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这样的辞职原因,你信吗? [打印本页]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1 09:01
标题: 这样的辞职原因,你信吗?
张某是一名90后,原来是一名销售员,点子多,脑袋灵活,原来的工作变现不错。为了去走西藏,特意辞工。回来后,还有点存款,于是继续玩了半年。玩到山穷水尽了。于是又想找工作了。
张某虽说工作的年限不长,但也有比较丰富的面试经验了。他料定面试官肯定会问他离职的原因。他也不想简历作假,这半年的空窗期肯定也会问的。于是他参考了大部分人都比较认可的说法,说家里盖房子,回去帮忙。现在房子盖好了,还欠了很多外债。得出来打工还债了。
作为面试官的你,如果真的问了离职的原因和这半年干了什么?你得到的这个答案,会怎么考虑呢?会不会录用张某。

我想从另外一个观点来思考这个问题:
共同目标

冲突
行动
找到合适的工作/

说好话而非真话
提升说谎的能力
要真话而非好话
提升测评的能力

从以上的冲突图,我们看到很多结果是我们不想要的,比如:面试官提升面试的技能,会促使求职者也提升说谎的能力等等。
从这对冲突来看,我们要如何解决这类的问题呢?

作者: xianrui2010    时间: 2016-12-21 10:14
在职场里,工作时间久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秘密

LZ知道人家是说走就走玩去了,如果不知道呢?对于离职原因,其实我们只能做一个客观了解:第一不是每段工作都跳槽频繁;第二,不是被公司fire掉的... ...其他如果是客观的理由,我觉得没有必要作为首先的参照标准,毕竟企业要用一个人,先要考虑这个人的能力水平,跟企业文化价值是否匹配等
作者: yang_robin    时间: 2016-12-21 10:18
面试的人更应该关注他过往离职的频率吧? 关于离职原因,一般有点工作经验的都可能会编故事。
作者: 龚蕾    时间: 2016-12-21 11:08
提示: 作者被禁止或删除 内容自动屏蔽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1 14:51
很好的话题,欢迎大家参与讨论啊
作者: shaobao0512    时间: 2016-12-21 16:01
对于求职者在上一家的离职原因调查询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关键!
如果你想测试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测试他的诚实度。那你必须搞清楚了。
如果你是想看看他的工作稳定性?那离职原因不是非常重要,还涉及空窗期。
如果你要测试他的性格,或者是有无上进心,那他离职的原因仅供参考。
所以不能一概而论。
作者: bunnyhuang    时间: 2016-12-21 17:22
背景调查的时候可以了解下
作者: juzi8023life    时间: 2016-12-21 17:23
shaobao0512 发表于 2016-12-21 16:01
对于求职者在上一家的离职原因调查询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关键!
如果你想测试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

有道理!!
作者: 丙饼    时间: 2016-12-21 22:38
   首先,我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在于信不信的问题,而在于在面试过后的审查部分是否做好。。。不管他的辞职原因是什么,通过审查不就可以了解了么?如果像是文章中所提及的那样,无伤大雅的情况,自然也不用纠结。但是如果说那半年是因为这名员工犯事了,在监狱里呆了半年,那自然就另当别论了。
  
  其次,我认为楼主做的冲突图本身就存在问题,很多事都是因人而异的,就比如很多面霸,不管你面试技能的高低,他照样应付自如,毕竟那样的人有时候撒谎都能让他自己相信。但是我们能因为这样的人的存在而否定那些老老实实回答了问题的人存在么?显然是不可能的不是么?

  所以说,如何辨别在面试中面试者存在的撒谎情况,我认为一靠面试过后的审查,二就是通过实际操作,也就是试用期的考察,这两方面来辨别面试者是否存在撒谎情况,以及是否胜任其工作岗位的情况。

个人浅见,不喜可喷
作者: ly166    时间: 2016-12-22 09:54
我觉得如实说没什么不好的,人家要你,随便你什么理由都可以。
关键是你的态度。不要整天想着说谎骗人,诚信还是非常重要的。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5
xianrui2010 发表于 2016-12-21 10:14
在职场里,工作时间久了或多或少都有一些秘密

LZ知道人家是说走就走玩去了,如果不知道呢?对于离职原因, ...

非常赞同哦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6
yang_robin 发表于 2016-12-21 10:18
面试的人更应该关注他过往离职的频率吧? 关于离职原因,一般有点工作经验的都可能会编故事。 ...

的确是这样。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6
龚蕾 发表于 2016-12-21 11:08
诚信是金

感谢参与互动,哈哈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6
shaobao0512 发表于 2016-12-21 16:01
对于求职者在上一家的离职原因调查询问,你的目的是什么?
这是关键!
如果你想测试他说的是真话还是假话? ...

