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无奈:一位杂志执行主编的失业告白
[打印本页]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4-25 10:51
标题:
[转载] 无奈:一位杂志执行主编的失业告白
文/笑独行
9 K# A/ m& ^+ Y( H- d9 W
. v# r5 p- c+ w- i
1 e! [0 z' X' r0 s, H' O/ k
. D3 f* O9 f+ U
[color=#00008B]佛祖有云:旗未动风也未动,是人的心自己在动。 [/color]
1 u! U# {& ?: a9 p. t# r7 `5 x, O
! {/ V' j; i9 ~$ O
——香港电影《东邪西毒》片头字幕
( i$ P6 G5 |! ~! @6 W1 @) h
. m/ J) V$ }: g
. S+ G; C' V( d. r
- B; h0 w5 I7 B/ e. e( Z* @7 V' x
想写这篇文字很久了,尤其是当长假开始变得遥遥无期,我心中的焦虑也逐渐升级为恐惧……只是,焦虑归焦虑,恐惧归恐惧,将感想付诸文字的感觉、也就是“贯通”的“文气”——一以贯之的文章内在逻辑——始终还是找不到:既不知道何以至此,也不知道从何说起,更不知道如何开解……
9 T0 ?& R( l$ H5 M; ?' j: e5 r0 p' K
+ b5 @% ]* D/ l
一辈子都在学习和实践文字表达艺术,靠文字吃饭、用文字说话,在朋友们眼里也算得半个文字大师了,但自己想说的话却总也有一些是说不出来或说不清楚的……而且年龄越大,想说而说不出来的话好象就越多,就越感到心有余而力不足——能做到知无不言已是不易,更不要说言无不尽了!
+ q/ }# R* v3 w8 I8 o3 X0 _9 G2 h8 H. N
9 V( G- Z- H$ ~( n$ ~
古人云,“人情练达即文章”。或者还是因为我修炼不够、未能将缜密的心思消融为“练达”的“人情”吧。
; {. S( y9 ~3 F3 J% b+ f5 _
, ]; ?# B; Z' E6 Z$ Q
6 F. P% _/ r+ Q! e. a- U v8 G
, O1 ? w2 j9 E! I$ G
[color=#00008B]我不敢说,却又必须说 [/color]
( M; ]+ v: p: F# G0 ^$ C- Y2 D
* ^! _. U5 U4 r {- e. c
我想说的是,我当然知道自己想要说什么,大概也没有人会不知道自己想说的话吧。只是,限于我们作为社会人的身份和角色,有些话是不能说的;又限于个性和人格形象的统一要求、语言和文字表达的内在逻辑,有些话是不该说的;还有限于感知与认知之间的转换困难,有些话是不好说的……我相信这绝对不是我特有的个人体验,但凡有一点生活阅历而又活得不那么粗心的人都会跟我有所共鸣的吧。
% j5 D/ J7 F8 L$ m% V; L: x& v2 S
1 e- p2 D8 ]/ Q7 m, D" w1 I2 o7 ^
所以,有时候真觉得做人是一件不胜其累的事情,因为只要你活在人群中,误解和曲解就是无处不在、防不胜防的,要充分而又准确地表达和表现你自己——累,要让别人充分而又准确地了解和理解你——更累!(当然,还有比这更累的,那就是当你希望别人眼中的你只是你希望别人看到的你的时候……)
8 W3 C; v7 D: R. J0 F% X+ H4 y, k
7 @" K% Z0 f! V5 _! B* C# P0 ]
我想说什么呢?我想说的其实是我不敢跟别人说的,这就是:我已经休息了三个多月,我心里很害怕,很害怕——休假从此变成失业!因为我是男人——应该忍辱负重、敢作敢为、不怕死,因为我是好男人——应该有作为、负责任、有能力让自己喜欢和爱的女人快乐和幸福,因为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应该自信、智慧、可靠,因为我早就该成功了,因为我不能失败了……(这就是我们的教育给我的教训。)
