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企业管理的科学、高效的团队管理法则 [打印本页]

作者: 柏明顿管理经营    时间: 2019-5-17 11:00
标题: 企业管理的科学、高效的团队管理法则
本帖最后由 柏明顿管理经营 于 2019-5-17 11:00 编辑 . d3 P; h1 k  M/ \; b$ A' q. a
7 T& r; k: z2 X
管理问题向来是企业关注的重点,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些科学、高效的团队管理法则:  R' a/ E& W5 f
# i2 O( Z, z7 Q6 ~& E3 |" B: E: u

! f% E& j. [) l2 x一、员工就该牢牢约束才能管好?
* l' A0 M4 K% b- z0 V$ ?; V* Y% E. I
+ a% T5 k; _; H2 c6 _8 e1 [% B! d1 c对于员工的管理尺度令许多管理者头大。
5 k, M$ ~9 O& V7 R' o, l  O管紧了,容易让员工产生反叛心理,甚至导致人员的流失;
' A- i" {  r" X, A管的松了,员工好像又不怎么用心工作。
' |' O1 P3 x( O7 B' n1 A其实在这里,很多管理者经常有一个误区就是,管理就是控制和约束,但实际上有效的管理是对员工的激发,为员工赋能。
' q4 H) r4 s( k* C3 H$ O; ?; C9 L3 A! ^$ k# g4 a: r
- O& t; P  U. l5 }2 [" O
这里要提到一个激励的三关联原则( f) d0 z4 X/ L

4 G' d2 l! K$ H2 k' _- E4 Y, Z" _: v" E- r; @+ |: I! K( u

9 o$ G" P/ Y( J% {+ g  _所以,所谓的员工管理,就是要清楚员工的核心需求,只要能满足这个激励需求,那么他就会发挥自己的最大能力来帮助团队发展。
3 t: H, S( c* e# B& v( [# f& B% E' p% l这种管理方式比单纯的强压约束要更有成效。( X+ v3 N1 z1 p. P7 g9 }
* [+ [" ?- O" c- ?" p  e
: `1 i) X" S' ?; |

2 z+ I- g. {" M% w- ?, T

; }* p* k4 k! _( f6 H二、企业管理的提升靠照搬也行得通?$ ]4 X6 D& W1 k
5 Y4 y) W0 U! [$ w2 B
我们会看到很多公司企业竞相参观成功企业,希望能通过学习来获得更快捷的管理成果,但是人们往往忽略了,管理的本土化。* H0 i# y6 D1 ?& C' x0 N5 U9 q

1 o5 @8 g' Q4 E4 A+ ^
0 {- u6 _7 C' `
在许多公司都会看到这样的情形:
3 ?3 e. G4 p. q2 z! Y
8 s" O8 r5 O4 b4 i5 b
- H) v8 g7 G) i5 q. j! m  h# C. B3 J
听说建设好的团队文化能提升团队执行力,就去找来各种优秀公司的文化手册做参考;看到有的公司推行OKR很有效,就急忙给公司引入OKR管理;又或者坚定地跟着同行业优秀团队的脚步,亦步亦趋,最终却发现浪费了时间人力成本,几乎没什么见效。8 ?$ f: R! N' |/ N

5 Q% x- v7 z  r! \. w

' @" X+ _$ V0 P- i6 A- N模仿确实是一个很好的学习方式,但是要聪明的模仿,带有思考的模仿。OKR本土化的第一步就是要判断,你的团队适不适合使用OKR。
8 {/ p  k1 @$ \% E8 m- j' G8 y& x
( [! Q. J4 i5 k  |
& F+ {; Z4 J; U/ c; \
首先要明确的是,OKR是一个目标管理工具,和员工薪酬并不挂钩,所以这对员工的主动性要求比较高。如果你对员工的执行能力要求大于自主创新要求,那么OKR也许就不适合在你的公司进行推行。
& G% O/ G/ F' T$ i
: b+ J6 c* @4 j# W

6 j3 F8 ?* |4 x8 Y所以,不论是学习什么,都要记得先判断自己的环境是否适合,然后再去进行本土化,变成自己的团队武器。/ M: c$ v" }" }5 S$ r" p$ Q: {
[attach]314052[/attach]
0 u4 {1 W9 C5 _

