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举报公司未支付双倍工资劳动监察是否依法受理?(25楼) [打印本页]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9 13:59
标题: 举报公司未支付双倍工资劳动监察是否依法受理?(25楼)
本帖最后由 兰泉 于 2015-7-14 07:49 编辑
- Q9 _! x: D- L  d7 e" W7 l: {0 ]0 g1 {  M1 @8 C
“兰泉拷问HR”有话说
0 h; W0 V- b' L0 C( A7 M0 l, d0 ~
" O. `* G# J+ r! \( `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是天灾,更是人祸。一个特大的安全事故不仅造成几百名老人(包括一名3岁小孩)不幸溺亡,随之带来的是整个客轮行业在今后10年,甚至更长时间内全面停止发展。, ^4 q! s# N5 v3 q) g
      “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不仅要建立博物馆永久保留这一惨剧,更重要的是要通过这一事件唤醒、教育国人对安全生产的全面认识。
. Y$ M/ W, _& ]; R+ y3 o6 }2 P       本期答复时间为2015年6月9日至6月23日14:00前,本期奖品为普洱生(熟)茶壹盒/人。! w( t$ Q; q! h
       请逾提出问题的HR将所提问题、跟帖发问或者发至兰泉微信:asd915021* x2 x% N% H& p; `4 J& J
7 e/ X5 v. j; _5 b$ z1 h  K
兰泉拷问HR(十一)
; a) \7 z/ j+ N: s" Z5 l+ M: w  @
                                                   举报公司未支付双倍工资劳动监察是否依法受理?
# f# h/ Z* j+ j8 N4 }
% y' ?( H. @# k- D% B  A公司由于HR工作失误,在B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依法续签劳动合同。现在B提出要求公司支付6个月的双倍工资,人事主管通过与B所在的部门主管进行沟通得知B需要继续在公司工作不会申请劳动仲裁,于是要求B补签劳动合同。虽然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约定从前一劳动合同到期后第二天开始计算,但B确认补签劳动合同时间为签字当日。
* U- `$ Y3 ^5 R4 w% ]+ F       在补签劳动合同第二天B以公司不支付双倍工资为由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行政部门进行了举报。人事主管就此向总经理说明邮件中声称:B的举报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M4 M: u8 T* K5 p0 ?0 S

% c7 ]) I, m. |5 O  I  兰泉提问:
: \+ L0 b4 f2 O3 O: |" n: Y  1、你认为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 g  D7 `( H# {  2、在有规定的情况下B在举报不能依法受理的情况下,除申请劳动仲裁外还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I9 D- O& y$ }

% C' R2 I: J# t2 T      兰泉提示:本期参考答案可能具有颠覆性,大家要认真看法规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的是法规有变化性,这种变化决定了事物的变化!!!
3 I/ M0 B6 G+ w: q, K1 g
$ R; I" y$ u0 b+ B! ?' e# T7 F" j  j: d8 z* j. U

作者: 俊汐    时间: 2015-6-9 16:27
别的不想说,留给大家交流沟通。
1 d) p/ K7 U3 U2 E/ w9 l只想说B员工事先向公司承诺与之后放弃承诺,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态度,此人人品有问题,留不得。
作者: sk1985    时间: 2015-6-9 16:31
一、关于第一个问题:; @% E0 T2 K3 I
本人认为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具体原因如下:0 o* r3 M+ A/ J' F9 A
1、劳动保障监察的目的是劳动法律、法规贯彻执行,按照现在情况来看,可以粗狂的概况为劳动法和劳动合同法等执行情况。" Y! M8 ]5 Y, ]" r# B5 a  S
A公司的所做,只是不规范,未有违规行为;B的理解存在曲解。未签定劳动合同和未及时续签劳动合同为2种截然不同的行为,支付双倍工资仅使用初次建立劳动关系,但未签订劳动合同的情况。. D- ~7 v5 P6 t
基于A公司的行为,B有权要求签订无固定期限劳动合同,但无依据、无理由要求支付双倍工资,故劳动保障监察也只能给予解释,不应对企业进行监察。7 S, V) N" [$ G8 y1 u, p# q7 T3 ?

