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人网
标题:
[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打印本页]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8
标题:
[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从客厅到城市秀场
~0 u6 H. ~: S- Z2 H
% z! O- |0 t7 `9 p, I
6 Z% K7 e6 i+ Z5 R- [+ x3 L: s
从林语堂时代的“太太的客厅”到如今城市红地毯上的派对女王,女性一直是社交场上当之无愧的主角。
2 U( M/ o! l) c2 ~7 P" T- i3 e3 m- s
4 a, e& A' I2 f6 o3 `- T
2003年国际大专辩论会,“应当男主外女主内还是女主外男主内”成为现场和网络上热门的辩题。支持“男主外女主内”的正方用前美国国务卿奥尔布赖特做例子,她说过特别痛恨自己的事业,因为它毁了自己的家庭;如果时间能够回到几十年前的话,她会心甘情愿地回归到家庭中去。相比之下支持“女主外男主内”的反方却因为举不出强有力的例证而显得底气不足,成为落败一方。
, ~- R. {( M7 ^6 A- B
& w R( g3 B9 t* f9 \
其实并不是没有现成的例子可以反击,比如惠普前CEO卡莉·费奥利的老公就是一位心甘情愿为老婆作出牺牲的“家庭主夫”,他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这就是现实——我娶了一位能当CEO的老婆”;底气不足的原因,还不如说是“男主外女主内”的传统模式影响人们太深了,西方世界如此,中国尤甚。异端如张爱玲,曾感慨地说过“中国人不赞同太触目的女人”。一个抛头露面的女人,总免不了被人说三道四;即便是少数能在时髦的社交晚会上出现的名媛如陆小曼,也不过是作为赏心悦目的点缀品罢了。也因此,有意识地把人们吸引到自己身边,让人们以到“太太的客厅”做客为荣的林徽因在1930年代的中国简直就是绝无仅有。据当事人萧乾的回忆,当时的情形是这样的:“徽因总是滔滔不绝地讲着,总是她一个人在说,她不是在应酬客人,而是在宣讲,宣讲自己的思想和独特见解,那个女人敢于设堂开讲,这在中国还是头一遭,因此许多人或羡慕,或嫉妒,或看不惯,或窃窃私语。”
: |! A6 Z/ L8 ^5 p! G
4 T* s' R$ I+ |& n5 B
此后几十年,经历过“妇女能顶半边天”的时代,终于到了思想解放的1980年代,随着“女强人”的出现,男女内外到底谁做主开始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不过,只有到了社会日趋宽容、网络和科技发展使得世界渐趋大同的后工业时代,也就是近几年,人们才不再执着于到底谁该主外谁该主内的问题。在这个男女机会均等的时代,女人在进化,她们往往比男人更有冲劲,并以前人所不敢想象的自信占据男人的传统地盘;男人也在进化,他们可以自豪地宣称“烹饪是一门艺术,也是我的爱好”,有情趣又精擅家务的新好男人、小男人如刘仪伟正当时得令。
_7 X3 X" B' S/ m, w( t% z
+ z% S$ g8 l! {% ]' t$ G: ]
以往的“女强人”因为太热切于“赶超”男人,抢占了厅堂而丢了厨房,令人生畏;现在的成熟女性则聪明得多,她们既要在厅堂大展身手,也不会忘了抓住男人的胃。事实上,女人的天性决定她们在社交场合比男性更为光彩夺目,在操持Party上也更有想象力。上海Party Queen赵丹虹操办的肚兜Party让大男人们也穿上了肚兜,这个构想来自她的突发奇想,觉得让男人穿肚兜肯定比女人穿更好玩——女人不仅占据了厅堂,还把男人当成了被消费的对象。
4 E. e6 R# o' l" H7 l$ P5 G
3 O3 e' `6 Y/ t# W