6 _( V w8 T2 w& L3 ]
6 j$ T4 j: ^ m0 l8 [0 _. n9 b
然而,我又不能不说,我必须尽可能做到知无不言、言无不尽……因为人活一口气,而这“气”就是我们的思想感情,我们是凭借自己的言语行为、自己的故事传奇活在人群中的, “你不说我怎么知道呢?”就像香港电影《大话西游》里说的那样。
$ s7 s+ V* ?6 C8 T# I
: O. H+ u7 e( p+ q% e) p4 n
7 j: n2 Y# y O: N; k3 F7 i
7 V8 x& T. H7 }* l( g; ]
[color=#0000FF]从休假到无异于失业 [/color]
+ h0 u" C+ L5 c, @6 n {' G
' @9 s& _6 d2 q
今年元月8日,在为一份行业性商业杂志吐血辛劳了15个月之后,我辞去了它的执行主编职务,从北京撤退到上海,寄居在我妹妹家休养生息。
. `8 y% `' l1 d8 G" I9 f. z
: ?* _ B1 \/ ]
在我的记忆中,自从1993年11月丢掉了铁饭碗,开始“下海搭船”,直到今年元月8日,我还从来没有休过年假……始终处在一种漂泊、奔波、忙碌、紧张的工作状态中,我实在是感到太累了,有点顶不住了!而且,我也需要再次反省自己的职业生涯和心路历程,进一步确认所走的路是不是准确无误、心里最想要的到底是什么。毕竟,我已过了不惑之年,好日子不多了,再犯错误就可能万劫不复了!所以,我决定给自己放一个长假,松弛身心,整顿状态,思考人生,寻找机遇……
* ?2 c! W9 W' ?: V
7 i, u4 y y! C' I. e/ |4 r) `
本来漂泊、奔波、忙碌、紧张了那么多年,现在正好……有时间了,休息个一季半载的,按理说也很正常,没什么交代不了的。然而,如果重新上班并不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长假可能将遥遥无期,休假事实上已无异于失业……那又得另当别论了。
$ S& k1 V6 r0 r9 `6 |. ^( C* s
- _/ a2 |3 A' \& K/ x$ x3 m5 v
尽管现在我还可以对自己说,失业并不是真的,长假肯定不会遥遥无期,重新上班随时都可能是一件指日可待的事情,尽管也有一些了解并理解我的女性好友相信我一定会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不但在精神上支持我,甚至还想在金钱上赞助我,但我却还是不免感到害怕……
& c' d5 n! g; H
1 J! Z( L$ H/ p6 R
为什么会这样呢?我是怎么落到今天这步田地的?乍一看触目惊心,想起来却也顺理成章:人生就是这样,每向前走一步都是选择。开始的时候总是前程光明,充满无限的可能性,所谓“但有绿杨堪系马,处处有路透长安”。然后你就开始向前走,不断地进行或大或小、或主动或被动的选择,使得无限的可能性逐渐变成有限的可能性,使得眼前可以走的路越来越少,最终只剩下一条,让你只能一条路走到黑……(人性就是这么贱,一下子有多种选择无所适从、不胜其烦,而一辈子只选择一次又无聊之极、不堪忍受!)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4-25 10:53
标题:
1
[B][color=#7FFF00]圆一个社会杂志梦 [/color][/B]
# Q8 F. P, R& R P# H# w$ L4 t. e
那么,我眼前可以走的路又是如何只剩下一条的呢?事情还得从我四十岁那年说起。
' |, e5 a7 j; X @% i9 w& `7 F
& [: R5 m9 J; ?