' {+ V0 X. [/ V0 M9 L- |, _7 ]# Y二、如果前提假设成立,这种情况根据《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中相关条款,可以直接向人民法院申请劳动争议诉讼。
  B5 Z0 C4 \/ {" r9 J1 p+ R9 O& l7 p具体可以参考条款如下:3 x. h. \5 h  c( m, [/ ?
1、《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十六条 【支付令】因支付拖欠劳动报酬、工伤医疗费、经济补偿或者赔偿金事项达成调解协议,用人单位在协议约定期限内不履行的,劳动者可以持调解协议书依法向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2 p$ G; c1 G* h% o2、劳动者依据《劳动合同法》第85条规定,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用人单位支付加倍赔偿金。
作者: shaobao0512    时间: 2015-6-9 17:14
1.劳动监察不会管,不属于业务范畴/ w: z& c3 p6 r" q7 z6 \& _
2.劳动争议会受理。# b8 J* y# E( Q
但是如果还要上班,最好不要闹腾,否则就给予调岗-调岗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9 17:36
sk1985 发表于 2015-6-9 16:31 6 k9 V6 R0 j& ~& x! s( W
一、关于第一个问题:6 k! ?5 T& D# M' ]& s1 ?8 a
本人认为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具体原因如下:
& A" s& s7 b3 U* s# [1、劳动保障监察的目的是劳 ...

& J' m, a. E9 ^! r( p在续签劳动合同时也存在支付双倍工资的问题。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9 17:38
shaobao0512 发表于 2015-6-9 17:14 . L( G4 |% v/ j
1.劳动监察不会管,不属于业务范畴. T( E  L3 g( F. l/ f1 a2 k
2.劳动争议会受理。
% N% e" }3 N+ a9 D  t% [但是如果还要上班,最好不要闹腾,否则就给予调岗- ...
7 s- v' m, k" L, w& c$ |8 n
第一题请说明原因,第二题同样请审题后建议再回答一次!
作者: shaobao0512    时间: 2015-6-9 17:58
兰泉 发表于 2015-6-9 17:38 9 Q2 O( T" v* d) W: K3 x% F% e$ A
第一题请说明原因,第二题同样请审题后建议再回答一次!
0 p% q3 N' b+ r; H+ d
搞错了,站队出现了错误。纠偏
作者: 丙饼    时间: 2015-6-9 18:22
第一个问题既然已经有大大回答了,那我也就不再复述了。至于第二个问题,我特地去查了有关的法律法规,发现劳动争议其实包括了申请仲裁,原话如下:
. }% G2 `# x$ @+ G“第十章 劳动争议# `  N2 Z* t$ O
  第七十七条 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可以依法申请调解、仲  \; @9 N. x0 X  b  p- \
裁、提起诉讼,也可以协商解决。
' i. A) L6 _" r0 i# s  调解原则适用于仲裁和诉讼程序。”1 K3 r' B8 a+ L
所以,在B不能提起劳动诉讼的情况下,是否可以采取协商解决的办法来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
4 R7 F8 J. `- Z) _7 C' l个人浅见,不喜可喷
作者: 超逸绝尘    时间: 2015-6-9 23:42
俊汐 发表于 2015-6-9 16:27 2 X6 i* b( P1 I
别的不想说,留给大家交流沟通。: c5 O7 z* B5 Z" C  `
只想说B员工事先向公司承诺与之后放弃承诺,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态度,此人 ...

  ~. V3 C: C2 G2 z我很赞同。
作者: 兜兜    时间: 2015-6-10 08:31
俊汐 发表于 2015-6-9 16:27 5 s: L6 O' ~! J
别的不想说,留给大家交流沟通。
8 n  m- N7 K, u. y& {! v; L只想说B员工事先向公司承诺与之后放弃承诺,完全截然不同的两个态度,此人 ...

