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老夫子求职记(47)~央企地产(三)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15-4-23 09:50
老夫子求职记(47)~央企地产(三)   老夫子的话音刚落,李局扭头转向一旁的朱先生问道:“公司的情况对他们做介绍了吗?”“还没有。”朱先生回答道。其实这个答案是李局早就知道的,李局皱了一下眉,又像是思考了一会儿,才接着说道:“那我来把我们公司的情况做个介绍吧。” 趁这个机会,老夫子再次打量了一下李局。李局是典型的南方人,头发有点稀落,脸盘不大,额头突出,太阳穴的略凹和颧骨的略凸,将脸部的轮廓衬托的很明显,给人印象最深的还是那双眼睛,坚定而明亮,让人很容易联想到马云。 李局操着略带南方的口音,继续说道:“我们是中国**建设集团的直属企业,目前公司注册资本金50亿元人民币,拥有房地产开发企业壹级资质,资信等级AAA级。同时,我们也是国务院国资委核准的房地产开发与经营企业,全国具有房地产主业资质的央企共有16家,我们是其中之一……”这就是央企的根正苗红,先不用谈业务如何,只是这些硬件条件,就令人艳羡不已。李局的说话很有特点,每几个字一断句,语调也随之变化,声音充满了抑扬顿挫,很平常的内容让他讲出来,马上就有一种领导做重要指示的感觉。 通过交流,老夫子了解到这家地产公司已有十余年的历史,在全国多个城市成立了分子公司,目前主要领导都是过去集团或各分局的领导干部。由于多个外地项目的启动,人才储备严重不足,就想补充一些来自于社会的新鲜血液。也正是处于这样的考虑,就先从招聘人力资源部负责人开始,这个经理级别的岗位将直接向总经理汇报工作。老夫子还得到了另外一个信息,李局不是这家公司的一把手,他的职务是常务副总经理。 了解到这些,老夫子暗自吸了一口凉气:“好大的阵势,今天可不是那么容易过关的!”终于,李局结束了介绍问道:“怎么样?对我们公司有没有一个基本认识了?”用这个问题过渡一下后,李局没有再说话,而是把眼光投向其他人。 李局左手边的一位畔微发胖的中年人移动了一下身体,清了清嗓子开口了:“范先生也做了这么多年的人力资源工作了,那么能不能讲讲你是怎么理解人力资源的?”这样的问题,一向是老夫子最忌惮的,看似题目很平常,但要发挥好,体现自身的专业性很难;如果仅是流水账,平铺直叙,又很容易让面试官不耐烦,不愿意听下去;更麻烦的是内容太发散,不知道从哪个点讲起。 老夫子想了想,答道:“我就结合刚才李局做的介绍以及我对公司的一些了解,谈谈过去在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一些经验和体会吧!”看到对面中年人微微点头,老夫子继续道:“我谈五点内容。”其实这时候的老夫子也没完全想好到底谈几点,不过讲的太少有怠慢面试官的嫌疑,先讲个大概,然后再分项阐述,这样会显得很有条理性。“第一点,我谈招聘。我们HR圈内有句名言“生于培训,死于招聘”,为什么?对于培训工作,像我们这样的大型国企并不陌生,也不会有太多的抵触,只要得到各级领导的重视,讲师把好关,内容把好关,准备工作和现场服务工作做充分,甚至于在某些方面有些创新和突破,给学员更好的一些体验,自然会有较好的口碑,不难出业绩,毕竟是企业内部的事。但是,招聘工作不同,它是与市场同类企业之间的竞争,最优秀的人才就那么多,企业与企业竞争,各个企业的HR与HR竞争,招不到、用不好、留不住都将是招聘工作的硬伤,而往往这些问题不取决于HR。即使老板意识到企业的一些机制存在问题,HR可以去做调整,但短期的用人压力,直线经理们的各种交涉与不配合,让HR很容易陷入人民战争的无尽海洋中,根本没时间和精力去做系统上的改进。至于具体怎么做?” 老夫子停顿了一下,又继续道:“一是在招聘的前端和后端下功夫。什么是前端,也就是在招聘需求形成的意向阶段,这时可以考虑能不能调整内部人选,能不能做内部推荐推广,能不能对岗位本身进行拆分、合并或重新授权。总之,不要把所有问题和矛盾都集中到招聘实施这个环节。什么是后端呢?就是新员工从入职到转正这个期间,如何进行员工预期管理,如何引导员工,如何把握各个关键时间节点进行及时沟通,如何辅导与帮助员工顺利渡过试用期,这些问题要提前有规定,有计划,有安排,在招聘实施这个环节就要有体现,要与候选人进行不同程度的沟通。也就是说整个招聘流程的各个环节要整合起来,而不是各自为政,各顾各的。”老夫子这样总结道。
作者: lty1995    时间: 2015-4-23 09:50
总结的好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