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4540|回复: 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荣耀西安·西安周边诸原史话

[复制链接]

233

主题

24

听众

50万

积分

区域版主

中人网论坛城市同盟区版主木头

Rank: 40Rank: 40Rank: 40Rank: 40

签到天数: 16 天

[LV.4]偶尔看看III

注册时间
2007-5-13
最后登录
2022-3-29
积分
501683
精华
9
主题
233
帖子
1595

伯乐 中人守护者 中人8周年纪念勋章 2009年度勋章 论坛群英谱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9-12-22 08:32: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荣耀西安·西安周边诸原史话

西安周边诸原史话

在西安以北,由梁山、黄龙山、尧山、药王山、嵯峨山、九鬃山、千山、陇山组成的北山山系与西安以南的秦岭山脉遥相对峙,共同构成了环绕关中平原的自然屏障。俯瞰西安市区,东有灞河、浐河,西有沣河、涝河,南有潏河、镐河,北有渭河、泾河,构成“八水绕长安”之势。在秦岭北麓、河流之间,形成了环抱西安的黄土台塬,有龙首原、白鹿原、铜人原、少陵原、神禾原、细柳原、乐游原、咸阳原等,形成了“众原拥长安”的神来地貌。

   铜人原

   铜人原,指的是灞河以东的黄土台塬,其得名与千古一帝秦始皇有关。秦始皇统一中国后,为了巩固统治,下令收缴全国所有的兵器,运往京城铸成“十二金人”,放置在阿房宫的宫门外。这些铜人,“各重千石,均高三丈”,每尊重30吨以上。其胸前还刻有“皇帝二十六年,初兼天下,改诸侯为郡县,一法律,同度量”的篆书铭文。西汉建立后,这12尊铜人被移置汉长安城内的长乐宫大夏殿前。《史记》的作者司马迁曾亲眼目睹,言之凿凿,并非道听途说之言,毫无疑问确有其事。但是,它们后来的下落呢?据说其中10尊在东汉末年由董卓下令凿碎铸成铜钱。后来,魏明帝曹睿试图把剩余的2尊移往洛阳,费了九牛二虎之力,实在"重不可致",没有办法,只好遗弃在这片黄土原上,从此留下铜人原这个地名。
关于铜人的下落,历史留下了意味深长的省略号。经过魏晋南北朝中国北方历时400年的长期战乱,它们失去踪迹,下落不明。和白鹿原一样,铜人原在唐代也以达官显贵墓葬众多著称。在不胜枚举的历史人物中,有著名的天文学家僧一行。他俗名张遂,是唐初功臣张公瑾的后代。这位"高干子女"落发为僧后法号一行。唐玄宗时,把他请到京城,担任宫廷主管天文历法的高级顾问。一行主持制订的《大衍历》,是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精确的历法,从唐代中叶到明朝末年,在中国沿用800余年之久,还被传入日本、朝鲜等国长期使用。经过持续不懈认真细致的天文规测,并与历代天文记载比较,他发现恒星并非永恒不动,首先提出恒星存在运动现象的观点,比英国著名的天文学家哈雷在1718年的发现整整提前1000年。他也是世界上首先实测子午线长度的科学家。在他主持下,于全国12处分头同时实地测量,证实日影长短与地面距离没有正比关系,而是与北极星高度成正经,每隔351里80步,北极星高度相差1度,这实际上已经证明地球是圆形的。一行测出的子午线长度,与现代测量的子午线精确长度相比,每度只相差17公里。这一科学实践开创了人类通过实际测量认识地球自身的途径,使得这位杰出的科学家以大地测量天文的伟大先驱名垂史册。一行逝世后,唐玄宗十分哀伤,诏令把这位高僧隆重埋葬在铜人原,并修建灵塔,墓碑的碑文也由这位皇帝亲自书写。千年来水土流失造成的地貌变化虽然使得一行墓湮没无存,但我们同样有理由期待有朝一日终将发现。
现在的铜人原上,铜人已经不知所踪了。据推测,很可能是由于水土流失,沉重的铜人沉入沟壑,被黄土湮没。


