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中层女性为何难入高层?
[打印本页]
作者:
水之清
时间:
2006-4-3 18:41
标题:
[转载] 中层女性为何难入高层?
虽然女性就业依然存在着性别歧视的社会现象,但客观的说,随着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高和有关法律制度的不断健全,那些有真才实学的知识性女性无论是在求职、还是晋升上,都得到了更广的机会。
- z5 K5 ?0 }* d5 b! ^
" I4 c" S* b2 T# |# K8 T( `
欧美企业:晋升男女平等
: k' H( D" B ?. _' F, h2 i) N5 u
, {5 B; m! m# y% }0 T/ v
安利(中国)日用品有限公司人力资源总监饶俊认为,女性的职业竞争力也相应的获得了很大的提高。因此,女性不仅在社会地位上得到了提高,而且在企业里开始担任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4 n* a) @9 ?4 L3 H: e& y: c
5 r9 J: M& N- R) I" d
据介绍,在安利中国的所有雇员中,女性雇员的比率已经超过了58%。更重要的是,在中层以上管理职位上,女性占43%;同时,还有25%的总监级职位由女性高级员工来担任。“从百事可乐到安利公司,我的两位老板都是女性,她们不仅非常专业,并且都具有卓越的领导能力,”饶总监表示,在大多数外资企业尤其是欧美企业里,女性都能获得与男同事完全均等的晋升机会。
; X4 g$ X% ?2 P4 q
4 J9 ^- i5 L; e9 N
加拿大某知名跨国公司的人力资源总监周良文则表示,在绝大多数跨国企业里,员工能否得到晋升,完全取决于岗位要求和自身素质,并参照企业内部的绩效考核标准来进行评估。即使年龄较大的女性,只要有真才实学,照样能获得均等的晋升机会。据介绍,去年该公司就将市场部一位年过40的女部门经理提升为高级经理。
) h H2 W4 x7 S0 Q6 H1 ~
% l% u, c- I+ T2 }( E" g
亚洲企业:女性晋升不容易
0 Z \( i& n, V" A( L% C
0 P3 r# p% t, b. a2 v: Z V
据介绍,在阿斯特拉、中美史克等著名外资依靠企业里,超过50%的地区经理职位被女性占据。埃森哲(中国)公司高级顾问卢佳宁女士认为,尽管性别歧视现象在外资、民营企业里较少发生,但不少国内的企业的确还对女性存在有偏见。
% S2 |1 ~% }) a F! f0 X6 f0 }6 l
, [+ o$ ^2 P' `% M: O/ Z& B. ?$ h
同时,在部分日本、韩国等亚洲国家的外资和台资企业里也存在性别歧视。周良文表示,这主要还是由于东西方文化上的差异决定的,并认为“妇女节”这个节日本身就含有性别歧视的成分。
" }4 N" d6 _5 ?) M0 j7 q& r
8 d8 m, j0 @: ]% `, J1 f9 X3 |
卢佳宁告诉记者,白领女性想要获得晋升机会和更大的个人发展空间,最关键的是必须“克服情感上的不利因素,并具有良好的情绪控制能力”。他认为,在职场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无论是男性还是女性,在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对人的意志力的考验”方面,是完全平等的。随着社会分工、女性受教育程度的日益提高,越来越多有才华的女性将通过家政服务获得更更大程度的解放,今后将会有更多的女性取得事业上的成功。
5 S3 n, \* w% ^# w/ C! ~
. X, l* I z0 {9 G
向性别歧视说“不”
7 X* ?9 g: I* s4 I7 ?
" L1 X& \* |8 T; g6 {" J# J1 l
案例一:某国外著名大公司在华机构的女职员(一般职位)一旦声誉,在哺乳期过后的一段时间内,往往被告知因其“工作表现不好”,将不再续签劳动合同;或以“不胜任工作”为由,“调换”工作岗位(将工作调换成岗位中最低级的或将原定的升职取消),并且被私下告知,如愿主动离开,不仅待遇分文不少,还将提供“表现优秀”的推荐信。
3 `& o8 k- u) H* h) `* H; Y
. O- m2 b! C: z6 ? h
案例二:在IT行业某著名公司,某女职员掺假过后,被调换了工作,并被口头告知她不胜任IT行业紧张的工作,要求其自动离职,并保证给予优厚的补偿。因对公司调换工作及要求自动离职不满,该职员回外地老家修养。一个月后返广州,但公司以其违反劳动纪律,旷工为由解除了劳动合同。该职员提起劳动仲裁,但因旷工问题而败诉。
# S3 c5 s3 L- d- g, z
% ~# q5 P, k$ k: y) c. P
业内人士分析,以上两个案例虽发生在不同的企业,企业采取的做法不同,依法所产生的结果也不同,但都基于一个原因,即认为妇女在生育后不能安心工作,其本质都是性别歧视,是一种侵犯人权的行为。
- E0 A6 f$ y8 ?8 l) f
* I! `4 X& c6 ^* \
那么,被侵权的女性,能否以遭受性别歧视寻求司法保护呢?据广州某律师所陈律师介绍,我国《宪法》第四十八条规定,国家保护妇女的权利和利益,实行男女同工同酬。我国《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应当坚持男女平等的原则,不得歧视妇女。《劳动法》也规定,劳动者享有平等就业权。同时《妇女权益保障法》规定了“妇女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被侵害人有权要求有关主管部门处理,或者依法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和“侵害妇女的合法权益,造成财产损失或者其他损害的,应当依法赔偿或者承担其他民事 责任”。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