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原创] 从“毛泽东热”看“中国式管理”(二) [打印本页]

作者: lingnancaizi    时间: 2006-3-12 11:54
标题: [原创] 从“毛泽东热”看“中国式管理”(二)
(二)“毛泽东思想”不是管理学 % u8 ]0 b2 Z g( {) g4 z4 ~& Q$ X7 c3 ]+ x: z. r 1 s- ]! _7 j2 E& K- r2 ^+ H j, o1 E/ k/ } b 记得,毛泽东在第一次接见尼克松时候,尼迫不及待要与毛探讨台湾问题,毛很风趣地说:这些具体问题让下边人谈去,我们不谈,我们谈哲学、谈思想、谈文化。这说明,毛泽东本人在管理和运作一个大国时候,他是非常清楚自己的思想,清楚自己思想作用的边界和条件,清楚由思想到行动所需要的各种相关技术,而且,这些这些技术有些是自己没有具备的,所以需要相关的人去谈——这是我们学习“毛泽东思想”时候不可以忽视的! * Y* |7 F: ~7 v5 ~/ s- D / d! L7 R9 x; v! u9 u4 c& j& { 5 s: C3 h6 n* l0 M0 q0 L: Z6 Y $ N( f0 {+ V. W3 R" A 不少人脑海里对建国后的旧电影印象很深。特别是一些抗战题材的电影,如《地道战》。电影里头的主人公在困难的时候,手捧着《论持久战》,电影的画面不断地闪烁着“战略上藐视敌人,战术上重视敌人”、“敌疲我打、敌退我追”等等。一些咨询培训师在讲述竞争战略的时候,开口闭口就是“四渡赤水、巧渡金沙、夜袭贵阳”等等,生动无比。其实,所有这些故事就像孙子兵法或者三国故事一样,充其量只是说是军事谋略而已。从中,我们可以得到一些有用的智慧启迪,但是,这些都不是管理学的主要课题。作为一个“崇毛”者,我以为,毛的智慧和谋略对我们企业管理最大的意义不在这里。相反,从撤出井冈山开始,能够审时度势地打出“抗日”这个牌子(用现代商业术语其实可以说是造概念),这个概念对于吸纳和整合国内外资源,从而为日后取得胜利——这是值得我们在战略管理中思考的一个重要问题。用德鲁克的话讲,就是基于事业的企业理论。相反,蒋某人在驾驭战略的高度、远见和胸怀方面,尤其是“概念”的号召力方面,就显得逊色多了。这也是他日后由盛而衰的关键一点。1 A# \; f2 f7 Y" {4 M' T6 i 6 T' v0 q6 i0 S5 X 0 A0 \7 Q8 N8 g( L+ i J3 v% j' w( K # p- z9 `( Y* L" i$ x% \4 W3 y, J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这样客观地看待毛泽东的思想:如果说毛泽东的思想可以成为中国抗日致胜、反蒋获胜的利器,追根溯源的一点并不是说这种思想本身有多少值得管理者参悟的东西,如同对《老子》或者《庄子》参禅悟道一样。相反,毛的思想、文章和著作都是很平民化的,很容易阅读和理解,根本不需要这样到处宣讲。 如果我们真要把毛泽东的思想运用到企业进行经营和管理,除了要深入理解毛泽东的思想概念之外,更为重要的是思考一下:毛是如何站在历史的最高点上提出自己的政治纲领?这对我们在企业战略管理中的使命定位、社会角色、价值创造定位等等,都是极有帮助作用的。我们不少的企业家觉得这些问题太大、太空了,对企业赚钱意义没有直接作用。其实,只要路子走对,利润只是自然的结果。正是这些“概念”决定了企业路子有没有走对?是你在引导市场还是市场在引导你?你所能够得到的资源是比竞争对手多还是少?说白些,你最后是成为毛泽东还是蒋介石,分水岭在哪里?就在于你的政治纲领是顺势还是逆势。顺之者昌,逆之者亡。 ! Y3 O- q# Y4 a. Z ) l: j( _4 b5 J" o/ B, \: o# R+ v3 z( h # `! Y1 n- k4 | (三)管理学不能停留在思想层面( Y6 |% K4 z. ^ F1 R ! O, O/ B3 v$ p+ L / f5 ~+ _& {0 D+ C, j ~ " ]8 \- t1 @- a/ V. ?. C8 `# i当然,我丝毫不认为说管理学就只能讲技术,不能讲艺术。相反,管理学(其实任何的经验科学其实都一样)最忌讳的是艺术和技术的分离。但是,在中国目前的形势看,我们尤其需要关注应该如何把管理艺术转化成为管理技术,包括,前面提到的传统思想文化精华,什么道家权变了、周易八卦、孙子兵法了、什么管子政治思想了、什么胡雪岩了等等等等,毛泽东的军事和政治谋略也不例外。当然,要把这些思想和方法转化成为管理程序和工具,谈何容易! ' { G+ u2 R L3 p3 r. p. g D. n$ r" N K/ }" m # |6 i5 I8 F" [* c, D) p ( f$ j# Z7 F6 O2 Y 其实,没有必要太过于悲观。事实上,我们许多企业的成功实践表明,他们已经在运用而且一直在运用中国文化,只不过是他们没有及时对之进行归纳和理论升华而已。我就不信,现在驰骋商海、位居企业重要位置的“老三届”们,他们在思考企业发展问题上:不懂得在确立自己企业的发展方向时候,如何使之更能够顺势、更能够吸纳资源和整合资源。这说明什么呢?说明他们不但身体力行了毛的思想精髓,而且有效吸收了古代的智慧(如大道无门,有容乃大)。然而,他们还不会就此停止的,他们深深明白一条:企业的思想、理念要实施,要转化为价值创造,要比竞争对手更能创造价值,他们还需要许许多多的人去执行。为此,他们需要把这些思想和理念转化为可以传播和考核的程序、工具。这就是管理技术范畴的问题了。 6 m* s5 @/ l& M2 u, o# z7 [+ Z# Q% l4 ]5 c & q% H% ]( s, x 6 w9 t+ d t4 A" X那么,什么是管理程序和工具呢?回答这个问题不是三言两语,但是我们可以这样理解。管理就是能够让许多人按照同一目标做事,这就涉及到如何把这个目标有效传达给那么多的人,而不是象我们日常生活中一样去告诉他并监督他做好。这就要求一系列的管理分工,包括要有人专门研究这些目标如何确定、用什么样的方式传达目标、怎样测评工作有没有做好等等,这一系列的过程都需要人、组织、信息来完成。还有一个重要的一点,那就是怎样为之完成,怎样为之没有完成,即测评的标准。我们把上述这些过程简单称为管理活动,所谓管理程序和工具,简单而言就是确保管理活动顺利完成所需要的一些规则、规定和表格等等。有些人对这些琐碎东西不以为然,那就看你的组织要多大了。" c; s- i7 [9 O# v) Y: Q% x # F0 }: d$ n0 q, Q0 W; s如上观点,抛砖引玉。如有兴趣,请进入本人博客,一起讨论、共同进步。地址:' n3 L$ m' [( F7 B$ U8 E 4 `2 K F2 Z! Z1 J( ~$ u/ J 7 w5 e0 Z9 M7 b$ g' [! O: A http://blog.sina.com.cn/u/1219285377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