6 R$ }9 n! _. m2 w' p6 ^6 {
' W" j/ Z% U* ]/ {) S三、一种风格就能让管理一顺到底?
2 j, m5 W9 `! E* v+ j+ R- B$ {" e8 h5 u
有一些管理者会觉得,不管是面对什么类型的员工,不论什么场景,我这一种风格就能Hold住全场!6 B: n! o* A' L( J0 c! f2 `
如果你还是这样考虑的,那可能要转变一下自己的思路了。
% S# t- j' s: y4 v领导和管理的过程中一定要关注两个问题:员工类型和管理场景。员工要分类管理,风格也要随着管理场景的变换做一些变化。; U0 e$ K8 [. K) l
首先讲到员工类型,这里要提到一个员工分类管理的工具:团队矩阵。团队矩阵将员工分为四大类。
/ w8 }4 i  {, [: u/ Y7 W: u" h3 I
$ `8 |( c# r8 A0 M) C! a
2 ?) U3 g1 u8 w% j; W# |8 M
2 r2 U2 ~& n' S
这类型的员工听起来就很省心。工作表现好,对团队又有极高的热忱。
+ K/ g  ?: c, W( B3 A. M; D2 f2 t$ K. \* p: B! Z7 Z

3 B5 @3 D/ S% O8 t6 a
: I3 i% y* r' |: }8 B这类员工就像《西游记》里的猪八戒,能力水准还算不错,但是很难让人产生信赖感。这类员工是让很多管理者头疼的。6 O2 O7 h! R, N+ a  w
$ ]( F% i5 d( d9 ~" y9 E7 r# l4 r

) M% [+ j2 k5 y7 U6 G5 b, a; T4 A, k2 q; k; |, g3 Z
这类员工很值得信赖,但是工作产出太少。
. l1 W' g" p/ `% n, D3 L3 T& t9 [) \4 K+ D  Q' J

6 _9 Y2 C: u, L' F
7 \( c! v9 i0 A% x& ?不用多想,这类员工几乎没什么生存空间,不会有什么团队能长久保留这样的员工。
2 D) C- H! ^, U3 Q* r5 p$ S5 C; P. K3 }+ [0 S& a
4 O% o- V  B7 m" C7 E! z- `
所以,从上述的员工分类描述中就可以看到,不同员工特性不同,也不能用一样的方法对待。
, U: |# t$ o) G  J0 S
7 ?7 K1 H9 K  e# w( n4 C$ f# w* K
: [6 Y& k8 p: R; l' ]
对于第一类高能力高忠诚度的员工,你不需要整天盯着他工作有没有完成,只要给他足够的空间,让他尽情发挥,更多地信任他。* a4 e7 A. t6 L
5 R/ q: p8 R! U5 A7 \. ?

, x  @  }) D3 t. U+ b2 s* K而对于第二类员工,对这样的员工的行为要设定底线。使用一定的激励来促使他们发挥能力,促使他们不断前进,然后努力将他们培养成第一类员工。9 S; V. T# s3 t" ~/ }
, G; q5 y& N3 t& l/ E

1 k6 A; ?4 G8 D2 ?* p: g5 o9 i( e对于第三类员工,需要给他们更多地培训机会,甚至是换岗。让他们尽快提升自己的能力,去接近第一类员工的水平。8 l+ r. Q0 I( z4 Q

  b$ L( w" X. Q" d6 d3 k
( V4 p. O# @7 V5 B: a
3 c( C+ S+ G/ c* e- ]9 @

9 T* l$ d" \) E. u, _: M关于管理场景要说的是,领导风格多样,但是一个优秀的领导者是能够根据不同情境变换风格的,这就是所谓的情境领导力。7 }  H) o+ M. k/ i3 i& `6 e
# [# a9 {# m$ Y. u$ |
) h  t; i; d" Z1 r) K2 c
在团队中看到的管理者的管理风格有六大类,分别是:命令型、愿景型、亲和型、民主型、标杆型、教练型
, C; v5 q5 E% `/ f4 C% U2 g5 k
( o5 {, i3 Q0 m/ h4 i. E7 D
* \" G# D6 q, ^) Y/ ?% ^6 d
1)命令型5 n" [/ N* t* V
这个风格的管理者主要的特点是:说一不二。
! M' C, V! h2 P命令型领导多数出现在一些比较简单明了的工作场景,如标准化操作的工厂、军队、体育比赛等领域。
" w4 L7 f/ x; \* }* }. @4 `) K; @! z7 e5 \8 |& p/ V% _

1 N2 A! m+ h9 q2)愿景型
7 E  n4 J: W# f( ?愿景型的领导会向团队成员去描述团队前往的方向,而且会告诉大家,我们前往的这个方向是多么激动人心和意义非凡。+ O) M, O3 |, D* T$ D7 y8 k- |
比如像马云或者史蒂夫乔布斯这样的领导者就是这样的风格。" l" [1 r/ @& l" Q( B) W! O7 K
3 L5 s) o5 E& E( B' z+ d

