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说清楚,这里的人力资源规划是狭义的概念,以钢结构企业为例。敬请参考。帖子当中部分表格和图示都乱了,没办法,需要的可以留下电子邮件地址,我可以发给你文件版的完好版本。 【12月22日楼主说明:非常抱歉因为需要的人太多,已经回复了100多个邮件,但是还有一些没有回复。请需要的人点击这里自行下载,以免延误,谢谢】 构建企业核心竞争力—— 精益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操作实务 在企业管理实践中往往对人员规划/编制工作感觉到有心无力。在企业管理咨询实践中,也经常遭遇这样的瓶颈。2007年上半年,一家汽车模具企业寻求帮助:他们新建了工厂,按照流水和设备,工人的配备方案很快就定下来了,但是销售人员应该怎么配置,总是找不到合理的办法。2007年下半年,上海某医药上市公司对于质量部应该配置多少人员非常头疼:质量部非常委屈地认为自己人员不足,其他部门则诚恳的认为质量部人员已经超过实际需求很多了;2008年上半年,再次遭遇同样的问题,一家物流公司期望能够科学、合理的帮助他们进行人员编制设计,要求就是方法科学,能够让所有人都信服。到2008年中,在本人带队的江苏某建筑钢结构企业人力资源规划咨询中,再次和人力资源规划遭遇。9 i8 ?- { j$ ]8 n1 m3 h
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真的这么难吗?难道是企业人力资源经理人不知道原理和方法?
; r, x6 o7 [ s完全不是这样!科学、合理的人力资源规划(编制)原理和操作方法其实并不难,难的是缺乏操作所需要的数据。一旦支撑数据解决,请看案例中,这一切是多么简单! 精益人力资源规划/编制经典范例 精益人力资源规划/编制案例供有4个步骤完成,分别是“确定员工总数”“确定业务和管理人员总数”“分别确定业务和管理人员细分结构”“差异分析和处理”。如果您对上述四个步骤已经熟悉,可以直接使用最后一页附录的计算总表;反之,您可以按照下面的范例来理解制定的方法。
# t& }% V+ _4 l! ]9 x' P- p- U! }$ y步骤一 确定员工总数; ?4 n% _1 w& s
目的:确定企业所需员工总数0 y8 E6 k: V- |; d6 s+ \7 Q- ~
过程:
3 b$ q7 R7 M- `4 g2 f2 V1)
! g4 A, l8 a9 A确定未来数年(2008-2010)的战略目标或者产能/产值规划。, F2 ?: ~ Y! @0 f& v) i) _9 ^
规划产值根据公司战略计划确定。还可以采用人均营业利润、人均产能等其他指标。假定中等方案分别是4亿元,6亿元,8亿元(以产值指标计算,产能指标作为参考);+ z) Y3 h' \# `6 ?- P+ s D
2)9 E+ l7 P0 s& E' b
根据公司历史数据和行业统计数据,确定劳动生产率。- M4 r+ F$ j1 r& @
劳动生产率根据同行业标杆和公司自身历史水平确定。现选定“人均营业收入”
/ N0 R6 T6 B$ S& Q/ f为劳动生产率指标。在齐典咨询《钢结构企业人力资本研究报告》中查询,查询条件是
( ?) d2 l& z7 L5 @3 n$ K' F“劳动生产率—人均营业收入—民营企业—华东地区—4/6/8亿元”,在报告中查到“人均营业收入”中位值(50分位)为4亿时50万,6亿元和8亿元规模时为60万。 人均营业收入: 备注:为保护版权,表格中的数据已做处理,仅供参考,下同 3)# o" U3 {; o ~* ]+ V9 x
核定员工总数。
8 a2 [+ p6 p3 b7 Z' e7 H* v/ v按照公式:1 R& ]; J. _/ l5 l* F) ]
进行计算,分别得出未来三年员工总数为: 特别注意:换算时注意单位,规划产值单位是亿元,规划人均差值单位是万元 步骤二 横向确定业务人员和管理人员总数6 h8 n8 J( B' X$ ]8 o( w
目的:确定企业所需管理和非管理员工总数) |& P5 n5 B3 {7 E7 C
概念说明:
6 U4 ~3 ~! u5 t) }# K# A管理员工比=管理员工总数/员工总数
6 y: X' x6 x1 N6 u8 @非管理员工比=(员工总数-管理员工总数)/员工总数8 a$ L. |- y0 i5 b/ f
管理人员总数=员工总数—非管理人员总数=员工总数X(1—非管理人员比)
( T) j3 `- a' o. y K# N2 L/ O4 N非管理人员总数=员工总数X非管理人员比: O. J, N; w0 A6 @$ i! T
过程:
- X. F+ |- G( f0 s' y" z1)确定管理员工比6 }/ W$ M% F, z0 p
管理员工比中的管理人员不包括技术管理和项目管理人员,管理员工比可查询上海齐典人力资本报告得到,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2)计算管理人员数 此处的管理人员数包含高层管理和职能管理人员,不包含项目管理人员和技术管理人员。利用概念说明部分的公式计算得到管理员工数。 3)) z. G7 e% a5 |# ^! A+ a
计算非管理人员总数(即“大业务”人员) 大业务人员包括销售人员、生产人员(制作安装)、质量、安全、设计、技术等,利用概念说明部分的公式计算得到非管理员工数。 步骤三 确定细分类别和层级总数. R. l; x y9 V- D: y
目的:确定企业所需管理和非管理员工各细分类别人数和管理层员工总数
0 I5 k* }) C) V2 X过程:+ o4 p% i" P& ^& k8 t7 I
1)计算非管理员工细分类别人数3 n' v: _8 C- z" t) K& h) s$ R) b& c m
非管理类(大业务类)一般分为:市场销售类;生产类(制作安装);工艺技术类;质量安全类;项目经理;设计类(视情况)。市场销售比是指市场销售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生产人员比是指生产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技术人员比是指技术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质量安全人员比是指质量安全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项目经理比是指项目经理占总员工人数比例。% P. v! R: X/ s/ r i8 `
a)6 v) }! E9 w. Y) {, t4 [" c
计算市场销售类人员数 通过查询市场销售比可以计算出市场销售人员总数,市场销售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b)
