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4-2-26
- 注册时间
- 2014-2-5
- 威望
- 0
- 金钱
- 66
- 贡献
- 22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8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6
- 主题
- 1
- 精华
- 0
- 好友
- 0
- 注册时间
- 2014-2-5
- 最后登录
- 2014-2-26
- 积分
- 88
- 精华
- 0
- 主题
- 1
- 帖子
- 6
|
罗老师,感谢您之前的耐心解答,我很受益,谢谢您!不过关于调节效应的作图问题,虽然看了您之前回给别的同学的帖子,但还是不太清楚,在此麻烦您了!# R" X- O; B! T W4 ^7 t
我们最终得到了模型是Y=b0+b1x1+b2x2+b3z+b4x1z+b5x2z,其中b0,b1,b3,b5均是显著的,将数学模型变形为为Y=(b2+b5z)x2+(b0+b1x1+b3z+b4x1z),然后分别作出调节变量高水平与低水平下的两条直线。不知道这样的做法是否正确?还是将x2,z,x2z交互项之外的项都忽略呢?
- n( Y% ~* k+ l' {* W. B3 C/ N另外,层次回归的系数表中,标准化系数与非标准化系数均有列出,你们标准化系数有其实际意义吗?是不是标准化系数越大,对应的变量也越重要呢?/ n4 [0 b$ }# b' t8 C0 k% O
问题很基础,麻烦罗老师了!
1 Y# T6 q' ?$ G B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