认识。假设一家公司认为人力资源管理中人才选拔这项工作不需要人力资源部做任何评价,而只是推荐简历,那么这种选才价值观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我们日常招聘管理工作的方式方法;假设一家公司在人才培育上认为就是简单的培训,而培训管理就是人力资源部应该做的事情,那么在人才培养的工作上,人力资源部首先需要解决的就是如何让非人力资源部门接受人才培养不等同于培训这种理念,让部门管理者知道并认同自己在人才培养上需要做什么。

价值评判的观念也一样,中国企业很多老板、大部分管理者都认为绩效考核就应该是人力资源部的事情。

价值分配的观念则不一样了,因为涉及到大部分人的相关利益,所以部门负责人总是认为自己内部的员工的薪水、奖金应该部门负责人能够决定。

如果整个人力资源管理团队内部不够团结,工作目标与计划不够明确、专业水平不足以支撑一些人事管理工作的开展,那么很明显,该项人事管理工作就很可能最后失败,达不到应有的工作效果。

人事管理的负责人本身的长短处:如果公司人事管理负责人本身是一个具备较高情商的人,只是在解决具体问题缺乏专业的方法工具与支撑,那么开展人事管理工作之前就应该设立一些专业的岗位、招聘专业的人事管理人才来协助与支撑公司运营所需要的各项人事服务。

最后,检讨一下企业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

很多人经常会问一个问题:如何做好公司的人力资源管理工作?其实这句话背后的问题就是:我们能否探索出中国企业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

企业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是什么?专业,好像是,因为人力资源管理是需要专业水平支撑的。良好的人际关系,好像也是,毕竟我们知道人事管理工作的基础就是关注人的需求,满足人的基本的需求,人们总是先生存才能和公司一起发展。

但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取决于HR自己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取决于HR自己的高度,高度决定视野。

做一件事情前,一个HR能够看到这件事后面接着的三件事情;另外一个HR连做这个事情本身的后果都不能把握。你说他们两个谁会成功?

为什么说对人性的认识决定了一个HR的高度。这是由人事管理工作本身的性质所决定的。

人事管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说它科学,是因为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开展时,必须借用专业、科学的理论与工具去解决各种问题,继而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这里面,无论是掌握了分析问题用到的科学的方法与工具,还是解决问题时能运用的对应的专业工具与方法,这都只是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因为它只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处理事情。真正解决人事管理工作中问题还需要考虑事情中的人。而如何处理事情中的人,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必须学会观察、理解事情背后的人性。

最关键的是,观察和理解这些人性的丑恶善美之后,我们还能够包容这些不同的人性。如果我们不能学会包容,在去处理事情中的人之前就会自然而然的给自己、他人贴上标签:正义或者邪恶、伪善或者忠诚、丑或者美……

所以,人事管理又是一门艺术,我们在发挥自己人事管理的艺术创造才能之前,必须学会观察、认识、理解、包容人性;如果做不到包容人性,那么在用科学的方法或者工具去解决问题前、处理人事管理工作中的人与事前,就已经把工作中的人给贴上了各种标签,做出了判断。

这相当于犯了一个想当然的错误、陷入了“首因效益”、以自己世界观去评定全世界人们的价值观,如果我们做人事管理真的做成了这样,那么我们只能活在自己的世界中。

综上,人事管理工作的总结是:

人事管理的基础是:先做人后做事。关注人,首先要关注并满足人的基本需求,包括人们的职业生存与职业安全;先生存再发展:人们先要生存,然后才能做好各项工作取得发展。

企业人事管理的准则:顺势而为,借势发力。稳定与和谐压倒一切,为了顺应企业经营所需的和谐与稳定,而形成一种观察、理解与包容一切的态度;借势发力,就是在完成满足客户需求时,对自己、团队、企业共同的价值观等三方面的利弊分析,尽可能做到扬长避短。

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取决于HR自己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取决于HR自己的高度,高度决定视野。人事管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科学是因为它需要专业;艺术是因为HR在运用科学、专业的方法与工具解决问题之前,必须学会观察、认识、理解、包容人性,否则还是处理不了人的问题。

最后, 感谢HR圈子的众多前辈:陈镭老师、张爱清老师、史为建老师、李晶老师、汪漪老师在本人从事人事管理工作中的指导,使在下明白了人事管理本质是自己对人性的管理。

 

【作者简介】——石才员

80后,HR自由撰稿人,著有《绩效无忧:一步一步做绩效》(寻策划与出版)。

 