有意思的是,男性对此的看法滞后于女性。根据上海市妇联2004年的一项调查,有77.1%的女大学生不赞同“男性以社会为主,女性以家庭为主”,却有42.3%的男生对这个观点表示赞同;另外,有69.4%的女生不赞同“干得好不如嫁得好”,还有92.1%的女生“相信自己一生中会有所成就”。是大男子主义作怪,还是觉得输给女生很没有面子?从这一点上看,男性恐怕还不如女性适应得好。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8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消费市场之争
; L" ^* o, E7 r5 m$ ^: x
! G$ t& C+ U5 ^9 S
女人是天生潮流引导者
& o2 n" H( c' U# A2 A
' F/ F, \, u- s' n# u+ U
9 ~ O1 z0 p9 G/ ~* t9 N
女人们是天生的消费动物,消费市场的主体是女性经济。成功吸引女性的注意力,就能在市场上无往而不利。
+ R2 G! r6 L4 q
% B$ o- y5 D. `. y7 X
4 k) o+ ]$ x- y% [
“为什么贺岁片《天生购物狂》的主角是女人而不是男人?”——这个问题弱智得无人问及。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消费市场争夺战可以据此就盖棺论定,具有战争基因而未身处战争时代的男人们肯定不乐意。
" K+ k$ L8 m- a" k
4 z9 ?5 l7 v& {# H4 f) t
男装店与女装店的数量差距是个天文数字,对于男人们来说,与女人在消费市场上的争夺,从来不体现在“地盘”上。“地位”——才是男人们津津乐道的战场。而这简直是一种精神胜利。
) N9 `, O. I% u+ Y/ w. U" [# c
0 C, _2 @$ s% q" f& w8 Q1 ~
很多时候,无法站在聚光灯前的男人们总以为,女人是为了取悦男人才作出各种各样的选择。于是,他们把那些逐渐为女人所霸占的商场,理解为间接满足自己的欲望之都。但不知这些自我膨胀的男士们在逛完了并不是为自己开设的第100家专卖店后,抱着女伴的化妆品、高跟鞋、内衣、套装、瓷器和厨具瘫坐在第101家商店的沙发上,与其他同病相怜的陌生男人面面相觑时,是否还有身为被取悦对象的良好感觉。
' [- ]/ V- c Y# ?. O2 s
q. n( l5 C- [ H) `2 m
在《大狗:富人的物种起源》一书中,理查德·康尼夫得出结论——富人与动物无异。而在消费市场中,男女们却大大打破了自然界雄性动物比较“美观”的规律——杨丽萍决不会去想,自己用尽婀娜身姿所展现的,是一只“男”孔雀。所以,想当然地认为女性的消费需求依然承袭了自然界的规律是不靠谱的。
0 u5 o4 @8 l+ P* \- w, _3 }$ J1 T
3 J; G' W& ~& z% B1 }& {
古往今来的男人们理所当然地把自己当成女人取悦的对象,无非因为《战国策·赵策》中的一句“女为悦己者容”。而以理性消费者自居的男人们从没想过这句话可以有两种理解,一种是“女为‘喜欢自己的人’荣”,另一种则是“女为‘取悦自己的人’容”。也就是说,“容”的前提条件要么是男人先付出情感,要么是男人先付出劳动,总之消费市场的真正主权其实早已颠覆。
9 H8 [" Z/ a3 _* ^2 Q
4 b6 A1 A A- a& p
首位对中国女性消费行为作全面研究的杨小燕博士,提出了女性消费心理的5F理论模型,从家庭自我(family-self)、情感自我(feeling-self)、心灵自我(freedom-self)、表现自我(fashion-self)到发展自我(fervor-self),全是自我,压根不以男人为主轴,甚至连参照系也说不上。又或者,男性只是女性表现自我的媒介之一?
/ J. g( m' ^' z+ }- M& l
2 z8 _* A3 g$ C
就好比在文化消费市场,超女的风潮从起源上来看就跟男人没啥关系——海选的主角是清一色的女孩;而从结果上来看,男人的“取悦说”更站不住脚——否则“男仔头”们为何如此流行?所以,当夏新手机以“帅”为由请了春春做他们的形象代言时,一男网友终于丧失理智,仰天长啸:“女人都‘帅’到可以代言,这让我们男人怎么活!”
