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登录 注册
首页 中人社区 中人博客
查看: 1914|回复: 3
打印 上一主题 下一主题

[原创] 《把工作做到位》下载版

[复制链接]

9

主题

4

听众

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08-1-15
积分
0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20
跳转到指定楼层
楼主
发表于 2008-1-15 10:47:00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现代企业员工存在最大的问题——工作不到位: F F, L7 ?6 ^: I" Y- J' {* K! { 《把工作做到位》——优秀员工最基本的行事准则 3 p2 n# V/ y: O% B% h! y: N每一个中国企业和事业单位都急需解决的核心问题+ N7 L4 o( K# R n; l5 Y 9 u% x# p7 t, {, X 对于现代的国人来说,也许最应该强调的两个字就是——到位。可以说,中国并不缺少雄韬伟略的战略家,但真正缺乏的是那种能踏踏实实地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行者。 2 ]$ U5 m' m; g8 ]3 z5 E, i1 A7 v不知道是由于历史的因素,还是因为教育的原因,在中国的企业里,越来越多的员工只管上班不问贡献,只管接受指令不顾成效。他们得过且过、应付了事,把事情做的“差不多”就行;他们能拖就拖,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他们粗心大意、浅尝辄止、投机取巧、眼高手低……. ~, J) w1 S$ i 我想,把工作做到位是每一个员工的工作准则,也是每一个人做人的基本要求,在工作中,只有把工作到位,才能提高工作效率,才能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才能在自己的职业生涯中获得成功。, H1 s9 ^0 [: q j$ ^7 U 我们现实工作中,经常由于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而最终造成巨大的损失甚至灾难,如: I D( e# W+ I9 t# G2 ]- X( b建筑时的一个小小误差,就可以使整幢大楼轰然倒塌; 9 R) }& C9 j' i7 z: i( |2 F# [随意丢到地上的烟蒂,可以令整幢房屋化为灰烬;4 z) ~1 F! C3 m! O 生产线上的工人的一点点误差,就会使一批产品统统报废;4 \; B L! j: Y& y# V' L …… . v" X( n5 _0 m工作中,任何环节做得不到位,都将事关大局,影响深远。企业中的每一个员工,都是企业运转的重要环节,每个人的工作质量都有可能会给企业带来巨大的影响。也许,因为前台的接待工作不到位,导致上门拜访的客户拂袖而去;也许,因为销售人员的沟通不到位,导致客户另寻他家;也许,因为售后的服务工作不到位,导致合作多年的老客户也终止合作。为此,我们必须要求把做到位作为我们最基本的工作标准,让每一个员工都牢记在心。9 n: J' A1 F+ {/ t" v; G9 h% e+ H/ i 把工作做到位,既是对公司负责,也是对自己负责,同时还是对社会负责。本书针对企业员工的工作态度和价值观念建设和实践的需求,阐述了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剖析了工作不到位的种种表现,最后告诉读者怎样才能把工作做到位。 ) \# ^. S& T2 J( B _其实,把工作做到位并不难,只需要你端正工作态度,比别人多做一点点,多些对工作的热爱,多些责任和主动,就可以把工作做到位。决心将工作做到位的人,不但能为自己赢来无数成功的机会,而且还会拥有灿烂丰盈的人生! 4 ^. ?, s2 P! W3 p! [; a0 f: m/ a5 v2 d6 J 1 V, ^+ R- l, A6 r/ B 书 名:《把工作做到位》 定 价:19.80元5 _5 ^# m1 }( S% Q6 _0 y' z 出 版 社:中华工商联合出版社 作 者:辛 海(国际著名培训师)3 j: y+ P9 M$ Q* d' }: ]3 K# I 购书电话:010-66489669 13366288155 新浪网强力推荐优秀读本 u" r# ` J* p8 o& R9 ?: I: T 6 }4 l: `% U4 T% X2 q V: A2 s4 T ( H) o$ u y0 l; ? Q 说得到位,更要做得到位;部署到位,更要落实到位;( T2 j9 g2 f* U+ \+ O6 ~ K A 表面到位,更要实际到位;岗位到位,更要工作到位!