感谢精彩分享哦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7
bunnyhuang 发表于 2016-12-21 17:22
背景调查的时候可以了解下

也是个不错的方法
作者: 懒猫琪琪    时间: 2016-12-22 09:57
ly166 发表于 2016-12-22 09:54
我觉得如实说没什么不好的,人家要你,随便你什么理由都可以。
关键是你的态度。不要整天想着说谎骗人,诚 ...

给力,点赞,哈哈
作者: 飞行员2016    时间: 2016-12-22 10:56
这个话题不错。
其实在现实中,我很看好张某这样的人。
头脑灵活,有主见。有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的豪迈和霸气。
如果性格中再有韧性,此人今后必成大器。
话题中楼主的疑问其实是自添烦恼。
这个人用不用HR说话算数吗?张某的职位是个销售,貌似这些年来我所见过的sales基本上都是嘴上说的比较实在,实际实不实在有待考证。如果有人真能把不实在东西说实在了,恐怕HR把这个销售pass掉了,老板知道了要和你急。
忽然想起了一句古语:
古之所谓豪杰之士者,必有过人之节。人情有所不能忍者,匹夫见辱,拔剑而起,挺身而斗,此不足为勇也。天下有大勇者,卒然临之而不惊,无故加之而不怒。此其所挟持者甚大,而其志甚远也。
作者: astamni    时间: 2016-12-22 10:59
说慌要看是什么情况下
作者: 1235566w    时间: 2016-12-22 11:26
面试离职者,问离职原因,一方面是测离职者的诚实信用,另一方面是否符合招聘的职位。作为HR应综合考虑是否录用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2 13:31
丙饼 发表于 2016-12-21 22:38
首先,我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在于信不信的问题,而在于在面试过后的审查部分是否做好。。。不管他的辞职 ...

确实会存在面试官的个人判断力问题,问了佐证离职原因,会考量其他方面。
对于面霸是不是,也适合冲突图呢。我个人认为有很大一部分是适合的。为了得到工作,面霸更会伪装自己。有些厉害的,甚至会和面试官较劲。
但这个冲突图也有不适应人群,比如,应聘者已经确定不想来这个公司了,他就会随便编造理由。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2 13:37
本帖最后由 aderly 于 2016-12-22 13:50 编辑

在面试过程中,我也发现一个现象,为了更全面了解应聘者是否适合公司的要求,大部分问题都是面试官提出的。所以面试的主导者是面试官。这样有好处,也会带来一些弊端,应聘者就会投其所好。
在哈佛商业院的招聘课一书上,介绍了一个思路,让应聘者自我表现,同时也会用背调的方式核查。这个思路值得借鉴。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2 13:49
这个案例也可以去探讨一下面试的流程问题。我尝试过这样去考虑,如果要应聘者说真话,那么面试官也要说真话,并且要告诉应聘者,说真话我们才会录用。这样的话是否有所改善。
这样也会出现另一个问题,应聘者怎么相信你说的就是真话呢?我觉得态度很重要。举个例子,我去面试过程中,连水都不倒一杯的公司,给人的感觉如何呢?还有一些公司动不动就使用压力式面试的,感觉又如何呢?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2 13:58
飞行员2016 发表于 2016-12-22 10:56
这个话题不错。
其实在现实中,我很看好张某这样的人。
头脑灵活,有主见。有种天生我才必有用,千金散尽还 ...

我刚开始也是考虑张某是否要用的问题,后来,困惑越多,考虑的是面试的现象问题,好些案例都和这个有相似的地方,而且我相信,深入探讨下去,会出现一些意想不到的东西的。你给出的点子,从胜任力角度看,会更好。但也会更复杂。
作者: 超逸绝尘    时间: 2016-12-24 10:30
丙饼 发表于 2016-12-21 22:38
首先,我觉得这样的问题,不在于信不信的问题,而在于在面试过后的审查部分是否做好。。。不管他的辞职 ...