! O( P' Z2 J8 [0 X) N( S  m) Y赞成!德行为先,能力再强也不行。& t+ E4 Q5 t) m6 r+ Z

作者: 任珺    时间: 2015-6-10 15:39
1、你认为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 }0 V4 O! I. D9 K: j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1条规定,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对下列事项实施劳动保障监察:# B0 ]9 i  L8 s* R$ @
(一)用人单位制定内部劳动保障规章制度的情况;9 O9 R4 c+ D. J( x  W
(二)用人单位与劳动者订立劳动合同的情况;5 R( V0 [; c! F" L) K) [# B
(三)用人单位遵守禁止使用童工规定的情况;
1 O( C4 V4 b5 c$ i- v" p6 \(四)用人单位遵守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特殊劳动保护规定的情况;" |' f$ v# h( M; Z
(五)用人单位遵守工作时间和休息休假规定的情况;3 ^) w  b/ x7 G
(六)用人单位支付劳动者工资和执行最低工资标准的情况;& m1 ]) _) b: i7 A
(七)用人单位参加各项社会保险和缴纳社会保险费的情况;( p5 G, s& V- s! H2 h, @
(八)职业介绍机构、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机构遵守国家有关职业介绍、职业技能培训和职业技能考核鉴定的规定的情况;6 \# t: o0 E+ [  U
(九)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劳动保障监察事项。' l* M4 a3 H6 ~* u2 l, n
所以,很明显,对于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的举报,劳动保障监察大队是不会予以受理的。
) m. p0 x% y$ x! u2 ?8 P8 Z
- \& P. ?: @% Y9 Y9 r2、在有规定的情况下B在举报不能依法受理的情况下,除申请劳动仲裁外还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o# D1 O" i, p; A: L: j1 k
工会组织、法院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0 16:27
任珺 发表于 2015-6-10 15:39
3 r1 |, t: ^6 x! H; l1 C5 R- W1、你认为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O5 P, r2 K- F; t! P6 @3 |( n
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11条规定 ...
% n# _- S1 C; z" ^5 {- M* L# P& T
建议第一个问题先了解一下哪些情形下劳动监察不予受理;第二个问题建议再深入理解一下有收获的!
作者: yaoming3    时间: 2015-6-10 18:24
先回答第二个问题1 P+ l# _+ L* J3 r( \  k2 u2 p# l) q
      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特别是《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办案规则》第13条规定:“仲裁委员会发现已受理案件不属于其管辖范围的,应当移送至有管辖权的仲裁委员会,并书面通知当事人。受理移送的仲裁委员会认为受移送的案件依照规定不属于本仲裁委员会管辖,或仲裁委员会之间因管辖争议协商不成的,应当报请共同的上一级仲裁委员会主管部门制定管辖、”# b% c: Q: k/ {" R* C) E' V
      尽管对于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以管辖权问题不予受理的案件,劳动者可以向人民法院提出诉讼,但其弊端也是明显的。一是扰乱了正常的“一调一裁两审”的处理机制,一定程度上造成了“有法不依”的违反法治原则现象。二是本应由仲裁委员会受理的劳动争议案件交由法院处理,使得劳动者急需得到保护的权利和权益不得不经历法院的审理程序。三是这样做的后果还必然造成人民法院审理的案件数量居高不下。7 H! |: ]4 w2 C7 }1 R8 x, u/ D  K7 z) a
      所以,最高人民法院在劳动争议司法解释中,对于“仲裁不予受理后又起诉的处理”情况参照一下情况分别处理:“一、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对案件确无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向有管辖权的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二、经审查认为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有管辖权的,应当告知当事人申请仲裁,并将审查意见书面通知该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劳动人事争议仲裁委员会扔不受理,当事人就该劳动争议事项提起诉讼的,应予受理。”
作者: jimmybeau    时间: 2015-6-10 18:46
遇到了个难题,来了个带刀的员工。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0 19:51
yaoming3 发表于 2015-6-10 18:24
' X* e/ i; ?$ S先回答第二个问题
- X6 N) @) f* ]4 N6 q      虽然《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等法律法规对劳动争议仲裁管辖权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 ...
6 o& J9 b8 @2 z9 A8 D& T
实际中这一规定并没有实施!法院没有精力、时间把工作做得这么细!
作者: qiqix1x2    时间: 2015-6-11 11:00