9

主题

4

听众

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08-1-15
积分
0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20
沙发
发表于 2008-1-15 10:47: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把工作做到位》下载版

第一章 工作到位:优秀员工的生存法则, A! V5 |7 @5 u" B7 K B ) P- F4 a! L# E; ]/ ]& W, ?. D3 r$ N6 P# M- k 1.“做到位”是最起码的工作标准 - Q2 q0 s% G6 p: z5 @ ! e$ Q1 ]- V" @+ [9 j$ G& b+ I ) P4 M) m; P3 C( z4 [1 a4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职责,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工作标准。医生的职责是救死扶伤,军人的职责是保卫祖国,教师的职责是培育人才,工人的职责是生产合格的产品……社会上每个人的位置不同,职责也有所差异,但不同的位置对每个人却有一个最起码的工作要求,那就是:把工作做到位。 ) u9 v' ?! z) R% L6 G! h现代职场中,很多企业的员工凡事都得过且过,工作总是不到位,在他们的工作中经常会出现这样的现象:. H) p9 l/ p- V) \' |5 J ——5%的人不是在工作,而是在制造矛盾,无事生非=破坏性地做; ( a4 S6 n4 n/ O" u——10%的人正在等待做什么=不想做;/ E5 C* J4 w, ]$ l* W, P( Q ——15%的人正在为增加库存而工作=“蛮做”、“盲做”、“胡做”; 2 v n+ e4 P5 I7 |5 T——10%的人没有对公司做出贡献=在做,但是负效劳动; ; O/ x- f1 y' C% M/ @# p——20%的人正在按照低效的标准或方法工作=想做,但不会正确有效地做; * T. b8 v/ \' ^, s" z——只有40%的人属于正常范围,但绩效仍然不高=做不好,工作不到位。 $ g# [0 H0 P" \6 S9 h海尔集团总裁张瑞敏曾说过这样一番话:如果让一个日本人每天擦六遍桌子,他一定会始终如一地做下去;而如果是一个中国人,一开始他会按要求擦六遍,慢慢地他就会觉得五遍、四遍也可以,最后索性不擦了。中国人做事的最大毛病是工作不认真、不到位。每天工作欠缺一点,天长日久就成为落后的顽症。2 q$ a2 b* S- m, O6 `) P+ B 有一次,希望集团总裁刘永行访问韩国,被安排去一家面粉企业参观。