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3-6-8
- 注册时间
- 2006-5-31
- 威望
- 28
- 金钱
- 2867
- 贡献
- 30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201
- 日志
- 2
- 记录
- 0
- 帖子
- 639
- 主题
- 75
- 精华
- 1
- 好友
- 14
签到天数: 2 天 [LV.1]初来乍到 - 注册时间
- 2006-5-31
- 最后登录
- 2023-6-8
- 积分
- 3201
- 精华
- 1
- 主题
- 75
- 帖子
- 639
|
沙发
发表于 2007-10-16 12:41: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转载] 绩效管理中五个不可忽视的思想
三、合作伙伴的思想
) n6 H; X# o! b/ g
h, a0 E- k6 S) [3 l' p# p1 i4 W 还是引用罗卜特&;#8226;巴克沃先生的定义,在定义中,巴克沃先生说,绩效管理的过程“由员工和其直接主管之间达成的协议来保证完成,并在协议中对未来工作达成明确的目标和理解”,由此看来,员工的绩效目标的确定应是经理和员工协商一致的结果。这个结果既不是人力资源部下达的任务,也不是经理的命令,而应该是经理和员工双方针对员工未来一段时间内的绩效目标进行讨论并最终达成共识的过程。这就体现了一种平等和参与的思想,这种思想就是绩效合作伙伴的思想。
, |5 R M9 n5 X2 t* b P# N- i1 Z& x" Z+ w) Y
以往绩效考核的典型做法是,先由人力资源部设计标准化的绩效考核表,然后发给经理填写,然后再收归人力资源部存档。这种做法的缺陷在于,考核目标和考核标准并没有征求员工的意见,员工是完全不知情的,甚至有可能永远都不知道;另外,由于考核表格的设计者是不熟悉员工工作的人力资源部,所以往往这些考核表格不具备针对性,没有针对员工的职位设计个性化的表格,使得员工所做的工作没有得到公平的考核和评价,不利于调动员工的积极性;再者,由于直线经理没有参与绩效目标的设定,使得他们认为这是为了完成任务,于是简单应付,使得考核结果的真实性大打折扣。
9 k# }$ g% Z" ]( W+ O9 {0 ^; [ X% v" G) c
而在绩效管理中,作为系统的第一部件:绩效计划——设定绩效目标,就不是由人力资源部做的,也不是经理一个人做,而是经理和员工共同完成的。在这个过程中,经理所扮演的角色不再是威严不可接近的长官,而是员工的绩效合作伙伴,以帮助者和辅导员的姿态出现在员工的面前,以绩效合作伙伴的关系与员工共同制定目标,并达成一致。; r3 F0 ~. M3 a2 t' {1 B3 B
+ c7 P0 L& w# V3 B
绩效合作伙伴的思想不仅仅体现在绩效计划这个环节里,而是与绩效沟通一样,贯穿于绩效管理过程的始终。要沟通就要以合作伙伴的关系进行,要想把绩效合作伙伴的关系维持好和发展好,不断提高员工的绩效,就要进行持续不断的双向沟通,这二者是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的。另外,绩效合作伙伴不仅仅体现在经理和员工之间,也体现在HR经理和直线经理之间。HR经理作为绩效管理政策的制定者和表格工具的提供者,应作为直线经理的绩效合作伙伴,帮助他们不断掌握绩效管理的思想、方法和工具,为他们解答实施过程中的问题,通过与直线经理保持和发展绩效合作伙伴关系,使他们的绩效管理技能不断得到提高,更好地理解和执行企业的绩效管理政策,使之落到实处。$ s2 z0 [- B' s/ h" W2 i. o
( V: P' K* c# |5 b0 y 四、员工是自己绩效的主人的思想
$ k; ~ `* k) K, ]" k
: J( f: Q& S8 Y- J 关于这个思想,我想,可以从三个方面来理解:一是,员工的绩效不是考核出来的;二是,员工的绩效不是经理赐予的;三是,员工的绩效是由员工在经理的辅导下独立创造的。* S }" a- c7 Y& g
% ^" f7 X8 X1 u- \) s 先说第一点。关于考核,很多管理者有这样一个误区,认为考核出绩效。他们的思维逻辑是,因为员工有懒惰、讨巧、逃避工作的思想,所以必须举起考核这个“大棒”,出台一些严厉的考核政策,员工做不好就动用惩罚措施,这样员工就有了畏惧感,就会努力工作,员工的绩效就能提高。真的是这样吗?给每个员工后面放个老虎,他们就能都成为刘翔吗?显然不能。因为不管你采取了什么措施,如果员工的能力得不到提高,工作中得不到有效的指导和帮助,他们所能做就是两面三刀,人前一套,人后一套,装装样子而已。充其量,这种考核措施只能使员工动起来,至于动起来的结果,则不言而喻。7 n2 i' ]7 x) V
7 o4 f5 t) f+ z) a: v* b% n 再说第二点。这里,我所谓的赐予的意思是,经理有的时候喜欢亲历亲为,甚至事必躬亲,经常越权做一些本该员工来做的工作,有时候,没等员工准备好,自己就把工作做了。这表面看来,员工的职责范围内的工作都完成了,而且完成的还不错,应该在绩效考核的时候得一个高分。但实际上,员工并未从中得到任何提高和进步。所谓高绩效只是一个表面的假象而已。
3 @7 K7 z- Z1 V g
. _1 B* J7 Y( ]. |! B. H7 m 关于第三点。这才是这个思想的实质所在。员工的绩效是在经理的辅导和帮助下,经由自己的努力而独立创造的。在这个过程中,员工的绩效能力也得到了提高,具备了挑战更高绩效目标的能力,这个时候,经理就应该帮助员工设定更具挑战性的工作,使员工在绩效管理中不断体验到成就感和主人翁感。, Y1 b( Q% a+ d9 ?& L
w0 _6 i+ H' S5 V; d2 G" l3 D
五、持续改进的思想
5 U9 l* \; N5 l, F. J! o2 v5 Q% T% M/ H( j7 w
绩效管理只有开始,没有结束。当你把绩效管理推入了运行轨道以后,它就停不下来了,它会随着企业的战略一直运行下去,并不断得到改善和提高。, h& Z0 ]8 V- y! i0 H4 o
( J1 J3 X% `( D8 e4 R6 M 这一点,从绩效管理系统的最后一个部件也可以看得出来,即绩效诊断与提高。0 a! h1 ?; m8 C" a% t
2 e& X8 l# D& f: K" R 绩效诊断与提高作为两个绩效管理循环的连接点,起着桥梁作用,通过对前一个循环的诊断,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然后制定改善计划,放入下一个循环,使之得到改进,如此循环往复,永不停息。
" O y! E5 M) ^" f4 w/ ^# ~9 Y Y* }. Z* _3 s L* u
我们完全可以断言,没有绝对完美的绩效管理体系,没有不需要改进的绩效管理体系,这也就要求我们把持续的改进作为一种思想引入绩效管理,使之不断得到发展和提高,成为企业战略的助推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