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6-3-24
- 注册时间
- 2006-2-15
- 威望
- 155
- 金钱
- 19091
- 贡献
- 3907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23153
- 日志
- 2
- 记录
- 43
- 帖子
- 3368
- 主题
- 611
- 精华
- 1
- 好友
- 97
签到天数: 25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6-2-15
- 最后登录
- 2016-3-24
- 积分
- 23153
- 精华
- 1
- 主题
- 611
- 帖子
- 3368
|
沙发
发表于 2007-7-9 15:1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劳动合同法》关键条款解读
六、试用期:滥用成本将提升
$ a, ^" `- Z* V/ [; o+ w 《劳动法》第21条、32条:, M' @/ m9 s, b" K; k |
劳动合同可以约定试用期。试用期最长不得超过六个月。试用期内劳动者可以随时通知用人单位解除劳动合同。1 b4 [ a+ q) z. P0 e+ V) i0 S8 Y
/ @" f# U- M8 H# A9 Q 《劳动合同法》第19条、21条、37条:! O0 K; m( U& Z2 L
劳动合同期限三个月以上不满一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一个月;劳动合同期限一年以上不满三年的,试用期不得超过二个月;三年以上固定期限和无固定期限的劳动合同,试用期不得超过六个月。劳动者在试用期的工资不得低于本单位相同岗位最低档工资或者劳动合同约定工资的百分之八十。用人单位在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应当向劳动者说明理由。 劳动者在试用期内提前三日通知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 h# W" u7 S( P4 m, N5 r* T9 H, T+ q& U0 S
白律师点评:在试用期问题上新法与原来的规定相比主要有以下几点变化,一是对试用期的期限与劳动合同的期限作了比较详细的规定。二是增加了用人单位试用期解除劳动合同的条件,即必须要向劳动者说明理由。三是增加了劳动者在试用期内辞职的义务,即必须提前3天通知。四是对试用期的工资作了限制性的规定。这些规定对用人单位滥用试用期以降低成本将有约束作用。, M$ z0 Z. A, S5 ?3 x
8 }+ n1 M' E8 z' Q8 R/ k
七、竞业禁止:进一步细化和规范
5 ^, W c: X3 F3 a. h% K 《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
6 c2 C8 A* Z' W8 A; K" I# c9 w+ L 竞业禁止的期限最多不能超过三年;用人单位应当给予该职工一定数额的经济补偿。 T: K; j/ _3 {
6 d d) n; z4 Z& p' p, t* R 《劳动合同法》第23条、24条:! f7 ^/ e+ C! n
竞业禁止的期限不能超过二年。对负有保密义务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可以在劳动合同或者保密协议中与劳动者约定竞业限制条款,并约定在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后,在竞业限制期限内按月给予劳动者经济补偿。竞业限制的人员限于用人单位的高级管理人员、高级技术人员和其他负有保密义务的人员。% m! o; k8 f8 ?/ P) J6 v6 b
% f- G, D- R9 f+ x; B 白律师点评:《劳动合同法》第一次将竞业禁止纳入到全国性的法律之中,并有了新的具体规定。《劳动合同法》对于支付的日期和支付的方式有了明确的规定,即在解除或终止劳动合同后按月支付。此外,对于竞业禁止的人员范围,仅限于高管人员、高技术人员、负有保密业义务的人员三类。因此将来用人单位与谁签订竞业禁止将成为一种员工身份的标志。
( d+ d: |$ B8 x) r; V, s8 W
) L! [1 e$ S2 ]9 K" @ 八、违约金:跳槽天价赔偿时代终结
& I# n6 I8 O+ i9 K R" y$ g 《关于企业职工流动若干问题的通知》第3条:" R) ^1 a. r$ K; V0 k
用人单位与职工可以在劳动合同中约定违约金。
8 O. W$ G2 L1 r" |# I( s+ V7 I1 J7 p) o/ d5 C) i
《劳动合同法》第25条:$ L/ y% d, c* ~3 U. s
除违反服务期协议以及竞业禁止协议外,用人单位不得与劳动者约定由劳动者承担违约金。3 T9 V2 \4 j3 D9 h' v; |
