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5-12-1
- 注册时间
- 2005-12-1
- 威望
- 0
- 金钱
- 4
- 贡献
- 1
- 阅读权限
- 10
- 积分
- 5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5-12-1
- 最后登录
- 2005-12-1
- 积分
- 5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1
|
[B]化被动为主动,变求人为被人求![/B]
; \, |- q0 |# n9 V+ I a( K5 W 8 b2 S V) _) m4 J% L
[B][color=#DC143C]企业培训学分制——培训部门地位提升的利器[/color] [/B]' r! k4 ?; w$ n l* A
5 Q4 s/ p! \% ~# ]6 v! ] <全国首创,独此一家>
' g) D8 p9 p) n( P: X+ e$ t1 k- I- N( S+ Y2 h9 A7 k3 d
¨作为企业的培训负责人,您是否有如下烦恼: [em06]
0 J/ P: w- G) L- Y4 F
1 H5 q+ E: i5 n. {( S- U# m0 M& D[color=#483D8B]培训部门的地位不高,说话没人听;; [2 E" z) e: r! C2 D( s
辛辛苦苦规划的培训,却没人买账;3 a, _0 u7 ]6 p& D" }2 M
为了培训成本的节省及培训质量的保证,经常“求”内部讲师;
* f" |8 a ?# E U) v; A/ ?每年末都要为下年度培训规划烦恼,新菜难烧啊![/color]
: ^- l5 v( x& u# i9 `
( W7 c4 o1 V9 T3 j7 [3 A这都是些老生常谈的问题了,年年讲、月月讲,可为何至今还是不能得到解决?问题的关键在哪?有没有简单有效的办法?
& H. `1 e% J7 L' g( ~9 T J$ l1 a- F8 a6 i
当然有,它就是[B][color=#DC143C]企业培训学分制[/color][/B]。( x/ X- }$ M) M
6 D5 x' H: A, M; D有了她,可能您就可以成为“黄埔军校校长”,指点江山、激扬文字……8 g* J- ? g4 i& J; d* a2 S
/ ~, O% f: Y8 n# L: e. u! ?# P9 I# f, @$ w- o* L& u
¨要点:
j; }6 P+ I, O( j- D" e! |8 X* m
[B]一、引入学分制的缘起: [/B]
/ _2 j4 Z7 ^$ M; ~
3 ]- s8 G( Z" D2 z2 m培训部门许多工作得不到配合:比如需求确认、内部讲师配合、教材编写、课程报名、课后追踪等;
2 B" ~7 ?& [2 ]' b* o ~' N主要原因(各企业普遍现象):培训部门地位不高、没有“权力”;
/ c1 R' a3 ]; G1 I+ }# r/ `2 s- x1 y根源在于其他部门不求我们,而我们却经常要麻烦别人;求人的总归被动,缺乏地位与“权力”是理所当然的;) A4 B9 s% ^$ | u4 S# l
要提升地位、获得“权力”,必须化被动为主动,变求人也被人求。所以我们手里必须要有人家想要、想求的好东西;
+ _/ f6 L7 L8 F: p6 \/ R, N问题是企业人都想要什么?哪些是我们可能提供的?无非希望晋升、增加收入、更有面子……这些我们可以提供协助吗?当然可以,只要有效- z$ `8 R; |& @# v2 i
9 o& N$ u5 ]. i实施学分制,为了“升官发财”,其他的员工就会有求于我,那我们的工作就好开展了。 & p1 t8 |- c# t7 m8 N2 A$ l" z
[B]
+ C$ I; t0 f0 D* ]) z1 A二、什么是学分制? [/B]
% r2 r! v! C$ c) T% r* X
" V; I- d# I" n( D2 S1、学分制的定义:6 k2 ` v2 y* g; K5 u
简单的说,企业各体系下之各阶层同仁,晋升前均应修满该阶层所规定之课程学分数,始符合晋升资格要件之一,类似大专学生需修满应修之! _. b( ~ q) C2 n$ @7 G
5 a* V. C. M6 @, S! g/ }* c7 j* T学分数为取得毕业学位的必要条件之一。
[9 X$ P1 O c/ p/ i( o/ V) P2 H1 |8 ^6 K7 Y: I. ?8 I5 w# p
2、学分制特点分析: " Y' z3 \ q8 B6 G1 z- N/ B
晋升前必须修满规定学分课程; ' {* \" Q% h" U4 P
每门课程均有相应考核;
# b1 h7 v$ ~. C C! ]' w相当数量课程由内部讲师负责,内部讲师的考评结果将作为员工绩效考评的依据之一; 3 c5 p" b& n# ^$ c& g/ \
采取学员主动报名的形式(错过可能耽误个人的晋升时机);