大约是2004年10月上旬的某一天吧,在实达电脑集团公司总部的办公室里,我接到了供职于交通部交通科学研究院的一位大学同窗的电话,说他那里有一份运输科技文摘杂志引进一家深圳企业的战略投资,即将改刊为商业运输管理杂志,实行公司化运作,需要一名执行主编,问我是否感兴趣……因时间紧迫,他要求我尽速作出答复。
' }: l1 \/ x8 L( f. F; ~
0 e$ v* |. }) z4 `6 t" p& H5 q
当时,我由于受部下一位美眉犯严重财务错误的牵连兼遭遇分管上司伺机以莫须有的罪名迫害,已被免去上市公司总部企划与公关主管职务,正在寻找新的职业发展机会。这一消息无疑是一场及时雨。而且,我早在大学时代就有志于做一名出色的编辑,在做了八年IT上市公司的企业杂志主编后,更希望有机会去做一份公开发行的社会杂志。所以,我当即表示愿意尝试……
* J5 s2 ^& _5 E$ i0 ^6 P
5 K/ p! s; e% T0 e& P
随后,我于10月17日飞往北京面见了杂志的战略投资方代表兼新成立的杂志母体公司老板。可能与我那位大学同窗的推荐有关吧,与老板的面谈进行得非常顺利,老板对我能力的信任甚至超越了我对自己的信心。
$ ^! s Q4 s7 C" P }
/ l7 _1 x j; r1 X1 m6 S2 m; J
我当时的弱势是明摆着的,这就是:一、在此以前,我虽然也做过一年多体育杂志的编辑、记者,又做了八年IT上市公司的企业杂志主编,但却没有商业杂志的采编管理和整体运作经验;二、对于运输行业我一无所知,不仅如此,我还对这个陌生和落后的行业缺乏必要的兴趣。但老板却不以为意,还说“只要你想做就一定行”!……老板的信任和鼓励无疑使我在倍感荣幸之余也深受鼓舞。于是,回福州后,我即坚定地辞去了实达集团总部的那份企划与公关管理工作……
& r. \0 a% x. F1 Y+ T, U F' s( }7 u- M
, Q7 z/ n: l4 F
11月8日,带着“圆一个社会杂志梦”的期待,我再次飞往北京,从此开始我的商业运输管理杂志执行主编生涯……而那份商业运输管理杂志就是更名自《公路运输文摘》杂志(月刊)、于2005年1月10日出版了改刊号的《运输经理世界》杂志(月刊)。
5 ~5 \, @0 k4 o8 I1 O% M1 }+ p
* a5 f' v# Y$ i; _0 r4 F% }
7 m: o5 {/ C$ A. I0 q
[B][color=#0000FF]
* F- R5 w* x! k# S
执行主编生涯的意义 [/color][/B]
% Y7 j5 h' y4 z( ]0 c
, C6 t0 F2 L2 n3 s$ Q: V8 T
一年零三个月的执行主编生涯给了我高起点进入社会杂志工作的机会,让我圆了一个梦,过了一把瘾,也让我证明了自己确实具备优秀的杂志采编管理能力、完全胜任商业杂志执行主编的工作。我并且由此知道,对于一份行业性商业杂志的执行主编职位来说,核心竞争力其实就是创意、中文功底和采编管理素质,没有商业杂志运作经验不是问题,对行业缺乏了解和认识也绝非障碍。
1 F, ^5 H3 G }8 t
& ~+ `" b" W, S6 n9 ^
而作为执行主编,我的主要职责是:一、参与杂志社(公司)杂志社经营管理决策;二、主导杂志社采编业务管理和杂志编辑出版整体运作;三、全面主持杂志选题、采访、编辑、设计工作。所以,我的杂志采编管理能力又在接受商业化洗礼和规范化训练的同时借以得到了一次彻底的锻炼和长足的提升。
6 i3 t* g8 h& R1 F
' o' d' @9 e2 `) T
