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2-27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10
- 金钱
- 2752
- 贡献
- 126
- 阅读权限
- 50
- 积分
- 286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400
- 主题
- 494
- 精华
- 5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2-27
- 积分
- 2868
- 精华
- 5
- 主题
- 494
- 帖子
- 1400
|
沙发
发表于 2006-10-19 14:3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1
[B]导向上的差距[/B]3 F g, K' q2 ~5 k7 U7 S
2 s$ l! T: ?8 B9 Z; I# V
如何才能使战略性人力资源管理真正落到实处?美国企业界提出“人力资源管理的顾客导向”的新理念。
* X4 g v. U6 d& W& B9 [. a4 i2 t 在一些美国公司中,高层人力资源管理者已开始把人力资源管理职能当成是战略性业务来看待,并试图根据他们的顾客基础、顾客需要及满足顾客需要的技术条件等来界定自己的业务内容。通常认为,人力资源管理部门具有三类客户即直线管理人员、战略规划小组和员工,这三类客户所需的产品是不同的,直线管理人员希望获得具有献身精神的高质量员工;战略规划小组在战略规划的制定过程中需要相关的人力资源方面的信息与建议,在战略规划的执行过程中则需要人力资源管理方面的支持;而员工则希望人力资源部门能够为个人职业生涯发展提供合理的制度体系,创造公平的竞争环境。针对不同客户的不同需求,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根据自己的专业知识来确定需要运用哪些技术、通过哪些途径来满足他们的需要。这种以顾客为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理念,实际上受到全面质量管理和流程再造理论的影响,它有助于企业从整体上成为面向顾客的组织,也使人力资源管理部门真正从成本中心转向利润中心。
$ Y+ Y$ P' u4 ~, A: [3 g 在改革开放前,我国企业的人力资源管理部门所扮演的角色在很大程度上是一种行政管理的角色,承担的是按国家计划接收和配置社会劳动力的职能。至今这种人治的模式在我国企业界尤其是国企中仍具浓重的烙印,连合理的员工职务分析和岗位匹配都难以做到,要真正建立起顾客导向的人力资源管理体系更需时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