; \2 d/ y) q8 m. r6 m- a
* z( O$ T% d' u3 U3 v
男人正在逐渐失去整个消费市场。从奶油小生盛行的“韩流”到中性胜利的“超女”,从八卦化的新闻到娱乐化的电视,所有的文化产品正逐渐向女性口味靠拢。从“她产品”、“她服务”、“她渠道”、“她广告”到“她促销”,在“红粉市场经济”的热浪下女性成为了所有商家、广告商、时尚杂志和经济学家的座上宾。在象征财富与权力的奢侈品领域,男性也风光不再,不久前结束的“国际顶级时尚品行业峰会”上,JP摩根公司奢侈品行业研究员弗罗盖公布的数据指称,奢侈品消费市场中女性所占份额一路飙升,从两年前的25%上升到现在的45%。而这个趋势有增无减。
0 X7 T, B4 O/ c
- \7 n Z, m% o6 g
列车推出了女宾包厢,银行推出了女性专卡,烟厂推出了女性香烟,人才市场推出了女性专场,连专给大老爷们做剃须刀的吉列,也推出了“吉列维纳斯”。在消费产品的特征上,女人越来越体现出一种“男女通吃”的倾向,而男人呢?还固执地守着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吗?未来的男人还会有独享的市场吗?
D7 M6 ~6 _7 J7 F; g
9 ?7 U# b- `) {0 [0 L
男人们不必不服气,女人是“天生购物狂”,就如外川洋子所说:“在精神世界里,女性是全职的消费者。”兼职的怎么斗得过全职的呢?所以男人们应该安然地坐在第N家女装专卖店的沙发上,对面的陌生男人互换理解与赞赏的眼神——没了咱,女人们哪能这么爽快地买东西呢?但影片内外都人如其名的“天生购物狂”张柏芝就说了,他们一家五口都靠她养,一共买了七部汽车六套房。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9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职场之争
2 x; s! E5 z: @( @
0 [0 K* g1 z# {* ]. l6 N/ ?
女主男辅的办公室
# o5 j8 _- i. R! \ w4 {
) N4 e. ^6 [: G9 _4 s3 L& i
; L( f* I- b ]0 W! M
男尊女卑的办公室战争旧格局早已被打破了,因为既涉及情感与性的争斗,又牵扯权力和利益的争夺,女性势力的上升,令这场斗争前所未有地好看。
. f) Y& n' Y. B0 A) p7 J& @
& D7 Q' f4 h E+ [( f
' B3 G- T9 f* y$ U% p
如果对“办公室男女”几个字进行词义联想,3秒钟之内你最先想到的词是什么?性骚扰、恋情、暧昧、暗恋、职场、训斥、火药味儿、硝烟等等。这些联想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涉及情感与性的争斗,一种涉及权力和利益的争夺。
: a/ L( X3 I+ N
& I* A7 ^. Q- y) z/ R+ `
在传统观念里,上司和下属的性别应该是男上司和女下属,男经理总是搭配个女秘书。但随着时代进步,女子就业渠道拓展和工作机会增多,很多有能力的女人得以和男人一较长短,甚至超越了男人。于是女上司VS男下属的故事层出不穷。
9 X9 D2 n( E, S) w5 U# N9 u
0 |+ B6 s$ M% S1 i3 k, P. Z
某轻工局局长卡卢金娜是个性格孤僻言行和外表都有点男性化的怪女人,职员们背后都叫她冷血动物。统计员纳瓦谢里采夫学生时代是个才华出众的青年,但是人到中年,却穷困潦倒、未老先衰,独自抚养两个孩子。他工作勤恳,但谨小慎微、唯唯诺诺,不善于在女上司面前“表现”自己。但奇怪的是,就是这样两个性格“对立”的女上司和男下属之间,居然产生了爱情……这是1980年代在中国风靡一时的前苏联喜剧电影《办公室的故事》。直到今天,影片中纳瓦谢里采夫对卡卢金娜说的那句“您为什么要摸我,您别摸我”仍被奉为经典。
