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如何做好一份薪酬定位的分析报告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12-6-13 11:01

        做好薪酬定位分析报告,需要搜集和统计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这样我们的薪酬定位才能准确,才能真正发挥薪酬留人的作用,那如何做好,从哪几方面来做呢?当初在一家公司做HR时,年终薪酬政策很关键,做不好,会导致关键员工流失。在做年度薪酬定位的时候,就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得分析,制定的薪酬政策,效果很好,关键员工都保留住了,也做到了“对症下药”,真正发挥了薪酬的激励作用。

一、 外部环境分析

1. 行业信息搜集

可以从网络或专业渠道搜集行业发展报告或调研报告,从中提炼影响行业发展的制约因素有哪些,这些制约因素中有哪些要通过人力资源的工作来实现。从这个层面来分析,既可以获取真实的行业信息,又可以提升HR的工作价值。

2. 行业薪酬调研报告

薪酬定位,不是要对全员进行笼统的定位,而是针对不同层面的人员,定位分别是多少。从薪酬调研报告中获取,行业中哪些岗位是最难招聘和最难挽留的,哪些岗位的薪资数据在市场中的竞争力很强,行业中年度的调薪幅度是多少,公司与行业的差距是多少,公司目前的调薪幅度如何,将这些信息整理,系统梳理,得到公司要关注的核心岗位或关键人才,审视公司的调薪幅度。

3.  行业用工趋势

了解行业用工状况,主要针对一线操作人员,就紧张程度做分析,从中分析的是在大环境不能改变的情况下,公司要快速做哪些提升的工作可以缓解这个矛盾。

二、 内部环境分析

    1. 公司各层级人员的现状:包括员工的离职去向分析,员工的结构现状,管理水平现状,用工情况等内容。

    2.公司的财务支付能力:统计公司近年来经营结果,人均利润的增幅如何,人工成本的增幅与人均利润增幅是否出现了倒挂现象,未来的人工成本增幅及人均利润增幅的预期如何。

3.      公司在当地的薪酬竞争力:调查当地薪酬水平,了解公司在当地的薪酬竞争力是否可以,能否在用工方面有足够的吸引力。

三、 公司各层级薪酬定位

        根据内外部环境分析结果,要输出公司各层级的关键岗位及在公司的一个现状,得出各层级的薪酬定位是领先、跟随还是滞后。

定位明确后,在公司财务支付能力许可情况下,开始制定调薪计划:

      1.  公司薪酬水平与薪酬定位差距很大(超过30%),那开始在内部分解定位,如在哪一年我先达到哪个定位水平,通过几年或几次的调薪逐步向定位靠近。

       2. 公司薪酬水平与薪酬定位差距很小(30%以内),可以通过年度的调薪渠道和时间来分布实施。

        3.  公司薪酬水平与薪酬定位几乎没有差距(10%以内),这时候不是策划调薪的事情了,更侧重于内部薪资水平的平衡,对于已经高薪的人员要么考虑轮岗、晋升,否则就要实施冻薪,业绩不好就要实施减薪计划;另外从效率方面考虑,提高效率,优化流程,缩减编制,这样可以在人工成本总额不变的情况下,对业绩表现优秀的人员可以实施加薪,同样可以达到激励员工的目的。

         4.  以上三种情形的调薪,都要在符合企业财务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进行,决不能看到自己的薪酬水平与定位差距很大,就应该不顾一切大幅调薪,这样既会让企业损失,也是HR失职的表现。这也不是老板想要看到的。

        做好薪酬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不是我们拍拍脑门,找点数据就可以了,要仔细分析、提炼数据中反映出来的信息,来帮助我们更好、更准确的做好薪酬定位工作。


作者: 葵花烂漫    时间: 2012-6-13 11:01
此篇关于薪酬定位的文章分析的很到位!
调薪,要在符合企业财务支付能力的情况下进行。
做好薪酬定位,是一个系统工程,要仔细分析提炼出来的数据信息,根据公司实际情况,来做更好的薪酬定位!
作者: wuhaoyu2007    时间: 2012-6-13 16:35
不错。学习了
作者: bossjpz    时间: 2012-6-14 08:54
可惜很多企业调薪定薪标准是拍脑袋和看谁推荐来的,正规军不好使。
作者: 2008007    时间: 2012-6-14 10:23
做好薪酬定位分析报告,需要搜集和统计大量的数据来支撑,这样我们的薪酬定位才能准确,才能真正发挥薪酬留人的作用,那如何做好,从哪几方面来做呢?这篇文章实操性的解决了这个问题。
作者: david1980    时间: 2012-6-14 12:04
不错,但是如果能够有具体的详细例子,就更好了
作者: flora8    时间: 2012-6-14 16:19
挺好,是啊,有案例就更好了。
作者: 小月1    时间: 2012-6-15 16:32
太浅了
作者: differentfox    时间: 2012-6-15 20:09
谢谢分享
作者: bettynana11332    时间: 2012-6-17 10:58
内容太宽范了,有点例子更好
作者: lanya_sui    时间: 2012-6-18 09:59
招聘时候常常会接触到很多公司的信息,可以整合一下。
作者: xuening1216    时间: 2012-6-18 22:24
外部分析,内部分析,内部薪酬定位。
作者: JINGGONGZHUZAO    时间: 2012-6-20 13:14
flora8: 挺好,是啊,有案例就更好了。
数据量和数据来源不同,分析结果不一样。如果在你们公司有困惑的地方,可以跟我联系,我来协助你做分析。
作者: JINGGONGZHUZAO    时间: 2012-6-20 13:15
flora8: 挺好,是啊,有案例就更好了。
数据量和数据来源不同,分析结果不一样。如果在你们公司有困惑的地方,可以跟我联系,我来协助你做分析。
作者: 女夭⊙米青    时间: 2012-6-25 09:22
这论文对我有点茫然,看来我真的要继续深造,谢谢
作者: sherryPY    时间: 2012-6-25 15:56
数据样本是分析的基础
作者: JINGGONGZHUZAO    时间: 2012-6-27 16:36
sherryPY: 数据样本是分析的基础
对的,数据不同,产生的结果是不一样的。所以一个案例不能代表所有的都是这样分析,会误导大家。
作者: lanermm    时间: 2012-6-28 16:27
此项工作对数据分析要求敏锐度和透视度高
作者: sweet rabbit    时间: 2013-1-31 16:57
谢谢分享!
作者: qxj189810    时间: 2013-3-1 16:46
学习!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