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6-14
- 注册时间
- 2006-9-5
- 威望
- 1
- 金钱
- 83
- 贡献
- 86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170
- 日志
- 0
- 记录
- 20
- 帖子
- 226
- 主题
- 19
- 精华
- 0
- 好友
-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9-5
- 最后登录
- 2016-6-14
- 积分
- 170
- 精华
- 0
- 主题
- 19
- 帖子
- 226
|
不同的岗位需要不同的知识、技能与个性特征,只有建立起适合不同岗位的能力模型,才能实现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科学化,建立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体系,应对市场经济和知识经济的挑战。实现在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过程中,甄选有条件、开发有依据、评价有标尺。因此,能力模型的建立既是现代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的一项基础工作,又是实施人事管理科学化的必备工具。
从政府机关角度来看,能力模型的建立,就是对不同职务的公务员岗位所需个性、知识、技能、综合能力、经历与经验做出明确规定,使公务员队伍的人才招聘、甄选、开发、培训、考评、奖惩以及发展有了具体的标准,以此推进公务员队伍的能力建设,加强执政能力。
从企业的角度来看,能力模型的建立有利于企业进行人力资源盘点,明晰能力储备与未来要求之间的差距;建立一套标杆参照体系,帮助企业更好地选拔、培养、激励那些为企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的员工;便于企业选拔、开发人才,建立能力发展阶梯;便于企业内部人员的合理配置;可以更加有效地组合人才,以实现企业的管理目标和发展战略。
从员工角度来看,能力模型为员工指明了努力方向,使员工明白从事什么工作、在什么岗位应当具备什么条件;激励员工结合岗位需求,针对自己的差距,有计划有目标地学习与成长,帮助员工更好地提高个人绩效;促进员工的职业生涯发展。
从市场竞争和社会发展来看,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人才的价值不断增值,人才作用越来越大。能力模型是有效开发人才的重要手段,可以确保人才资源促进并支持组织战略目标的实现,增强组织的生存与发展能力。
由此可见,如何构建以能力为中心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新体系,如何对员工的岗位胜任和绩效卓越所需素质与能力进行界定,是大家极为关心的问题。为解决这个问题,本课程对能力模型的概念、作用、要素构成、行为特征、建立能力模型的方法步骤等进行了较为系统的讲解。
一、能力模型概论
(一)能力模型类型
能力模型主要有两种类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和绩效卓越者能力模型。
1、岗位胜任能力模型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是指对员工履行岗位职责应具备的个性特征、必备知识、工作技能和综合能力、工作经历和经验以及行为特征标准的界定。
2、绩效卓越者能力模型
绩效卓越者能力模型,是指对工作绩效卓越者应具备的素质与能力特质标准的界定。这种特质是绩效卓越者独有的,而绩效一般者不具有的特质。
(二)建立能力模型作用
1、招聘岗位所需人才
2、有效培训开发人才
3、科学选拔管理人才
4、准确进行绩效评价
5、建立科学薪酬机制
6、员工职业生涯规划
7、制定人才战略规划
二、能力模型构成要素
(一)个性特征要素
所谓个性要素是指一个人内在的特质,也就是一个人固有的个性。这种特质的行为表现或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人的习惯性行为,或称为潜意识下行为。这种行为对工作态度、工作绩效影响很大,甚至直接影响一个人事业的成败。
(二)必备知识要素
专业知识包括核心专业知识和相关专业知识。核心专业知识是履行岗位职责必须掌握的专业知识。相关专业知识是较好地履行岗位职责,出色地完成工作任务,除掌握核心专业知识外,还应当掌握的专业知识。如人事部经理,除掌握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专业知识外,还应掌握心理学、组织行为学、管理学、本组织机构的主要业务专业知识以及基本的财务知识等。
(三)工作技能与综合能力要素
工作技能是指岗位胜任者和卓越绩效者所需的实际操作技能。不同的岗位,有不同的工作技能要求。有的人只有理论知识,不能实际操作;更有高分低能者。这些都不能满足岗位的要求。所以,在能力模型中,要考虑到不同的岗位对工作技能的需求。
工作技能强调的是操作技能,也就是实际动手、动笔的能力。如外语的听说写能力、计算机操作技能、实际营销能力、产品设计能力、设备维修能力等。
综合能力是指工作技能以外的所有能力。有时候在综合能力中也包括一般能力和工作技能。要将其准确划分是比较困难的。
(四)工作经历与经验要素
1、工作经历
工作经历是指从事本专业工作,或从事类似本专业工作的年限。在建立能力模型时可根据实际情况提出工作经历的年限要求。
2、工作经验
工作经验不同于工作经历,工作经验是指掌握有关工作的技巧及规律的程度。有的员工在一个岗位上干了20年,什么经验也没有,而有的员工在这个岗位上干了5年,经验就很丰富。所以,具有某一工作的经历并不等于具有这方面的经验。在建立能力模型时,要对工作经验提出具体要求。
3、工作成果
工作成果包括申请技术专利数、制定或修订国家级标准数、发表学术论文数、完成技术攻关项目的数量、新产品开发数。
三、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
(一)建立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准备工作
岗位胜任能力模型的建立是一项比较复杂的工程,有一定的工作量。需要中层主管的参与,高层主管的支持,需要一定的时间,需要一定的经费。所以,在开展此项工作之前,对岗位胜任能力模型建立的目的、意义以及用途,要做充分的分析、讨论和宣传。通过必要手段,争取得到中层管理者的认同,高层主管的支持,否则此项工作就难以开展。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