+ z9 ]; V$ g9 Q( Q8 T0 b N
+ B( x2 N) r* S/ C$ }
上述孤僻的老处女上司搭配善良的穷困男下属的双赢结局为冷冰冰的“办公室”增添了不少温情。然而,时空转换到2004年12月6日,“深圳市罗湖区原女公安局长安惠君接受男警员性贿赂被双规”的消息赫然出现在国内一些媒体的新闻报道中,这是新时代的一起非典型性女上司和男下属的关系事件。同样都是女局长,前苏联虚构故事中的卡卢金娜以一个男性化的女强人形象开头,以一个因为爱上男下属而回归传统的温柔女性形象结尾;而我们现实中的前局长安惠君是以一个美貌勤劳的传统女性形象开头,以一个因为接受了男下属的性贿赂而使世人震惊的女权形象结尾,不能不说,现实版的办公室故事比虚拟版的办公室故事要生猛多了。
. S' ^3 _1 o5 ~) Q1 K
( z! K% d) G/ n2 D+ U
另一方面,在诸多影视文学作品和现实中,男上司VS女下属仍然是一个先天的结构,这一结构造就的传统故事框架无非有如下几种:1.男上司爱上女下属;2.女下属爱上男上司;3.女下属对男上司先恨后爱;4.男上司对女下属先爱后恨……总之,处在这一结构之中的男女之间常常夹杂着说不清道不明的情愫。
1 _% V# A! F) i4 U
& f; M" d$ b" ^4 V
抛开这些办公室男女的爱恨情愁不讲,单就职位而言,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根据天津市城调队2003年对天津1500户居民家庭进行的抽样调查结果:应届大学毕业生女生比男生就业率高出两成,这与人们传统观念中的“男生容易找工作”恰恰相反。而上海市级机关妇女委员会2004年对市级机关系统19个单位的1000名女公务员进行的一份调查显示,58.4%的女性“很希望和比较希望”晋升职务,比男性高出0.7%。根据以上这两份调查,女性的就业率和成就动机都比男性高出一点点。
# p( A8 p( b4 L; F' `7 t% \
5 }% q: h- ^/ M% g7 ]
在女性越来越多地侵入传统上属于男性的办公领域的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男性开始“屈尊”从事一些传统意义上属于女性的职位,比如幼儿教师、高薪“公关”、保姆等等。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9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电视话语权之争
' C. d& Y. M4 Y) e9 Z H
! L% R+ x9 V5 P( r* n6 D
TV女权社会
% K6 t" i+ v" i0 l
1 q) J9 D& @4 Z8 Y* O7 J5 z1 {
. j) d" ^- _4 p8 i/ V
女性开始握住了电视话语权的麦克风,身处一个电视女权社会,在电视机面前,男人理所当然地低女人一等,矮女人三寸。
! \7 ^7 Z! F: l' ]4 h7 Y) H" c9 o; W
; ~: j( S4 F% Q% J! E
/ B2 @% U" b# H/ X& j$ a2 }) C
如果想转台看看足球,你的对手可能有:A.热爱看肥皂剧的老婆;B.热爱看肥皂剧的女儿;C.热爱看肥皂剧的母亲。尽管你可以毅然抢过遥控器,但有人会唠叨地抗议天天做家务却失去了看电视的权利;有人会可怜兮兮地抗议明明有做作业为什么不让看一眼电视;有人会苦大仇深地抗议养活了儿子却失去了电视。作为男人,你会把电视交出来的,对不对?
