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11-9
- 注册时间
- 2005-7-23
- 威望
- 1
- 金钱
- 0
- 贡献
- 47
- 阅读权限
- 20
- 积分
- 53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38
- 主题
- 17
- 精华
- 0
- 好友
- 2
  
签到天数: 1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5-7-23
- 最后登录
- 2018-11-9
- 积分
- 53
- 精华
- 0
- 主题
- 17
- 帖子
- 138
|
RE:[原创] 【招聘选拔版有奖“点子”征集贴(长期)】
如何构建胜任素质模型?
建立胜任素质模型需要遵循的两条基本原则 ?
一、能否显著地区分工作业绩,是判断一项胜任能力的唯一标准。也就是说,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优秀与表现一般的员工必须在所确认的胜任能力上有明显的,可以客观衡量的差别。
二、判断一项胜任能力能否区分工作业绩必须以客观数据为依据。任何主观判断,理论假设,和过去的经验必须有客观数据的支持才能成立。
如何构建胜任素质模型?定义绩效标准 ;选取分析效标样本;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能力的数据资料 ;建立胜任能力模型;验证胜任能力模型
1.定义绩效标准
绩效标准一般采用工作分析和专家小组讨论的办法来确定。即采用工作分析的各种工具与方法明确工作的具体要求,提炼出鉴别工作优秀的员工与工作一般的员工的标准。
专家小组:由优秀的领导者、人力资源管理层和研究人员组成的专家小组。
界定胜任素质的基本原则:对特定组织或文化环境中的具体工作岗位上,工作业绩出色和一般的人员的可观察的工作行为模式进行比较分析。两者间有显著差别的行为特征即为胜任素质。
2.选取分析效标样本
根据岗位要求,在从事该岗位工作的员工中,分别从绩效优秀和绩效普通的员工中随机抽取一定数量的员工进行调查。
3.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能力的数据资料
可以采用行为事件访谈法、专家小组法、问卷调查法、全方位评价法、专家系统数据库和观察法等获取效标样本有关胜任能力数据,但一般以行为事件访谈法为主。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技术,类似于绩效考核中的关键事件法。它要求被访谈者列出他们在管理工作中发生的关键事例,包括成功事件、不成功事件或负面事件各三项,在行为事件访谈结束时最好让被访谈者自己总结一下事件成功或不成功的原因。
行为事件访谈法
行为事件访谈法是一种开放式的行为回顾式调查法,要求被访谈者将自己的任务 进行分解,罗列出每一项中所涉及到的关键事项,然后重点就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调查:
1、根据岗位职责所确定的员工要达到的工作目标;
2、在实现工作目标的过程中,必须要克服的障碍或挑战;
3、员工在遇到工作障碍时的具体工作表现。
4.建立胜任能力模型
通过对行为事件访谈报告进行分析,提炼胜任素质要素,构建胜任素质模型。
(1)对优秀组和普通组的各项要素指标进行对比分析,找出两组的共性与差异特征。两者间差别显著的、对工作绩效产生决定性影响的行为特征即为胜任素质。
(2)记录各种胜任素质在报告中出现的频次。根据频次的集中程度,确定各项胜任素质的重要程度。
(3)选取4—6项关键的胜任素质,按重要程度进行加权评分,构建胜任素质模型
胜任素质模型的组成
完整的胜任素质模型主要由三部分构成:
1、核心价值观
即由该岗位工作性质所确定的、能够胜任岗位工作的员工的核心价值观。
2、领导力素质
即由员工自身所具备的客观的人格特质、自我认知构成的胜任素质,是胜任素质模型的关键组成部分。
3、专业素质
专业素质是员工能够胜任岗位的最核心和最基本的要求。用于确定员工是否具备工作所需的各项工作技能。
以下是我根据上述原则及方法为模具设计工程师构建的胜任素质模型,请指教!
设计工程师胜任素质说明书
一、 设计工程师职位职责
1、设计工程师核心的职位职责
模具设计、新产品设计开发工作,跟踪和支持加工现场,提供技术支持。
2、设计工程师工作任务分解
⑴ 根据产品图、产品结构确定模具结果和工艺方案,复杂的结构还需要进行模具结果和工艺方案评审,确定最佳的模具结构方案;
⑵ 进行模具设计工作;
⑶ 确定零件图纸的标注,材料尺寸备料及标准件的下达;
⑷ 出模具加工图纸给加工中心;
⑸ 加工过程中提供及时的技术支持。
二、 设计工程师胜任素质模型
1、 核心价值观
⑴ 非常乐意接受新事物、新知识,积极学习;
⑵ 有强烈的责任心,工作认真细致,做事严谨;
2、领导力素质
⑴、 专业学习能力
A 在专业方面展示基本的知识,使这些知识有效地用于实践. 与专业知识保持同步发展;
B 了解专业领域的最新发展情况并思考怎样运用;用技术/专业经验证实项目是否可实现;要善于学习他人经验,总结成自己的东西;
C 充当起最新技术的倡导者与传教士的角色;抓住机会了解外部公司的技术/进展。
⑵、 团队精神
A 书面文件要准确,易于别人阅读与理解;
B 评价他人意见和经验的价值。征求他们的意见、创意和经验,通过这些来作出决定/ 计划。
⑶、 分析能力
A 发现根本联系:迅速意识到现状与过去形势间的相似之处。找出直接的因果关系,得出可能的解决方案。
B发现多元联系:透过问题的表面现象,发现问题的根源。对于有多个因素决定的问题能给与正确的答案
C分析多维度问题:分析产生问题的多方面原因。必要时搜集一定时期的信息,综合分析。
D 将多样的信息数据综合在一起以便有一个解决问题的框架。
⑷、 创新能力
A 在工作中能创立或引进新的观念或程序;
B 打破腐朽:建设性地促进不断进步,而不受当前的问题的影响
C 能清楚地看到企业中的效率的环节,并能将它完善
⑸、 预期应对能力(INITIATIVE)
A 当事情进展困难时千万不要轻易放弃, 表现出高度的毅力以确保按要求实现目标。
B在事情变得被动前迅速采取行动解决当前问题。
⑹、 压力承受力
A 面临多项任务时,能有效的分解任务,合理分配时间,抓住重点解决问题;
B 可承受较长时间的工作和周末加班
⑺ 沟通能力
A 表达自己的思想、观点不够简洁、清晰;
B 能以开放、真诚的方式接收和传递信息;尊重他人,能倾听别人的意见、观点。
C善于倾听,适当提问以获得对信息的准确理解,并适时地给予反馈;
2、 专业素质
⑴ 塑(冲)模设计、机械设计及制造工艺、材料及注塑成型工艺、金属材料及热处理、模具制造工艺、模具CAD/CAE/CAM技术。
⑵ AutoCAD及UGⅡ软件应用。[EDIT]用户“mon001”于2005-8-29 11:36:50编辑过此帖。[/EDIT]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