   白鹿原

   白鹿原,人们莫不被陈忠实先生笔下的《白鹿原》所感染。《白鹿原》一书的横空而出,使得历史久远的白鹿原更加声名鹊起,引得更多的文人雅士登临白鹿原,论古谈今,寄情白鹿。
   白鹿原在西安城东,浐、灞两河之间呈东西走向,千年帝都京畿之地。历史久远文化沉厚。关于白鹿原一名来源有两种传说,一为周平王迁都洛阳之时,见白鹿游于其上。另一种传说汉时获白鹿于其上。白鹿为瑞兽灵物,可见白鹿原一名之灵。如今原上仍有所多和白鹿相关的村庄(神鹿坊、麋鹿、白鹿等村)。
    白鹿原古称首阳山,在《三铺黄图》中载有黄帝铸鼎于首阳山。商周之际有高士伯夷、叔齐、叩谏武王而不得隐于此,耻食周粟,釆薇而食,终老于此。《论语》和《史记》中孔子、太史公对其备加推赏,赞誉为“仁人志士”。至今白鹿原上仍有伯坊村(今长安区炮里伯坊村)为伯夷坊并有庙祭祀。鲸鱼湖早称伯夷湖。秦二世曾修行宫于白鹿原畔,浐水岸上二圣宫(今长安区鸣犊二圣宫村为旧址)楚汉相争之时高祖初入关中,驻军于此(《史记》中灞上)并由此赴鸿门宴,从原北坡下马度王村(今霸桥区席王街办马度王村)过灞水而归。汉兴文帝、景帝尝偕大臣常游猎于原上。汉文帝与其母薄太后,其妻窦太后长眠于白鹿原上。汉文帝陵为霸陵。白鹿原又名霸陵原。汉武帝建鼎湖宫于原上,改伯夷湖为鼎湖,守卫鼎湖宫部队为长水校尉,汉武帝晚年曾修养于此。唐时白鹿原也是皇室宗亲、达官显贵的聚居之地,如开国功臣郧国公殷开山,在鼎湖岸修建郧庄,湖池桥亭,楼阁相叠。当时谚云“上有天堂,下有郧庄”足见当时之盛景。近40年来,原上先后出土了包括皇室亲王、公主及刺史等高级官吏的墓志铭百余方。五代时后秦主姚苌改长水为荆谷,荆峪湖后谐音为鲸鱼湖,鲸鱼沟。宋时大将狄青驻军于原上(今狄寨镇),人们又称白鹿原为狄寨原。迨至清末白鹿原上又出了一位令人们顶礼膜拜,流传故事胜不可记的关学传人——蓝川先生,牛兆廉、牛才子,更增加了白鹿原的神秘感。