/ V5 n) M% L- g, A# l9 ? \: W
]5 f4 L& R9 C3 w2 p
“女性形象综合起来,只是一个次等地位。在这个世界上,她们是无私的、忘我的、完全奉献给男性的”。在电视机前,无法转台的你诅咒说这句话的女性主义学者Diana Meehan,并认为不学无术的她欺骗了你。每天晚上8点到11点,你陪着女人们一起看《好想好想谈恋爱》、《律政佳人》,看看那些女强人怎样玩弄男人;或者看《美人关》、《绝对男人》,看看那些女人怎样愉快地将卖弄风骚的男人扔进水池。你不能走开,因为一对小小手臂挂在你脖子上,一只雪白手臂挽住了你的左手,一只上了年纪的手臂抓住了你的右手。女人们善于用摔跤般的高明手法将你固定在沙发之上,好等她们看《大长今》时你的衣袖可供擦拭眼泪;看《绝望的主妇》时,可以顺便将你作为抨击对象;直到深夜新闻重播的音乐响起,她们才肯放过你。
" G# L% _; s) w" Z
( m( I+ `) u" u1 r7 `: @& ~
你诅咒电视台那帮人为什么做这样的节目,可惜别人根本就不重视你。女性占据了56%的电视观众,而且为她们定制节目方便省事:“你知道无论如何你都会抓住她们,所以你不需要为她们特意研究内容。”(Initiative Media的全球研究整合主管Stacey Lynn Koerner语)香港无线电视花旦能不能红,衡量标准不是看男人喜不喜欢你,而要看女人喜不喜欢你。你觉得苏永康、吴启华长相平庸,但他们是“师奶杀手”;你觉得关咏荷扮演的就是一个泼妇,但她是“师奶女杀手”,评论高度评价她“扮演的角色坚强但是不强悍、温柔但是不柔弱、宽容但是不白痴、风趣但是不疯癫,平常但是不平凡——几乎是大部分女性梦寐以求想成为的类型”。
! r5 ]2 w, F+ i5 U: [( ]
$ o9 ^/ u$ W4 y7 j; v" x/ q4 t
“女人要的剧本”已经开始在全世界流行。女警察、女拳王、女对冲基金经理、女星际航行舰队舰长……电视机前你斗不过女人,电视机里你也未必斗得过。从几年前《半边天》节目和女性频道的开播,女性开始握住了电视话语权的麦克风。然后,电视男人秀节目在“男色”风潮中粉墨登场,女性主义空间向主流话语圈逐渐蔓延和扩张成了不争的事实。当电视响起“怕老婆会发达”的主题曲,当电影中苏东坡被河东狮拧住了耳朵,当你妈妈要看F4演唱会,你渐渐发现,你身处在一个电视女氏社会,有时,你在电视机面前理所当然地低女人一等。
# w" d" M& r; Z
2 W6 N& @) |. Z$ f8 g. p
也许下面引自某女大学生论文的话值得男人安慰:“女性受众群体固化的性别传统意识一度成为节目市场扩张的通行证,它在让女性获得短暂的充实和自主的同时,实则将男性意识再次灌输于女性头脑中,而媒介上层人员在狡黠地打了一个女性主义的擦边球后,实则上却促销了他们生产的电视产品……女性受众借由节目享受了女性自觉精神与自主意识所带来的感官快意的同时,却拱手将权力再次交到男性手中,男性权力依然固若金汤,丝毫未受到任何撼动。”
6 O- ?- v; _& t. J9 y1 l! u7 m, a
' p3 b9 y# d; U2 J
尽管男人们的权力“固若金汤”,但是,你有种就把遥控器抢过来试试?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9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T台之争
# q& U/ N1 G! F: W: m! r
/ e$ b# {: H. m
从男才女貌到女才男貌
3 _. k) ]9 n& S
8 ?' S/ @& L! X( x8 F4 E' G
) ]2 H8 e1 s2 A
既消费美女,又消费美男的时代已经到来。男色经济风行一时,美男一样可以成为被看者和消费品。
5 ], C* `3 h8 c/ F1 M
' h. u- H6 m& c0 o1 A7 N+ r
' f' r* @8 }% n7 q3 T! [7 R