然而就是这次普通的参观,给了他很深的刺激,回国后好几个晚上都难以入眠。" [2 Y0 [$ A/ f l9 n9 N 这家面粉厂属于西杰集团,每天处理小麦的能力是1500吨,却只有66名雇员。一个只有几十名员工的小厂,其工作效率之高令刘永行惊叹不已。在中国,日生产能力只有几百吨的企业,但员工人数却高达上百人。希望集团的效率相对高于国内同行业平均标准,但250吨日处理能力的工厂也有七八十名员工,人均日生产能力仅有韩国工厂的六分之一。1 g2 L& l6 h" N8 X 为了弄清楚其中的奥秘,刘永行与这家工厂的管理层进行了深入的交谈,了解到他们也在中国投资办过厂,地址在内蒙古的乌兰浩特。当时的日处理能力为250吨,员工人数却高达155人。同样的投资人,设在中国的工厂与韩国本土的工厂生产效率居然相差10倍,效益自然也就不会太理想,磨合了一段时间,觉得没有改善的可能性,就将工厂关闭了。 7 @! m+ A7 ^7 T! P# K. a) D两家工厂的效率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差距呢?是设备的先进程度不同?不是。相反,韩国本土工厂是20世纪80年代投入生产的,而内蒙古的合资厂却是在90年代建起来的,设备比原厂还先进。是管理方法的问题?也不是。工厂的主要管理层基本上都是韩国人。恰好,刘永行遇到了那位曾在内蒙负责的韩国厂长。 ' D! l* t0 y* k& W2 W( [怀着极大的好奇心,刘永行特意请教这位厂长:“为什么同样的设备、同样的管理,设在中国的工厂却需要雇佣那么多人呢?”1 b& J$ K7 n$ _, c- P, A 那位厂长回答很含蓄:“也许是中国人工作不到位吧。”而正是这么一句轻描淡写的话,却让刘永行回国后彻夜难眠。他知道,当着一群中国企业家的面,那位厂长的话已经是十分客气了。在这句看似平淡的话背后,一定藏有许多难言之隐,一定有许多不为人知的管理问题。/ Z% n+ X: r; m' N0 c- n# q, P 仔细想一想,与韩国人相比,中国人工作的态度无疑存在很大的差距。韩国人做事总是手脚不停,只要自己手头的工作做完了,就一定安排别的事做。他们是一专多能,如果他们觉得自己的岗位比较空闲,就会做一些其他的事情,以节省人力。而在中国大部分企业中,则存在许多把自己的工作做得差不多就够了的想法,所以我们的效率就低了。 ' s, B$ S; Y. F/ J8 Q- E* ?可以说,把工作做到位是每个员工最起码的工作标准,任何一家公司都需要把工作做到位的员工。各行各业,无不在呼唤能自主做好手中工作的员工。齐格勒说:“如果你能够尽到自己的本分,尽力完成自己应该做的事情,那么总有一天,你能随心所欲从事自己想要做的事情。”反之,如果你凡事得过且过,从不努力把自己的工作做到位,那么你永远也无法达到成功的顶峰。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

