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你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吗 [打印本页]

作者: 程序猫    时间: 2005-12-14 12:53
标题: [转载] 你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吗
来访的小江总是问我这样一个问题:“我现在是不是处于一种叫‘职业倦怠’的状态啊?” 4 M! M4 C. a$ o 7 x2 X4 n1 n8 F) ^* j" _+ h8 w  从他使用的词可以看出,为了解决自己的困惑他看了一些相关资料。但是,职业倦怠其实并没有这么轻易就可以“获得”。其实,职业倦怠(JobBurnout)就是人处于职业生涯关键点时,没有做好新的调整,使得这个发展瓶颈无法超越,从而体验到一种无望、无助、未来无意义的感受。我相信,小江的问题绝对不至于如此严重。 ( Q6 ^% l8 f: Q5 N ( Q9 K% l3 G! t( z' F1 Y  小江描述了他现在的工作状态: 3 c) T( w0 z ?& z) y, Z+ k ; J' v/ Y( I6 Y7 @$ _  我研究生刚刚毕业,进入了一家英语教育推广机构做英语教材开发。虽然我的专业不是英语,但是由于功底比较好,所以工作方面的事情也是可以轻易应付的。但是,实际上我几乎每天做着同样的事情,而且看不到自己劳动的成果。 - e2 H- q) E i- V 8 y. o7 n) M! `; K  我有许多想法,但每次都被上司否定。他似乎故意跟我过不去,整天说工作要有创意,但是从来没有听过我的点子。现在,我都懒得想问题,总感觉自己脑子都有些僵化了。 7 ]. I9 a8 i: O( C# } 4 X7 O" l1 y7 J3 O% r  我对这种情况有些恐惧。向一些朋友发过牢骚时,他们问我自己希望的工作状态是什么样子。但是,说实话,我自己也搞不清楚。反正我相信,绝对不是现在这样。也有人问我希望往什么方向发展,一听到这个问题我就有些头大。我感觉我现在整天浑浑噩噩地朝九晚五的,但是却不知道这一切都是为什么。最近我总是在想:“今天要是周末多好啊!” - |* J% L0 L7 ^ j ] 2 R2 P6 ?7 j. z% l9 q6 ^% l   听完小江的描述,结合他的性格测评结果,我发现他是一个理想主义者。他对未来有一种盲目的乐观,期望一种完美的状态。在工作中,他渴望充分展示自己的“才华”,但是却经常无法切合现实情况处理问题。 ; q8 m4 B2 o, K % r* T4 c p( Q' u8 s8 M   另外,刚从大学毕业,当学生的一些习惯还没有恰当转变。他一直从小学念到研究生,生活里、头脑里都是学校里的规范和事物。尤其是研究生三年,他更是体验了自由的“生活”。 + a+ l: L# Z; r3 p# k" ^) z: k) k6 @ 8 E: _; u" a/ m9 P5 C   他说现在非常怀念研究生时期。那时,他哪天想不去实验室就可以不去,哪天想出去玩就可以去。只要到了最后期限,把数据分析好了,写好论文就没有问题。再说,老板(导师)也没有那么严格,所以经常可以拖延,有些甚至拖延到被别人解决…… 8 e. Z6 R0 C1 t! i+ Y& A7 ] ; x! D! K, D% o: S4 a  我发现,小江的困惑其实并不是什么职业倦怠,而只是一个入职适应问题。尤其是刚出校园的大学生,在这个方面需要转变的因素很多。 4 r; t# K, }2 J ( K( }# I7 e1 |5 ^5 t" H3 B" }: G   循着这样的思路,我问小江:“咱们分析一下,你的老板把你招进公司,他的目的是什么?” 5 ]* l5 n; f# ?: N! }- d. s; O 7 |" l1 T+ y) ]2 }  “他当然希望我创造利润啊!但是我也没有不用功,而且我开始也尽我所能在替公司想点子。可是他根本不给我发挥的机会啊!” , {% n% @; \5 l( N: ~4 q# x5 V 9 I4 Z1 U* `! S9 _3 {; x  我听出,小江直觉到我话语中的挑战,他已经开始表现出一种守势了。 , ?# U0 Q; z! R) i3 q: o6 F Y7 h3 P5 v7 V* k! }7 X, E% o3 R& B% }   “我能感受到,你在公司体会到的是一种压抑的感觉,所以你总不由自主地想回避逃脱。你希望每天都是周末,你就可以去营造自己期望的心情与环境。” ( u" j& L. i' B ( u& k* `) m. d1 R, V h' ^( Z. J   “是啊,现在总感觉周末过得快。每次周日晚上的时候,我都极想念从前。” / d5 X w( ]+ p/ b* S " f; H; B) V5 F, X4 N0 c   “也可以看出,你是一个非常有独立工作能力的人。”看到了他眼睛里闪出亮光,我继续说:“那你感觉作为一个学生与作为一个员工,最大的区别是什么?” 4 c7 B1 M: q1 y) r( ~# W, y4 ?! {8 J( @ ( {/ C9 W- E5 C1 m+ E' N   “一个自由,一个不自由。” % y' _/ X, ^# e n8 } 0 A Q$ r3 j; s: N3 ^0 m   “咱们假设一种情境:公司里的老板跟你研究生的老板一样,对你没有非常苛刻的要求,你可以按着自己的步调来完成任务。