! T/ m" ~. R5 v& D+ N. K& S3)亲和型  ~2 ]6 J3 ^+ ^9 g: R- o" n
亲和型的领导力的风格致力于培养良好的、亲密的团队之间的关系。很多公司的人力资源部管理者,往往倾向于采用亲和型的领导风格。
# M3 X5 C! Y- y# b$ D' k
+ J, F9 B7 p  B% @( f

4 q0 J9 ]3 |4 c* j2 P8 }4)民主型
6 v- p5 ~  s) o$ w  \民主型的领导很愿意花时间与团队的成员以民主的方式建立信任,更加在乎员工的参与感,更加在乎员工的建议和他们在决策中扮演的角色。2 G4 F+ t2 Q( }, E& L2 p
民主型的领导风格在需要员工的意见和观点的场景下是比较合适的。
7 l/ [# u# e3 R/ e& U. z% K: E! u$ G% M+ R

' A; m" j; a/ N* D& }5)标杆型
  y% I- [8 J1 S以领导者作为完成任务的标杆。领导者会设定一个非常高的绩效的标准,然后亲自示范,并要求员工依照此种方式来操作。2 \) Y" A1 P+ E$ C! {) N
在一些项目制的情境中,我们会比较多地使用标杆型领导风格。1 g/ O! d) c2 B2 y
  r" ?5 C$ S5 Y+ u' M+ K

& e  z- r1 z( u7 h/ O& u6)教练型0 z# `% L0 g% t: V% v% C; K
顾名思义,教练型领导者能够跟下属一起分析他工作上的能力的长处和短处,或者工作上的优势或不足,把员工的优势、劣势跟他的工作结合起来。" ~5 A. N' E0 N4 m" f* P
教练型风格不可能对每一个团队成员使用,只可能针对具体的员工来去采用这种风格。% h6 b/ T: ?3 t. V4 F* a  R

  o6 e% x  [. O. g

. Q0 e$ G" S" R针对六种管理风格进行一一分析后,你会发现,每种风格都有其最适用的场景。如果你在一个场景中使用了不恰当的管理风格,那么就会获得与期望完全相反的效果。
4 [6 U6 S: _+ |9 n/ ~  {* a+ T' F+ U; b
- ^6 F( \7 y6 O
比如你的团队必须在一定时间内完成一个项目,那么这时候你去使用民主型的风格管理,就容易出现效率低下的情况,甚至导致项目的逾期。" I1 J' S, C1 @3 T

, V  ?7 I4 C5 S5 c4 G- _& ~) m

$ K; R5 t3 D+ N9 Y如果是一个需要大家集思广益的头脑风暴,你却使用了标杆型的管理风格,会让员工无法发挥所长,最终这个头脑风暴就变成了一个人的舞台。这也是许多管理者容易忽视的地方。
& v6 W- T8 a, r* {3 J$ U# ~
[attach]314053[/attach]

" r5 X1 s. T: u5 U6 [9 [
2 R1 y: u. K, F/ U
0 n, g/ t! F/ ?& B/ h9 \6 W四、管理者,只要管好员工就够了?
- ]( x4 `- \5 |2 s- d* T1 J0 Z: \. _0 C& u# T

- N5 z+ {1 b0 T5 ]) ?6 p走上管理岗位就可以放心了?不不不,这也许是不少刚踏上管理岗位的管理者的错觉。前面的辛劳换来现在的晋升,是不是你的努力到这里就可以先告一段落了?
4 {" j9 S- M( c* L7 F有一些管理者可能是之前在公司业务能力非常突出的人,但是走上管理岗位后,突然发现自己很不能适应。& T( H) o3 Z1 O2 s! l3 q

- A! \$ }. T+ V; W% T

" E* ~$ N+ v+ F: G因为管理岗位会对管理者有新的要求,这不是靠扎实的业务能力就能做好的。所以,对于管理者来说,想要做好员工管理,先要学会管理自己。
( l+ c5 n- }% z
) Z1 f) f- c; `4 Q) p6 E
. \- ^9 L2 _! r* |8 R8 f5 V6 h
柏明顿管理咨询集团课程预告:1906期《“分算奖”+合伙制 中国式阿米巴》2019年6月20日-6月23日  广州站
5 B3 I$ B; k* R" I% D
$ @4 Q: E, K  V

8 I! }  U  x4 F0 U4 J" {) B
9 L% z  D( w. l8 s5 {! Z$ i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