# ?4 M4 V: z* }+ f, \2 _  \我本人实际工作中遇到过几乎完全一样的问题,这里也不赘述,就谈谈当时我的实际经历。可能我表述的内容与楼主的问题可能有些不符,请见谅。。只是有感而发。
2 o9 |- {4 \+ W! k* x9 X我当时工作所在的城市虽然是一个人口仅近3百万的国内三线城市,但是关于劳动相关政策的普及、劳动执法的规范性等都还做得不错,劳动部门的服务态度、知识水平等也挺好。
% N: u* F1 |. |* d4 B1、关于双倍工资相关条款“用人单位自用工之日起超过一个月不满一年未与劳动者订立书面劳动合同的”中的“自用工之日起”始终存在争议,在我有限的经历中仅有两个地方比较明确,一、北京海淀区劳动部门是明确从上一份劳动合同到期一个月后开始计算双倍的。(是根据一个最高法院关于劳动**的司法解释里引申出来的,具体记不太清楚了。见谅。)二、上海市劳动部门是不支持这种续签劳动合同引发的双倍工资要求的。当然我说的是大意上的,不附带曲折情节的那种。O(∩_∩)O哈哈~
2 O& [4 b2 E. i# J, q2、关于楼主提问中涉及的劳动监察,我感觉是否受理都不重要,嘿嘿。。。根据我的经验,劳动监察在受理劳动争议时的基本工作流程是这样滴:1、不能明确判断的会让你和企业协商,或者去仲裁或者法院。2、能判断违法的会先要求企业整改,整改行不通才牵扯到处罚。----根本解决不了复杂点的事情。2 b# m5 R# f7 c# K$ ~1 G! s; K
3、劳动仲裁的专业性也是饱受质疑的。我当时与劳动和社会保障局的仲裁科主任就“自用工之日起”发生争执,他也说不出什么所以然来,就是让我仲裁等结果,并告知仲裁结果也是可以不接受的。----仲裁绝对是企业的敌人,你有任何工作不到位的就怪你,其他的不管,从不具体分析。2 z3 m6 s6 k3 u
4、重点来了!!我未选择提起仲裁(反正要提也是员工去提),而是去法院法官咨询了(当然是找到熟人私下咨询),我提出“自用工之日”起应当从劳动关系建立的第一天计算,法官表示从法律条文的理解上看这种理解是合理的,法院对双倍工资的要求不予支持采纳的可能性很大。但是实际的判决还有其他因素影响,主要是:已判类似案例的参照、主审法官对条文的理解等。$ c1 Z6 o) Y" n2 ~
----我把这些情况如实反映给劳动者,劳动者放弃了。。。皆大欢喜。话说毕竟企业不是刻意的逃避相关责任,也没有明确拒绝劳动者本人提出的关于签订或者续签的要求。另外文中的劳动者的行为很显然是出于经济目的的,必须处理。。。
作者: rainytao    时间: 2015-6-11 14:57
1、个人认为是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劳动监察的范围,其中有一点就是说,监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订立的情况,我的理解,这个包括初次签订劳动合同、续签合同、合同类型是否合理等一系列和劳动合同相关的事项;3 [8 L: o# t7 q# V  P
2、不清楚这条究竟是想问什么。除劳动仲裁外,不然,找劳动保障监察部门?或是直接找律师?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2 12:27
rainytao 发表于 2015-6-11 14:57 ) a% _9 w+ {- }# W, W
1、个人认为是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劳动监察的范围,其中有一点就是说,监察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劳动合同 ...

1 Y+ d8 n+ k9 y& I提示一下:举报行为如果不受理或者答复不服是否可以主张权利?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2 12:34
       4 k, C6 i7 Z  I# U3 D! U4 i* p6 Z
       兰泉提示:本期参考答案可能具有颠覆性,大家要认真看法规的同时,也要特别注意的是法规有变化性,这种变化决定了事物的变化!!!- F2 |7 Y2 P: n" z+ @2 ]1 V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4 19:21
      
$ X3 G) t; V* n4 a       《劳动合同法》在2008年1月实施,而《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在此之前颁布,法规的变化对本案例是否有影响,建议大家去核实一下?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15 21:21
      
5 G" {4 i$ o8 D4 h       法律的变化决定了本案的有关情况有所变化,这种变化对HR而言是要学习的地方!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6-25 11:44
      兰泉拷问HR第十一期参考答案实际上已写好,但涉及的一个问题我的当事人正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原计算最迟星期三前送达回复,结果要求补充材料回复要延期),待有关部门答复后在公布,兰泉在此向大家道歉。
作者: spcchenyue    时间: 2015-7-10 18:14
qiqix1x2 发表于 2015-6-11 11:00 & ^  c3 m" }; {: a
我本人实际工作中遇到过几乎完全一样的问题,这里也不赘述,就谈谈当时我的实际经历。可能我表述的内容与 ...

