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这个案例如何处理?7年的老员工的身份竟然不是本人。 [打印本页]

作者: xianyafeng    时间: 2015-5-23 11:25
标题: 这个案例如何处理?7年的老员工的身份竟然不是本人。
刚到一家新公司,正在处理一个个案,公司一位工作多年的老员工要求买社保。因原来是农村户口,自愿不买社保。主管的同事要该员工提供相关信息,才发现,这位员工的提供最新资料竟然不是原来的资料,偶的神,多么文盲啊,工龄、合同都是别人的身份。1 p& g# ~* j: g* y) Z
1 @7 r$ D6 Q6 A1 i4 r" s
该员工资料:女性,
& }4 u/ E3 }% E+ Y" d户籍:广西崇左市
9 |9 D) i( w5 l% g- k# |0 Y年龄:52岁2 U7 s  @, z; u7 }: p- S( u
岗位:清洁工
/ u, o& K4 q% V* s8 _公司在职工龄:8年4 M8 W. r1 n/ r7 c- L% q
公司于2010年主体变更,最近的劳务关系合同时间:2012年4月2日至2017年4月-1日  e# Q) X! y0 H/ Z8 M  i: l0 U, ~
发现的问题:
% [8 G; s& H) _+ g- v2 P: W2 n1、原身份证姓名和新身份证姓名不是一个人;, K2 K1 \) S5 P9 M5 `$ C+ X; A
2、原来的公司资料登记是1971年,新资料为1963年;/ }; F  Y. u5 u( V
3、原资料有自愿不购买社保的说明文件。6 s) W. [1 n: g2 q
) y6 e6 \1 j8 n' {" ^" Y
需要处理的问题:
1 f/ I% N0 ?7 a6 X# f* u1、本人年龄已经超过退休年龄社保不需购买;
- k, c1 v6 ?8 |5 ]0 x  b2、原劳动合同作废改签劳务合同;* }$ U7 z& Z) S8 N
3、员工本人签署保证书,说明事件原因;1 i5 [. g9 f  ~
4、根据公司制度,该员工违反了员工手册制度,作出处理如下:# M! o+ W. x" {! P+ P3 i; U
根据手册描述。该员工属于虚报个人概况资料。属于即时解雇,考虑该员工工作多年,表现良好,公司愿意继续留用,但因其行为情节严重,故需对其作出经济处罚以及行政处分。& T4 [+ L) h5 y
经济处罚:乐捐款项人民币500元,
) S, I5 I* D! S; `7 ^! k% V. _# T行政处分:记大过处分,通报批评,个人写检讨书。
  S; P# Y9 {9 ~: x5 Q6 ?请问:
1 Y" k: i! g( p1 N5 u以上解决方法,还有那些没有考虑到的地方呢?请教各位高手。无言感谢。$ I- o: o2 ~. W1 \$ H) E% L
0 f9 Z9 Y" l4 e( ^6 \  o

2 @1 |( I2 Z. t( K; ?0 x. S% Y2 c2 z# W' H

! Y) F& z* A* i2 E
* L$ e' a; T& y9 i
作者: xianyafeng    时间: 2015-5-23 11:37
个案比较特别,怕解决时有欠考虑,求指导。
作者: 俊汐    时间: 2015-5-23 13:40
别的不想多说,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就是HR的疏忽导致的,没啥责任可以推卸。所谓的保证书,根本没有任何法律效益。个人觉得最要处罚的不是员工本人,因为员工即便是欺瞒,也是公司人员疏忽导致的,最要处罚的就是人事部门,审核资料不严,而将这些错误完全怪罪于员工本人,就是推卸责任的表现
作者: xianyafeng    时间: 2015-5-23 14:12
俊汐 发表于 2015-5-23 13:40
3 ~' _- |0 K8 z) z) ]" u别的不想多说,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就是HR的疏忽导致的,没啥责任可以推卸。所谓的保证书,根本没有任何法律 ...

$ v9 H4 M% A7 z' u感谢,可是,hr部门都不知道换多少手了,这责任都不知道怎么追究了,到我这就是得帮搽屁股的活,郁闷。
作者: 俊汐    时间: 2015-5-23 15:48
xianyafeng 发表于 2015-5-23 14:12
- Z- }- g4 K- I3 r6 d3 `( w感谢,可是,hr部门都不知道换多少手了,这责任都不知道怎么追究了,到我这就是得帮搽屁股的活,郁闷。 ...