     神禾原

     神禾原位于古樊川、御宿川之间。呈东南—西北走向。南起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北江兆村,北至韦曲镇何家营,贾里村等村。其范围包括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杜曲镇、王曲镇、韦曲镇、郭杜镇部分地区。
神禾原的历史久远,文物故迹众多。其时间最久者为王曲遗址(王曲镇北堡寨,藏驾庄之间),其遗迹为仰韶文化,龙山文化,西周文化三个时期。
神禾原王曲原段古称“绝龙岭”。传说商朝末年,周商之战时,商太师闻仲战败,自刎而死于此处。后人哀其忠烈,在此修太师洞,四时祭祀(其故址在今神禾原南坡,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北堡寨,南堡寨之间)。
西周宣王时,大将军仲山甫平殷商后人樊国之乱有功,周宣王封仲山甫采邑于樊,且迁古樊国民于此地(史载;樊,尧之支孙)。其筑城故址今神禾原北坡三府衙村(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三府衙村。山甫谐音三府)。
秦时称神禾原北坡以下为樊乡。秦始皇七年(公元前二百四十年240),始皇祖母、庄襄王母夏太后薨,独葬于杜东(贾里村东神禾西北部原头上。《史记》有载)。此墓日前得以发掘,其规模堪称“中国第二大墓”。尤其堪称国宝的“天子驾六”车马文物的出土,更增加了神禾原历史的厚重感。
秦朝末年,天下大乱。汉高祖刘邦入关中,大将樊哙出蓝田取秦樊川。汉王朝建立后,高祖刘邦以功封樊哙为舞阳侯,赐食邑于秦之樊乡。其范围东起义谷(今西安市长安区引镇大峪),西至下杜城,谓之樊川,西狭东广,又名后宽川。(今西安市长安区潏河两岸古樊川左近,在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兴盛坊村附近原有汉舞阳侯樊哙祠遗迹,今已无存)。汉惠帝末年,太尉周勃平诸吕之乱时,吕产、吕禄等曾到樊川中,见樊哙夫人吕嬃(事见《史记》、《汉书》)。汉武帝时扩建上林南苑,将樊川,御宿川尽括其内。御宿川在城南四十里,东至石鳌谷(今西安市长安区石砭峪),西尽沣水,东西五十里,南北十五里。因武帝在滈水岸畔筑王宫别馆,禁御不得使人往来。汉武帝常夜间微服出猎,夜宿王宫,后来名此川为御宿川(事见《史记》、《汉书》、《类编长安志》《西安通览》等)。汉武帝修王宫时,筑渠一条名王渠,后谐音为王曲,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一名的由来。汉上林苑之大,之广。汉司马相如、扬雄等后人皆有著作描绘。足见昔时辉煌之景,令今人难以想象。西汉末天下战乱不息,赤眉军、绿林军等,对汉上林苑大肆毁坏。汉光武帝派大将马援驻长安时,马援驻军上林苑,看到一片荒凉破败景象,令附近民众耕种上林,以支军需。随着东汉建都洛阳,古樊川、御宿川,只有任其发展无大的修建。
    东汉年间到魏晋以至隋,王朝的迭替犹如走马灯似的,这一带虽几为京畿之地,面对变换无常的时局,谁也无心思观赏古原古川美丽景色,只有晋代—前秦时期,前秦王苻坚迎国师当时佛教界领袖人物道安法师入都城长安五重寺(又名义安院,唐宋后称道安院,道安寺),在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北新村神禾原畔,此地名曰鸡子山,当地又称鸡子殿。登临此地,前俯绝河清流四时不断,古樊川四季美景饱览无余,右望少陵原畔兴教寺如在眼前,左望杜曲镇楼舍饮烟,桃溪堡桃林柳燕。桃溪堡,唐时文人崔护进京赶考,在此留下一段佳话,使“去年今日此门中,人面桃花相映红。人面不知何处去,桃花依旧笑春风。”的诗句从此流传天下。在唐代,樊川,御宿川由于紧邻京师长安,又一次得到空前发展,以唐高祖、唐太宗父子围猎起始,后来有“城南韦杜,去天尺五”之称地韦氏家族和杜氏家族,在神禾原两侧居住,当时人们游乐之处“城南五曲”(韦曲、王曲、杜曲、章曲、另一处地名遗失难辨有宣曲,黄曲等众说纷纭莫能定论),神禾原两边占三处即韦曲(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周围)杜曲(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一带)王曲(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一带)使得樊川、潏水两岸楼阁亭台隐隐相接,佛塔寺庙暮鼓晨鼓相闻于野,奇花异木竟相开放,两川古地名扬宇内。古道之上车马竟弛,冠盖云集,引得达官贵人,王孙公子,游宴管弦,乐而忘返。文人雅士,高僧大德,登临咏颂,美文佳篇不绝于世。
