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8-8-30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威望
- 29
- 金钱
- 20585
- 贡献
- 11367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31981
- 日志
- 0
- 记录
- 0
- 帖子
- 2387
- 主题
- 761
- 精华
- 11
- 好友
- 2
该用户从未签到 - 注册时间
- 2008-3-24
- 最后登录
- 2018-8-30
- 积分
- 31981
- 精华
- 11
- 主题
- 761
- 帖子
- 2387
|
一些被领导人和管理者广泛使用并被当作常识的成语、俗语或者惯用词,随着时空的变迁、价值观的变化和人类智慧的发展,已经不再是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这些看上去显得正确的说法,实际上极有可能是错误的,或者很可能对人产生误导。
1. 失败是成功之母
据统计,95%的失败者或者失败本身不会带来成功,除非你能够从失败中找到成功的本质并改变自己去尊重和实践这种成功的规律。“江山易改,本性难移;本性一改,江山难移。”但是大多数的人没有勇气和毅力去改变自己,其中包括自己的价值观、个性、习惯和思维方式,因此大多数人的失败将会导致更大的失败。
2. 时势造英雄
时势对于所有人来说都是公平公正和公开的,为什么只有少数人可以成功,只有个别人可以成功英雄?实际上,任何杰出成就的获得都是由其眼光、智慧、抉择、意志和学习等综合因素决定的,而非外在环境和条件所决定的。个人成就如此,公司的成就也同样如此。
3.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人无完人。任何人都存在不可靠的地方,无论其知识、经验和能力,也不论其理性与智慧,都有所不足,因此用人必须有条件和前提,用人也要有一定规则的约束。在没有验证一个人的人品和能力前,一切都不应该下结论,一切都应该怀疑。只有通过既往经历的考察和未来实践的检验,对一个人的判断才能够确认。因此才有“盖棺定论”的说法。而事实上,盖棺也未必可以定论,这要看定论者是否占在历史的角度看问题。也正因为人们对自己和他人未来无法确切把握,才催生出日渐兴旺的风险行业,其中包括保险行业、直销行业、预测行业等,而这一切,是否真的就保险呢?
4. 耳听为虚,眼见为实
耳听未必就虚,眼见也未必就实。人们仅凭个人的眼观耳闻所得到的信息进行判断,必然带有强烈的主观色彩和一定的偏差,加上错觉、幻觉等客观存在的心理现象,你所见到的也未必就是事实,更未必就是本质。而人们对本质的认识,是世界上最为困难的事情,无论是对人性本质的探索与认识,对自然界本质规律的探索与认识,还是对社会组织包括企业成功发展本质的认识,都是极为艰难的。
5. 心想事成,万事如意
心想只能想死人,除非你的想法是可行的,是切合实际的,并且你的想法是可以立即着手去实行的。即便是可行而立即行动,一般情况下也会在过程中遇到种种问题、落差和偏差,不会一帆风顺。如果没有学习力、自我变革的能力和坚持力,再好的想法也不会产生预期的结果,万事如意也只是人们一厢情愿的美好祝愿而已。智者千虑必有一失,即便是采用“6西格玛”理念和技术的系统,也有百万分之3.4的错误率。所以,万事如意就个人而言,已经是近乎上帝和神灵的境界了。
6. 适合的就是最好的
当人们说这句话时,主要考虑他人和别的事情是否契合自己的爱好、兴趣、价值观和习惯风格,而甚少考虑自己是否可以改变去适应他人和其它事物。这就造成了完全或者主要自我为中心进行思考和判断的倾向,这也是产生诸多问题甚至酿成失败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相互适应的才是最好的。适合是双向的甚至是多向相互之间的,是自我在一定范围和一定程度的妥协。
7. 遗传是先天的不可改变的
这一论断掩盖和断送了人类在疾病、性格特征等诸方面改善的可能性。古话说“江山易改,本性难移”,并非说本性不能移。正因为“难移”,所以勇于自我改变者,其未来所获得的,必然是巨大的。而根据最新的基因研究成果显示,人类可以通过对基因进行干预从而改变人类固有的遗传内容。另据最新研究表明,即便是遗传也具有动态特质。Matt Ridley在(Nature Via Nurture)一书中指出,你的日常活动决定了你体内哪些基因会被激活,这些激活的基因又决定了你体内会制造哪些蛋白质,而这些蛋白质最终形成为你脑细胞之间的突触。
8. 以少胜多,以弱胜强
这是一种假像。首先这种看法没有抓住“胜”的实质,无论是战争还是商业,决胜的本质不是取决于兵力的多少和强弱,而是取决于战争和商业的使命和利益是否顺应了时势的发展趋势,是否代表了绝大多数参与者的利益和追求。客观地分析,少必不能胜多,弱必不能胜强。“少和弱”之所以能够胜“多和强”,必然是抓住了或者是偶然抓住了胜利的本质或者比对立一方更好地抓住了胜利的本质。这样的例子在身边随处可见,俯恰皆是。比如只有初中学历的李嘉诚成为最成功的华人首富,浙江商人的崛起,毛泽东领导的工农红军打败了蒋介石的正规黄埔国军等等。
9. 情人眼里出西施
人具有爱美的天性。人永远是先通过外在感觉获得的信息对人或事进行判断后才会采取进一步的探究了解,而情人必是有情之人,是建立了爱情的伴侣。要建立爱情首先是对物质上的人有感觉并产生喜爱之情,因此情人眼里出西施违背了人的爱美天性和爱情产生的认知过程。当然一个人爱慕上了另一个人,可能不仅仅是靠外表的美丽、性感和英俊的吸引,更多的可能是内在气质、涵养和人格方面力量的吸引,但是如果没有外在的形体和音容笑貌的接触与交流,怎么会产生爱情?即便是深爱的人,令人愉悦的外在形象和言行必然让人更加爱慕,而不是相反。
管理者要避免陷入主观思维和心理认知的误区和陷阱,就要不断换位思考和突破思维定势,抽丝剥茧洞悉人性和事物的本质,不断接受成功实践的检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