3 t2 R3 q% e" d+ w: h所以源头在于人员招聘关,首先对应聘人员的信息作核准
作者: 丙饼    时间: 2015-5-23 21:32
个人也比较赞同俊汐版主的意见,单方面的处理员工,可能会导致员工心理不平衡,毕竟是一个上了年纪的老太太,很容易就会想不开。建议可以单独找她谈一谈,了解当初的具体情况,然后对处罚还是应该要酌情处理;而另一方面,就如俊汐版主所言,应该要把住人员招聘关,在制度上做出彻底的改革,这样才能有效防止以后类似的情况发生。
# @( ^0 O8 A! J2 c# y个人意见,不喜可喷哟~~
作者: 超逸绝尘    时间: 2015-5-24 20:51
俊汐 发表于 2015-5-23 13:40 + |3 V. g$ A/ y8 T$ p& X
别的不想多说,出现这种情况,完全就是HR的疏忽导致的,没啥责任可以推卸。所谓的保证书,根本没有任何法律 ...
' n/ s* E8 K0 u1 y, R3 B5 z
责任追究还是领导的问题。
作者: spcchenyue    时间: 2015-5-25 09:08
最多通报批评吧,罚款还是免了。偌大的一个公司没找到人负责,处罚一个老实本分的中年妇女,想想都不好意思啊。特殊情况特殊处理吧。没发生什么大事,就从轻处理吧。
作者: xianyafeng    时间: 2015-5-25 09:42
spcchenyue 发表于 2015-5-25 09:08 ) M) ]+ L! K6 Q4 h' k8 l* G8 e
最多通报批评吧,罚款还是免了。偌大的一个公司没找到人负责,处罚一个老实本分的中年妇女,想想都不好意思 ...

' e3 y5 `- ], `9 e% Z感谢意见,我想我会采纳你的建议,不知者不罪,想当年的这个员工对这些自我保护意识确实模糊,当时的招聘同事估计也没把关,就糊里糊涂的入职了,不过,因公司不大,过去的机制不全,所以对这些基层员工都没购买社保,也是这几年才买上的,估计之前有出现过被查,所以公司对这个个案非常重视,非要处理这个员工,就这个个案还立案处理了,无语。
作者: rainytao    时间: 2015-5-25 10:29
确实是咱们HR工作不严谨所致,不过事已如此,解决问题是关键。% ?: R/ M+ p, }/ A4 Q4 z, l
首先,找当事员工面谈,了解其中原委;
, M; W, g- y5 i. @+ Z其次,和员工讲明其中利害关系,告诉其这样操作对本人和企业存在的风险,让员工明白这样提供假资料的危害,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 Y1 c) m$ c5 D5 X' E再次,由HR写一份情况详细的说明,让员工照样誊写下来,签字,和日期。: T( s3 a7 T) @8 s. `# M- q
然后,去当地社保局查下该员工是否有购买保险的账户,若是之前无购买,那么该员工在你们公司哪怕购买了6年的保险,那么还是没有办法享有退休待遇的,通过这些做员工工作,自古就是民不告,官不究。至于处罚,还是免了,和平解决最为关键,不要激化。
作者: xianyafeng    时间: 2015-5-25 11:02
rainytao 发表于 2015-5-25 10:29
  U; Y! i3 p& |0 {8 f确实是咱们HR工作不严谨所致,不过事已如此,解决问题是关键。
5 l+ J( f# F6 @- d4 _首先,找当事员工面谈,了解其中原委;* e4 }# R& e1 S" M
其次 ...
3 l' c; I8 o. X  y4 ^
感谢建议,我已经将方案整理好递交上去了,看上面怎么批示吧。:)
作者: gyliangyuan    时间: 2015-5-25 11:50
默默飘过,以前公司太多这样的个案了……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5-5-25 12:48
不教而诛
作者: spcchenyue    时间: 2015-5-25 15:35
xianyafeng 发表于 2015-5-25 09:42
  Z% r4 s! K/ F' o9 y" `感谢意见,我想我会采纳你的建议,不知者不罪,想当年的这个员工对这些自我保护意识确实模糊,当时的招聘 ...

: k0 Q( _0 d, ?$ Z, U公司重视是好事,但是弄清楚事情的来龙去脉,找到真正要负责的人,亡羊补牢才是最重要的。
作者: 城头山    时间: 2015-5-28 09:17
楼主到底要解决的是不是员工提出补缴社保,公司不希望补缴的问题?
; F$ |$ w; _4 u
+ h, L8 {& X2 e  a% L3 Q- f  Q% S- P如果是这样,我建议协商解决,以员工欺诈在先来抵消社保补缴问题
作者: elien1130    时间: 2015-5-28 13:44
看完楼主的案例,我有三个疑问:
7 C' b, D$ t3 r$ A5 D7 Q  K% t- Q1.既然现在已改为劳务合同,你公司无义务为她购买保险。  h/ o6 ]5 W  w
2.既然为劳务合同,你公司对她并没有管理权限,所谓公司处分的依据,是该员工为你公司符合劳动法要求的员工,众所周知,劳务关系不由劳动法规范,你公司作出处分的依据何在?
) B9 P; ?/ ~; N9 u; P5 B, w/ x3.假设她为你公司合同员工,现在劳动法上公司对员工罚款的规定以被废止,所以所谓的经济处罚是无法律依据的。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