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0857|回复: 40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复制链接]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7-1-24 11:1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B]本文为会员[color=#FF00FF]liziji[/color]在2006年12月的招聘选拔版的帖子里发表的分析报告,让这么好的文章淹没了,实在是一种罪过,所以特地从那里边提出来,供网友学习借鉴讨论。希望中人网会员们这些专业的文章,能让各位有所收获!感谢大家一直以来对中人网论坛的支持,希望你们更加活跃起来,给2007年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B] ——人力分析会汇报之一 从2003年5月(非典时期)到现在,整整三年过去了,无论在组织结构和业务发展等方面,公司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其中也包括人力资源的变化。在这三年里,公司的人力资源工作,无论是公司人力资源职能部门建设,还是人力资源基础工作,或是公司人力团队的数量和质量都有了巨大的变化。 公司人力资源工作的进步和发展,对公司的进步与发展产生了积极深远的影响,成绩是主要的,是有目共睹的。在员工招聘、员工培训、岗位体系建立、薪酬绩效、劳动关系、员工福利、人力软件、KM管理等人力基础工作方面,公司都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些进步都为公司的长远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可喜可贺。 在充分肯定三年来人力资源工作成绩的同时,我们还应该清醒地看到人力资源工作中存在的不足。看不到问题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就会重复犯同样的错误,低级的错误。 本文不是对三年来人力资源工作的整体总结,只是对人力资源工作中的一个问题——员工离职的问题,作一些统计分析,借此对今后的招聘工作做一些改进探讨。本文主要是找问题、挑毛病,侧重找出改进招聘工作的方式方法,并不等于全盘否定三年来的人力资源工作。 说清楚昨天的事儿,干漂亮今天的事儿,想明白明天的事儿,是本文写作的初衷和期望。[EDIT]用户“论坛管理员”于2007-1-24 11:24:42编辑过此帖。[/EDIT]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沙发
发表于 2007-1-24 11:1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一、三年来离职员工情况分析 根据离职员工档案统计,三年来进入公司且在公司工作不满一年的员工共有148人。对于2003年员工总数80人左右,2006年员工总数140人左右的一家非人员快速流动行业的公司来说,离职员工三年累计超过现有员工总数,无论如何这个数字是超常规了。 下面就从几个方面对148名离职员工和21名在司工作一年以上的离职员工的部分情况做一个简单的统计分析。 1、离职员工学历百分比(100%=148人) 硕士以上:16人 占11% 本科学历:51人 占34% 大专学历:68人 占46% 大专以下:13人 占9% 简要分析说明1: 离职员工的学历比例从数字上看基本正常,高中低学历呈现两头小中间大的状态,符合一般单位的用人规律,但是从我司的实际情况看,硕士以上学历的员工离职率太高了,基本上没干满一年就都流失了。对公司来说,成本太高,损失太大。 公司是从2003年开始招聘高学历员工的,招聘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人力部自行招聘,二是委托猎头公司招聘。三年来共招聘18人,到目前已有16人离职。16人当中通过猎头招聘的有3人,已经全部离职,其他人是人力部招聘的。 两种形式的招聘,在高学历员工招聘中都不成功,应该总结经验教训。 2、离职员工男女比例(100%=148人) 男员工:110人 占74% 女员工:38人 占26% 其中: 硕士以上:男员工13人 占81% 女员工3人 占19% 本科学历:男员工36人 占70% 女员工15人 占30% 大专学历:男员工49人 占72% 女员工19人 占28% 大专以下:男员工10人 占73% 女员工3人 占27% 简要分析说明2: 离职员工的男女比例基本正常。虽然男员工比例较大,但从公司的行业特点来说,基本属于正常。 3、离职员工人均在公司工作时间 硕士以上:人均在司工作时间 4.8个月 本科学历:人均在司工作时间 3个月 大专学历:人均在司工作时间 4.3个月 大专以下:人均在司工作时间 3个月 简要分析说明3: 离职员工人均在司工作时间在3-5个月,对企业来说这是最不利的时间段:离职员工对企业刚认识,还谈不上给公司创造价值,企业对辞退的员工还要支付经济补偿,因为过了试用期。 至少要考虑两个问题:一是招聘的严格把关问题,二是岗前培训期的概念和试用期考核问题。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板凳