6 \) m4 l- h& Q: {% e+ _课程体系架构基本稳定,每年仅需作个别课程的调整(除非公司出现重大战略调整)。 / x2 }* f# h# K2 I% t
# x) _3 L3 R* n1 o5 k4 d
[B]三、为什么学分制会达到化被动为主动的功效? [/B]
0 l9 p y) }8 r2 x
" ?$ i: u+ Q) Y2 q5 B5 f# J1、学分制对企业的意义:
) H; n/ S5 Z6 T, H: ^) X0 n经由“学分制度”之实施,可使训练、晋升及人才开发相结合,预期可达到下列五项效益:
% H& L3 Z) g' c" r透过计划性与进阶性教育训练之规划,可激发同仁学习意愿,进而带动团队学习,使同仁生涯规划与企业发展相结合;
* j' ^/ w- d2 N5 o+ n可培养与储备各类经营人才,奠定企业永续经营之基础; I- }" {' G' v5 x8 G
秉持“训用合一”与“即学即用”原则,使同仁能于晋升前即透过发展性课程学习上一阶层之知识与技能,晋升后亦能透过训练性课程迅速适
) i) b# h/ Y$ P; _$ d
X* U0 h7 `1 E/ ]: J应工作环境与发展工作效能;
5 k2 D! f: M4 R1 r% N/ d1 z2 E可有效教导同仁养成正确之思考模式,并配合上级政策,成功的达成任务;
- t' P; J$ ^% n6 y, e) L可达到人力稳定与事前储备之具体效果。 + Y" m$ ~( [4 L l, Y; k+ y
}( F- J6 e- { ^2 A2 w/ j2、学分制对培训部门地位提升及工作顺利开展的意义:
# t7 g2 ?1 y5 E6 T0 B% j# e为了具备晋升条件,员工将主动关心培训部门的开课计划并踊跃报名; 8 q2 q5 w+ q; [3 Z9 b% r- A
了具备更优异的晋升条件,学员将更认真参与课程学习,以期获得优秀考绩; 9 `( t1 C. c1 T- A+ V' f- N/ z
因为担任内部讲师的表现亦作为员工绩效、晋升及学分制制度的重要考核依据,故内部讲师制度的实施将获得更积极的配合,包括课程研发、3 G0 k7 c9 w( O& l3 }
; I* u7 `$ R: B, P8 m
授课质量提升等; 5 ~0 d+ C9 A" {# ~, n
培训部门的意见将作为干部晋升的重要参考依据(晋升评鉴委员会成员),从而赢得话语权; 0 I) s1 [1 v8 O t
培训体系与晋升密切挂钩,保证员工职涯规划与发展工作的顺利实施;
# z3 d5 }7 s* I3 o$ h年度的培训规划更为系统有序且持续,大大简化规划工作并提升效能。 8 o7 u0 ~/ g: U. x& m8 {2 T3 q- x
[B]+ J1 B: c) S" n& O
四、如何规划实施学分制? [/B]" a. z# G5 \: v6 u$ M7 ~# \4 T: {
4 [1 ~1 h1 D2 T1 v: l) R0 A
1、员工素质模型; 7 w, a0 g1 E7 a1 F5 K9 z' V
2、教育训练体系规划;
* r$ I' J1 M0 s: X+ Y, ?3、学分制度规划:" ]9 h0 ^" o* i; D+ o( r6 U* q8 G& d
必修、选修课程及学分确定、教育训练与晋升体系关联图、学分绩点制-GP与GPA、学分互认与免修、其他报名、考评、晋升等作业方式)
" m# e, J% }% V; C4、相关事项:
- @# I/ o8 \ }- t3 Z! ^$ T内部讲师管理制度、晋升评鉴委员会、绩效考核与薪酬……
/ O& _; }! ?4 v: H. y9 j8 O
( x4 @# y& }+ \' y9 v9 g五、Q&A(包括年度培训规划与预算) 6 e0 j4 ~0 y1 [' ]8 @
% \( a& A$ z! ~) K9 J7 d- t¨ 研讨讲师:资深培训顾问朱智文先生(上海人才中介行业协会培训专业组组长、美国LIFO®授证讲师)
0 J- L8 s# E. t& P¨ 研讨时间:2005年12月7日下午14:00—16:30
3 b6 s- w0 `+ G" c' r¨ 研讨特色:小班上课、注重实务与互动研讨,回答一切培训规划相关问题
& t/ Y9 p& Z& [# Y) t7 f¨ 研讨费用:人民币200元(图易会员100元)
" E+ ~! }9 O9 x3 h( T¨ 参会学员将免费获赠中人网会员卡及800积分,符合条件者还可免费获取年度培训规划预算及学分制规划的咨询协助。
* w( B, K A' f7 z2 C' Z¨ 咨询电话:50320153-11/27 9 J. P& E' L4 O8 p! J/ C
¨ 联 系 人:张小姐、杨小姐[EDIT]用户“2e2e”于2005-12-1 11:01:53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