唐太宗为其母祈福而修建常宁宫,其故址神禾原南坡首高河岸畔(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高湾村北),此地远望秦岭诸峰竟秀,前俯古御宿川四时美景,滈河清流缓缓逝于脚前,极目神禾原上风物几变。唐皇亲韦氏家族居于韦曲一带,宰辅杜氏家族居于杜曲一带。唐高宗显庆年间中书令杜正伦居于神禾原与潏水之间的下杜(今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新街北村一带)。唐玄宗时附马郑潜耀居郑公庄(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小江村),后来唐僖宗时诗人郑谷所居,又称郑谷庄。唐大文学家韩愈送子韩符读书处,韩愈别庄,唐昭宗时宰相韩偓居于此称韩偓村,又称偓村(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岳村)。诗人杜牧生活过的瓜州村(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瓜州村)。唐天宝年间大将军郭子仪部将何昌期驻军处何家营(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何家营村)。唐宰相裴度别居(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小江村以东)以上这些地方均在神禾原与潏水之间。唐时宰辅杜正伦为保护长安城开凿杜固,改道潏水时(其故址人们称凤凰嘴,又称马蹦崖,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彰仪村附近),曾修申店渡头(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申店村)。城南之盛,不可胜计。更引得上至帝王将相,下及黎庶百姓,文人雅士来往不绝于此者,据不完全记载,唐时至此游览樊川佳景秀色,颂咏的诗人名士有;李世民、文德皇后、司空曙、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王维、韩愈、柳宗元、祖咏、僧子兰、胡曾、谭用之、罗隐、钱起、刘禹锡、孟郊、岑参、杜牧、王建、崔护、杨巨源、高适、司空图、李贺、罗邺、卢纶、韦庄、郑谷、韩偓、王贞白、贾至、张乔、温庭筠、杜奕、鲍防、谢良辅、郑慨、樊旬等等为城南樊川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颂之不厌的美丽诗篇,使得我们今日读之,犹如回到当年盛唐盛世下美丽的城南盛景,樊川秀色,神禾风物,历历往事,好似眼前。
唐代佛教文化的空前兴盛,在神禾原两侧所建著名寺院不可胜计。尤其以樊川八寺最为有名,在潏水两岸樊川中,神禾原与少陵原相对着八大寺院即;少陵原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兴教寺(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寺坡村)、兴国寺(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东、西杨万村之间)、华严寺(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局连村)、牛头寺(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双竹村)。神禾原畔从东南到西北依次为;观音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南樊村),洪福寺(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岳村,西樊村之间),禅定寺(在今西安市长安区杜曲镇小江村南),法幢寺(故址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瓜洲村)另外还有晋时所建道安寺(其址见上文),隋时慧炬寺(又名智炬寺,其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太乙宫镇上湾村西),皇甫寺(又名塗山寺,约建于隋,相传隋文帝之妹在此出家为尼。唐白居易诗文中提及,宋时又名开利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王曲镇皇甫村),安澜寺(故址在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何家营村北)。由于这些寺院佛事兴盛更引得许多高僧大德在神禾原两侧留下足迹,当时名冠一时的高僧有;明谵法师、遍照法师、华严五祖法顺法师、智俨法师、法藏法师、澄观法师、宗密法师及圆窥法师、圆基法师等。佛教几大宗在当时神禾原两测逐渐形成,净土宗、华严宗、慈恩宗等影响至深,时至今日,每年海内外佛界诸高僧大德,追宗溯源之时,都不远万里来到这里,虔诚礼拜,一览樊川周围四时风物。
唐朝“安史之乱”时,大将军郭子仪曾驻兵滈水河两岸,与乱军三战三捷,收复都城长安。从而使得唐玄宗皇帝和肃宗皇帝父子重返帝都长安。当时郭子仪步将何昌期驻于神禾原畔潏水之滨,人们称为何将军营,后又谐音为何家营(今西安市长安区韦曲镇何家营村)。后来何昌期解甲归田时,将此地修建为山林别业,在此安度晚年。随着唐王朝后期盛极而衰,宫廷人员为避战乱大部分走出内宫,许多宫庭艺人将宫内皇家音乐等带出,传播于民间,逐渐形成了宫廷与民间相结合的传统古乐,使得古城西安周边传统鼓乐流传于今天,令人们赞颂不绝。何家营传统古乐当起源于此季,至今余音犹在。