发表于 2007-1-24 11:1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4、离职员工离职类型(辞退、辞职) 硕士以上:公司辞退4人 占25% 员工辞职12人占75% 本科学历:公司辞退24人 占47% 员工辞职27人 占53% 大专学历:公司辞退47人 占69% 员工辞职21人 占31% 大专以下:公司辞退10人 占77% 员工辞职3人 占23% 公司辞退员工85人 占总数的57% 员工辞职63人 占总数的43% 简要分析说明4: 离职类型的数据说明,高学历员工多数对公司目前的条件满意度较低,本科学历满意度各一半,公司对大专以下学历的员工满意度较低,辞退比例较大。 从招聘角度说,招聘高学历员工时,不仅要考虑员工符合公司用人资质,还要考虑员工是否认可公司的条件和要求,不然,即使招进来,也留不住。 招聘大专和大专以下的学历员工时,不能“萝卜快了不洗泥”,要坚持标准,严格要求。辞退员工成本是很高的。 5、离职员工汽车专业学历情况 硕士以上:汽车专业学历的1人,占硕士以上学历的6% 本科学历:汽车专业学历的4人,占本科学历的8% 大专学历:汽车专业学历的12人,占大专学历的18% 大专以下:汽车专业学历的7人,占大专以下学历的54% 简要分析说明5: 离职员工有专业学历背景的人数太少,而且越是高学历的越少。没有专业背景工作起来难度很大,这也是新员工离职率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即使招聘有专业背景的员工比较难,但也应该坚持,不然多数情况下会做大量的无用功。 6、离职员工任职情况 硕士以上:经理以上职位的16人,占硕士以上学历的100% 经理以下职位的,没有 本科学历:经理以上职位的24人,占本科学历的47% 经理以下职位的27人,占本科学历的53% 大专学历:经理以上职位的7人,占本科学历的10% 经理以下职位的61人,占本科学历的90% 大专以下:经理以上职位的没有 经理以下职位的13人,占大专以下学历的100% 经理以上:47人,占总数的32% 简要分析说明6: 学历的高低与任职情况呈正态分布,比较正常。但是离职员工中有32%的人是经理以上的管理干部,这个比例太大了,远远超过现有员工比例。这种现象非常不好,给人以干部大出血的感觉,应该认真思考对策。 7、离职员工工作类别情况 硕士以上:主要做业务工作的8人,占硕士以上学历的50% 主要做管理、职能、服务工作的8人,占硕士以上学历的50% 本科学历:主要做业务工作的37人,占本科学历的72% 主要做管理、职能、服务工作的14人,占本科学历的28% 大专学历:主要做业务工作的61人,占大专学历的90% 主要做管理、职能、服务工作的7人,占大专学历的10% 大专以下:主要做业务工作的13人,占大专以下学历的100% 主要做管理、职能、服务工作的,没有 业务人员:119人,占总数的80% 简要分析说明7: 各学历层次中管理和业务的人数比例基本上呈正态分布,即学历从低到高管理人员逐步增加。 离职员工中业务人员比例有些高,公司培养一名业务人员的成本是很高的,而且这些人离职后基本上不会离开本行业,我们为其他公司免费培养了人才和竞争对手。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地板
发表于 2007-1-24 11:19: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8、各年度离职员工数量 2003年度离职员工20人,占三年总数的13.5%,其中: 硕士以上:3人 本科学历:10人 大专学历:6人 大专以下:1人 2004年度离职员工79人,占三年总数的53%,其中: 硕士以上:2人 本科学历:17人 大专学历:49人 大专以下:11人 2005年度离职员工29人,占三年总数的20%,其中: 硕士以上:5人 本科学历:15人 大专学历:9人 大专以下:0人 2006年度离职员工20人,占三年总数的13.5%,其中: 硕士以上:6人 本科学历:9人 大专学历:4人 大专以下:1人 简要分析说明8: 2004年离职的员工比较多,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公司关掉了公司的一个重要项目。