作者: shicaiyuan    时间: 2011-6-6 18:33
分享某位老师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生,我们和老师走累了,给点吃的吧。老板说:既然你是孔子的弟子,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的话,随便吃。于是写了个“真”字,孔子的弟子想都没想就说:这个字太简单了,“真”字谁不认识啊,这是个真字。老板大笑:连这个字都不认识还冒充孔子的学生。吩咐伙计将之赶出酒家,孔子看到弟子两手空空垂头丧气地回来,问后得知原委,就亲自去酒家,对老板说:我是孔子,走累了,想要点吃的。老板说,既然你说你是孔子,那么我写个字如果你认识,你们随便吃。于是又写了个“真”字,孔子看了看,说这个字念“直八”,老板大笑:果然是孔子,你们随便吃,弟子不服,问孔子:这明明是“真”嘛,为什么念“直八”?孔子说:“这是个认不得‘真的时代,你非要认‘真,焉不碰壁?处世之道,你还得学啊。”
作者: 韦尔其    时间: 2011-6-6 21:45
shicaiyuan: 分享某位老师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 ...
值得回味。
作者: 斗草    时间: 2011-6-7 10:34
先做人后做事,只有把人做好了  做事才能成功
很喜欢下面孔子的故事
作者: melody098    时间: 2011-6-7 11:02
shicaiyuan: 分享某位老师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 ...
  
作者: sh1985l    时间: 2011-6-7 11:14
shicaiyuan: 分享某位老师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 ...
  
作者: maymax    时间: 2011-6-7 11:25
呵呵,这个孔子的故事很深刻。谢谢分享。
作者: 笑笑豆    时间: 2011-6-7 11:46
文章好,故事更好。呵呵。
作者: 姚胜勇    时间: 2011-6-7 12:09
值得深思,感谢
作者: shicaiyuan    时间: 2011-6-7 17:31
太阳雨1980: 说起来都很容易,真正的要做好,确实太难啊!学问啊
孔子讲人有三种:生而知之、学而知之、困而知之。有的人天生下来情商很高,知道如何做人;有的人情商一般得通过后天学习才知道如何做人;而有的人情商很低,得通过四处碰壁,感受困顿挫折后才会知道怎么做人?我属于情商很低的人,所以是在困惑中思考学习。其实我非常羡慕第一种人,情商很高,生而知之。
作者: 土楼人    时间: 2011-6-7 22:56
篇篇精品,有实用和参考价值。感觉有些想法,我们蛮接近,但写不出像你此等好文章来。
有些公司,比如像我现在呆的公司,老板常年不在公司,倒希望下面的人不要太和谐,特别是在高层方面,刻意制造制衡,通过人的制衡。
作者: yxf422    时间: 2011-6-8 10:39
我们公司就曾有"先做人,后做事”这样的标语,当时的不屑之情跟您当初一样。也许是需要重新审视,当初老板的一番苦心并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啊!
作者: 雪吹西门    时间: 2011-6-8 14:15
同意石兄的论述,但在具体实践中,会被人力资源从业者个人的道德品格、价值观等严重左右;一个有高尚道德价值观的HR管理者,会给企业注入清新的空气,而一个表面阳光内心卑鄙的HR管理者,会给企业带来可怕的灾难;在现阶段的国内企业,恐怕是只会越老越多的内心卑鄙的HR更占据主流,这是社会环境所造就的也是社会环境所逼迫的,所以这不完全是HR的错。一个企业找到一个内心价值观高尚的HR的几率有多低,问问身边朋友对HR的看法就知道了。
作者: 散文的心    时间: 2011-6-8 19:01
支持!~··让年轻人能够在迷茫中得到帮助、支持,从挫折中重新获得支持,从混沌中重新取得目标。
作者: iris li    时间: 2011-6-9 08:57
说到深处了,也在摸索怎么做人
作者: ningning307    时间: 2011-6-9 09:07
后面讲的这个故事让人感受到情商这个东西有时比智商还重要。
作者: somen    时间: 2011-6-9 12:37
人事管理的关键成功因素取决于HR自己对于人性的认识,对人性的认识,取决于HR自己的高度,高度决定视野。
学习了石兄!
作者: shine20110505    时间: 2011-6-9 14:53
感谢楼主分享,十分受用。
作者: zjb01    时间: 2011-6-9 15:29
人事管理是一门科学与艺术的结合体。说它科学,是因为日常的人事管理工作开展时,必须借用专业、科学的理论与工具去解决各种问题,继而才能完成各项工作任务。

