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7-1-30
- 注册时间
- 2006-12-6
- 威望
- 0
- 金钱
- 98
- 贡献
- 0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98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47
- 主题
- 23
- 精华
- 0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6-12-6
- 最后登录
- 2007-1-30
- 积分
- 98
- 精华
- 0
- 主题
- 23
- 帖子
- 47
|
李云龙的委屈和刘伯承的骂娘--闲话绩效考评中的沟通 & m; A) N7 p1 O- B( k
. D/ e/ N, G+ o& J/ W/ {6 E9 `8 C 小说《亮剑》有这样一个场面:"丁伟、孔捷,你们还走不走了?"元帅问。"不走了,不走了。""院长,我丁伟打仗没服过输。听您这一说,我还真有点傻了,看样子,要不学点儿玩艺儿,以后这仗就没法打啦。咱打仗没服过谁,学习也不能服谁。"骄横的丁伟也第一次低头了。
7 @# i) M2 x- g& e& p8 p3 o% C$ S$ H5 U% m P% R& Y. w: C. n" {' s$ z' X
元帅注视着少将们说:"好吧,响鼓不用重锤敲,对于你们,我就不用再多说了。记住,这也是战场,我在淮海战役时对各纵队司令讲过,大家都摸摸裤裆,是不是个有卵子的男子汉,狭路相逢勇者胜,是男人就不能认输,向前冲,不能后退,不为别的,就因为你们是将军,是男子汉。""是!"三个少将挺胸大吼道,他们肩头的将星在闪闪发光。2 F) ]6 H- g; x$ X
0 O: n2 U) e% T4 x. s) z
1955年的军衔评定过程中,毛泽东说:"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评级时。"的确说出了一些实情,功名利虏面前,英雄也要为之气短的。: W+ K% b# @7 Q& g( w; f! G
& m& Y6 P+ R3 {! y1 [ 李云龙的委屈在于:自己也是中层干部,而且战功赫赫,本来挺高兴,还把礼服穿好站在镜子前神气了一会儿。等他看完全军将官的授衔名单 后才发现,有不少和他同资历的老战友都授了中将衔,而自己则是个少将,他顿时心里就不平衡了。他娘的,要不是被降级,如今老子怎么也弄个中将,老子长征时就是团级了。他发 牢骚时根本没想想,他在团级的位子上有四次被降为营级,和同资历的战友们比这不能不影响他的晋升。7 y& l7 p; U' S' M2 B
& b4 W. _! l' I6 G+ g& T 丁伟也委屈:李云龙正烦着,见丁伟拎着紫红色布面的礼服箱气哼哼地闯进来,他一扬手把礼服箱扔到墙 角里,冲李云龙发开牢骚:"你看了授衔名单没有?我们四野的纵队司令除了我,至少都是中将,王大牙和我一起提的纵队司令,这次也闹个中将,单给我个少将,这上哪儿说理去?这身礼服老子不穿啦。"委屈没出撒,自然在出操时闹事。这是典型的执行难问题。' Y' I' G, ?; B ]9 N" o
* d( b7 V' C3 i
争功也难怪,按照当时的规定:元帅是行政三级,享受政治局委员待遇;大将是行政四级,享受副总理待遇;上将是行政五级,享受国务院秘书长待遇;(大将以上可以算作党和国家领导人)。中将行政六级,享受部长待遇;少将行政七级,享受部长级医疗待遇。而且,中将以上就是高级将领,可以配备警卫秘书和保健医生、厨师、勤务员。的确相差很多。于是,就有了一些人出来争一下了。- g. [% f0 `4 _
& T8 U2 t" Q* n' g
王必成在红军时期是四方面军的干部,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军89师副师长,抗战的时候是新四军第六师副师长,和上将刘震等人是平级,解放战争时是第七兵团副司令。0 L9 }( g+ @9 A M2 F" ?
