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注册时间
- 2008-7-15
- 威望
- 0
- 金钱
- 890
- 贡献
- 12
- 阅读权限
- 30
- 积分
- 902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121
- 主题
- 120
- 精华
- 1
- 好友
- 0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7-15
- 最后登录
- 2008-10-21
- 积分
- 902
- 精华
- 1
- 主题
- 120
- 帖子
- 121
|
大四女生张灵正坐在地铁上翻看同学们推荐的求职“圣经”——一本名叫《骑驴找马》的书。今天下午要面试的工作并不是她理想中的“骏马”,可是为了留在北京,她只能“骑驴看唱本,走着瞧”了!“骑驴找马”的意思是先就业再择业。
+ c2 u8 z# _3 V/ |4 x 近两年来,这一观念在毕业生中非常流行。 2006 年,中国人力资源开发网和《大学生就业》杂志承担的“全国大学生就业现状及发展”的调查显示,先就业再择业的态度成了多数毕业生的首选。在接受调查的 3456 人中,有 44.2% 的 2006 届毕业生持这种态度。; [1 ?7 @- f( `7 n
用人单位不甘心只做“培训基地” " j, f% f0 g0 \
正在某律师事务所试用的王玉告诉记者,先就业是一种比较务实的态度。“我们马上就大学毕业了,不能再靠家里养活了。所以越临近毕业,大家找工作的要求就越低。”可是,尽管越来越多的毕业生愿意[url=http://0595.job234.net/]http://0595.job234.net[/url]“屈就”,企业却不一定愿意“笑纳”这些人才。 6 B% x6 B/ n1 _4 Q; b# p" a
在接受调查的人力资源主管中,出现了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一种是建议大学生先就业,后择业,先生存,再发展;另一种则强调,不要抱着先就业再择业的短期想法,高流动率会让用人单位望而却步。有 HR( 人力资源主管 ) 专门在调查问卷中写道:“我们这里不是培训基地,请大家珍惜来之不易的工作机会。”
; C3 T% Z4 ?, q. g 有些毕业生心态习惯还没毕业
( `1 x1 h& W6 m) A0 Y$ \+ r 用人单位和毕业生之间的意见分歧,暗示了两者之间存在沟通障碍。调查数据显示,“对用人单位的岗位专业知识缺乏了解” (45.47%) 成为困扰毕业生求职的首要因素。实际上,被访的企业表现得比学生更焦虑, 56.3% 的用人单位迫切希望求职者对自己将要从事的岗位知识有充分的了解。除此之外,“对社会缺乏了解”是招聘单位对毕业生的第二大不满。
- V% x0 G8 ?& C; t 在央视工作的一位节目策划人告诉记者,有的学生对工作“完全不开窍”。有个实习生,跟她大半年了,有一天忽然跟制片人抱怨说“很闲”,“没事儿可做”。消息反馈回来,忙得够戗的这位节目策划人真晕了,忍着愤怒把实习生叫过来:“你告诉我,[url=http://fj.job234.net/]http://fj.job234.net[/url]什么是市场推广?”实习生倒也不含糊:“不就是发发信吗?” ; @' F. C5 O8 b s# B. N5 j+ p
用人单位青睐的是对工作有热情、有能力、能担当责任的人。可是很多大学生在毕业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还是一种学生的心态和习惯。已经毕业一年的小军告诉记者,他们单位曾经有一位硕士生因为没有自己冲厕所的习惯被领导勒令“卷铺盖滚蛋”。小军的同事们都觉得纳闷,“自立是一个人走入社会的基本能力,这也需要企业培训吗?” ( }6 j, H* T* V. K: L
用人单位和学生的沟通是鸡同鸭讲 ( F6 g. h$ L3 d
国内某调查公司的 HR 陈女士最近刚结束今年的招新工作。她告诉记者,企业最关心的是新员工的综合素质怎么样?他能为企业做什么?而正在找工作的王玉告诉记者,学生们最关心的是,你能给我多少钱?“如果你给我的钱不够我生活,那我不是在这儿浪费时间吗?我们很希望能在面试前就知道这个工作底薪是多少,可是每次都是面试到最后一轮才会谈到薪酬的问题。”
9 F4 i# `( A8 i% ?% B 在陈女士看来,和王玉这样的学生沟通有点鸡同鸭讲的感觉。[url=http://0591.job234.net/]http://0591.job234.net[/url]“我们有一个基本的薪酬体系,但是我们要通过几轮的面试才能搞清楚你到底值多少钱?” : Z* M2 R, \8 e4 R. K% w" [, m
职业规划要趁早
& U% f+ h8 J3 H P7 [2 G2 o “沟通是双方的,但更主要的责任在学生一方”。小军说,“毕竟现在是买方市场,咱掉价了就得赶紧吆喝,还得吆喝得人家爱听。”一年的工作经历让小军明白了,主动沟通是学生进入职场必须面对的问题。 ; ]- ?5 w. M( d ^/ ~# i' }4 V$ h
学生们正在努力地和用人单位沟通。调查显示,学生们最感兴趣,也最积极参与的两类培训是进入企业之前的入职实习培训和与企业进行多种方式的互动沟通。可是,在有些专家看来,毕业前才开始了解企业、做职业规划有点“赶不上趟儿”。新东方学校的徐小平老师在他的博客上写道:中学、大学是人生打基础的时候。青年人除了埋头学习之外,无论如何一定要思考自己的前途:将来靠什么谋生? % G% w! l) Z4 k5 i" Q# H
更有甚者,近期来上海开会的英国权威职业规划咨询专家 Sheila Semple 女士建议,要解决年轻人就业时的迷茫问题,应该从 3 岁开始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虽然 3 岁听起来早了点,可是我们的大学生通常是 23 岁才开始职业规划。与他们相比,我们的职业起跑晚了20 年。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