9 V1 l8 i. V. I计算生产类人员数* I7 x9 J; z+ |5 Q) x: q0 ?& `
生产人员包括制作安装人员,通过查询生产人员比可以计算出生产人员总数,生产人员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c)/ L; c# e2 W! K: p$ l
计算技术人员数 通过查询技术人员比可以计算出技术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d)
0 K( F7 M5 E7 B+ [1 {$ `5 {计算质量安全人员数 通过查询质量安全人员比可以计算出质量安全人员总数,质量安全人员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另外需要注意的是专职质量、安全人员合计总数。此处仅包含独立质量、安全部门人员数量,生产部门内部自查、自设人员不计在此。 e), x- V% V5 l; O9 ] ?# G
计算项目经理数 通过查询项目经理比可以计算出项目经理总数,项目经理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2)计算管理员工细分类别人数
) i; t3 `( B5 M2 z0 E1 M管理类一般包括:财务会计审计类(FA);人力资源管理类(HA);计算机网络支持类(IT)。财务会计审计比是指财务会计审计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人力资源管理比是指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计算机网络管理比是指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占总员工人数比例。3 V: V, v. @" l! q' N; z
a)
$ Q6 ?- `0 `" M- v( C1 Q: Y J计算财务会计审计人员总数 通过查询财务会计审计比可以计算出财务会计审计人员总数,财务会计审计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b)( P! @; ~4 v" u7 u# g
计算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总数 通过查询人力资源管理比可以计算出人力资源管理人员总数,人力资源管理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c)8 H, f/ a4 l! z1 }5 q: r
计算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总数 通过查询计算机网络管理比可以计算出计算机网络管理人员总数,计算机网络管理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 3)计算高管层员工总数 按层级分类:高管:管理范围广泛的董事、总经理。通过查询高级管理人员比可以计算出高级管理人员总数,高级管理人员比是高级管理人员占员工总数的比例。高级管理人员比可查询齐典人力资本报告而得, 查询过程参考(一),此处略去。特别需要注意的是:“高级管理人员总数”仅应该总量控制,职位设置必须依据公司实际设置。 步骤四 成果验证和调整. q! [6 t3 W5 `0 S
目的:通过对计算得出的两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以判断是否该人员配置可行
}7 K# S8 Z+ g: H4 ^! U& j过程:
# ?8 f' T: i; B1 b" s- [1)对所有细分类别和层级人员进行加成
0 Z b" o3 @. w% H+ \将已求得的市场销售人员总数、生产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总数、质量安全人员总数、项目经理总数、财务会计审计总数、人力资源管理总数、计算机网络管理总数、高级管理人员总数加成,即可得到实际分配人员总数。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实际分配人员总数
1 J" ?" h- [7 m; { | | | |
实际分配人员总数=市场销售人员总数+生产人员总数+技术人员总数+质量安全人员总数+项目经理总数+财务会计审计总数+人力资源管理总数+计算机网络管理总数+高级管理人员总数 |
2)将上一步中所求得的实际分配人员总数与规划员工总数进行比较分析 通过计算员工总数差异,求得百分比,分析该人员配置是否合理。 | | | | | | | | 实际分配人员总数
; p7 v3 g% f8 s* t) k. T | | | | 差异数量
+ F; i i4 Z& @% J& o- S% n" L | | | | 差异( ^% _/ n" q' s7 P) b* V/ z- U
| | | |
备注:差异为差异数量除以规划员工总数得到的数值的绝对值 差异分析:如果差异在5%以内,属于正常误差,可以按照实际分配总数核定总配置;如果差异超过5%,请检查是否正确引用了报告数据。
5 v' \9 y8 a/ J( A/ }8 E N2 z附录:计算总表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264
# {9 c' L8 k1 U4 W) L5 f$ B | | | 280
8 ]. D, b8 G# H8 ~3 k | | | | | | | 分别确定管理和非管理员工职能种类或工种。 1)非管理类(大业务类)一般有: a)市场销售类; b)生产类(制作安装); c)质量类; d)安全类; e)工艺技术类; f)设计类(视情况);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2)管理类一般有: a)财务会计审计类(FA); b)人力资源管理类(HA); c)计算机网络支持类(IT);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按层级分类: a)高管:管理范围广泛的董事、总经理、分管副总经理,部分关键部门负责人如财务总监;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本帖最后由 温州小兵哥 于 2011-6-15 15:28 编辑 + Q$ E/ m+ F% G9 X
( C" E, d9 ?8 O0 k$ 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