我很赞同。
作者: zoar    时间: 2016-12-26 22:26
本帖最后由 zoar 于 2016-12-27 09:50 编辑

张某的回答和录不录用有直接关系么?
我做了这几年招聘,越发感觉关系不是那么线性的。不管他说是去西藏、还是回家盖房,一个面试官就问到这里了?这两个答案没本质区别,因为不了解背后的理由。
稍微有点HR Sense的面试官应该追问,为什么?为什么这个时候去西藏/回家盖房?有没有其他可选的替代措施?如何考虑后续工作和生活的平衡?下次去西藏/回家盖房是什么时候?为什么选择了去西藏/回家盖房而不做点别的事情?等等
总之,我要了解他背后的思路和逻辑,即使张某能忽悠,能把这个逻辑忽悠完整了——这个一般临时编不出来,更是按照他自己的思路和价值取向来表述的,而我则考虑的是他的选择是否符合我司的文化和价值观。
至于背调之类,自然是锦上添花,问题是也可能什么都没调查出来,毕竟背调很多时候也是个流程而已。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7 08:50
zoar 发表于 2016-12-26 22:26
张某的回答和录不录用有直接关系么?
我做了这几年招聘,越发感觉关系不是那么线性的。不管他说是去西藏、 ...

这样去深究离职的理由,非常好。
在面试过程中确实是要感觉的。
但我觉得前面的流程一样重要。比如说背调,为什么不在简历表的设计上和面试流程上直接问联系方式呢?把流程提前,个人觉得是有好处的!
作者: zoar    时间: 2016-12-27 09:58
aderly 发表于 2016-12-27 08:50
这样去深究离职的理由,非常好。
在面试过程中确实是要感觉的。
但我觉得前面的流程一样重要。比如说背调 ...

背调是工具,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有背调自然是好,特别是找第三方公司做的,比自己做要客观。
一般我现在所在公司是做7年内的背调,放在候选人接受Offer后,但就结果来看,背调能查出问题的,的确也不多。
我相信并非候选人都完美无瑕,而是人家现在也积累了越来越多的反背调经验,提前找好托儿,并不是不可能。
正式的背调我们还是会选择在候选人接受Offer并授权后做,毕竟企业文化不同,很多公司搞得和秘密组织似的,非正式的无授权背调可能会后法律纠纷。
另外就本案例中的情况来说……正式的背调一般不差去哪里晃了的吧?
总体而言,流程的重要性毋庸置疑,严谨的流程配合招聘人员的经验与技术判断,会1+1>2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7 10:33
zoar 发表于 2016-12-27 09:58
背调是工具,但无法解决所有问题。有背调自然是好,特别是找第三方公司做的,比自己做要客观。
一般我现 ...

从这个案例中来看,猪脚是个销售员。通常销售员都会做背调。如果我要做,我会在面试的时候,就告诉他,既然你说的这么好,那么我是否可以了解你在前面公司的表现如何呢?如果可以的话,他们会给你打几分(满分10分)请提供联系人和联系方式。
这样做的目的,不一定就是真的要做背调,而是给应聘者一种压力。就算我真做了,联系方式是真还是假?
如果说做背调的专业性,你肯定比我厉害,但我想讲的,不一定是真的做背调。
作者: sdkjrzb    时间: 2016-12-27 10:51
对于楼主所提的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并认为楼主似乎貌似无病呻吟。在招聘面试环节,问这样的问题完全没有必要,因为只要这个应聘者没有从事违法乱纪的勾当,你就无从考证。
所以,这样的面试官还是不要的好,问出这的问题只可以作为谈资,而无法作为面试问题记录在案。
作者: 首席招聘官    时间: 2016-12-27 17:25
我觉得理由不怎么重要,每个人都有不同阶段的过法,关键在面试时沟通中,了解这人的专业能力
作者: aderly    时间: 2016-12-28 09:11
sdkjrzb 发表于 2016-12-27 10:51
对于楼主所提的这个问题,我不敢苟同,并认为楼主似乎貌似无病呻吟。在招聘面试环节,问这样的问题完全没有 ...

版主说的对,如果一个专业的面试官,连离职原因这样的问题都处理不好,肯定是不合格的。也没有必要去深究这个问题。
这是一个真实的案例,我和同区域的同行讨论过。关注这个问题,意义不大。如果把关注点升华到求职者的内心世界里去考虑,再结合公司在面试流程中的服务问题。就很难了。
可能是我的表述问题。不过能获得这么中肯的意见,也非常感谢了。
作者: sdkjrzb    时间: 2016-12-28 10:26
aderly 发表于 2016-12-28 09:11
版主说的对,如果一个专业的面试官,连离职原因这样的问题都处理不好,肯定是不合格的。也没有必要去深究 ...

aderly,客气了,其实面试工作很难做到完美无缺的,什么样的方式并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能够得到我们想要的结果,就是这个人到了公司工作的合适性。
作者: sljpn    时间: 2017-1-4 22:16
任何表面的原因都是员工出自自己的感受或者所谓情感所开具的不认真的离职说明而已,而真实的原因马云不是早告诉所有HR了,不是么!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