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前言
* M8 D1 f6 s% g1 [ 4 E( {% I ^* u, v
两个和尚住在隔壁,所谓隔壁就是隔壁那座山,他们分别住在相邻的两座山上的庙里。两座山之间有一条溪,这两个和尚每天都会在同一时间下山去溪边挑水,久而久之,他们便成为了好朋友。 ; T& ?- [9 B x/ A
就这样,时间在每天挑水中不知不觉已经过了5年。突然有一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没有下山挑水,右边那座山的和尚心想:“他大概睡过头了。”便不以为意。 7 p( u+ y R- f! g
7 v$ T9 j% @3 E" o+ [; {* L" |( G
哪知道第二天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还是没有下山挑水,第三天也一样。过了一个星期还是一样,直到过了一个月,右边那座山的和尚终于忍不住了,他心想:“我的朋友可能生病了,我要过去拜访他,看看能帮上什么忙。” 3 Y' W# L8 N8 R% R4 j
于是他便爬上了左边这座山,去探望他的老朋友。
* N" W6 K" D& ]5 v5 a/ y ! B) W' D2 t& y6 P4 d) s8 Y5 g/ m
等他到了左边这座山的庙里,看到他的老友之后大吃一惊,因为他的老友正在庙前打太极拳,一点也不像一个月没喝水的人。他很好奇地问:“你已经一个月没有下山挑水了,难道你可以不用喝水吗?”左边这座山的和尚说:“来来来,我带你去看。”于是他带着右边那座山的和尚走到庙的后院,指着一口井说:“这5年来,我每天做完功课后都会抽空挖这口井,即使有时很忙,能挖多少就算多少。如今终于让我挖出井水,我就不用再下山挑水,我可以有更多时间练我喜欢的太极拳。” ! a4 b+ F; B( m4 @* i7 R
: I' t" T0 U) U0 Y) C/ S 很多人用一种打工的心态过日子,在公司领薪水。薪水领得再多,那都是“挑水”。人的力气总是有限的,年纪大了,挑水就常常体力不支。
0 \% `1 d9 D" u! j( y$ b( J! m 很多人之所以人生旅途不如意,或者早年春风得意,老来则风烛残年,就是因为一辈子都在挑水,不懂得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
/ j4 L/ h9 p1 b) ?5 j5 }4 v # N8 a! \. W' K
很多人知道需要挖井,却不知道如何挖井; 8 R1 o" \7 [# B" } e5 j3 K% M
很多人知道如何挖井,却不知道去哪里挖井,挖什么井;
, L$ c* h, A' J0 W7 G. W 很多人知道去哪里挖井,挖什么井,却总是半途而废;
0 Q( e2 ?) s' b8 h2 j' v 很多人挖到一口井了,以为一劳永逸,却不知道水源的流向是会随时间和环境而变动的……
; @1 j1 p, Y4 W2 N. T0 a0 ^ 没想到自己需要一口井、不挖井、不知道去哪里挖井、不知道挖什么井、不知道如何挖井……总是有各种各样的借口或理由;如何在工作之中或工作之余找井源、找工具、挖井,一定有方法和步骤…… 7 d' d3 c6 W! g2 k3 E
7 ~& a* Q( S, [, y( @
还有一部分人知道应该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而且一辈子都很努力,但他们之中大多数没有挖出井来,因为他们并不了解,其实,很多东西原本就是“命中注定”的…… : y8 A" K1 @- z E! a5 j3 r
……请打开“挖井密钥”,揭开自己的命运主题!
* r( f! K" D- i: C x/ n
6 E+ t8 F6 i2 ]# c6 M {1 b/ F 本书的理论,被称为职业规划的“恐怖主义”,曾经遭到大量培训咨询机构的批判和封杀,因为它在提供一个绝无仅有的职业生涯规划方法、揭示“挖井的秘密”的同时,使得很多培训机构和培训师丢了铁饭碗。对命运“三分天”的独特见解、对“职”“业”“生”“涯”的独特定义、对人们长期奉行的信念的批判,否定了只要努力就会成功、提出“三分天”命运论……一系列独特而又振聋发聩、醍醐灌顶的经验之谈,结合职业生涯规划、创业、跳槽、自我管理、“充电”、执行力等令人困惑的流行热门话题,为你揭示自己的命运主题提供密码,为你发掘自己大脑的最佳潜能区提供方法,为你挖一口属于自己的井提供成功的利器和途径。 |