听众

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08-1-15
积分
0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20
板凳
发表于 2008-1-15 10:4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把工作做到位》下载版

2.“不到位”的背后是低效与浪费 . Z, g, N: l1 f! k+ m8 \; l" k! U: o* s: `; s, c3 U & r7 {* c4 t, Y- q( j歌德曾在他的叙事歌中讲过这样一个故事:0 \) ^. L) R# i) f3 r0 F8 o6 a 耶稣带着他的门徒彼得远行,途中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耶稣让彼得把它捡起来。彼得懒得弯腰,假装没听见。耶稣没说什么,就自己捡起了马蹄铁,用它从铁匠那里换来3文钱,然后又用这钱买了18颗樱桃。3 C+ q9 j% j' U1 m) r0 |" h 两人继续前行,经过的全是茫茫的荒野。彼得渴坏了,耶稣于是就有意让藏于袖中的樱桃掉出一颗,彼得一见,赶紧捡起来吃掉。耶稣边走边丢,彼得也就狼狈地弯了18次腰。耶稣对彼得说:“当初你弯一次腰,就不会有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t% i7 `6 V1 ?, p7 p 同样,在工作中,如果我们第一次就把工作做到位,那么在以后的工作中就可以省去很多不必要的麻烦,我们的工作将会变得更高效。( D* C' }( z, Q" F% l; j. Y 我们都有这样的经历:为了尽快结束工作,我们迅速地把某件事情做完,没有过多地考虑细节问题,最后却不得不重头再做一遍;为了图省事,我们把垃圾随便扔在地上,清洁人员却不得不重新捡起来,再扔一次。有时候我们浪费的是别人的时间,有时候我们浪费的则是自己的时间,而这都是因为我们没有把工作一次做到位。 , R4 D+ F0 y+ a从前,有一位地毯商人,看到有块地毯中央隆起了一块,便动手把它弄平了。但是在不远处,地毯又隆起了一块,他再把隆起的地方弄平。不一会儿,在另一个地方又隆起了一块,如此一而再、再而三地,他试图弄平地毯,直到最后他拉起地毯的一角,看到一条蛇溜出去为止。( S: W+ P- k: y3 a& k, c# \; F 很多人在解决工作中的问题时,只是把问题从系统的一个部分转移到另一部分,或者只是完成了一个大问题里面的一小部分。比如,工厂的某台机器坏了,负责维修的师傅只是做一下最简单的检查,只要机器能正常运转,他们就不会对机器做彻底清查,只有当机器完全不能运转时,才会引起人们的警觉。这种只满足于小修小补的工作作风实际上就是没有把工作做到位,而这样做的结果则是导致工作的低效和资源的浪费。. [+ ^% ]- P) |2 m1 o. [6 ^ 在工作中,许多人都有一种只完成工作的某部分,就把工作停止放在一边的习惯。而且他们充分相信,他们似乎已经完成了什么。然而,事实却并非如此。比如足球运动员如果在临门一脚的刹那间停了下来,收回了脚,那么就会前功尽弃,白白浪费力气。. s3 ^! D4 w$ R. R( d5 V 工作不到位不仅会给自己带来麻烦,而且也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有时甚至还会给上司带来工作上的不便,因为对于公司安排你去做的工作,如果你不去做,你的上司就要去做;如果你做不到位,他就要帮你重做。从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公司花了高薪聘请你的上司,成本远在你之上,他花一小时所创造的工作价值可能值你一天所创造的工作价值。从工作效率上讲,当你花时间做完了一件小事,上交领导之后,你的上司发现你的工作没有做到位,那么他就需要花时间去补充、修正,这样一来,不仅浪费你的时间,而且还占用了别人的工作时间,所以你最好还是尽力把工作一次性做到位。因为你把工作做到位了,上司就不需要花费时间进行修补了,这样大家的工作效率都会提高。 ( g+ I/ b3 L8 n& v& p可以说,在工作中,低效率或者无效率所造成的隐性浪费是非常大的,比如原来只要一个人承担的工作,由于不能把工作做到位则需要两名以上的人员来完成;本应该正确完成的简单工作,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出现差错等,这些都是浪费时间和精力的行为,这些都是因为工作没有做到位所造成的损失。更可怕的是,这种错误还会被人们用各种各样的借口、理由来掩盖住,从而导致其反复发生,造成更大的浪费。' ^1 Q+ m6 E/ s/ ?7 | 在工作中,我们可以容忍创造性的失误,但决不允许由于工作没有做到位而反复发生低级的错误。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9

主题

4

听众

0

积分

书童

Rank: 1

该用户从未签到

注册时间
2008-1-15
最后登录
2008-1-15
积分
0
精华
0
主题
9
帖子
20
地板
发表于 2008-1-15 10:48: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RE:[原创] 《把工作做到位》下载版