那么,结果会是什么样呢?” 1 d' @/ S4 ?; B% H 3 D o& q8 S* u8 w0 b  “哈哈,那公司就完蛋了。” " M# j" |% Z2 a 5 E, e8 b, t) ]/ O/ A2 K' O+ K   “那公司不完蛋的一个重要前提是什么呢?” , [& P) Y2 r) j! L5 M! n e$ @% p# B- l0 e   “我也知道,公司里的规范是必须的,我也能够容忍这些。只是,我现在总有一种不知所措的感觉。不知道自己天天在做什么,做的这些事与自己的期望有什么关系。更麻烦的是,我搞不清楚自己的期望是什么!” - J. ~8 T) V" r) Q7 A1 B; k ) V$ X' s V3 M2 g7 {% B3 f1 c   已经非常清楚,小江就是角色转换没有到位,导致环境要求的角色与自己扮演的角色有出入。他显然还在用做学生时的角色来定位与设计自己的未来发展,而没有把自己纳入到公司的发展结构里定位自己的期望。自然,一方面,他感受到来自公司的压抑,另一方面,他在公司的背景下也看不清楚自己的定位应该是什么。 # _5 B, I" {, { 5 i( D: F% Y' Z4 j/ `  至此,应该有一些真正的挑战去推动他了。 2 K" ~5 S- L; V5 L1 K C! w( B J) ~' r2 H) B6 `! s* K  “如果你离开公司,公司会不会立即就找一个和你一样的人?也就是说,你现在能不能被认为是公司一个不可替代的角色?” / l; Y) d+ i) r/ N5 g0 ~ : h1 m5 g8 _+ K1 z9 q! k  他有些惊慌,开始有些不自然了。 ) t( I1 \8 x( @* k! l8 b, D . Q) A3 F W5 |: o/ F% _  其实,许多刚刚毕业的大学生都认为自己有无限的创造力与聪明才智,可以为公司创造巨大的价值。实际上,根据“二八法则”,公司里的那些可以创造“巨大”价值的只是很少一部分人。大部分的人,其实都必须把自己定位到一个特定但却也是必须的角色岗位上去。只有把这个角色岗位需要发挥的功能都能很好地发挥时,它才成为一个不可替代的位置。 * ^( `6 B, J' E& q Y% c; j/ W. T ! K9 \7 O# {* S \' ~, c   讨论到此,我再问小江:“你现在认为从学生角色到员工角色的转换,到底需要转换些什么内容呢?” 1 p- j0 `& d7 Y; n" G$ y , U- D& T1 j5 @/ J" e+ {/ M  “我想,最主要是思考问题不能仅从自身,而应该从公司的角度或者至少是部门的角度去考虑。也许,我需要搞清楚,我的所谓‘聪明才智’中的哪些在公司的背景下还是‘聪明才智’。” ; j* Y+ \" ?6 m% g " z( P; u* Y9 X2 Q  的确如小江一样,许多大学生初入公司都认为有屈才之嫌。但是却只是在用非常不合时宜的背景去考量自己的“聪明才智”。结果,一方面自己工作得非常痛苦,而另一方面公司也非常痛苦地发现辛辛苦苦招来的人才并没有发挥应有作用,有时还起到一些反作用。 7 ]5 c5 X$ |" C1 R + M; ~# u2 c3 F0 M0 i   因此,入职适应问题是刚毕业的大学生必修课,需要经历一个探索与自我转变过程。那么,有些什么方法能使大学毕业生避免或缩短这样的“痛苦”探索期呢? 2 ~" t+ d, L! B5 o ) l; \& ?9 v: F/ [9 M' _* z  首先,就是从思想上认识到角色内涵的变化,分析应该在哪个背景下思考问题。但是,光有这些想法还不够,需要从行动上获得信息,比如了解公司的定位,它对你的期望,自己的存在与公司的发展之间的关系,自己如何在这样的关系中发挥自己的才学等等。可以问自己一个问题:“公司为什么要让我存在?”这样就能够非常实在地把自己与公司之间的关系理清,从而对自己的角色有清晰的把握。 # d3 H1 A$ x: K0 m1 n7 \$ S' M" W * q+ i% D: }, z  另外,入职以后还需要调整你的期望值问题。职业发展的“妥协理论”说,职业生涯的发展过程某种意义上讲就是一步步使理想向现实妥协的过程。有了这样的思想准备,在面对问题与困难的时候,才能够比较有韧性,才能够从“自由主义渴望”转变为公司价值创造的“自由发挥”。 8 v, [# L8 u2 W: @ 1 t5 _* s2 s, G$ f' R7 r! M0 t   小江若有所思地离开了。虽然他已经清楚自己的角色,但是能否适应好这个角色,还需要真心地付出,同时也需要他的价值与公司的价值统一。当然,这是另外一个问题了。 2 _! b% X' m9 _( c6 L* S 7 Y6 w# d4 R" N# e   编辑:曾妍4 |; P/ q$ H) k7 N0 h* ~; O ( m, ~! O% H T 来源:《中国青年报》  作者: 谢伟  发表时间:2005-12-13
作者: jenia    时间: 2005-12-14 13:56
标题: RE:[转载] 你处于“职业倦怠”状态吗
[em12]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