少陵原

少陵原,位于浐河、潏之间,汉代称鸿固原。后来汉宣帝陵建在杜城南,原名杜陵,亦称杜陵原;汉宣帝许皇后葬杜陵南,陵墓较小 (古代“少”、“小”二字通用),所以又叫少陵原。现在少陵原泛指两河之间的地区,南起引镇,北到陆家寨。长约1.8万米,海拔470-630米,高出河面80-150米,北望长安,南接秦岭,地势高亢,视野开阔,整个原面呈阶梯状上升。
诗圣杜甫生前在长安一直居住于此,自称“杜少陵”、“杜陵布衣”、“少陵野老”、“杜陵野客”,流落外地时便自称“杜陵远客”,在此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熠熠生辉的伟大诗作,其诗集也以《少陵集》命名。
伟大的旅行家、翻译家,唐代高僧玄奘大师的葬地兴教寺,在长安区杜曲东少陵原半坡上,寺内有玄奘及其弟子窥基、圆测三座舍利塔。玄奘塔位于中央,五层,另二塔左右面对而立,三层。兴教寺在唐时为著名佛教寺院,被列为“樊川八大寺”之首。玄奘大师的功绩和成就,在此不做赘述。
佛教华严宗祖庭位于陕西长安县少陵原半坡的华严寺,为唐代樊川八大寺之一。始建于唐贞元十九年(803)。华严宗始于隋代杜顺,因以《华严经》为主要经典而得名。又因其实际创始人法藏被武则天赐号“贤首”,亦称“贤首宗”。还因该宗发挥“法界缘起”为宗旨,故又称“法界宗”。华严宗强调“圆融无碍”是观察宇宙、人生的法门,也是认识的最高境界。杜顺先从寺僧道珍修习禅定,后在终南山讲《华严经》。其弟子智俨随师在终南山至相寺出家,著作颇多,对后世影响较大。唐代智俨弟子法藏对其师学说详尽发挥,真正创立华严宗。三祖法藏是实际创始人,葬于华严寺南。华严寺现仅存砖塔两座,东为初祖杜顺禅师塔,西为四祖清凉国师塔。四祖法名澄观,于三祖法藏殁后私淑其学,住五台山清凉寺,撰新译《华严经疏》等,后世称之“清凉大师”。

乐游原

乐游原位于西安市南郊大雁塔东北部、曲江池北面。塬面长约4公里,宽200-350米,高出两侧平地10-20米,最高处海拔467米。乐游原实际上是由于河流侵蚀而残留在渭河三级阶地上的梁状高地。乐游原的南面有大雁塔、曲江池,上有青龙寺遗址,遗址内建有空海纪念碑、纪念堂,寺内遍植名贵樱花,是人们春游踏青的好去处。
乐游原得名于汉代。早在2000多年以前的秦汉时代,曲江池一带就以风景秀丽而负有盛名。汉宣帝时,这里被称为乐游苑。一次,汉宣帝偕许皇后出游至此,迷恋于绚丽的风光,以至于“乐不思归”。后来在此处建有乐游庙,乐游原就以庙得名。
乐游原是唐长安城中的至高点,地势高平轩敞,为登高览胜最佳景地。太平公主在此添造亭阁,营造了当时最大的私宅园林——太平公主庄园。韩愈《游太平公主庄》诗云:公主当年欲占春,故将台榭押城堙, 欲知前面花多少,直到南山不属人。”仅在乐游原上的一处园林,因太平公主谋反被没收后,就分赐给了宁、申、歧、薛四王,足以想见当时乐游原规模之大。后来四王又大加兴造,遂成为以冈原为特点的自然风景游览胜地。乐游原地势高耸,登原远眺,四望宽敞,京城之内,俯视如掌。同时,它与南面的曲江芙蓉园和西南的大雁塔相距不远,眺望如在近前,景色十分宜人。因此,京都居民来此游赏者绍驿不绝。尤其是“每 三月上已、九月重阳,仕女游戏,就此拔楔登高R26;幄幕云布,车马填塞。” 杜甫形容乐游原是:“乐游古园翠森森,烟绵碧草萋萋长”;唐彦谦称赞乐游原:“杏艳桃娇夺晚霞,乐游无庙有年华”;李频描述了春天乐游原的景色:“无那杨花起愁思,漫天飘落雪纷纷”。而“爽气朝来万里清,凭高一望九秋轻”、“万树鸣蝉隔断虹,乐游原上有西风”, 则描述的是乐游原秋天迷人的景色。 据葛洪《西京杂记》载,“乐游原自生玫瑰树,树下多苜蓿”,又“风在其间,长萧萧然,日照其花,有光彩”,故名苜蓿为“怀风”,时人也谓之“光风”或称“连枝草”。可见,玫瑰和苜蓿都是乐游原上有特色的花卉和植物。直至中晚唐之交,乐游原仍然是京城人游玩的好去处。同时因为地理位置高便于览胜,文人墨客也经常来此做诗抒怀。唐代诗人们在乐游原留下了近百首珠玑绝句,历来为人所称道,尤以李商隐《登乐游原》一诗流传最广:向晚意不适,驱车登古原。夕阳无限好,只是近黄昏。