可惜的是,好景不长。还不到一年,我与老板的缘分就因管理和文化理念发生严重冲突走到了尽头……老板为杂志社引进了一位首席运营官,首先在主导杂志社采编业务管理和杂志编辑出版整体运作方面取代了我的职责。这一变化既直接促成了《运输经理世界》杂志于2005年11月再度改刊,由商业运输管理杂志向商业运输财经杂志转型,也最终导致了我告别《运输经理世界》杂志的执行主编生涯。
8 i6 Z j m# O2 J+ t, m* X
8 ^- U' n+ Z/ \, q
$ c# G0 c6 U' r5 w
5 _1 _8 Z9 J3 g, W2 F) @! `8 T
[B][color=#00008B]患得患失,不知何去何从 [/color][/B]
" o" j1 s# a0 R* @4 g7 n+ Z* X9 p
2 ~# a W, ?$ S
从北京撤退到上海后,三个多月来,如前所想,我一边休养生息,一边进行自我反省,一边寻找新的工作机遇……其间,我获得了四次面试机会,应聘职位依次为传媒公司高级编辑、建筑设计集团公司总部宣传主管、商业财经管理杂志副总编辑、行业性商业杂志执行副总编辑。第一个职位在面试时我就感到不想做了;第二、第三个职位面试的自我感觉还是不错的,但却没了下文,可能是面试技巧和表现出了问题吧?(我自认并非急功近利之人,对功名利禄也看得很开,混迹职场江湖也有二十一、二个年头了,但面试技巧却好象始终也学不会,面试时总是胸无成竹,难以做到从容不迫、不卑不亢……)第四个职位由于杂志性质与《运输经理世界》杂志相似,而且又是北京的,所以让我有鸡肋感,最终还是没去面试。
; S! J* d8 H( p2 T8 F
8 e' S5 Y, H) M: |9 B
与此同时,我又两次应邀前往福州考察工作机遇:先是一位铁哥儿们再三邀请我出任其小农药集团公司企划与行政副总裁;后是一位原实达同仁兄弟盛情邀请我加盟发展前景相当可观的一家网络通讯公司并担任品牌企划与市场推广部门主管……因为对于农药行业的落后和陌生有了切身感受,对于企划与公关管理工作在企业中的边缘化命运有了更明确的认识,加上对重返企业已怀有一种近似本能的畏惧感,最后我都谢绝了。
. S2 d/ A7 w9 I0 \4 W! }
% g4 x+ J$ y6 ]0 F
对此,一位新认识的女性网友曾感到不解:不去企业做,那你还能做什么呢?我说,可能也只会做杂志了吧。
- L: @ Z: S1 Q* R, R
- |+ u9 g' U6 |4 z
本来,在辞去《运输经理世界》杂志执行主编职务前,我曾对自己说,做了一年又一季的行业性商业杂志,我也算是圆了一个社会杂志梦、过了一把商业杂志瘾了,自己做社会杂志的能力多少已得到证明,好歹也做过商业杂志执行主编了,所以也可以收心了,下一步该以生活为重心考虑职业发展问题了,只要薪酬待遇合适就做吧……然而,事实上我却未能就此说服自己收心,依然不断地患得患失,始终不知该何去何从……(更让我害怕的是,由于已经喜欢上上海给我的繁华和安逸感觉,三个多月来在妹妹家好吃好睡,我发现自己不但有点意志消磨、乐不思蜀,而且还产生了一种错觉,好象我已经是上海人了似的。)
& I3 s0 {4 K4 L
# {; H2 ?, N G9 D' K& S# b- ?
[B]
7 @: j4 U# ] }% J' {9 ]
[color=#7FFF00]
' x; m; x# ]. h2 ?) Z! R
体面的收入与体面的职业 [/color][/B]
- U; }4 g: u$ {. u+ w- l
& u& w5 i! g; y* v/ l: A
那么,我想要的到底是什么呢?为了想清楚这个问题,我几乎花了一个月的时间!