2 G& p/ k: e8 [其实我跟你想得差不多。不管怎么仲裁,怎么判决。如果员工继续这么闹下去,那宁愿给赔偿金辞退。员工其实这样做也欠妥当,得了公司的赔偿金又如何?得了赔偿金失去了公司对你的信任,以及其他员工的信任。当然不想在公司做的除外。这跟做人一个道理嘛,毕竟是公司同事非主观性有意出错的。
作者: HR小鱼    时间: 2015-7-13 11:28
个人跑题观点:
. S' z( h1 h% d' [, I6 T0 p1、不赞同把此事上升到员工个人人品的层面,因为从案例的描述看,员工是在就事论事、比较较真,哪怕对法律条文理解的不透彻或有偏差,但没有做出其他极端的行为(比如大闹人事部);
" G% F( n( T7 w: K6 ]2、对于HR来说,你可以尽量将损失和不良影响减少到最低程度,但最好能秉持专业的态度,不要夹杂太多的感***彩,调岗也好、不信任也罢,那是公司和直线主管的事儿,尽量不要把工作行为变成HR与员工的个人恩怨;
; Q( i1 R7 A5 [3、这个事情主要还是HR的工作失误导致的,解决完上述问题,后面更主要的是怎么完善劳动合同的管理,以及对HR的追责,不能让前面的问题处理掩盖了问题的根源。
作者: 兰泉    时间: 2015-7-13 16:14
本帖最后由 兰泉 于 2015-7-13 17:26 编辑
. F$ X$ H. _3 R$ D( O. p, x  S* H) N& R6 ^! Q: j" L+ h
兰泉拷问HR(十一)
. ?% p/ c; E3 K, G8 L* f! c/ ^) j6 v, L$ {
                                                              举报公司未支付双倍工资劳动监察是否依法受理?
3 f( p  T7 o( ~& l7 K: r4 t# {9 |0 S4 Z$ |% s
  A公司由于HR工作失误,在B劳动合同到期后没有依法续签劳动合同。现在B提出要求公司支付6个月的双倍工资,人事主管通过与B所在的部门主管进行沟通得知B需要继续在公司工作不会申请劳动仲裁,于是要求B补签劳动合同。虽然公司提供的劳动合同约定从前一劳动合同到期后第二天开始计算,但B确认补签劳动合同时间为签字当日。
) G4 t# K- v: X4 y. [在补签劳动合同第二天B以公司不支付双倍工资为由向公司所在地劳动人事行政部门进行了举报。人事主管就此向总经理说明邮件中声称:B的举报根据《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四款规定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K7 O; }- C8 t
* `5 [9 h4 ]% T8 [" ]1 m3 x$ v' ]
  兰泉提问:* F  I( \: @6 [2 S" ?3 B
       1、你认为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是否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管辖的范围?
/ W. p3 J- u4 I       兰泉答复:
8 _% R8 b# S2 f' @        从《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看:
! n8 K* v: a8 U8 r       下列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就赔偿发生争议的,依照国家有关劳动争议处理的规定处理:: o0 V$ o, P, U" h$ d7 |- x. E
     (一)因用人单位制定的劳动规章制度违反法律、法规规定,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3 j) h9 P1 c& r, x) x) W, X
     (二)因用人单位违反对女职工和未成年工的保护规定,对女职工和未成年 工造成损害的;- J1 \. h$ C" c6 ]) ^1 _$ X" ~4 ?
     (三)因用人单位原因订立无效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
2 g% w4 @0 p/ ]     (四)因用人单位违法解除劳动合同或者故意拖延不订立劳动合同,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3 d, J6 _' n- K
     (五)法律、法规和规章规定的其他因用人单位违反劳动保障法律的行为,对劳动者造成损害的。6 A# q( x- {5 r: K; ^( m# c. x3 I
      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不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从第十六条应当通过劳动争议程序解决情形看,都是属于法律法规没有明文规定,需要劳动者根据自己受到损害的程度来主张自己受到的具体损失,而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在职权上无法代表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对劳动者主张的要求进行裁决,因此劳动者只能通过申请劳动仲裁来主张的权益。; G. `, K% N- s, A