0 |; S* r7 x9 ?' b3 B5 v0 D! Y5 i 王近山是铁杆儿的红四军出身,长征以前的最后职务是红三十一军93师师长,和陈赓是平级的,抗战时任太岳纵队副司令,解放战争二野三兵团副司令兼12军军长和政委。
/ `% {9 \% X% Q* n; C# h5 r: j# N% g3 E/ |" @4 v
王近山是李云龙的原型之一,所以委屈。7 P# N' D& n( u5 r% c3 m4 u
' V- P; i# ^: m) u. ^ 问题出来了,在人力资源管理中,薪酬、培训、职位异动(晋升、降职、轮岗等)、解雇等是其核心所在,所有的人力资源管理和开发都围绕这些工作开展,这些方面既是员工关注的焦点,也是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重点。
# M$ f5 ^- k- Z3 x: j, T4 c) V" k5 \1 a' j2 P
绩效考评结束之后,除了要将结果运用到管理决策当中之外,作为经理,你还要将员工的绩效表现和你对员工所做的绩效评价反馈给员工,还员工一个明白,以消除员工心中的疑虑,更加心情舒畅地做好工作。
/ m5 q- O& b1 w! {+ Q; q' Z% S* E1 V
k; `5 w5 [' v0 G 同时,将员工的绩效反馈给员工,经理可以更多地倾听员工的想法,与员工一起为未来的工作做更好的打算。创造一个经理和员工双赢局面,促进经理和员工之间合作,为以后工作的顺利开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1 ]0 l: T" Y
9 N' [" a; h5 ]0 v# `
李云龙的委屈,在于考核制度的漏洞,事前考核标准的不够透明,不够全面,说服力不足。这就需要及时沟通。
! d' N; w" L) r7 c$ ]+ t( T
- p4 t# |' [- T; b1 Y 于是就有了刘帅上面的骂娘。
3 M; A, H* d2 J% x/ f$ a- m
: \ ?6 F; Y) W. N( g* w 抛开军事因素,我们看这次沟通效果,刘帅的说服教育还是很不错的:元帅背着手在屋子里踱步,一边继续训斥着:"我这个院长不是吃干饭的,虽然很少和你们接触,但你们的情况我还是清楚的,这次授衔,李云龙和丁伟不满意,认为自己该授中将,孔捷呢,不过是讲义气,不跟着闹一下怕被老战友看不起,再说,也不愿在这里学习 想回部队当他的军长。唔,李云龙和丁伟的问题好办,不是嫌肩上一颗星少吗?我给你们加几颗,大校,四颗星,够了吗?告诉你们,给你们加颗将星我没这权利,可给你们降个级的权利我 还有。想想吧同志们,我们进行了二十二年的武装斗争,多少战友倒下了,他们跟人民要过待遇吗?少将还嫌小?本事不大,官瘾还不小,你们呀,能不能当好少将还很难说哪,李云龙,你不是觉得自己很能吗?给你个机械化兵团指挥一下。苏联T34坦克和美国M型坦克的火 力、装甲厚度、行驶速度分别是多少?坦克师的进攻队形和转入防御战术怎样实施?你说说看?怎么不说话?你不是能得很吗?"李云龙沮丧地说:"师长,您这一说,我咋觉得自己哪儿都不行啦?我李云龙打了这么多年 仗还没让人说三道四过,您别说了,让我好好学学吧,我就不信我李云龙是块榆木疙瘩,别人能学好我也能学好。"刘帅从既得利益方出发,回顾牺牲战友,以情动人,感化了三个部属,其次从能力上批评,点出上升空间和潜在危机,让三人的精力集中到工作中来,可谓一箭双雕。3 H, \' ]1 ]5 u: G
- u: `* P9 @1 W 刘帅察人有道,先拿下主犯李云龙,丁伟不攻自破,随大流的孔杰自然没话说。再看谭震林的说服方式。! {1 t% [) j( V# |2 P
2 A5 s& v s s 王必成是谭震林的老部下,他就去找谭震林说,谭震林答应帮助他反映,让上边一顿批评,王必成知道以后,还专门找谭震林道歉,罗荣桓找了谭震林解释。谭震林丝毫不怪罪王必成,还说自己没面子。
5 E% m! P8 b1 Z2 _" \! E9 v( R9 ~$ M( F1 V/ I
事实上,王近山也喊过几嗓子,不是被刘帅教育,而是被邓小平严肃的批评了一顿,不敢了。5 C+ |# b1 t! N4 t+ t5 X
5 r- L* F% _9 x. z! s1 B* l0 X 说句实话,那时候高级将领的素质还是很高的,所谓争功也就是按照正常的渠道反映一下,最多发发牢骚。就连最凶一点的钟伟,公开说把少将肩章是挂到狗尾巴上去!但后来也是干得不错。& z0 ^5 @! c# N. S9 E: q. x
- z8 `: q( y& q+ V9 i. _ 从李云龙事件我们可以得到绩效考核的如下启示:) \6 [4 i$ ~. q w
' c3 \* w, S: I0 P6 g( B+ K( n
1. 绩效考核的标准和方法,应该把宣传工作做到家;李云龙如果看到评价标准和细则,再看看自己的几次大错,也许就不会牢骚满腹了。
9 N* n0 r0 ^1 q6 E0 X5 h- W& J5 M9 k) ]
2. 不能急于求成导致矛盾袒露,人际关系紧张。55授勋准备了6年之久,所以基本很顺利,争功与让衔只是极少数。: O( `+ {; k/ s, b8 _
7 o2 i2 |% q% G6 a6 C+ [, M
3. 实施沟通。刘帅的批评和谭老板的据理力争,其实都是很好的沟通方式。都是对已有考核制度的补充和改进。
* j& Q; j9 g; E j& f- g& ^7 ^6 t: A& E' F2 t- d
4. 现在经济社会,不能靠觉悟打天下,完善考评体系、考核队伍和考核办法,才能避免盲目的责怪、简单的定论。& q8 u& C5 p. j' z" i
7 j3 |; M$ ^; O5 a; g 5. 山头和民间组织是客观存在的,彼此对峙、相互排斥固然要不得,片面强调业绩,绩效工资份额太重,也会导致职员惟利是图。& k$ H$ Y A6 C' O, I [& R2 o
- u0 J& d4 _' `2 P( x
6. 闭门造册、暗箱操作、条件苛刻是绩效考核的大敌,1955的军评偏严,所以1957,1961,1964等年份,又有一些人陆续升迁,也算是对考核体系的完善吧。
. J+ r) Z k0 e# K
' o( Q, h a/ i) E: I- ^% }文章转自:http://www.study365.cn/Article/jxkh/200701/51312.html[EDIT]用户“企业管理培训”于2007-1-30 17:02:40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