Q- V2 v2 y# ?; W5 N! q& h6 C% n
1 v+ T8 M o+ P8 d6 D( |. t% b
3月初的一天晚上,一位生于七十年代初、曾做过新闻记者的女性朋友知道了我正在上海休养生息,就问我“下一步准备做什么”。我说,“我也不知道,不过,一切以生活为重心是肯定的:一份足以维持体面的收入、一个值得钟爱一生的女人……”她说,“还得有一个有感觉的城市。”我觉得很有道理。于是,我将“一份体面的收入、一座有感觉的城市、一个值得钟爱的女人……”确定为我现阶段的生活理想。
5 S. ]0 H9 ^- X3 g
3 D/ @0 v, @5 v) Z( j9 p ]
在这里,“一份体面的收入”显然是最重要的。然而,“一份体面的收入”之所以最重要,却不在于“收入”本身,而在于这份收入可以带来或者足以维持“体面”。因为,但凡收入总是经由工作带来,收入只不过是一个结果,说到底,职业才是最根本的核心。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拥有“一份体面的收入”还不是足够的,只有当这份收入同时是由“一份体面的职业”带来的才能真正让人感到“体面”。
3 D0 r' e& L. H
3 z4 x9 U8 ^$ F' v1 E: h
由此,我又将“一份体面的收入”改为“一份体面的职业”。虽然只是两个字的差别,但在我看来却有天壤之别,一个是表象,一个是本质:执着于收入与执着于职业那可是大相径庭的两种人生啊!不是吗?——语义与逻辑的分析总是可以很明白、很简单,而情感与心理的认同却要模糊和复杂得多,甚至还可能是一个痛苦且漫长的过程。
]8 h9 y8 s, v0 J! O9 I
) a% P# g& O, I5 U
所幸的是,我总算想清楚了这一点!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4-25 10:53
标题:
RE:[转载] 无奈:一位杂志执行主编的失业告白
[B][color=#0000FF]
* S" [; Z q% C' E$ C8 [$ P9 r1 x# R
理解职业、城市和女人 [/color][/B]
; F- {# \. s3 u7 y+ M0 _$ i: S
现阶段的生活理想确定了……那么,这一生活理想的内涵是什么呢?所谓“一份体面的职业、一座有感觉的城市、一个值得钟爱的女人”到底该作何理解?还有,三者之间又存在何种关系呢?
. Q8 T1 @7 w# ^8 L+ x! B
( j3 B. g- B" z4 b0 b
“一份体面的职业”有哪些特征?我想,首先它应该是受人尊重的;其次,它应该能够带来成就感;最后,它应该是符合个人志趣的。对于我来说,在我个人的职业发展史上,有三个职业身份是最有意义的,这就是农林高等院校图书馆助理馆员、IT上市公司总部企划与公关部门经理、商业运输管理杂志执行主编。其中,单就“体面”的程度而言,最后一个无疑是最充分的。由此,我确认了自己还是应该继续做杂志采编管理工作。
% `+ e- F8 k) W+ w# t
: t9 t8 |! T* z! X; k
当然,能够带来“一份体面的收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方面。不过,由于收入始终是一件非本质的东西,所以,对于我来说,所谓收入的“体面”事实上也就是一个相对的概念而已,只要让人觉得还不错——就行!而这也就意味着,从我的内心需求出发,我确实是愿意为志趣而牺牲更为丰足的物质生活的。
( J3 ~/ C Z+ b8 K9 m' A
: I, w2 q B& H2 R
“一座有感觉的城市”是什么样的?我不知道我那位曾做过新闻记者的女性朋友是怎么想的。不过,从一个女人的思维模式和心理需求出发,“一座有感觉的城市”肯定是适合生活而不是适合工作的。而且,其个性和风格也肯定是符合个人审美取向的。当然,对于有着不同志趣的人们来说,“一座有感觉的城市”的个性和风格也可能是截然不同的。
" L3 _1 n: U" g0 J