3.“差不多先生”的悲剧5 t: T- C# \- [, ^9 V: r . B+ {4 m+ L% V4 n+ d- \ , t0 @" b6 e4 j* m+ d' _5 ~每个企业都可能存在这样的员工:他们每天按时打卡,准时出现在办公室,但是却没有及时完成工作;他们每天早出晚归、忙忙碌碌,却不愿精益求精,把工作做到位。对他们来说,工作只是一种“差不多”。" K# a6 d( O4 W: L' \ 1924年,胡适先生就发表了《差不多先生传》,深刻地描绘了这种人的心理: 9 n, h8 Z0 U8 ^8 z; d9 o你知道中国最有名的人是谁?提起此人可谓无人不知,他姓差,名不多,是各省各县各村人氏。你一定见过他,也一定听别人谈起过他。差不多先生的名字天天挂在大家的口头上,因为他是全国人们的代表。 & r0 C2 M& V1 f9 `“差不多先生”的相貌和你我都差不多。他有一双眼睛,但看得不很清楚;有两只耳朵,但听得不很分明;有鼻子和嘴,但他对于气味和口味都不很讲究;他的脑子也不小,但他的记性却不很精明,他的思想也不很缜密。2 N( B5 t. ]( k( H- y 他常常说:“凡事只要差不多就好了,何必太精明呢?” % {' G( n) u: w0 \他小的时候,妈妈叫他去买红糖,他却买了白糖回来。妈妈骂他,他摇摇头道:“红糖和白糖不是差不多吗?” , `- P. w7 v- D5 q. g) @9 q他在学堂的时候,先生问他:“直隶省的西边是哪一个省?”他说是陕西。先生说:“错了,是山西,不是陕西。”他说:“陕西同山西不是差不多吗?” D( y8 ?7 R; H3 p/ g8 u8 u1 W 后来他在一个钱铺里做伙计,他也会写,也会算,只是总不精细,“十”字常常写成“千”字,“千”字常常写成“十”字。掌柜的生气了,常常骂他,他只是笑嘻嘻地说:“‘千’字比‘十’字只多一小撇,不是差不多吗?” 8 }; X* K3 I8 o; P8 [& I3 l) n2 T/ R Z有一天,他为了一件要紧的事,要搭火车到上海去。他从从容容地走到火车站,结果迟了两分钟。火车已在两分钟前开走了。他白瞪着眼,望着远去的火车上的煤烟,摇摇头道:“只好明天再走了,今天走同明天走,也还差不多。可是火车公司未免也太认真了,8点30分开同8点32分开,不是差不多吗?”他一面说,一面慢慢地走回家,心里却不明白为什么火车不肯等他两分钟。 9 E# a6 p& k/ G: [7 h1 h7 L有一天,他忽然得了一种急病,叫家人赶快去请东街的汪大夫。家人急急忙忙地跑去,一时寻不着东街的汪大夫,就把西街的牛医王大夫请来了。“差不多先生”病在床上,知道寻错了人,但病急了,身上痛苦,心里焦急,等不得了,心里想道:“好在王大夫同汪大夫也差不多,让他试试看吧。”于是这位牛医王大夫走近床前,用医牛的法子给“差不多先生”治病。不一会儿,“差不多先生”就一命呜呼了。8 [& c! G+ a& F$ m6 V& i “差不多先生”差不多要死的时候,断断续续地说道:“活人同死人也差……差……差……不多……凡事只要……差……差……不多……就……好了,何……何……必……太……太认真呢?”他说完这句话,方才绝气。 * {4 ?& Q" ^; c. ]他死后,大家都很称赞差不多先生样样事情看得破,想得通,大家都说他一生不肯认真,不肯算帐,不肯计较,真是一位有德行的人,于是大家给他取个死后的法号,叫他做圆通大师。 % M" ^5 \" F9 K7 Y" w- `现在看看我们周围,“差不多”心理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而是依然普遍存在。在工作中,如果领导要求一位员工将手中的工作做好、做到位,换来的回答(虽然只是嘴上咕哝)最常见的是:“差不多就行了,何必那么认真呢?”可以说,这种“差不多”心理所反映出来的实质,就是人们没有深刻认识到把工作做到位的重要性。 2 M( ^% d n$ @但是,一个由许多人组成的公司是经不起连续差1%的“差不多”的。由上到下传达一项任务,如果一个人差1%,下一个人又差1%,这样传下去,等到真正执行任务的人接到这项任务的时候,恐怕这项任务已经变得面目全非了,而他会做出什么样的工作也就可想而知了。同样,当由下向上传递一项建议的时候,如果每一层的人都抱着“传递得差不多就可以了”的心理,最后传到最高层那里,你的建议就可能变成了一项对你惩罚的措施了。 + \4 A4 [ I" ?9 S, P' l“差不多”心理要不得!我们每个人、每个企业,都要努力避免陷入到这个误区当中去。无论做什么事情,都要多问自己几次“真的可以‘差不多’吗?差的那一点会给自己、给公司、给顾客带来什么害处?”而应该努力去把工作做到位。 : x, f' @% w; j2 d5 p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缺少的并不是技术、设备、流程和理念,而是一种尽力把工作做到位的执著精神。只要我们每个人抱有消灭“差不多”的决心,把自己的工作完全做到位,那么,公司的发展和自己的成长将指日可待。
回复

使用道具 举报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