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4-30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威望
- 0
- 金钱
- 3203
- 贡献
- 145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34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42
- 主题
- 445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4-19
- 最后登录
- 2008-4-30
- 积分
- 3348
- 精华
- 0
- 主题
- 445
- 帖子
- 1342
|
沙发
发表于 2007-5-28 15:03: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绩效考核的误区与解决之道
正确的认识应当是,员工考核工作能够为管理人员开展其他业务工作提供决策信息,是指导人力资源管理者做好其他业务工作的基础。比如,依据考核结果提拔优秀员工或惩戒碌碌无为之辈;帮助员工沿;为增加工作出色者的工资奖金说明理由等等。可以说,员工考核工作是否得到管理者的重视以及在管理中应用是否广泛,是衡量一家企业人力资源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
) n: m" p/ x& v! `* K" q( b: H1 W
3 _) j5 T9 ^( A 二、考核的过程
' x j( A+ |2 r$ X( g( ~. x8 F* p6 S& [2 a1 s+ u: a: N6 }
进行员工考核工作时,必须要有一个标准,只有将员工的实际工作情况与工作标准相比较,才能得出较公正的评价,而且工作标准越明确,评价鉴定才能越准确。从目前的实际情况看,在考核的实施过程中,一些企业存在的问题通常表现为以下两个方面: 3 {5 O* x) ^5 t
1 |, {4 P4 q, K1 Y (一)没有考核标准或标准比较简单 1 W/ C, r+ e& F/ W+ S' ^# N) B
0 d; ^5 X5 K, s0 l, ~* z8 U 不少管理人员至今还在犯着想当然的错误,他们认为员工们都知道自己应该在岗位上做些什么。例如一家网络公司对员工的具体要求竟然只有四个字"踏实肯干"。这种评语式的考核是开放式的,显然缺乏客观的衡量尺度,定量判断少,定性判断多。掺杂的主观因素过多,导致不能客观公正地评价一个人表现得好坏,从而使考核效果大打折扣。
4 ~; \0 H9 W% q. G* p
& k& s: ~; z) B" w. @$ h8 Z7 Z0 j$ J: f (二)虽然有考核标准但不科学且缺乏可操作性 1 n9 t; X, K2 ~8 K& b$ W+ g4 [4 ~
3 W& T, U- u, |) r
有些企业自行设计的考核表往往评价项目概念混乱,互相覆盖或缺乏具体的界定尺度。比如,某企业从"德、能、勤、绩"四个方面来考核干部,仅仅定出了一般性原则,具体这四个方面如何分解,每一个因素又该如何划分等次,如何衡量,却找不到统一的规定和标准。这样不可避免地产生了两种后果:一是各部门、各单位自行其是,标准有差异,结果无可比性;二是不制定具体标准,必然会大量的掺杂主观因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