      本讨论要特别注意的是《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实施于2005年2月1日,在当时B要求支付双倍工资的要求法律法规并没有具体规定,需要劳动者通过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利。2008年1月1日《劳动合同法》的实施,对于未依法签订劳动合同劳动者主张支付双倍工资已有明文规定,《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六条第四项规定同时废止,在这种情况下劳动保障监察大队应当依法受理B要求公司支付双倍工资的举报。& P, A# {8 Z+ }
       在新、旧法适用上根据《劳动部关于贯彻执行<劳动法>若干问题的意见》(劳部发[1995]309号)第98条规定适用法律、法规、规章及其他规范性文件遵循下列原则:% U/ f2 X+ b5 D3 I6 J1 d# J7 v
      (1)法律的效力高于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行政法规与地方性法规效力;高于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部门规章和地方政府规章效力高于其他规范性文件。5 ]! n; @- e7 c; G  ^' ]
      (2)在适用同一效力层次的文件时,新法律优于旧法律;新法规优于旧法规;新规章优于旧规章;新规范性文件优于旧规范性文件。
8 E9 b1 S5 b5 H4 C: C6 E1 t. m1 p1 q       事实上随着《劳动合同法》实施,不仅是本案例涉及的《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部分条款自动失效,且在《劳动合同法》实施时,人社部曾将不少规定列于待修订的范围,如《违反和解除劳动合同的经济补偿办法》9 ^( U# W* Y8 {" g
涉及的支付工资的经济补偿金、患病职工的医疗补助费、未支付经济补偿的额外经济补偿金等,但基于种种原因到目前为止这一系列修订工作一直没有完成。2 j1 B1 _; S5 Q  Z
      就本案例涉及的《关于实施<劳动保障监察条例>若干规定》第十五条第二项规定来说,如果将已申请劳动仲裁或者提起诉讼的劳动者进行举报权利剥夺的话,在实施过程中也存在诸多问题:8 Y! J7 C: k3 U! V
      如劳动者主张在职期间用人单位多年以来一直未支付的加班工资,由于有的地方司法解释出于地方保护主义将《劳动争议仲裁调解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劳动者主张在职期间劳动报酬的时间限制在申请劳动仲裁前的两年以内,超过两年的劳动报酬不予支持。
% q: \" e5 s* H0 P       这样就形成了劳动者为了主张用人单位多年以来一直未支付的加班工资只能选择举报,或者已申请劳动仲裁的职工被迫以职工代表身份举报用人单位,要求劳动保障监察部门责成用人单位支付除举报者之外的其它未申请劳动仲裁在职(离职)职工多年以来一直未支付的加班工资。
, N! h# G" {( F& q) t       其结果让用人单位要么解决举报者劳动争议问题,要么支付除举报者之外其它职工加班工资,根据《劳动保障监察条例》第二十条第二款规定由于多年一直未支付加班工资行为处于继续状态,因而用人单位对多年以来未支付的加班工资需要一并结算支付,其数额将让部分用人单位无力承受。
# ~( {) t: h: t/ b       因此兰泉建议在仲裁诉讼无法保护的情况下,已申请劳动仲裁或提起诉讼的劳动者应有权进行举报主张仲裁诉讼尚未保护部分的利益,这样才能避免已申请劳动仲裁的职工又以职工代表身份举报用人单位情况继续发生(实践中劳动者进行举报对结果不满意,仍有权申请劳动仲裁主张权利)。' y, F! V9 C- K5 {$ H( z

. @  t+ f% Z0 x  N: R  2、在有规定的情况下B在举报不能依法受理的情况下,除申请劳动仲裁外还有什么办法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9 P/ q+ e6 S: y9 b) G  B9 w. A( q       兰泉答复:4 t* H. W7 s0 k8 S4 \+ \8 h
       由于前面已明确B的举报属于劳动保障监察的范围。为回答这一问题我们不妨将时间回转到2007年3月1日。
7 H- h7 m) @) x       如果B的举报不受理,虽然在法律上B还存在救济途径,但都不影响B的举报不受理的结局。
4 @% n  F' p3 A/ l5 \( W, V& \       在其它途径上不论向工会、其它部门救助、要求调解,如果用人单位不同意调解,有关部门还是会建议B去申请劳动仲裁主张自己的权利。2 W2 C( q' r3 X0 g9 U! Y

4 L  B8 r$ D* U) g      本期获奖HR为丙饼、rainytao、HR小鱼,兰泉在此表示祝贺!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