投资决策对员工离职的影响是非常大的。 2005年和2006年高学历员工离职数较多,从招聘和使用角度说,问题都比较大。或是招的不合适,或是用的不合理。 9、三年中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离职员工情况 这部分员工总数:21人,其中: 男员工12人,女员工9人 人均在司工作时间:三年 公司辞退的人数:3人(含退休2人) 员工辞职的人数:18人 汽车专业人数:6人,占这部分人的29% 非汽车专业人数:15人,占这部分人的71% 经理以上职位的:5人,占这部分人的24% 经理以下职位的:16人,占这部分人的76% 主要做业务工作的7人,占这部分人的33.3% 主要做管理、职能、服务工作的14人,占这部分人的66.6% 2003年辞职的人数:0人 2004年辞职的人数:13人 2005年辞职的人数:4人 2006年辞职的人数:4人 简要分析说明9: 在公司工作一年以上的员工,对工作比较熟悉了,能够为公司创造价值了,已经成为公司的财富,这些人的离职对公司来说,是一个损失。从统计中可以看出,这部分人大多数是主动辞职的,也就是说他们对公司的某方面是不满意的,应该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 10、离职员工工资情况 月均工资情况: 硕士以上:14965元 本科学历:3833元 大专学历:1939元 大专以下:1341元 月工资总额584264元,其中: 硕士以上:16人,月总额239443元 本科学历:51人,月总额195516元 大专学历:68人,月总额131872元 大专以下:13人,月总额17433元 三年工资总额共计2279000元,其中: 硕士以上:1053550元 本科学历:606100元 大专学历:567050元 大专以下:52300元 上述统计中不包括工作一年以上离职员工的工资。 简要分析说明10: 离职员工的成本是非常大的,这里只是统计了基本工资成本,有些人不包括奖金、绩效。其他还有:社会保险、住房公积金、公司福利、交通费、通讯费、办公费、差旅费等;另外成本中还有:招聘费(按行业标准参考计算1000元%人)、猎头费、培训费、离职费用等等。如果综合计算起来,最少在工资总额的基础上在乘以2-3。 附件:《离职员工情况综合统计表》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5
发表于 2007-1-24 11:2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二、离职现象产生的主要原因 员工离职现象产生的原因是多种多样、错综复杂的,如果对每个人的离职原因都进行探究,是比较困难的。本文只对某些典型的离职原因进行初步的分析,肯定地说分析是不全面的,谨供各级领导和有关同事参考。 员工离职方式的类型主要有以下几种:员工主动辞职(劳动合同到期员工不续签合同)、公司辞退员工(劳动合同到期公司不续签合同)、员工正常退休、员工病退、机构撤销员工资遣等等。本文为说明方便只将离职员工分为两类:员工主动辞职和公司辞退员工。 1、员工主动辞职的原因 根据上面的统计,员工辞职的比例是43%,差不多占了离职员工的一半。也就是说,应为种种原因,有一半的员工从三到五个月(平均)的短暂时间里,就从认可我们公司,走到了不认可我们公司的尽头。公司对他们来说,从最初的吸引和认可,到失望和放弃;从满怀激情到灰心丧气,其中的原因应该引起重视。据不完全的了解,员工辞职的主要原因有: 第一、公司的变化过多,工作超常规,员工的额外工作量增大,员工不适应; 第二、来公司前对职位发展的期望值过高,与来公司后的现实不符,失望; 第三、对工资待遇的增长不满意,有时是对公司内部横向比较不满意; 第四、对有关领导和同事办事的方式方法不满意,得不到应有的尊重,失望; 第五、对自己在公司的发展不看好,认为没有发展前途,故辞职; 2、公司辞退员工的主要原因 公司三年来共辞退员工85人,占总数的57%,其中包括因机构撤销而终止合同的28人。实际上公司辞退的员工有57人,占总数的38%。从总体上说,公司辞退员工主要原因是对员工的表现不满意,大体划分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公司对员工的工作态度不满意,员工没有积极认真负责的工作态度; 第二、公司对员工的工作能力不满意,员工没有体现出招聘时公司认可的水平; 第三、公司对员工的职场操守不满意,员工违反了公司的原则和规矩; 第四、公司对员工的学习能力不满意,没有与公司的发展与时俱进,任务完成的不好; 第五、员工在学历或工作履历登记上不诚实,违反了职场的基本原则。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620