龙首原

龙首原位于长安城北部,地势高亢。唐长安著名的大明宫就位于龙首原的高地之上。据考古实测,大明宫周长7628米,面积3.3平方千米,平面形制是一南宽北窄的楔形。它西墙长2256米,北墙长1135米,南墙为郭城北墙东部的一段,长1674米,东墙的北部偏西12度多,由东墙东北角起向南(偏东)1260米,转向正东,再304米,又折向正南长1050米,与宫城南墙相接。它是唐长安城规模最大的一处宫殿区。
唐贞观八年(634年)十月,唐太宗李世民为了给太上皇李渊“清暑”,由百官献赀助役,开始营建大明宫。但是,宫还未建成,李渊就在第二年的五月病死了。大明宫的营建工程也就此停工。大明宫再次大规模营建是在高宗龙朔时期。“龙朔二年(662年),高宗染风痹,恶太极宫卑下,故就修大明宫”。当时为修此宫曾征收关内道延、雍、同、岐、幽、华、宁、鄜、坊、泾、虢、绛、晋、蒲、庆等十五州121钱,且在龙朔三年二月减京官一月俸,以助修建。经过这次大规模营建,大明宫才算基本建成。当然,此后大明宫尚有多次营建和葺修,如玄宗开元元年(713年)曾修大明宫,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十三年又曾二次增修大明宫宫殿,“新造蓬莱池周廊四百间”,浚龙首池,起承晖殿。不过这些工程只是增修补葺罢了,
大明宫在唐朝三大内中规模最大,建筑布局以丹风门、含元殿、宣政殿、紫宸殿和玄武门为南北轴线,官厅、别殿、亭阁与楼观等四五十所分布于东西两侧。大明宫的南半部为朝政建筑区,其中三大殿又构成前、中、后三个空间,前为“大朝”,以高大雄伟的含元殿为主体,面朝宽阔的丹凤门广场,国家盛大的庆典多在此举行。中为“中朝”,以宣政殿为主体,朝廷各重要机构如中书省、殿中内省、御史台、门下省、弘文馆、史馆等均设在其左右,为皇帝常朝和百官办事的行政中心。后为“内朝”,以紫宸殿为主体,紫宸殿是紧连后宫的便殿,官员召人此殿朝见亦称“入阁”,在当时是一件非常荣耀的事情。大明宫的北部为生活建筑区,富丽堂皇的宫殿楼阁环绕着风景如画的太液池,以太液池为界又可分为东西两大活动区,东部为蓬莱阁、浴堂殿、绫绮殿等,为皇帝与后妃的活动区。西部以麟德殿、金銮殿和翰林院等为主,是皇帝在内廷引对臣僚,举行宴会和观乐赏戏之处。这里最有名的宫殿莫过于麟德殿了。麟德殿大约建于唐高宗麟德年间,故以“麟德”池风景区,西近大明宫西墙的九仙门,便于大臣出入,故“凡.蕃臣外夷来朝,率多设宴于此,至臣下亦多召对于此也”.武则天长安元年(701年)和长安三年(703年)曾在此殿两次宴见日本使节粟田朝臣真人。会昌五年(845年)六年,武宗曾在此殿会见南诏、契丹、室韦、渤海、胖柯等少数民族与边境地区贡使。宫城的北部尚有作为宦官的衙属内侍省,中唐以后,宦官逐渐掌握中央禁军,进而干预朝政,形成“北司”。北司长期与中书、门下省代表的“南司”分廷抗礼,造成了唐朝后期政治上的混乱和腐败。
