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我”的心灵动力-定位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11-8-10 19:32

什么定位?定位是给顾客的印象和感觉,以及你要切的市场的这块饼。你的公司=什么字眼。比如:

麦当劳=速食店,微软=软件的霸主,沃尔沃=安全,格兰仕=微波炉。

比尔盖茨=世界首富,没有人会说他是科学家,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世界首富。

李嘉诚=华人首富,没有人说他是股票大王,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华人首富。

易中天=三国专家,没有人会说他是厦门美学系的教授,因为他给人的印象就是研究三国的专家。

所以一流的企业都不是贩卖产品或服务的企业,他们都是贩卖其在消费者心目中的印象。你如何去找到一个专属的字眼,深入人心,这就是定位。

说白了,独特卖点就是你与众不同的核心竞争力的表现。

世界级的品牌靠什么说服消费者?

你为什么要买沃尔沃的车子?――因为它安全嘛。

你为什么到沃尔玛去购物?――因为它天天低价。

你为什么买海飞丝?――因为它可以去头屑。

你为什么用云南白药?――因为它是祖传秘方。

你为什么要喝百威啤酒?――因为它是是全世界销量第一的啤酒。(消费者会认为销量第一就是最好的)

问题是你如何找到自己最好的定位,这才是问题的关键。我以后是什么样的人,别人一听到我的名字会想起什么字眼?这就是个人定位。也是人生的动力,是成为像“董卓”那样还是做“刘皇叔”,是做扫地的阿姨还是做给别人提供平台的老板。没有人能阻碍你,但是我在这里要讲的是“大胜看品行”,“目标越大成就越大”。

“我”内心强烈渴求自己成为什么样的人,其实谈到的是做人的问题。我认为健全、高尚、完善的人格是立身之本,一个人如果只有能力,没有人格魅力,或者说人格低下,他是难以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的,他在竞争中也是难以取胜的。只有把人格和能力二者完美结合起来,才能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正如中国著名学者温元凯说:“小胜在于技巧,中胜在于实力,大胜在于人格。”

人格魅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看看古今中外的名人大家,他们都是具有巨大人格魅力的人。

在政治领域,周恩来是20世纪中国的伟人之一,也是世界人民敬仰的杰出政治家。他崇高的思想品德、高尚的道德情操和特有的人格魅力,在世界人民心中树立了一座丰碑。  

我认为,周恩来人格就是由其生命活动尤其是实践行为所体现出来的独特的精神内蕴。它所体现的是人类最优秀品德的大人格:“无我”“无畏”“无怨无悔”。具体地说,在他身上展现了五个方面的“大”:

大志,志在为中华民族崛起,志在为公为民,志在实现共产主义,志在终生奋斗不息。

大真,真实地工作,真诚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真诚地同各种人交往。  

大爱,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人类,爱和平。  大智,才华出众,智慧超群,思维敏捷,观察能力敏锐,应变能力强,战略眼光远大,斗争经验丰富。

大勇,敌人面前,斗争坚决;灾害面前,挺身而出;危局面前,力挽狂澜;生死面前,置之度外。这就是周恩来崇高完美的伟大人格。人们由衷地称周恩来是“人生之师”“高德伟人”,肯定的也就是周恩来的

在黄埔军校时,有一位来自浙江的“狂生”胡宗南,在他眼中天下没有一个人能超过自己,但遇见周恩来后,他逢人就说:“周恩来是最了不起的,他是中国的希望。” 晚年的张学良在口述历史时,记者问张学良:“您一生最佩服的人物是谁?”张学良不假思索地脱口答道:“是周恩来!”不仅仅是张学良一个人,冯玉祥见到周恩来后,也折服于周恩来的渊博学识和坦诚人格,并写下了自己“吃饭太多,读书太少”的感慨。

在西方,周恩来的人格魅力让所有知道他的西方人景仰。美国作家埃德加·斯诺称赞周恩来说:“谈吐缓慢安详,深思熟虑……头脑冷静,善于分析推理,讲究实际经验……”

美国总统尼克松访问中国后写道:“这次访问给我留下一个鲜明的印象就是周恩来无与伦比的品格。周先生的外表给人以待人热情、非常坦率、极其沉着而又十分真挚的印象。在过去25年里,我有幸会见过的100多位政府首脑中,没有一个人在敏锐的才智、哲理的通达和阅历的智慧方面超过他,这些使他成为一位伟大的领导人。”

1976年1月8日,周恩来与世长辞,美国纽约的联合国总部下半旗为他的去世致哀。当时许多国家首脑很不服气,就问联合国秘书长“为什么中国的周恩来去世享受如此待遇,我们国家总统去世,怎么没有。”秘书长这样回答“如果你们的总统能够和中国的周恩来一样,在国内国外没有一分私人存款,没有自己一个子女,我就给他降半旗!”

