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3-8-13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威望
- 95
- 金钱
- 3146
- 贡献
- 202
- 阅读权限
- 70
- 积分
- 344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77
- 主题
- 40
- 精华
- 2
- 好友
- 5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6-7-20
- 最后登录
- 2013-8-13
- 积分
- 3443
- 精华
- 2
- 主题
- 40
- 帖子
- 277
|
思考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笑书的帖子读后感
思考我们的人力资源管理-笑书的帖子读后感$ {3 o1 t" a7 b
" E5 S* H7 A$ J& r8 X3 V7 F 读了笑书的帖子《从顾问公司薪酬报告看深圳工人生存现状》后,既为笑书的仗义执言所感动,更为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感到悲哀。我在深圳工作过五年多,知道深圳工人的生存状况,没想到八年过去了,现在还是那样,“深圳关内的年基本工资市场中位值为9720元,即月薪810元,刚好是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线”。改革开放的前沿尚且如此,其他城市呢,可想而知。
, T( K% g# g, Y, K2 _ 面对这样的人力资源现实,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应该研究些什么呢?
: J+ x7 g5 O" S! X9 q% [8 @ 笑书的帖子中说:“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还是在政策压力前提下,尽量压低工人工资”。在这样的情况下,所谓的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使企业人力资源增值以达到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益,能逃脱帮助资本家加倍地压榨劳动者的剩余价值的窠臼吗?
$ i' v/ J7 Z; O. ] 看来应该有两套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体系,一套是美国石油大王的,另一套是北京捡煤核老婆子的。) ^% f2 _6 F/ F" Z- B5 o2 ?( ]/ a2 N
美国有一位人力资源专家叫C赖特米尔斯,他写过一本书叫《权利精英》,书中阐述了美国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白领精英阶层的特点和形成过程,以及大多数精英偏重功利和技术,导致了权利中轴的非道德化倾向和“结构性腐败”的社会现象。联想到中国,中国的精英是不是也在走“权利精英”之路?中国的人力资源管理是不是也有“权利精英”倾向?
3 l- q5 l. o, o) W% b 中国人力资源管理的目标――使企业人力资源增值以达到人力资本的最大效益没有错,但“劫贫济富”就错了,“深圳关内的年基本工资市场中位值为9720元,即月薪810元,刚好是深圳市最低工资标准线”就错了,“企业为了降低人工成本,还是在政策压力前提下,尽量压低工人工资”就更错了,无数所谓的人力资源管理理论在这样的现实面前,苍白的还有一点血色吗?' J, l6 P+ r) G2 B/ I, E1 \3 _
我们在学习研究人力资源管理的技能和工具的时候,是不是也应该面对现实,研究一些人力资源管理的本源问题呢? 我想是应该的。$ D4 F) {$ w6 }1 s) ]) m7 p
- Q) t A5 k+ f: e4 t9 g感谢笑书的帖子,是为顶帖。
% Q/ l5 M9 y' ~8 r2 j1 k& {
i2 e9 n E2 n+ T8 O$ ~% a; w附:《从白领到权力精英》[EDIT]用户“liziji”于2007-4-17 17:12:53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