“我每天早晨醒来后第一件事就是为肌肤保湿,晚上我还会在眼睛四周擦一些水质的眼霜以防止眼角长出皱纹,而休闲时修修指甲则可能是我最喜欢的一项娱乐了。”
8 h3 u! l- A' u
- Y1 j" }9 j: t$ S: Q
如果不加说明,谁都会以为这是一个女孩子的心得,但事实上,说这话的人不是别人,正是万人迷贝克汉姆。就在2005年,他被评选为全球女人味最浓的男明星,排在他之后的依次是裘德·洛、奥兰多·布鲁姆。巧的是,英国利物浦大学的研究人员也公布了他们的发现,那就是外貌女性化的男性更受女性欢迎。外貌女性化的说法可能有娘娘腔的嫌疑,或者应该这样说,干净整洁、会展示自己的魅力的男性在现在这个社会比猛男更受欢迎。这个世界,是一个以贝克汉姆为代表的“都市美型男”即metro sexual的世界,一个男人不善修饰已经讨嫌,如果还堂而皇之地搬出老土的“男人不必在乎长相”作为理由,那简直就是无可救药,没法混了。
# D4 m/ a2 a7 E; V8 \0 \
$ m: e0 N* r+ A. D U/ h
一旦向来处于强势观照者地位的男性心甘情愿地变得花枝招展起来,在选美T台上身穿布料少得不能再少的泳装搔首弄姿就不再是美女的专利,美男一样可以成为被看者和消费品——没错,说的就是2004年年底举办的“中国先生”评选和更刺激、更娱乐的2005“香港先生”评选。“港男”评选结束后,有关方面收到投诉直指节目“侮辱男性尊严”;电台节目主持人查小欣也批评安排参赛者穿着泳裤走近女评判席,像舞男表演,就差没有动手塞钱到他们的泳裤里而已。
, a- ~8 B+ ^& `4 r! a5 a
" \; \: @) M& x/ ?7 |1 H; }$ h
其实,香港亚洲电视多年前就曾举办“港男”评选,首开香港男士选美先河,不过反响不大。究其原因,恐怕跟“男色”还没有成为消费品、“美男经济”还没有成行成市有关。而说到“男色时代”,又不得不说到F4。正是2001年《流星花园》的热播,让上到五十多岁的师奶、下到十来岁的少女口味空前一致地迷上了那几位跟花一样鲜亮的帅哥。更值得注意的是众多HC(花痴)粉丝们毫不掩饰的狂热,也是空前的,中国女性第一次如此理直气壮地表达了对“男色”的欣赏。由此之后,说男人长得“帅”已经缺乏表现力了,而应该说“美丽”,就像毛尖说张国荣,“他所扮演的虞姬的美貌基本上是无人能敌,红透了半边天的巩俐在他身边像个大丫头”;或者像某媒体赞扬陈坤,“俊俏已经完全不够形容这个男人的美丽了”。有人把这种现象归结为女性意识的抬头、女权主义的复兴,不过说这话的肯定是男性,没准说的时候还酸溜溜的。
/ D" z7 w# P8 G
7 y# z: Q. _9 h) n$ B
从F4开始,人们开始意识到美男经济的力量。有商家这样分析,现在的女性有着充盈的消费力,所有销售商都把她们当成大救星,而美男对她们来说显然是最有杀伤力的。其实早在木村拓哉出任口红代言人,使得那款口红卖到断货时,商人们就已经感受到了那种神奇的力量。于是,步木村拓哉后尘,元斌成为韩国第一个口红广告代言人;而刘烨出写真集,不仅穿上女装扮女人,写真集更起名叫“烨色撩人”。
" K" _* r! j& h) B
7 {" P' C. \" C
男人消费美女,于是美女经济兴盛;而现在的女人又比口味传统的男人进了一步,她们既消费美女,也消费美男。生意人的眼光是最毒的,所以他们说现在已经进入了女性消费时代。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29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封面之争
% u2 G) \/ t& s+ N6 `0 c) }# E
! w$ c9 l% h' S8 d7 e
封面是女人,封底也是女人
! V# P0 Z7 k" j$ g1 I/ o
3 ?; M0 B, v$ \. }
: F, O% O& d9 [4 F
没有了美女的封面还叫封面吗?没有了美女封面的杂志还叫杂志吗?