这里面,无论是掌握了分析问题用到的科学的方法与工具,还是解决问题时能运用的对应的专业工具与方法,这都只是做好人事管理工作的第一步,因为它只是从理论上解决了如何处理事情。真正解决人事管理工作中问题还需要考虑事情中的人。而如何处理事情中的人,取决于我们对人性的认识,必须学会观察、理解事情背后的人性。
作者: kame123    时间: 2011-6-9 22:40
shicaiyuan: 分享某位老师给我分享的一个故事:
孔子带众弟子东游,走累了,肚子又饿,看到一酒家,孔子吩咐一弟子去向老板要点吃的,这个弟子走到酒家跟老板说:我是孔子的学 ...
我理解的比较肤浅,是说HR先要顺应企业的大环境,才能生存,有了生存,才能开始完善,开始影响,开始引导。先要把自己变成同类,才能有所作为。但是如何保证自己变成同类的时候,不迷失,坚持自己的价值观,还是很难的。有的HR在这个过程中,自己跟自己较劲,不能两全,就失败了
作者: 沧浪客    时间: 2011-6-10 10:40
才员老弟的自我解剖勇气让人佩服,希望是凤凰涅槃,浴火重生!文章写的非常好!
但是,看了很多朋友的发言,我觉得没有理解这篇文章的真正含义,试问:难道HR就一定要坚守道德的高地不放?天下人都醉,唯你独醒?难道现在大多数的HR都是道德品质低下?难道HR就是天生不食人间烟火的一类?难道HR天生就要非黑即白? 持有上述观点的人本身就不够成熟,看问题太偏激,不够思辨,不够全面!
作者: zxxhr    时间: 2011-6-10 13:38
真知灼见
作者: 絮儿angle    时间: 2011-6-10 15:37
“企业内部开展人事工作的起因是因为老板有需求,或者企业内部关键人物有需求”不是很理解,人事工作是为此而展开吗?
作者: 顽主    时间: 2011-6-11 11:37
呵呵,莽撞-反思-学习-沉淀-总结 ,我们都经历了同样一个过程。支持一个!
作者: 终南野老    时间: 2011-6-11 17:04
写的很好,学习感悟中。
作者: 曾丽红    时间: 2011-6-12 12:52
写得很好。
作者: bob_si    时间: 2011-6-12 16:10
用海纳百川的胸怀,来顿悟知行合一的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所。共勉共勉!
作者: 语默无声    时间: 2011-6-13 09:14
拜读
作者: fulifang    时间: 2011-6-13 09:19
一直觉得人事的工作不好做,在这条道路上摸索着前进,看了很受触动,学习了
作者: 雪中鹰    时间: 2011-6-13 10:36
人力资源管理就是对人性的管理
作者: cheng8899    时间: 2011-6-15 11:13
看文章就知道是一位资深的专业人士,值得尊重和敬佩。至于文中的观点,我并不表示反驳。我的理解是,先做人并不是做大家都喜欢的人,而这个做人是品德上面,要体现公正,廉洁,务实,诚信。我们并不能一味追求老板喜欢,员工喜欢就是做好人了,这是我对先做人的理解。至于做事,我们是不是按照整体的利益,是不是有利于企业和员工的的事情。
作者: DreamCather    时间: 2011-6-15 14:55
“先做人,后做事 ”  “顺势而为,借势发力”
谢谢分享,学习了!
作者: LL李    时间: 2011-6-16 10:45
学习了。
作者: Dunlop    时间: 2011-6-18 14:42
人事,顾名思义,先“人”后“事”!只是在正常的工作中往往是先“事”后“人”……无可奈何中夹杂些许辛酸呢
作者: yukhing    时间: 2011-6-18 15:58
谢谢分享、、、
作者: 蘸水茄子    时间: 2011-6-21 12:30
谢谢分享,让我一步步更加坚信自己的选择是正确的。
作者: 田野风光    时间: 2011-6-28 16:10
不错的分享,想起大学时,老师教人性的课就就教了一个多月,当时很困惑,现在很理解。
作者: moon Zhao    时间: 2011-6-29 10:10
先做人,再做事,诠释得很好,学习了。
作者: moon Zhao    时间: 2011-6-29 10:26
kame123: 我理解的比较肤浅,是说HR先要顺应企业的大环境,才能生存,有了生存,才能开始完善,开始影响,开始引导。先要把自己变成同类,才能有所作为。但是如何保证自己 ...

作者: 狼-界    时间: 2011-6-29 10:53
学习了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