大明宫中最宏伟的宫殿建筑是位于丹凤门正北的含元殿,它是大明宫第一大殿。也是当时整个长安城中最宏伟的宫殿,它修建在龙首原上,殿基高四丈多。殿前东西两侧建有向外延伸的阁楼,东名翔鸾阁,西名栖凤阁。殿阁之间以回廊相互连接。唐李华《含元殿赋》描写说:“左翔而右栖凤,翘两阙而为翼,环阿阁以周墀,象龙行之曲直。”含元殿的作用和太极殿相似,它与丹凤门配合是举行“外朝”的地方,每至元正、冬至,皇帝则临此殿听政和举行朝会。所谓“九天阊阖开宫殿,万国衣冠拜冕旒”就是描写当时含元殿大朝会的盛况。含元殿南去丹风门四百余步(约588米),东西广五百步 (约'735米),殿庭极为宽阔。由于它高高地屹立于龙首原南沿之上,殿基高出地面四十余尺,为了百官朝见的方便,于是在殿前修建了二条平行的斜坡砖石阶道,共长70余米,每遇朝会,群臣即由此两道而上。这两条阶道由丹凤门北望,宛如龙生而垂其尾,极为壮观,故称为龙尾道。龙尾道的修筑更加映衬出了含元殿的高大雄伟,但也因这条道坡长阶高,成为年边大臣朝见之畏途。大中十二年(858年)正月,宣宗在含元殿卜尊号为“圣敬文思和武光孝皇帝”。当时太子少师柳公权年一八十,从坡下步行至殿前,力已委顿,误听封号为“光武和孝”,结果被御史弹劾,罚了一季俸。总之,含元殿的高大宏伟历来为人所称颂,统治者为建此宫也耗费了大量人力物力。
李华在其《含元殿赋》中有着详细的描述,其中建筑木材是由江南山林中精选运来的所谓“择一干于千木”的荆杨之材。为了砍伐 这些木料,“操斧斤者万人”,然后“朝泛江汉,夕出河渭”,运至长安,“拥栋为山”。建筑工人都是能工巧匠,所以殿屋修得非常壮丽,站在含元殿前,终南山清晰可见,长安街道尽收眼底。现在建筑物已荡然无存,但在宫殿遗址上仍可体会到当日登高望远,视野开阔的情景。
由于大明宫是贯穿唐代整个历史时期最重要的政治中心,因此这里名殿很多,唐代许多重大历史事件均发端于此,它是唐代最重要的政治舞台。如位于含元殿之北的宣政殿,为大明宫第二大殿,规模也与含元殿相仿,这里也是皇帝召见朝集使、贡使与策试举人之处。从德宗贞元七年(791年)至宪宗元和三年(808年),皇帝每年的五月一日都要在此殿大会群臣。京官九品以上,外官因朝集在京者,一律就列,场面极其隆重。
紫宸殿为第三大殿,是大明宫的内衙正殿,皇帝日常之间的一般议事,多在此殿,故也称天子便殿。由于入紫宸殿必须经过前宣政殿左右的东西上阁门,故人紫宸殿又称为“入阁”。能够“入阁”与皇帝商议军国大事,在当时是大臣颇为荣耀的事情。在紫宸殿西侧的延英殿,中唐以后也颇为有名。它是皇帝在内廷引对朝臣、议论政事的主要殿所。从代宗时起,皇帝每有咨对,或宰臣有所奏届,即在此殿召对,称为“延英召对”。开始仅限于宰相,以后扩大到群臣,而且初无定时,以后或双日开延英,或皇帝不御正殿,就在延英殿视政。由于殿内旁无侍卫,礼仪从简,君命名。其位置在大明宫北部太液池之西的高地上。这里东近太液臣之间比较随便,臣下也可以知无不言了。
大明宫北部的太液池是当时皇宫中风景最优美的景区,位于大明宫北面的中部低洼处,凿于贞观与龙朔时期。宪宗元和十二年(817年)闰五月,又加浚修,并在池周围建造回廊四百问,使其周围绿水弥漫,殿廊相连成为一处著名的宫苑风景区。池中又垒土成山,名蓬莱山。据考古实测,太液池西大池东西长500米,南北宽320余米,位于宫城北部中间;东池南北长220米,东西宽150余米。可以看出,两池面积均不小。太液池中盛植莲花,且池中富产鱼,当时东内皇帝赐宴,“皆蓬莱池鱼脍”。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