在宗教领域,我最敬佩的人是德蕾莎修女。

1910年,德蕾莎诞生在马其顿的首都斯哥比耶。她的父亲是一位富有的商人且积极参与反土耳其运动。母亲是一位很勇敢的妇女。在丈夫死后,她独自照顾三个儿女,并亲自对儿女们进行宗教教育。

1928年,18岁的德蕾莎离开自己的家乡到爱尔兰。在此地,她入了劳来多修女会,此修女会重视派遣传教士到印度传教,德蕾莎听说此事,便主动要求到印度。 

德蕾莎来到印度最破烂的贫民窟,在那里用几卢比租下一间房子,收容贫民窟里饥寒交迫的孩子。为了他们,她亲自到街上乞讨食物,帮助他们清洗身体。在这个房间里,没有桌子、椅子,也没有黑板。她以地板为黑板,教孩子们认识孟加拉字母。有一次她遇见一个人身上都是脓包、伤口,脓包上尽是蠕动的蛆和虱子。她沉痛地感叹:“狗与猫都过得比这人更好,人为何如此卑贱地走向死亡呢?”之后,她到警察局请求他们拨一处地方,使她可以接待那些无家可归者。她觉得这么做,至少能使这些人在人生的最后一刻能够感受到被需要、被爱与被照顾。就这样,德蕾莎创办了“死者之家”,来收容垂死的游民。  

秉持同样的信念,德蕾莎创办了弃婴之家。除此之外,又创办了麻疯病之家。

1979年,德蕾莎荣获诺贝尔和平奖,同年获得印度政府颁发的全国最高荣誉奖。全世界许多大学争相授予德蕾莎荣誉学位,并纷纷邀请她去演讲。

但是,德蕾莎从未被这些虚荣所迷惑,她穿着朴素,单纯地接受这些赞美与光荣。她代表穷人发表简单的感言,词句里充满了爱与感谢。德蕾莎修女一生的使命既简单又直接,就是服务穷人中的穷人。

德蕾莎在印度时一直不穿鞋,有人问她为什么不穿鞋,德蕾莎说:“我服务的印度大众都太苦了,他们很多人都没有鞋穿,我如果穿上鞋,就跟他们的距离差得太远了。”

德蕾莎出殡的那一天,身上盖的是印度的国旗,印度为她举行国葬。就在德蕾莎的遗体被抬起来时,在场的印度人统统下跪,其中包括印度总理。虽然德蕾莎在印度没有任何功名,也没有任何爵位,更没有任何官位,但是伟大的德蕾莎是永远值得印度人民尊敬的人。

以上我给大家介绍的几位名人都具有与众不同的人格魅力,我相信他们的人格魅力一定能够深深打动我们每一位读者,征服我们的心。既然人格魅力是事业成功的前提和基础。

人们看到德蕾莎就会想起“爱、奉献”这样的字眼,讲到周总理就联想到“伟大政治家、革命家”。那我们人生的定位是什么?我想每个人都有自己想法,我要讲的是,一个人要求名应求的是万世名,要求利应求千秋利,要立功应立百世功!一个人的价值观、信仰有问题,越有能力破坏性越大。人生价值观是人们对人生目的和人生意义的根本看法和态度。它决定一个人做人的标准,是把握人生方向、抉择人生道路的指南。正确的价值观是为别人服务,为更多的人服务,你服务的人数量越多、质量越高,你成就的事业越大,越受人尊敬。

 

                                                                                        苏锋利《如何打造自己的核心竞争力》


作者: 浪子回头金不晚    时间: 2011-8-10 19:32
这样的人格魅力在民企是完全走不通,说不定自己还要被这样的人格害死呢。
作者: wtcq1014    时间: 2011-8-11 10:54
dingqi!
作者: wtcq1014    时间: 2011-8-11 10:54
顶起!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