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威望
- 510
- 金钱
- 7503
- 贡献
- 1920
- 阅读权限
- 150
- 积分
- 9933
- 日志
- 56
- 记录
- 5
- 帖子
- 218
- 主题
- 21
- 精华
- 0
- 好友
- 59
签到天数: 8 天 [LV.3]偶尔看看II - 注册时间
- 2004-9-25
- 最后登录
- 2015-10-19
- 积分
- 9933
- 精华
- 0
- 主题
- 21
- 帖子
- 218
|
绩效管理的对象是“绩效”,而“绩效”又是在企业生产经营管理中形成的,不同的管理和工作过程“绩效”是不一样的。这样一来,有过程才有绩效,再有绩效管理;如果某个过程不存在,那么这个过程的“绩效”就不存在,该过程的绩效管理也就随之不存在了。比如,某些企业没有生产过程,当然就不需要进行生产绩效的管理。更重要的是,通过对绩效的检测、考核、分析、评价、反馈,绩效管理又返回到经营管理和工作中,使得绩效管理与其他管理形成了一个串联的环。 我们知道,串联电路中任何一个环节断路,整个线路就断路了。串联的管理也比较类似。任何一个管理缺少了绩效管理环节,就成为一个开环的管理,它是无法保证输出结果满足规定要求的。例如,生产过程中如果没有产品质量检测,没有对检测结果的分析,我们就不知道产品质量是否符合产品标准,我们就不知道生产过程是否正常。 对于整个企业来说,一般不会完全没有绩效管理,只是完善与否的问题,只是自觉与否的问题。 反过来,绩效管理如果脱离了其他管理,便成了无本之木,只能流于形式,这是很多绩效管理失败的重要原因之一。 因此,绩效管理应该成为每个直线管理人员的职责和任务,谁管理过程,谁就应该同时管理绩效。企业的绩效管理职能部门(比如人力资源部)应进行综合性的管理,而不是越俎代庖。其职责主要有: 1、策划绩效管理体系,制定管理制度,选择适宜的绩效管理工具和方法,进行相关培训。 2、对各部门的绩效管理情况进行检查考核。 3、对企业层面的绩效目标进行分解、展开,形成文件并归口管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