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版权属 隔岸观火所有
转载请注明: 中人网论坛- 隔岸观火-( 链接地址:http://community.chinahrd.net/forum.php?mod=viewthread&tid=247552)
本帖最后由 隔岸观火 于 2010-7-5 09:43 编辑 7 a5 w7 l: u, N
9 U. ]/ r( ?# R成长故事—成长的几个片段 写在前面: 我想我的成长故事就像白开水一样平淡,没有什么特别的地方,想了很久,还是写写过往的几个成长的片段吧。 (1)办文学社与看书的那些事儿 我原来并不怎么喜欢看书,就算喜欢看也只是喜欢看武侠小说,觉得看这个比较过瘾,刀光剑影的,直到我的一个很喜欢文学的同学总在我耳边讲他的文学见解,实在不堪其扰之下我才去买了几本《读者》(他推荐的),看了之后觉得也没有什么很特别的地方,但是表面上为了不打击同学的热情还是跟他说不错不错,后来他也借给了我几本《读者》,为了显示我也喜欢文学,不得已也还是翻了翻,那时候说不上什么兴趣,也很少买书看(基本没钱买),直到我跟我的这位同学办起了文学社,我才慢慢改变了不喜欢看书的习惯。 那一次我同学跟我说他们班有几个女孩子写作文写得很好,但是数学却一塌糊涂(他自己也是这样),当时我突然想到要不搞个文学社吧(也真不知道那时候的脑袋怎么会蹦出这个想法),我说这样可以发挥这些人的优势,说不定以后他们可以因为搞过这个而有出路,没想到我同学对我这个神经想法竟然大表赞同,还立即封了官职,我做社长,他担任主编,这可怎么好???我这个初中作文从不上70分的人也搞起文学社了,笑掉大牙了。哈哈 但是这是我提出来,他都同意了,我不能退缩吧?于是也只好赶鸭子上架了,既然要搞文学社那我至少也要懂点诗词歌赋吧,要不然到时文学社里的文学青年跟我侃起李白和白居易或者泰戈尔,我不是要顾左右而言他?于是从那时候开始我逼着自己看名著,一次就从学校图书馆借好几本名著,一般一个月就能看几本,开始都是囫囵吞枣,看不懂就翻过,看得多了跟文学青年们聊起来好像还真有那么一回事了。呵呵 自从看了若干本书以后,为了继续逼迫自己往文学路上狂奔,我决定买书,买书的方式是新老结合,既到新华书店买,也经常关顾二手书摊,大概有两年时间我买了近50本的书,以文学书籍居多,而写作文的能力似乎也有所进步(分数高了不少),原来只想看看文学书籍充充门面的,没想到自己却一头栽了进去,还写起了小说,那时候校园小说很流行啊,一本《花季雨季》真是红遍半边天,我买了好几本校园小说,看了之后突然有种想以自己班级为原型写一部校园小说的念头(真晕啊!无意间竟然走到了文学的道路上来了,做梦都没有想到啊),没想到也还真的写了,想想好像总共写了几万字吧,还分了第一部和第二部,这些个所谓小说在我写的快完的时候全部被我扔掉了,因为写到最后再看的时候竟然惨不忍睹,写的完全不成样子,所以小说家的梦就别想了,还是老老实实做个文学爱好者吧。 书看得多了,也让我喜欢上看书了,也养成了看书的习惯,在学校的时候一般只看文学名著。不管是古今还是中外,都看,毕业出来后这个兴趣也开始慢慢扩展了,看的书杂了,开始喜欢看历史、社会科学、经管等各方面的书,甚至有个阶段只要有书看就可以,不管是什么。那时候只要到一个地方工作,我首先要找的就是有书的地方,基本上也都会在工作的地方的图书馆办理借书证,同时也会到二手书摊淘书(便宜,而且还可以淘到书店买不到的书),几年下来,买的书大大小小也不下100本(几次搬家最麻烦的就是我那几大箱的书),而在图书馆借的书也不下300本(当然有借回来看几页就不看的,全部细细看过那倒没那么夸张,一些书名写得很诱人但实际没什么内容的基本就是翻一下),其实那时候看书倒没有抱着什么目的去看,就是觉得反正下班没事干,多看点书多了解点东西,总没有坏处。就这样我不断地在书中吸取营养,当积累达到一定的程度的时候,我发现原来要写一篇几百字的文章很困难,而今就算写的不怎么好也不会有太大的困难;原来连自己都不太了解自己更别说了解别人和管理好员工,当我深入中国五千年浩瀚历史的时候,我看到了任何一个时代相同的人性,这帮助了我认识人的本性,也让我在管理上慢慢的有了自己的见解。我想我今天的任何进步都离不开毕业以来那几百本书对我的启发,没有这个基础,我不可能有今天。 最后说回文学社吧。 在我同学的带领下文学社的“业务”还真是蒸蒸日上,他的头脑我一直也搞不懂是咋长的,他竟然拉到了广告赞助,把文学社往可持续发展的道路上迈了一大步,这也为文学社之后的发展方向做了一个铺垫。 对文学社我在开始几年还特别关注(毕竟咱是社长啊),也提供了力所能及的资源(无非就是钱啦),但是随着毕业出来工作,也就慢慢淡化了,而我同学随着出来外面工作也把文学社的事务慢慢的移交给了接班人(中学学生),之后我还以为这种校园活动持续不了多长时间,只要我们撒手不管了,最多也就是再持续几个月,可是,结果我错了。这次错得实在离谱。 就在上个月,我同学在网上突然跟我说,我们的文学社现在办的相当的成功,据说连县里的中国移动都赞助了,而今文学社已经走过了13个春秋了(98年初开始筹办至今),这可让我多多少少有些惊讶,因为我们那里办文学社的可谓不少,但是基本都是搞个一两年就结束的,而我当初的一个混想法竟然延续了13年,实在是始料不及啊。13年,这是一个怎样的时间跨度啊? 当初一个不知从哪里蹦出来的想法似乎造就了一个县的文化神话,这远不是我的初衷却胜过我的初衷,而我也依靠着这个混想法在成长着,也不知道从办社开始至今有多少人因此而得益?我想只要曾经参与,或多或少都会是一笔成长的财富吧。 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以及人心的浮躁,喜欢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能够静下心来看书的人也越来越少了,我经常给一些刚走出校门的朋友提一些建议,其中就有如果现在还不知道要干什么,就先找一些书来看看,养成看书的习惯,若干年以后我想你会受益匪浅的。 成功有侥幸吗? 我想是没有的。 5 }% _4 ^; b- q3 W b2 t9 k$ q(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