2 j* g0 M: \; x8 W; s* ] k
& l F+ I/ i0 [9 k/ ^. q. Q
8 G: o, `7 A4 ?, W
1953年10月的一天早晨,27岁的芝加哥无聊青年休·海夫纳在他家的厨房里折腾了一本内容全是剪剪贴贴的杂志,在贴上一名叫“玛丽莲·梦露”的姑娘的照片(花了他500美元)做封面后,他自己都没想到,“covergirl”这个名词从此成为诸多杂志的视觉核心。
/ n& {: p& p; j
) R1 g6 J1 V/ R% s( O; b5 v
事实上,那张刊登于《花花公子》创刊号上的图片可以让多数人的臆想遭受摧残,黑白搭配的正装套裙和“兔女郎”内涵之间的距离无限遥远。但毕竟,女人总算被印在了封面上,有了招摇过市的机会。
0 g3 h- d0 Z* e0 B6 q" j, B
) a! H' ]/ C( K4 H" U. g( Y
半个世纪后,《花花公子》仍旧在世界的另一面忽悠,但《FHM》化身《男人装》登陆中国,随之而来的是本土制造的封面女郎们迅速上位,并且一张照片的造价远非500美元所能搞掂,形势大好。
: G0 P9 W5 R% h) J
; f+ H9 s( k; m8 n4 f, m
被顶级的摄影师和造型师摆布,被记者的文字装潢,被图片处理师和平面设计师进行再创造,被编辑用标题加以煽动和引爆,女人们开始主宰封面。在美国,连保守老成的《福布斯》杂志也抛弃了比尔·盖茨,改用布兰妮·斯皮尔斯为封面人物。乌克兰美女总理季莫申科以一系列性感或知性的照片霸占了《ELLE》的封面,让肯尼迪和克烈森这样游走于政治和时尚之间的先烈彻底成为历史记忆。而地球的另一面,作为“亚洲英雄”,张静初和李宇春在《时代》亚洲版的封面上登堂入室,成为世界最大洲的代言人。而仅仅在10年前,《时代》还充斥着性别偏见的文本倾向和带有性别涵义的语意编码。或许你在上面还曾看到过周润发和梁朝伟们,但他们都只是章子怡身后的背景板。
1 ?" {! Y: t: K9 x3 ]9 M3 T
5 }0 N' ?/ B! Q$ d
对相貌姣好、身材出位、人气爆棚的“她”而言,登上封面并不仅仅只是一次拍摄行为,它的意义其实远远超越了一张照片那么简单。美国人麦克卢汉在他的《理解媒介》中把照片称为“无围墙的妓院”,封面上的男人被他戏侃成无生趣的嫖客,而女人的照片被印成封面之后,则被他推崇为一幅活色生香的浮世绘。正如《瑞丽》上的张柏芝或者《男人装》上的蒋勤勤,出没于时尚杂志的女人们被摆设于销售终端,和厚度不一的铜板纸荣辱与共,封面女郎的光荣成为杂志的炫耀。在闪光灯下为杂志献身,如同被授予了一次属于美丽、性感和影响力的阶段总结。在商业利益上,女人的作用其实直接得有限,那是有图可读的信赖感,是因大众审美而形成的先天优势。男人们当然可以固守财经、时事类杂志的自留地,但问题在于,超女在《时代》上位并非奇迹,潘石屹如若亮相《时尚》就会成为怪谈。
3 Q1 Q: }1 }9 Q3 W$ |2 `
5 C8 C# e0 g5 \; [; m! U5 t5 F' Q
其实封面上的猛女们面临的唯一问题是,对于买单的人们而言,早就把“我要购买杂志”的念头直接兑现成了“我要购买她”,而这种由美女撑脸的杂志被称作男性杂志。她们的举手投足和风情万种只是男人们购买与否的一个信心保证。但封面之争的局势并不会被扭转,男人购买杂志是为了封面上的女人,而女人上封面早就不是为了男人。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30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床笫之争
+ i) l' B% O/ C5 ^% p
: I+ E! Z* G. x# P9 K/ ?