" v( F1 F6 k* P0 Q+ v# i4 a 白律师点评:新法对违约金的约定作了严格的限制,即仅限于违反服务期协议以及竞业禁止协议两种情形下,对于解除劳动合同的违约金是一律不允许的。因此对于用人单位来说要依靠违约金来约束劳动者跳槽的时代即将结束,未来防止员工随意跳槽,用人单位应在管理方式和理念上作调整。
% c- e' z7 v5 k& p& m- Y7 z* v6 s: j% D8 n) M
九、讨薪:法律支持更加便捷1 w9 e/ C5 s/ l( a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二)》第3条:
& s( N8 T' ]1 }/ ?) d; l, H; e 劳动者以用人单位的工资欠条为证据直接向人民法院起诉,诉讼请求不涉及劳动关系其他争议的,视为拖欠劳动报酬争议,按照普通民事纠纷受理。, f( Q) Y6 b$ T) ^& i' x
+ d& L& h6 u7 @% `& s7 ?" g 《劳动合同法》第30条:$ ?' J7 C4 a0 O$ B# l( A
用人单位拖欠或者未足额支付劳动报酬的,劳动者可以依法向当地人民法院申请支付令,人民法院应当依法发出支付令。 9 g9 w. K. y# [! _5 ^0 T( N& P
0 y! H% P8 s) X* ?9 G- q 白律师点评:在拖欠工资的问题上,新法又向前迈出了很大的一步,即只要用人单位没有按时足额发放劳动者的工资,劳动者即使没有欠条,能证明用人单位拖欠或少发工资了,可以直接向法院申请支付令,这将在很大程度上节省拖欠工资的法律处理成本。在这样的法律环境下,用人单位拖欠劳动者的工资的现象将得到一定程度的遏制。5 j) V+ w5 C5 F4 O N a- u# v* x5 l
& _5 {3 j6 q: A/ b) f( B c U
十、兼职:管理基于用人单位态度
3 n( `% k! }0 l! n' |" f' \ 国家科委《关于科技人员业余兼职若干问题的意见》第1条:
! y: G9 t6 }$ H9 B; _4 o 科技人员在完成本职工作的前提下,可以在其他单位业余兼职。1 |% y$ U( F2 C+ T) X8 C2 J, J
2 f/ t/ c2 \4 ~5 W4 o- I0 m4 t 《劳动合同法》第39条:( f' h$ [& `9 L* M" J( s
劳动者同时与其他用人单位建立劳动关系,对完成本单位的工作任务造成严重影响,或者经用人单位提出,拒不改正的,用人单位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8 n; \% r- E O$ G- N% Z- `# }; ? u5 _% J; R
白律师点评:原来规定中劳动者有兼职的权利,只要能完成本职工作,就可以到其他用人单位去兼职,除非涉及到商业秘密或行业禁止的情形,否则用人单位无权干涉。新法最大的不同在于,用人单位有权决定可否让本单位的劳动者外出兼职,即便是在没有规章制度的前提下,只要用人单位曾经禁止过劳动者外出兼职,第二次发现的可以直接解除劳动合同。但用人单位以劳动者外出兼职为由解除劳动合同的,首先要证明自己曾经劝告过劳动者,其次还要证明劳动者在劝告以后还有兼职的事实存在。" e9 x. E/ \6 ~3 W
# j4 l% i9 f h 十一、解除合同:程序更合实际
! X0 k' ^" [: M4 H, o; W 《劳动法》第26条:
, E+ T1 ~; F/ D$ ?* R; L 劳动者无过错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
; T7 h: ]% e1 _0 \: h n
; Y& i1 T$ A( K4 O. o# C 《劳动合同法》第40条:
* i# e: B. A6 B# K# a; C4 `0 D g 劳动者无过错解除劳动合同需要提前30天书面通知或额外支付一个月的工资以后,可以解除劳动合同。; x0 U" e+ h9 w/ U9 c! C, E0 m
( J2 f$ \* _% R) w# [" t
白律师点评:用人单位可以通过提前30天书面通知的方式解除劳动合同,也可以通过支付一个月的代通知金直接解除劳动合同。提前30天通知的,劳动关系要在30天后才能解除,而支付代通知金的,劳动合同可以直接解除。因此用人单位在劳动合同解除的方式上要根据不同员工的,不同特点作出不同的选择。
8 G7 O/ v" ^9 G" C5 c 论坛:http:// bbs.chinahrd.net
' O3 v/ V: r* @- e+ C" a' Q 博客:http://xuansong2002.blog.tom.com
; U- @9 r* ?0 B) Z1 h8 a* H Q Q :94671357[EDIT]用户“xuansong2005”于2007-7-9 15:21:18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