主题

7

听众

7854

积分

管理员

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Rank: 50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4-8-26
最后登录
2013-7-15
积分
7854
精华
0
主题
620
帖子
2879
6
发表于 2007-1-24 11:20: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三、从离职现象说招聘工作的改进 员工离职现象的产生原因是多方面的,有招聘方面、培训方面、企业文化方面、公司管理方面、领导人工作风格特点、公司人文氛围、公司工资待遇、公司职场发展等等方面。就某一个离职员工来说,他(她)离职的原因可能是普遍性原因,也可能是特殊性原因。总之,在员工的选、招、用、育、管哪个环节上出现了解决得不好,出现了不可调节的问题,都会出现员工离职。本文只是从招聘的角度来观察分析员工离职现象,也就是说从员工离职现象来探讨如何改进员工招聘工作。 招聘是人力资源部门的日常工作之一,是受公司人力资源规划,公司发展战略规划影响很大的一项工作。我司的人力招聘工作,三年来在公司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取得了非常明显的进步,有力地配合和支持了公司业务的发展,但在很多地方,仍然需要与时俱进地加以改进。 首先,从逻辑关系上讲,公司发展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发展战略,人力资源战略决定了人力资源规划,人力资源规划决定了员工招聘规划和计划。从直线上说,就是有什么样的公司战略,就有什么样的招聘计划。公司战略调整,招聘计划就要调整,公司战略规划的调整,对公司招聘工作的影响肯定是巨大的。 其次,招聘工作是一项系统工作,新员工招聘,特别是人数较多的批量招聘,应该有时间制定比较详细的招聘计划,尽可能避免急就章式的仓促招聘。购买商品还要货比三家、精挑细选,何况人的情况要比商品复杂的多,只靠几个小时,甚至几十分钟的面试就能挑选到合适的人选,失误的几率肯定是非常大的。在不是非常急迫的时候,招聘新员工要系统地做,要尽可能使每个环节都认识一致,慎重招聘,避免冲动和盲目。 再次,招聘部本身也要继续学习和研究员工招聘的基本工作,提高基本能力,把基本功做扎实。比如招聘计划的指定(在各单位领导的支持下),招聘环节的完善和创新,搜选候选人的数量要合理,候选人的资质标准制定要准确和适中,面试过程的设计,笔试考题的更新,包括覆盖面、难度要合理,复试的考核点要有针对性,岗前培训的安排和设计,实习期的指导、考察和考核要重视,等等。 另外,从三年来的实践看,我司招聘员工在情况允许的前提下,尽可能不考虑选用没有专业背景的人选,没有专业背景的人,我司目前的条件还没有能力在短期内将他们培养成行家里手,没有行业背景的人离职率要远远高于有行业背景的人。从我司的业务特点上说,招聘工作不适于短期内大批量的招聘,成功率不高,我司适于“常年开大门”,有合适的一个就招一个的招聘方式,特别是在招聘销售业务、销售管理人员的时候。 最后,应该郑重说明,本文重点讨论的是离职现象对公司造成的损失,但并不等于说,公司的招聘新员工,增加公司的人力资源,以推动公司的发展的人力资源战略是错的。相反,公司的发展离不开补充新鲜血液,离不开招聘新员工,公司招聘新员工是公司永远的重要工作。而且,由于题目所限,离职的这部分员工为公司创造的价值,包括有形资产和无形资产,本文并没有涉及。没涉及不等于没有,绝大多数的离职员工都为公司创造了价值,有的还很大,只是说那是另外题目探讨的问题了。 愿我们把招聘工作做的越来越好,员工的工作越来越好,公司的发展也越来越好! 2006年6月1日星期四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0

主题

4

听众

842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注册时间
2006-8-29
最后登录
2014-9-29
积分
842
精华
0
主题
0
帖子
39
7
发表于 2007-1-24 19:13:00 |只看该作者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1

主题

4

听众

89

积分

书生

Rank: 3Rank: 3Rank: 3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6-7-9
最后登录
2012-1-13
积分
89
精华
0
主题
1
帖子
144
8
发表于 2007-1-25 13:41:00 |只看该作者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em17][em17][em1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2

主题

4

听众

927

积分

秀才

Rank: 5Rank: 5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2-12-25
最后登录
2009-4-8
积分
927
精华
0
主题
2
帖子
22
9
发表于 2007-1-25 16:26:00 |只看该作者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总结很详细,全面。我想,如果能够辅助以图表来说明,看起来会更清楚。[em07]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4

主题

4

听众

26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7-1-19
最后登录
2007-3-14
积分
26
精华
0
主题
4
帖子
31
10
发表于 2007-1-26 16:48:00 |只看该作者

RE:离职员工统计分析及招聘工作改进探讨!!

good! 我以前的单位真应该做作这方面的统计分析了。[em03] 人要通过不断的总结才会成长。[EDIT]用户“candice-jiang”于2007-1-26 16:59:48编辑过此帖。[/EDIT]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