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系统转发] 认识到这三大数据化趋势,才能把人力资源玩明白 [打印本页]

作者: chinahrd    时间: 2023-3-27 14:49
数字时代,企业中各业务部门都开始引入数据化工具。人力资源作为企业内部承上启下的重要部门,更加不愿落后。
但是经过我们的深入了解,发现大多数HR对“数据化”产生了错误的理解,他们把“数据化”当作了炫技的手段,更希望能在老板和业务部门面前体现自己部门的价值,言外之意,缺谁都不能缺人力资源。
而我们认为,要做人力资源专业的数据化,就应该认识到如下三大趋势:
趋势1:专业壁垒必然被打破
HR们对于数据化人力资源管理的态度,是希望能在不颠覆现有操作模式的基础上,用数据包装自己,凸显成绩。在此基础上,HR们提出建立一张专业的“人力资源报表”,甚至称其为除“财务三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外,老板最应该关心的“第四张表”。但现实却是,老板对“人力资源报表”的重视程度远远没达到HR预期。
这是因为HR与老板在交流上存在天然壁垒。老板永远不会关注细枝末节的指标和数据,他们最关心的永远是财报。而HR们的思路大多是从人才队伍或人力资源职能层面直接进行判断,而不是以财报作为终点,逆推在队伍和职能层面有什么要求。
我们曾经认为可能是因为HR群体对数据不敏感,但是深入了解后发现,具备数据思维的HR并不在少数。他们之所以没有与老板同频共振,是因为他们更喜欢突出自己的专业。他们既不希望别人进入自己的领域,也不敢进入别人的领域。数字时代,人力资源管理的界限只会越来越模糊,各专业的“神秘性”降低,专业壁垒必然被打破,“合作共享”才是新主题。
趋势2:把量化聚焦到结果上
数据化人力资源的另一个趋势是,必须把量化聚集到“结果”上。
数字时代的商业环境变幻莫测,企业更需要建立一种柔性的组织能力,帮助其快速适应环境变化。如何检验企业的组织能力是高是低呢?不要再使用那些不可靠的调研问卷来获取主观数据了,人效这个客观数据就是组织能力的最佳代言。
组织能力出色,企业投入的人力自然可以产出高绩效,背后是优秀的人力资源管理系统。所以,大量老板现在都不看HR对组织能力的“虚假描述”了,他们开始关注人效。自然,对于提升人效的关键人力资源数据,他们也会更加关注。或者说,以人效为箭头的数据指标体系,才是老板们关注的。
不仅要考虑老板的需求,还应该考虑业务部门的需求,别说他们不关心人力资源,事实上,他们也关注人力资源上的结果。另一个近几年冒出来的趋势是,面对市场的竞争压力,各部门开始以分析趋势、监控竞对等缘由,向人力资源部门索要数据。比如,你说人家业务部门的人效低了,业务部门马上回怼——你有行业数据吗?什么叫低,什么叫高?我们已经很高了,你不要鞭打快牛!
不过,由于人力资源管理一直是“定性”多于“定量”,HR当然难以回应这种需求,业务部门自然也增加了对HR专业性的怀疑。如何真正建立专业壁垒,用HR数据引导业务,这是企业不容回避的问题。 趋势3:人力资源财务化
HR们在打破专业壁垒,聚焦到量化产出结果后,必然产生第三种趋势——人力资源财务化。更准确的解释是,人力资源数据会越来越靠拢财务数据。
HR们需要用老板能产生共鸣的语言来沟通——财务三表。也就是说,人力资源数据化必须要融入财报。事实上,不能进入“三表”的所谓“贡献”,老板们都不会认可。
从这个角度说,人均营收、人工成本投产比等人效指标才是老板们关心的。更进一步说,要考虑员工的直接产出与投入之间的关系,比如每个员工服务的顾客数,服务100名顾客的差错次数等。这可能会让HR感觉到压力,但连接这些指标,并证实自己能够影响这些指标才是正途。
在这类人效指标的引领之下,人力资源的专业性才有意义,老板才会关注人力资源数据。此时的人力资源数据化,才算进入了正途。
想象一下,当你告诉老板:“本年,我们的人工成本投产比已经提升了20%。这是因为两个原因:第一,新一轮的子公司经营管理人员调整后,新到位的人员经营业绩普遍提升30%,相对未调整人员业绩提升高了24个百分点,成为公司业绩的重要增长极。第二,在业务规模上升25%的前提下,我们的人员数量,人工成本的上升都控制在15%以下,相比往年同样的业务增长规模(25%),人员增长率下降了8个百分点。”老板又会如何定义HR的专业性呢?
这才是与老板们玩耍的节奏!
作者: fhhr9999    时间: 2023-3-27 14:49
这只是把六大板块中的绩效考核换了个说法吧!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