3 h1 f& j5 v" J! S
而对于我来说,则所谓“有感觉”就意味着开放、繁华、和谐、安静,有某种文化底蕴和氛围,让人感到亲切、舒适和温馨。过去由于长期工作和生活的关系,我曾经认为福州也很不错,虽然没文化是一大缺憾,但现在,我觉得还是上海最理想,——都市化程度最高、城市管理最完善、最富有平民精神,所以也最适合生活。(我有一二女性朋友喜欢深圳,我不知道她们喜欢的缘由,因为我对深圳不了解,只觉得那里也是没文化的。而北京则素有“不适合人类居住”之名,虽然它适合工作,尤其是IT人和文化人的天堂……)
* u& w8 e9 f1 b) b
, F. w) e I9 `. S R, V$ E
“一个值得钟爱的女人”就不多说了。因为“萝卜青菜,各有所爱”,跟“一座有感觉的城市”一样,对于不同志趣的人们来说,“值得钟爱”的定义也肯定是各各不同的。而我的理想则是一个三十岁出头的美女,血型不是B,未育,值得我赞美、疼爱,同时欣赏我、需要我……
" `4 K0 C: I. g& j
" O/ t3 |( ?+ S/ h8 _
至于三者之间的关系,我想,他们既可以是并列的,也可以是递进的,甚至是因果的。孰先孰后,孰重孰轻,全视个人的人生际遇而定,亦因性别角色的不同而变。对于我来说,无论三者之间是何种关系,“一份体面的职业”始终都是三者中的核心,也是后二者的基础因为,不言而喻,男人是以职业立身的,职业同时也是男人的成家之本。
0 v% U5 h3 U6 j0 Q
( C) E# L/ g) q, U# X! d z# [
当然,由于我是跟着职业去到一座城市的,所以是否“有感觉”在一定程度上是可遇而不可求的;而女人则是随着职业和城市的确定而确定的,所以其“值得钟爱”的程度在某种意义上是取决于职业的“体面”程度的。
0 E" c4 [, u& ?" a E& | v, d
! }9 a) H2 c, Y' E" ~+ `& y* u
5 m; d% y" I- j* J# g$ e& e
: I2 q2 p9 Z. g' G; t) W* f
这就是说,直到我发现自己依然不断地患得患失,始终不知该何去何从,直到我的长假超过了三个月,开始变得遥遥无期,四十岁前夕的焦虑和恐惧重又攫取了我的心,直到我确定现阶段的生活理想,想清楚体面的收入与体面的职业的差别……我才终于明白自己没法就此收心,没法告别商业杂志,没法完全以生活为重心考虑职业发展问题,我必须坚持杂志采编业务管理和杂志编辑出版整体运作的方向,沿着从非主流商业杂志到主流商业杂志的道路走下去……否则,我的心灵就会因不能成全自己的志趣和内心需求而倍受煎熬,从而感到体面尽失、斯文扫地、生不如死……
$ T V3 \7 |3 R0 d
[1 u4 K) [3 ~6 T( A8 e% V
在满四十周岁的前半年,我曾经写了一篇题为《四十之不富且惑:一个浪漫主义者的忏悔》的文字,为的是条理感想、自我开解、追寻命运、重塑信心,消弭心中的惶恐和虚弱感觉,以坦然、自在地面对四十岁以后的人生……结果,我似乎如愿以偿了,因为后来,我就朝着“主编一份自己梦想的杂志”的方向去了……
# R$ Y/ \ {0 x9 }& Z1 G
' {2 p; F8 U2 s* V; X9 F
如今,我写这篇文字,目的也无非是自我开解、重塑信心,因为已经两年半过去了,我不但依然像当时那样一无所有,甚至连赖以维持最后一点体面的职位也一并失去了!(当然,如果侥幸这篇文字还能让我认识一些志趣相投的朋友,在一定程度上促成我迎来属于自己的机会、找到自己理想的职业,那就更是功德无量了!——这么想是不是也算心有贪念呢?)
/ P2 J0 f6 B* E* ^/ v
0 Q0 d! V: n9 J2 d! b* C$ R
然而,这毕竟只是我的一厢情愿。人算不如天算。古人云:诚之所至,金石为开。人有善愿,天必佑之。这是真的吗?
作者:
jjjfff
时间:
2006-4-27 12:01
标题:
RE:[转载] 无奈:一位杂志执行主编的失业告白
我只能表示同情、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