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20-2-11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威望
- 2901
- 金钱
- 94986
- 贡献
- 7490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172787
- 日志
- 6
- 记录
- 24
- 帖子
- 2896
- 主题
- 1025
- 精华
- 16
- 好友
- 79
   
签到天数: 20 天 [LV.4]偶尔看看III  - 注册时间
- 2007-12-18
- 最后登录
- 2020-2-11
- 积分
- 172787
- 精华
- 16
- 主题
- 1025
- 帖子
- 2896
|
板凳
发表于 2009-7-17 16:55:00
|只看该作者
|楼主
回复:当心变成职场木乃伊
中期诊断
5 P# w7 X g7 y9 A7 ^
0 Y. y, [1 ]: {/ P7 S$ \/ W/ f% M 看看你是哪种“木乃伊”
8 {2 ]6 k# R* q1 h& c- l. r6 h6 y2 U+ @! X1 d) v- Q
懒散倦怠型“木乃伊”! S$ F0 V% D6 m8 ?6 G: c
2 [5 v5 D; z$ Y, i( G* v5 U! R 典型症状:0 T3 T) {/ o- g6 \3 x
6 E3 {: v5 O) r# M
1.长时间地对着电脑和文件发呆,头脑一片空白,工作效率极低;
^% O# p% ^4 p' l
( t1 P' X6 k8 ^ 2.对于好玩的事笑不出来,对于不幸的事也哭不出来;1 I9 \+ h. _* s' n% u, j9 F
0 _ [, o( H) v
3.不再制定长远的工作计划,干到哪儿算哪儿;* O8 P, t3 y, Q9 T/ e6 w
# L6 e# N4 `' s9 V' \9 e# Z( [3 l
4.一天要看N次表,从早上就盼着下班,希望天天都是礼拜五;/ r% {. z6 f5 z6 A
# }; w' Y6 c, w2 u# n* W8 r2 ?) f
5.某件事,一个人能想出一种办法,十个人却还是只有一种办法。+ C- }; T6 K/ `/ L, X# H$ W
}9 l7 e7 i9 s3 t9 j 专家诊断:出现这类情况的原因可能有两种,其一,当一个人在工作中感觉无法将实力彻底发挥出来,而受到了一些来自外界标准和现实的制约时,心情自然是灰蒙蒙的一片,打不起精神。此外,由于每个人心目中对于职业目标的期望有所不同,当现实与理想间的落差过于悬殊,也会使这个人的创造性和能动性受到打压,处于一种比较消极滞顿的状态。4 [- Q: Z, I y
! f; [* e, @/ r9 g
逢迎伪装型“木乃伊”
+ G M- d% j% V# V, Y0 x) q" T. G+ {# c& l5 m8 B1 ?1 P9 Q
典型症状:: b( @2 p0 l( h
; G/ W9 v5 `2 F2 O# w, E) o( b 1.善于控制脸部神经,将微笑视为一种固定表情,而不再是内心感受的自我表达;' U9 L5 n% l2 x9 V, ^
- y! L) q3 n: o. p$ r7 |6 q2 ?
2.越失落难过就笑得越灿烂,越得意满足就表现得越冷静;
+ I+ }& n+ {' T4 p2 Z8 U+ G" e% A- z/ V. E
3.对于不认同的事物,保持沉默;对于可以预见到的某些恶劣结果,保持观望;# e! g8 ~1 g6 k/ W8 |* o
8 D7 q) d+ z3 b8 `2 U
4.面对领导时,永远谦卑恭顺,面对同事时,永远含糊不清。
2 _2 Q/ z' A1 Y; h9 h0 y) V f7 z
0 d. B6 R8 e$ |" r' F s, H 专家诊断:当一个人开始言不由衷、口不对心的时候,我们并不能单纯地认为他们的人品出现了问题。事实上,由于某些人无法对纷繁复杂的人际压力进行有效的处理,因此只能通过诸如“模糊价值观”、“人云亦云”的方式来消除内心的不安和彷徨,寻求一种简单的自我保护。不能清楚地感知到自己的情绪状态,以至采取消极被动的方式来解决事物和调整情绪。至于其中是否涉及关于“道德沦丧”的人品问题仍值得商榷,不能一概而论。
. F- X) m4 E) |. B8 y' z8 y( }$ v' l8 W
幸灾乐祸型“木乃伊”
' G e+ T+ J8 a% ]. _
0 C3 q& m b. `# q/ K* _# o 典型症状:
& U! n4 V9 J# j- _
9 Q1 }* E' P* Z& m7 j% g 1.别人开心时,感觉无聊;别人倒霉时,顿觉神清气爽;
& {, k$ d7 W- |
8 K- I0 Y9 T; c( u* q 2.认为别人失魂落魄的狼狈表情,是对自身安全优越处境的最好证明;
8 G+ g/ g8 P0 O" E
' D2 C. f8 g! V3 P D1 ?. | 3.当身边的人发生冲突时,恨不得找个DV拍下来,回家后反复欣赏;
3 g" T8 g- m5 W$ S' a# x1 v2 \; V' r. o) L+ c5 L `
4.能够清晰记得白天领导训斥××时的“精彩”语句,并在接下来的几天中不断重温。
' J/ ]1 r# j& h
% `: d. D- ?6 e+ A5 P 专家诊断:生存竞争中,每个人都面临巨大的压力考验。有些人“缺乏同情心”或者“不厚道”的表现,其实是内心深处借以调侃他人不幸来发泄自身不满和减轻压力的一种手段。借以平衡自己内心情绪,通过咀嚼玩味别人的消极情绪,来平衡期望与现实落差间的缺失感,实际上是一种可怜的自我防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