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最后登录
- 2017-12-26
- 注册时间
- 2010-1-13
- 威望
- 2219
- 金钱
- 43050
- 贡献
- 8526
- 阅读权限
- 255
- 积分
- 53796
- 日志
- 0
- 记录
- 122
- 帖子
- 1744
- 主题
- 35
- 精华
- 2
- 好友
- 97
    
签到天数: 222 天 [LV.7]常住居民III  - 注册时间
- 2010-1-13
- 最后登录
- 2017-12-26
- 积分
- 53796
- 精华
- 2
- 主题
- 35
- 帖子
- 1744
|
问题一:双倍工资属于劳动报酬还是属于经济赔偿" }* c( |, n7 R R& T# P
我的观点:属于行政法律法规制裁下的经济赔偿
* J: j. A& X5 S* o* [) P问题二:双倍工资时效是从发生该项事实的第二个月起算时效还是离职之日起1年内都有效?
6 w/ d! E5 D1 N5 c9 \. i% D; @我的观点:在劳动仲裁的有效时限内都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
( J0 f2 X T* f, m问题三:双倍工资计算基数如何确定?
J. Y+ c0 q( i9 Z1 N0 j# d7 F2 N我的观点:以跟员工约定的工资标准为准,也可以参照该员工前面几个月的平均工资或同岗位平均工资,适当的时候也可以参照去年本地市平工资。
6 d1 U6 M0 V9 D1 ~, w: B7 e- q2 r) _问题四:劳动者通过他人代签合同的方式恶意谋求双倍工资如何处理?
$ w% i# C- M- t我的观点:这种情况发生的概率好像不大吧,如果有起码说明了HR的审查力度太差了。要是真发生了这样的事情,公司必须要收集好证据,然后单方面解除劳动合同,这是人品中的诚信问题了。-/ Q2 ^. \9 V/ ~5 c
问题五:人力资源高管诉求双倍工资如何处理?1 m# V" L" o$ l$ ]+ B, Z+ d: D; O
我的观点:这种情况如果闹到仲裁庭的话,估计企业胜诉的可能比较大,HR主管作为合同管理项目的主办人再怎么说都有恶意欺诈的嫌疑,如果是公司老板不给签合同的话,要有明确的证据(比如说录音证据)的话可以提出自己的主张,这样企业败诉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了。' O" t( I1 k1 R4 ]! \& H3 y, @
本帖最后由 疲倦的忧伤 于 2011-1-27 17:31 编辑 2 r! E1 m8 q7 z I1 h7 Z! ~1 p2 q
# m) e9 E3 a, S; W: ~2 m2 B9 V& B# r0 ? |
-
总评分: 金钱 + 15
查看全部评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