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T. H& U% ]. S1 ~; r6 C
" [9 a- L) r0 _& F- R* q
从神童到央视主持人 解秘方静人生的几大转折 * e2 X& T( X/ U; Z
& o6 |, a, h( m0 F9 d' f她有可能成为一个歌星,有可能成为一名翻译或外交家,甚至已经成为了着名的播音员,但是在三次转身之后,她成了现在的自己——一名新闻主持人。”
@$ v" F8 [) ^0 X6 e* R
4 T8 \# I' e$ M; U# d9 r) |$ m" {) Y1 ` 每天,方静都能收到很多的观众来信,这其中有赞扬、有激励,有人甚至直接在信件中表达爱慕。“在现在的《焦点访谈》节目里,方静的脸已经成为 最有特点的一个符号。”中国青年政治学院新闻与传播系主任展江认为,“主持人需要有自己的特点,这种特点需要符合栏目的定位,也是彰显主持个性的必需。” . k# s' d& @$ b
( c9 N' P" \; V! S “我现在有一定的名气,但我不论再怎么努力,也不可能超越童年时的名气。”方静笑言。
- R$ w( d* y$ |- P4 `6 K; u/ M + ~3 F1 q5 l% c. E1 s
这倒不是夸张,在1970年代,方静是整个北京城家喻户晓的童星。从四岁左右,她就像模像样地捏着兰花指唱《白毛女》、《南泥湾》,她也成为那个年代北京胡同里茶余饭后最津津有味的谈资。 ! I7 v( u5 }/ |4 o( C
! l1 y) m j! P; t" c6 z1 W “那时候我每天的演出安排得满满的,从剧场到广播电台,每天就是唱啊唱的,北京人要是看场演出,演员里一准儿有我。”那感觉就像是现在电视台 里播放的脑白金广告,除非你不开电视,否则非窜进眼帘不成。虽然那时候电视还不普及,但方静楞是凭借精彩而频繁的演出让人印象深刻,甚至引起了国家领导人
" Q2 |/ w/ b! Q6 V b的注意。 + h5 @, D8 d& X1 t6 V2 b
: `0 u4 E) U5 h# T
前国家主席李先念看了方静的演出,大为惊叹,特意对着名歌唱家郭兰英说了方静的情况。“民歌要后继有人啊。”李先念说。 3 ^: W1 ~5 q0 g, p' F! q& m
5 i+ m/ M4 k' }, g3 R( @) J/ Q
时隔不久,郭兰英专程来到方静家,主动要求收她为弟子。“那时候她的嗓音条件特别好,音域也很宽,可以很轻松地唱到高C。”已经70高龄的郭兰英回忆说。在那个年代,郭兰英是中国乐坛独一无二的“老大”,“老大”主动跑到学生家里收徒,方静的名头由此可见一斑。 9 ]0 f2 V- _4 n
3 D) R& M4 C6 S3 C, v5 N# B “她跟我学了近两年吧,如果坚持走下来,我还是很看好她的。”郭兰英这样评价方静。不过6岁的时候,在母亲的坚持下,方静离开了舞台。和很多 学龄的孩子一样,她也进入一所小学,开始接受正规教育。对于方静的选择,郭兰英至今还感觉有些遗憾。“假如让我预测,我觉得如果她一直走下去,未来应该是 一条星光灿烂的路。”
: n$ i0 x# g) y' B5 N , s2 e4 @& V$ d$ G" m6 H3 x
“这俩方静是同一个人?”社科院徐逢贤教授曾看过方静童年时的演出,他对方静的转变极为惊诧。“唱《南泥湾》那小丫头多乖巧啊,怎么就板着脸上《焦点访谈》了?” - O8 u7 v6 q9 q! T3 f% r
+ C7 m5 M! a- l 不过方静却很感谢母亲。“我觉得母亲很有远见,她让女儿接受高等教育的选择是正确的。” k- U" M! D. N
$ D) w7 S* m' t9 t* A 8 A# L% J4 D' d" f$ J
- ?4 j6 [3 B1 k2 @. p8 u
图片网 动漫图片 卡通图片
3 Z' v* @2 h/ D8 u4 V卡通美女图片 / b/ P1 N* H, c( S7 ]( ~
4 I$ ]1 w3 y" U! c! k6 u1 Z8 i7 ? \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