外遇是对男人最好的报复
& m- M& q6 q" r5 l r7 z9 V
" y8 z& K: U& `" N6 D5 b5 o, j) I
8 G$ M/ L, y% m: Q: F2 y
当女人频频因男人出轨而伤心不止时,她们也想到了最好的报复与惩罚手段:性。
: ~1 k$ o* b2 Z( d
! T; l. K3 S# i) R6 k; {
8 B. y" n( T% f( e9 d" y
9 J9 L* `0 F+ T
26岁的南京人许红(化名)带着准备好的诉状走进了法院。她要结束自己的婚姻,原因是丈夫长期不与她过性生活。也因为这个理由,她向丈夫索赔1万元精神损害赔偿金。法院对此案进行了公开审理,结果因证据不足,她只拿到了一纸离婚协议书,却没拿到一分钱赔偿金。
' Z; @+ ^8 O* |" y8 t3 I
3 I7 u8 y1 H8 T |. I
台湾彰化市一名五金工厂的施老板,有段时间老是手脚酸痛、胸闷,而且不举,结果发现太太在他喝的药酒中放了雌激素。这名男子对自己雄风受害大怒,于是请警方将药酒送刑事局化验,持医师证明控告太太涉嫌重伤害。彰化秀传医院医师潘以如表示,雌激素是荷尔蒙的一种,大多是更年期妇女用来补充荷尔蒙,泰国人妖则服用雌激素来抑制男性特征,但男性服用雌激素,是否会引起不举的副作用,仍需进一步评估研究。
) }" m, D- M/ Z6 N; V6 Z
2 g1 Q: ^4 W9 d3 e4 C+ X; X3 M
许红的故事与“性惩罚”有关,施老板的故事则涉及到“性报复”。这是床笫政治的两个案例。毫无疑问,床笫政治的一个方面在于,缺少任何一方的积极配合,男人和女人将无法过上和谐的性生活。某些人貌似灵活地运用了这一原理对床上人实施所谓的性惩罚或性报复。
& @" C2 G G2 l
" Y* ?& h% V" ?6 w! s: A, L+ y
来自中国妇联的统计信息显示,中国100对接受调查的夫妻中,有70%以上遭遇过配偶对其进行的“性惩罚”,其中夫妻双方实施性惩罚的比例也由原来以女方为主变成现在的男女各占一半。
, P# [9 b" i$ h2 U% G5 `
+ ]. r- X* u5 u( W, m! P
一位婚姻专家说:用性的方式得到快乐,或是用性的手段来达到报复的目的,这是何其有想象力的手段!当两人的关系处在融洽地步的时候性的手段往往会使得感情找到一个培育的方式,而在感情发生激变时,性的手段就是一种报复。但是,性惩罚和性报复能如愿吗?这些人往往忽视了一点,“性惩罚”的同时也惩罚了自己。
& C0 N9 ?0 n: y$ ^. L
2 }' D$ A( @( F5 g2 Y" S# F$ k
女人对男人实施“性惩罚”的后果往往是:男人有了外遇。而当男人有了外遇之后,女人常常也用“外遇”对男人进行报复,正如美国著名两性问题专家凯萝·包特温(Carol Botwin)在400位女性外遇者的坦言感情心路的基础上所得出的结论:“女人外遇,通常是为了报复丈夫的不忠”。
8 N0 W e8 ^0 k) }) N+ g
7 ^6 {( q$ F3 J1 j& Y
也许有不少人会这样认为:在外遇的战场上,男人总是孜孜不倦的“偷腥馋猫”,而女人则是黯然神伤的羔羊。 其实并非如此,日本著名学者国分康孝指出:“绝大多数配偶都有见异思迁的邪念”,见异思迁“是社会生活中普遍存在的一种自然现象”。从现阶段所有的资料来看,在这场时隔多年女性才得以参与其中的“激情游戏”中,女性也正不甘落后地奋起直追,并大有后来居上的趋势。近日,《深圳周刊》对中国一些城市的离婚调查显示:女性因丈夫有第三者而离婚的占64.8%,男性因妻子有外遇而分手的也达到了48.6%;在对沈阳市1000对离婚夫妇所作的“对婚姻不满的原因”调查中,与他人有暧昧关系的男性占11%,女性占29%。
* S8 r4 ]) J7 P7 y/ B8 w8 ?2 p# S
4 t8 D2 l/ ~- A4 q; f1 G- p& a6 m# n
一位心理学家指出:“没有一对肉体上和谐的夫妻会因为一些琐事而分手的。当性交很完美时,夫妻可以有不同意见而决不会闹脾气,不会有愤怒的神色,以及分离的愿望。反之,别的一切和谐对于他们都会变得不中用了。他们的感情会日渐分裂,走到了难以相互容忍的地步。换句话说,也就是他们最终会渴望分离。”
- J1 @* E- A" Q( Q
" k: \( z& U: h) E. A2 R
然而,和谐的床笫生活与别的一切和谐相比,孰为因孰为果?这是又一个“鸡生蛋,还是蛋生鸡”的问题。
作者:
lily81
时间:
2006-5-9 17:30
标题:
RE:[转载] 男女新战场:男上女下还是女上男下?
你们有什么想法?
欢迎光临 中人网 (http://bbs.chinahrd.net/)
Powered by Discuz! X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